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难在特权作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24:59

公车改革难在特权作怪

2009年05月07日 14:59来源:大河网王玉明移动用户发送HNZB到10658000,订阅河南手机报。早报+晚报,每天一角钱。.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杭州市实行公车改革后,从专车接送到坐公交车上班,从专车公干到骑公共自行车办事,杭州部分市级机关的领导干部和普通员工开始体验适应新的出行方式。副局长每月享受公交补贴2200元。

  公车改革已经呼吁N次了,但却一直没有改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主要原因不在于公车要不要改,而是如何改革特权的观念。

  就目前而言,公车的主要问题在于:

  一是公车如何才不变为专车。相对于大多数单位而言(除政策允许外),单位的公车实际上就是成了主要领导(含司机及领导家属)的私家车,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要不然如果仅仅就是给领导个人公务用,费用何以比私家车多几倍的开支。

  二是公车怎样才能成为公务用车。公务用车其实是指为了执行公务、办理公务提高效率而设置的,那么严格意义上说只能是在工作期间才能使用,但现实中,八小时以外,公车什么时候也没有闲过,也没有一个硬性的管理规章。公车实际是不再姓公,而是姓私。

  三是什么车才是公务车。公车的最主要的职能就在于代步,在于提高效率,既然如此,公车就未必都要豪华车。但放眼当今的公务用车,又有几部是用来代步的,超标车的背后是一种权力和面子在摆谱。因此,公务车实际上就等同于豪华车。

  四是公务车如何才不会成为干好工作的必备条件。同样是一个单位,同样有许多事情要做,如果以没有车办事不方便作为理由,那么众多一般的工作人员和其他领导不是就可以不要去办事了吗。实际上,不方便的不是领导而是一般的办事员。职务消费也需要尽可能公平,不权成为享受和显摆的借口。

  杭州的公车改革刚开始实施(其实所有城市都可以这样实施),却证明了领导干部也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挤一挤公交车,自费打一打的,也不会影响到正常工作。千千万万的城市上班族和普通公务员,也是在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工作,如果以没有车不方便论,那么全体劳动者者必须配公车。这就说明,公车改革没有什么在不了的,不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杭州的车改,具体细则不是太清楚,但从副局长可以补贴2200元来看,这也许是把公务消费直接转为货币补贴,其他人员也可能会有相应的被贴标准。但让人担忧的不是车改费要不要发,而是领了车改被贴后,会不会出现一边享受着公车,一边又领取额外的补贴,制造新的不公平。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早就出现过。

  因此,公车改革的难并不在于公车需不需要存在,而是权力在使用公车的时候,其动机是为了方便工作,还是为了职务特权的享受。如果权力失去约束,公车缺乏有效的管理标准,那么公车改革的最后结果就是一场“立牌坊”式的大忽悠。一些民营企业都能管好车辆的使用,而且费用开支要远比公车少得多,难道一个天天为生意奔波的人会比在大多数坐在办公室的官员更少事件吗?这才是公车改革一直难于有效实施的原因之所在。

  因此,只要还有特权的思想、享受的思想、面子的虚荣还存在,加上制度约束的苍白,公车改革就永远是一出赵本山的“卖拐”的小品,成为一场闹剧。革除特权、革除腐败,才是公车改革成功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