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一人一台车?如此公车改革要不得-海哥有话-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22:08

一家人一人一台车?如此公车改革要不得

      ——有些事,不改不行,有些事,改了比不改更糟!

      上周末与朋友闲聊,说家里又买了台车,笔者甚为惊讶,因为这样的话他们家就是1人1台车了!当然,现在的社会上1人1台车的家庭多了,甚至1人几台车的也不少,不过那样的是非富即贵的家庭,中国目前还处在汽车进入家庭的初始阶段,一般人家里有1辆车就不错了。我这朋友即不富有也不高贵,如果非要说还是与“贵”沾点边的话,那就是家里人都是在替政府办事的。这样的并不太有钱的家庭,怎么又买车了呢?!答曰:没办法,老婆单位也车改了嘛。——哦,公务车车改,这个好像已经被遗忘一段时间的话题又被勾起来了:

首先必须肯定,公务车车改,非改不可!

      请先看1个比较老的数字,截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约有350万辆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每年耗用约3000亿元人民币。90%在职务消费中,车辆消费占单位行政经费的90%左右。1/3公务车使用中,公用占1/3、干部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公车不“公”日益严重。

      公车私用在中国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什么军车、警车、救护车成为旅游车、校车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了,开了消防车送人去机场倒也不算新闻。还有更隐蔽的普通公务车,在车身上你几乎找不到任何“公务”的标识,它们普遍被公务员以“工作需要”的名义,用于私人用途了。事实上,不少公车几乎被私有化了,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不少的,比如:公园、酒店、车站、超市、学校、幼儿园、歌舞厅……我们都不难看见公务员开着公务用车进进出出,要说他们是在这些场所执行公务,可信度显然是很低。——车辆费用无节制地增加,致使各级财政不堪负担,要求改革的呼声一直没断过。

不能把车改简单化为车补

      既然有呼声,自然就有回应,于是车改就开始了,如果从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 《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我国的公车改革已经进行了将近15个年头。然而现实是,迄今为止,这项改革却仍然没有一个像样的头绪。并没有从根本上采取措施杜绝“车轮FB”。就一个具体事项(而不是一个领域)的改革来说,这也许是最漫长的改革了。既然时间这么长,那么改革的“花样”也就少不了,比如车补,比如专车专用等等,但实际执行的效果,很难衡量。我们不妨以这次朋友妻子单位的车改为例来做说明(从某种角度考虑,同时也为了避免对号入座,我们隐去了单位名称和所处地点,具体数额也与实际有所不同):

      财政部门逐月拨付公务交通费给个人。具体标准是:局级正职3000元/月,局级副职2800元/月,调研员2380元/月,助理调研员1980元/月,科级正职1600元/月,主任科员1500元/月,科级副职1500元/月,副主任科员1450元/月,一般干部(其他人员)800元/月……干部们领取的公务交通费没有被定义为“工资性收入和福利”,所以不计征个人所得税。

      参照这些级别,每月1200~3000元不等的车补标准,明显要比辽阳的弓长岭区车改中8万元一年的“天价车补”更合理。弓长岭区宣称实行车改一年,节省320万,节支率达30%,可公众并不领情,因为弓长岭区的书记、区长每年的车补高达8万元,舆论批评这是借车改之机发个人财。朋友妻子的单位也做了估算,一年有可能节省500万,节支率达45%,然而,这里面有没有问题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给普通公务员发放车贴没有法律依据,按照纪委的配车规定,街道和部门一级领导干部以及普通一般干部,根本就不够享受配专车的标准。给他们发放车贴一说根本就无从谈起。其实,按劳动法规定,国家财政已经发给公务员相当高的劳动报酬和上下班交通补贴了,此次借车改的名义,再一次给公务员发放车贴,于法、于理都没有依据不是?说回来,旱涝保收的公务员享受的福利及其他利益还少吗?要不每年新招公务员怎么这么多人去挤那独木桥?上面谈到的一般干部,据笔者了解只要是该单位的正式编制人员都算,而该单位在编人员有70%都属于这一般干部的范畴,如果取消他们的公务交通费,那该又节省多少?另外,那剩下的30%里还有多少是做办公室工作的,从来就不出差,从来不坐公车,给他们也发交通费?这是不是利益均沾,福泽于众呢?但损害的,是谁的利益?!

      好了,不多说了,其实大家都清楚,一家人敢于一人买一台车已经足以说明其中的所有问题了,如此的公车改革,真真要不得!

授权状态:本文已经授权搜狐网独家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