“氩原子模型”——网络传播模式的模型化建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22:25
“氩原子模型”——网络传播模式的模型化建构
-----------------------------------------------------------------------------------原永涛 (2006-08-29 10:43:52.0)
[摘要]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形式,近年来学界对其所进行的研究多侧重于传播特点的分析和实务应用,对于它的理论基石——传播模式的研究则没有深入下去。“氩原子模型”是对网络传播模式的全新理论建构。该模型对网络传播过程的主体、内容、渠道、方式、环境、控制等诸要素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和归纳,并按照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类、组合,以类似氩原子结构的立体拓扑图形表达出来,构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科学体系。该模型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它并不仅仅对网络传播诸要素进行简单的记录,而且对于网络传播的动态运行机制也做出了合理的阐释,如网络舆论运行机制、传播环境作用机制、受众与网络媒体的接触机制等。
[关键词]网络传播 传播模式 氩原子模型
一、网络传播带来的传播理论的重大突破
网络传播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以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为主体展开的传播活动。当前国内对于网络传播特点的研究比较多,表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但这些“特点”均是对网络传播属性的一般性描述,若仔细考察网络传播所带来的传播理论的质的突破,实际上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信息的传者与受众之间的严格区分被打破。这里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传者与受众的角色互相渗透。传者同时也是受众,受众同时也是传者,不存在一方是绝对意义上的单一信息传播者或单一信息接收者。其次,传者与受众之间存在互动,这种互动既包括信息的传递也包括意见的影响,而且互动的频度、实时性均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再次,受众可自由选择传者作为信息来源。网络媒体传者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它所提供给受众的选择空间远远突破了三大传统媒体 [1]的版面、频道限制,使得受众的选择几乎是绝对自由的。
第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这里也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从技术层面上看,网络传播实现了多媒体化,文字、图形、音频、视频均已得到大范围应用,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融合已经基本不存在技术障碍。从传播学理论层面上看,网络传播不再是单一的大众传播工具,而是同时实现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群体传播的功能,虽然这种传播带有虚拟的色彩,但在实质上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网络传播的其他特点还有:数字化、大容量、个性化、全球化、时效性、开放性、易检性、联想性等。与三大传统媒体相对照可以发现,这些特点基本上处于量的积累层次。在传播模式建构中,网络传播相对于传统传播方式所做出的本质突破应得到全面具体的体现,其他特点起到参考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网络传播由于其自身特点而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社会民主、自由的发展,但是这种自由并不是绝对的。就受众而言,“虽然网络传播给每一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用户可以匿名查找和发布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环境和道德的约束,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也通过自己的社会经历获得了一定的自我印象,这些社会和心理因素会对每一个人产生作用。”[2] 就网络媒体而言,也并不是毫无限制的自由发展,而是被客观存在的社会秩序、社会规范所约束。这种约束是人类社会稳定运行的制度基础,从宏观上说,构成社会的任何要件及其运转均不能够脱离这种约束。
二、网络传播模式研究的现状
截止到2004年所出版的网络传播研究论、著中,关于网络传播模式的研究并不多见。在少量的研究成果中,仍然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在原有的大众传播模式基础上,结合网络传播的独特属性进行修正而得出的。最典型的代表是南京大学杜骏飞和清华大学刘惠芬提出的“网络双向传播模式”,如图1所示。[3]

图1 网络双向传播模式
此外,北京大学谢新洲把网络传播模式分解为“基本和总体模式”和“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两种,如图2-a和图2-b所示。[4]

图2-a 基本和总体模式

图2-b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
这里显然借用了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特别是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的框架。
上述传播模式的特点是直观的描述了网络传播的双向性以及传者、受众之间的互动性,但是均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那就是把网络传播的主体、过程均简单化和理想化了。
另一类传播模式以杜骏飞提出的“泛传播模式”为代表。杜认为,网络传播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将二级或多级的传播模式变成了不确定的泛层级的传播,将线性的、双向的、明晰的大众传播模式变成了非线性的、多向的、混沌的泛传播模式。”在此基础上,杜提出了“泛传播模式”,该模式由共时性形态的环态模式和历时性形态的泛层级模式共同组成,如图3-a和图3-b所示。[5]

图3-a 传播层级的环态模式

图3-b 宏观动态化的泛层级模式
该模式创造性的提出了网络传播从链态到环态的发展模式,并从历时性角度提出了宏观动态化的传播过程,显示了与以往传播模式根本性的不同。但是该模式似乎过于注重“既存在又不存在”、“既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的“泛层级”,而对网络传播的其他特性未能给予足够的展示,显得过于简单和抽象了。
三、“氩原子模型”的提出和结构解析
基于前文对网络传播特点的分析,结合对网络传播实务运作机制的考察,笔者提出了网络传播模式的立体模型,如图4-a和图4-b所示。该模型由三个不同半径的同心球组成,貌似氩原子的电子层轨道分布图,因而称为网络传播模式的“氩原子模型”。

图4-a “氩原子模型”(立体)直观图

图4-b “氩原子模型”剖面图
对该模型的结构解析如下:
1. 球面结构。在传统传播模式中,一家报纸、一个广播电台或一个电视台的传播模型的拓扑结构为星型,即由该报纸、电台、电视台为中心呈放射状传播,而整个报纸行业媒体、广播行业媒体、电视行业媒体则分别构成了总线型传播结构,线上每一个点均呈放射状传播。对于网络传播来说,由于其传播主体种类、数量的众多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显然已不足以用点或线的结构来描述它,而是构成了“面”传播模式。“面”上的所有“点”通过互联网分散、均质的连接,没有边、角之分,故而形成球面结构。
2. 大众传播平台。以半径最小的球面P1代表网络传播的大众传播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的传播主体是面向全体受众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网站,按其性质可分为政府网站、商业网站、企业网站。所谓大众传播平台,就是以这些传播机构、网站为主体进行传播行为的物理平台,在这里所进行的传播活动主要是“一对多”形式的大众传播。
3. 受众传播平台。以半径稍大的球面P2代表网络传播的受众传播平台。所谓“受众传播平台”是指以受众为主体进行交流活动的网络平台,既包括人际传播平台,如IM、Email,也包括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平台,如BBS、Chat Room,还包括受众的个人传播平台如Blog、Homepage等。
4. 网络传播范围。以最外层的半径最大的球面P3代表网络传播的活动范围。在传播实践中,网络的活动范围受到网络传输技术、网络物理覆盖范围、网络使用人数及其分布、网络服务应用等因素的制约,随着各个因素的发展,这个范围也不断的扩大,但是在时间维度的任何一个坐标点上看来,这个范围都不是无限的,总是存在一个边界。
5. 网络受众。尽管在网络传播中“受众”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有学者认为“在大众传播时代曾经整齐划一的受众逃遁到了四通八达的网络空间,成为个性化的网民。受众被网络消解了。”[6] 但是仍然客观的存在着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区别,因而这里仍然沿用“受众”这一说法。网络受众存在于P2和P3之间,以A表示。受众A与受众传播平台P2、大众传播平台P1之间存在密集的信息传输通道,这种通道全部具有双向传输特性。
6. 比特流。整个网络传播体系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比特流就是用来描述系统内流动的信息的量。网络传播的信息内容包罗万象,有文字、图形、音乐、电影、游戏以及各种指令集。但所有这些内容实际上都是以比特流的方式在物理链路上传输的,因而比特流的概念是网络信息流动的最适合的描述方式。
7. 控制核心。以同心球的球心O代表网络传播的控制核心。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把自身和一切权力交给公众,受公意之最高的指挥,我们对于每个分子都作为全体之不可分的部分看待。”“任何人如不遵守公共的意志,得由全体迫其遵守之。”[7] 网络传播的控制核心,本质上就是指社会秩序、社会规范,也就是卢梭所说的“社会契约”、“公共的意志”。从实践中看,该控制核心的主体通常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权力机构、组织,控制的手段有行政、技术、法律、道德等。
8. 传播环境。同心球的球心(即控制核心)至最外层球面P3之间的球体部分(不含三个球面)代表网络传播的传播环境,分为三个层次:①P3至P2之间的球体为受众的存在环境,如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群体环境等,也包括受众自身的内在环境,如人格结构、自我印象、教育水平等。②P2至P1之间为受众传播平台的运行环境,包括物理环境——设备、技术、规模等,以及人文环境——政策、法规、道德体系等。③P1以内为大众传播平台的运行环境,同样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部分。网络受众和网络传播平台的传播行为均受到各自所处的环境的影响。
9. 层次与平衡。在上述的三层传播环境中,每一层环境相对于其主体的主要影响力量是不同的。对受众来说,其存在环境中的主要影响力量来自于个体的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等,这些属性决定了受众网络活动的目的、方式、持续性;对受众传播平台来说,主要影响力量来自于网络媒体的物理环境,网站的功能、带宽、技术设计决定了它吸引受众的能力,进而决定其生存和发展;而对于大众传播平台来说,主要的影响力量则是人文环境,也就是政策、法规、道德体系等。这个环境本质上是由控制核心的控制力造成的,而且这个控制力穿过P1继续向外辐射直到网络传播的整个活动范围P3,只不过离控制核心距离越远,这个控制力也就越弱。在这里,这种控制力十分类似氩原子的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这种引力使得整个网络传播系统的各个层次保持了平衡和稳定。
四、“氩原子模型”的运行机制
1.比特流、意见流的双向传输。
在该模型中,比特流与意见流的传输通道是全部重合的,并且所有的通道均可实现双向传输。传输的类型有四种:①受众A与大众传播平台P1之间的直接双向传输,如图4-b中的C1通道。②受众A与大众传播平台P1之间以受众传播平台P2为中介的间接双向传输,如图4-b中的C2通道。该通道也涵括了大众传播平台P1和受众传播平台P2之间的双向传输。③受众与受众之间以受众传播平台P2为中介的双向传输。④比特流和意见流在P1、P2平台表面上的自由流动,如图4-b中从M点到N点的流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大众传播平台是由政府、商业、企业网站构成的,它既是传播平台也是传播主体,因而它能够与受众进行双向交流;而受众传播平台则不具有主体性质,它仅仅提供传播平台的作用,其传播主体实际上是网络受众。因此,上述第③种类型本质上属于直接传输。
2.受众“脑海图景”的形成。
“脑海图景”(The Pictures In Our Heads)的概念源自李普曼的《舆论》一书,是指受众通过接收媒介传播的信息而形成的对外部世界的主观感知和印象,“其作用在于把臆想的秩序及联系加诸庞杂混乱、无所适从的身外世界,变无序为有序,从而为自身提供一个‘可触可见可思议’的环境。”[8] 所接收的信息包括事实信息和意见信息两部分。在理论上,受众从P1和P2平等的获得信息,而实际上,由于来自P1的信息总有一部分要经过P2才能到达受众,相当于经历了一次“被把关”,因而P2在受众“脑海图景”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要大于P1。或者可以认为,受众从P1处主要接收事实信息,而从P2处则更多的接收经过群体讨论的、较为成熟的意见信息,这种意见信息在影响受众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时发挥的作用显然更加重要。
3.网络舆论的运行机制。
在通常状态下,受众A1、A2……AN呈均匀分布的“散沙”状态,这种分布方式对于维护系统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受众得到某一信息之后,形成个人意见并反馈到受众传播平台P2和大众传播平台P1,这些意见在平台上自由流动,遇到同一主题的意见时便自动集中;而这种集中又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受众把他们关于该主题的意见发表出来,从而造成更多的意见集中。当这种集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网络舆论就形成了。这时,受众的“散沙”状态被打破,整个网络传播系统失去平衡,进而引发控制核心O的震动。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核心O不得不做出反应,对其控制力的强度和角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持整个系统的稳定。网络舆论效果随之产生。这个过程可以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如下:

图5 网络舆论运行机制
4.受众与传播平台的接触机制。
作为具有经济属性的网络媒体机构,传播平台上的每一个点都努力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希望自己能够与尽量多的受众保持比特流的传输。而受众则拥有通往传播平台的无数条通道,可自由的选择传播平台上的任何一点,例如受众A1既可以通过通道C3到达X点,也可以通过C4到达Y点,因而传播平台对受众是没有任何强制力的,在二者的接触中,传播平台处于被动地位。形成这种被动地位的另一个原因是控制核心的“引力”。绝大部分网络传播平台上的点总是希望远离控制核心,向受众的方向靠近,而这个引力则使得它们不能够轻易的做到这一点。但是它们向外扩张的动机始终都存在,这种动机与控制核心的引力相互制约,保持了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5.传播环境产生影响的层次。
受众对传播平台的选择,是传播环境产生影响的第一个层次。这里的传播环境既包括受众的存在环境也包括网络传播平台P1、P2的运行环境。受众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等决定了他对网络媒体类别的选择,网站的功能、带宽、风格、宗旨等属性决定了他对同类网络媒体中不同网站的选择。比如大学新闻系的老师可能会经常浏览人民网;年轻的电脑迷则会经常光顾中关村在线。传播环境产生影响的第二个层次是网络传播平台对于它所传播的信息的选择。比如,某个网站所属的行政区域级别可能决定了它将主要登载本地新闻信息而不是全国的或者世界的;一个规范运作的商业网站不会发布香烟和性用品广告。第三个层次的影响是对意见的强化或抑制。在这个层次上发挥作用的主要是人文环境,如国家政策、方针、法规、社会道德体系等。例如非典事件前期和后期我国官方媒体网站对事件的不同处理方式。
五、结论
以上种种分析表明:在传播结构方面,“氩原子模型”将网络传播的主体、内容、环境、控制、渠道、方式等要素以立体拓扑的形式建构出来,并且比较充分的体现了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传播的运行机制方面,对传者与受众的关系、信息的双向流通、网络拟态环境的形成、网络舆论的运行机制、传播环境的作用机制等均做出了合理的抽象和演绎,体现出了网络传播的独特属性。总的来看,该模型较为科学、严密的描述了网络传播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于深入研究网络传播运行机制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作者简介]原永涛,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注释:
[1] 指报刊、广播、电视媒体,下同。
[2] 谢新洲著:《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3] 杜骏飞主编:《网络传播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4] 谢新洲著:《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64页
[5] 杜骏飞主编《网络传播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165页。
[6] 李凌凌著:《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7] 卢梭著,陈惟和等译:《卢梭民主哲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7页。
[8] 李彬著:《传播学引论(增补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
The Argon Atom:a New Model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Yuan Yongtao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Abstract: As a new domain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the study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was focused on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rather than models, which is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There are still more or less defects in the few outcome we can get today, as we will depict in this paper. The Argon Atom sheds new light on the model research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in two aspects. On one hand, it constructs the logistic structure of each element of communication, such as communicator and audience, channel, content, environment and method.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model, we can explain most of phenomena existing i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for example,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building process , the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contact between audiences and internet.
Key Words: Internet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odel, the Argon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