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刀:647份样本如何调查出北京媒体公信力?(新京报 2009-8-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1:50:50
647份样本如何调查出北京媒体公信力?http://news.QQ.com  2009年08月06日16:30   新京报   

 

  北京论坛

  将一项并不严谨的学术性调查,尤其是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调查,打破常规地着力包装成“新闻”,在重要新闻版面(而不是广告版面)“高调”推出,难免给人“王婆卖瓜”之嫌,不仅难以服人,更是在损害媒体的公信力。

 

  8月5日,《北京晚报》超常规地在二版发表长篇文章《北京传媒公信力调查》,该调查采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调查室的电脑辅助电话调查系统执行,电话选号采用RDD法,获得有效样本647人份。调查显示:“《北京晚报》在读者覆盖率和性别覆盖率、高学历人群、中青年市民、白领和事业单位人群等一系列反映主流读者特征的指标中独占‘五个一’”。

  这是《北京晚报》的一项“传统节目”了,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上一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每个媒体都难以免俗,但基本前提应该是客观公正。这就如同每个人都可以觉得自己唱歌最好听,但决不可以据此就觉得自己是当然的歌唱冠军,不经严格的评审程序,便可以宣布技压群雄。否则,这样的“独角戏”不仅毫无意义,还会因外界的质疑而损伤公信力。歌唱比赛尚且如此,更遑论媒体公信力这类抽象指标的排名了。

  什么是媒体的公信力?媒体应该怎样建立自己的公信力?严格地说,不应该是一篇文章的题目,而应该是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坚守的一些行为准则。我们先不说这些准则“是什么”,而至少应该明白它“不是什么”。

  首先,公信力不是私信力,作为一项公众调查,它最起码应建立在广泛的受众样本基础上,并且越全面公平覆盖度高的抽样,越能接近真实情况。偌大北京城,人口近2000万,各种报纸达数十家,总发行量数百万份,读者更可能数以千万计,而区区647人份的抽样调查,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北京每天的阅报人群?

  如果因抽样标本数量和区域不够广泛和客观,必然导致大量人群被排除在调查范围之外,小样本的调查,其“权威与公正”必然大打折扣。在调查结果中,以“职业覆盖率”为例,“私营企业主”一栏,《人民日报》与《北京日报》都为“0”,在“公检法/军人/武警”中,除《人民日报》外,所有报纸的覆盖率均为“0”,这一调查能是真实的吗?

  其次,媒体公信力,绝不应该有违“客观、真实、中立”等新闻操作的职业理念。将一项并不严谨的学术性调查,尤其是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调查,打破常规地着力包装成“新闻”,在重要新闻版面(而不是广告版面)“高调”推出,难免给人“王婆卖瓜”之嫌,不仅难以服人,更是在损害媒体的公信力。

  其实有没有公信力,读者和市场是分得清清楚楚的。根本犯不着自己拿出版面来说;何况这是新闻吗?这样冠之以“今日关注”的“新闻”能告诉读者什么公共信息?

  再者,可以肯定地说,公众对媒体公信力的认同,并不是通过一串串数据,而是看一家媒体刊发了什么好的新闻与观点评论,是否具有媒体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是否尽可能真实地记录了事件的真相,是否维护着社会的公共利益,而不是将公众利益放之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之上。

  最后,对于此次“北京传媒公信力”的调查机构而言,如此“调查结果”,不顾读者的实际感受、不顾北京报业的基本事实,不免让人质疑其是否具有调查的资格和能力,是否恪守了“第三方”的立场,是否具有“公信力”。

  一则关于“高干子女占亿元富豪91%”的调查数据也正在以讹传讹。就是这样一个被相关部门断定为造假的报告,就是这样一组语焉不详的数据,却在许多网站、论坛上广泛流传,且“版本”不尽相同。调查市场之混乱,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一方面,要保证真正的调查机关“公信力”,其调查数据应该科学、客观、真实,而不能掺杂金钱等利益交易,以讹传讹、混淆视听,很容易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建议有关方面清理整顿混乱的调查机构市场,规范各种市场调查行为,确保调查数据本身的公信力。

  另一方面,真正的媒体公信力,应该是关注社会永远多于关注自身;真正的媒体公信力,应该是由一篇篇真实客观的报道塑造出来的;真正的媒体公信力,应该是靠读者的口碑,和“用脚投票”实打实的发行量来决定的,而不是靠选择性极强的小概率抽样调查得到的。

  任何一个媒体,无论它有过怎样的历史,曾经创造过怎样的成就,在如今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如果死守所谓的“老大心态”,不思进取,试图靠所谓的数据“走捷径”,而不是脚踏实地地一点点培养自己的影响力,那终将被社会和读者所抛弃。

  纸刀(编辑)

  
http://news.qq.com/a/20090806/002132.htmhttp://epaper.thebeijingnews.com/xjb/html/2009-08/06/content_3929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