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县域经济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1:42:24
一国的国民经济是由多种类型的区域经济耦合而成。区域经济是经济发展中的空间单元。按其形式的直接缘由可粗分为两类:一是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区域,如长江三角洲等;另一类是“行政区域经济”,如省城、市域,省、市、县又是行政管理层次,而且行政辖区内的经济活动,即构成省域经济、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可见,县域经济首先是区域经济,但又不同于像长江三角洲等那样的区域经济,不同于沿长江和沿京九那样的经济带。同时,县域内农村占有广阔空间,农民占绝大多数,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二、三产业还不够发达;但县域经济也不能简单认为是农村经济或农业经济。
我认为,县域经济的基本内涵是:在一个县级的行政区域内,以产业经济为中心,以小城镇为纽带,以广阔农村为基础,以广大农民为主体,按照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调控的要求,根据县域条件和优势,实现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多部门结构、多层隶属关系和多级生产力水平构成的地域性的综合经济体系。它一方面承载着农村发展的重担,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城市经济的冲撞。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经济元素,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点,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是传统农耕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重要部分。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体现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
一、县域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郡县制在我国历史悠久,萌芽于周,发韧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县作为行政管理和行政区域的基础层次,处于安民、富民第一线,“郡县治、天下定”这一古训至今仍然适用。如果说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经济是国家经济支柱,那么县域经济则是国民经济的基石。目前,我国有县2070多个,县域国土占有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4%,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3%。但县域人均GDP只相当全国平均值的70%左右,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县(市)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三分之一或不足三分之一,县域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国消费总额的四成。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活力不足、潜力萎缩、特色不明显、思路不清晰、发展不平衡的困难境界,已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成为基层和三农工作困惑的首因。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尤为突出,如我省2003年三分之二的县市人均GDP不足5000元,县级财政收入不到2亿元,县域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低于全省0.7个百分点,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五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去年我省县域人均GDP为3223元,人均财政收入为152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56%和68%,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次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1.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才能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实现全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
2.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有很强的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经过努力,必将转化为经济优势。
3.发展县域经济也是贯彻“五个统筹”方针的重要结合点,县域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4.发展县域经济是巩固党执政基础迫切需要,县域经济发展了,将有利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基层各种问题和矛盾有效解决,进一步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放权搞活,县域经济发展的“自治”之本
县域经济这个层次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层次,凡是中央、省设有的经济部门,县级基本都有,也就是说,在机关部门和职能方面,县级与中央、省级都有较强层次对应性,除了农、工、商和金融、信贷等经济部门及企业以外,还有党、政、财、文等许多职能机关和事业单位。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这四个社会再生产的环节都在这里周而复始的运动。因此,县域经济既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又具有综合“自治”功能,但就现实看,县域经济发展自主权不足,“自治”功能不全,基于一种“运动体制”,首先要被动地服从上级统一安排和布置。“自治”和“管制”的矛盾迫使县域政府及经济主管部门游离于县域经济内在联系之外,阻碍和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因此,必须通过深入改革,实现县域经济的“自治”。
1.扩权强县,县域自主。
(1)在管理上放松,扩大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权。随着经济发展加快、市场化程度提高,县一级经济管理权限过小,特别是审批体制、条块分割的问题对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现行的一些审批项目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虽然进行过多次清理,但还有不少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一项统计表明,在市管县(市)体制实行之前的1980年,流向农村地区的财政净值为正308亿元,而实行市管县(市)体制之后,其数值便开始变为负数,且逐步增大,到1999年负值高达1169亿元。市管县(市)很多时候就是用农村的钱来发展城市,三农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与此有很大的关系。新华网一名为垂钓道人发帖:“财政包干体制为三农问题的祸根”,虽然偏激,但不无道理。浙江省早在1997年就对萧山、余杭两县市试行地级市经济管理职能,多予、少取、放活,促使他们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在此基础上,浙江省去年又将这一做法扩大到全省17个经济强县,经济管理权限扩大到313项。目前正在研究确定第二批扩权事项。但在一些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县级管理权限逐渐萎缩,省市分权掣肘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大程度制约县域经济发展。为此,亟需按照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总体要求和“能放则放”的总体原则,在大幅度地精简审批项目的基础上,赋予县级更大的审批权(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外,县级有权直接审批,但须报省、市备案),还要赋予县级以发展规划和项目选择自主权,包括对上级不切实际的安排和布置(如项目)有拒绝权。此外,要进一步理顺条块关系,实现以地方管理为主,保证县域经济真正具有完备的功能。在县一级,目前上划的条条部门已有工商、质监、公路、税务、土地、金融等多家,根据发展趋向看,今后仍有增加之势。这些部门由于人、财、物权在上,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条条政策至上、条条利益优先考虑的现象,县一级在安排部署重要决策的时候,条条部门的步调常常不尽一致,县一级政府“统”的功能不断弱化,总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精力用于协调条条与块块的利益关系,办事效率难以提高。对待这些问题县一级的办法五花八门,有妥协的,有貌合神离的,甚至双方对着干,导致矛盾加深。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需要自上而下理顺关系,进一步强化县一级“统”的功能,赋予权责相对应的管理手段。目前,拷问“市管县”体制的呼声日高,撤市强县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益取向。如最近的浙江、湖北、山东、广东等地都作了一系列大胆尝试。浙江省实行省直管县最早,见效十分明显,去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浙江省占全国百强县的27个席位。实践证明,必须按照注重经济发展、注重经济运行质量的要求,改进和完善对县级考核的办法,按照责权统一、运转协调的原则,下放下放经济管理权限,赋予县级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决策权。省市各部门要进一步清理审批项目,该下放的权力要坚决放下去,该兑现的政策要坚决兑现;按照理顺和完善条块关系的要求,垂直管理的部分要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与所在地的协调、配合,增强县一级对全县经济统筹管理的职能。
(2)在改革上放手,鼓励县域经济突破体制障碍。 省市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勇于与时俱进,要有敢于承担改革失败的勇气,要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支持鼓励县级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县(市)大胆突破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例如,大力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帮助县一级逐步走出融资困境,在融资渠道上,逐步扩大县金融机构贷款权限,简化贷款手续;积极推动金融部门对口联系县重点企业,并开展对企业授信活动;建立由省市县共同组成的财政担保基金,或省担保中心直接为县担保中心进行再担保,为县扩大融资创造条件。如浙江三门县农村信用社,支持涛头养殖公司等龙头水产养殖企业,托起了“三门青蟹横行世界”的壮举,其根本一点是认准产业优势,发掘农贷市场。没有资金、缺乏贷款的县域经济肯定是贫血经济,肯定不能大发展。在财政体制上,进一步规范省市县的分配关系;探索建立新增财力奖励分成等形式的激励机制,实现财政收入增长与县市利益挂钩,充分调动县一级财力增长的积极性;对县贷省财政的周转金,根据不同情况实行部分豁免或暂缓还款。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对县域经济发展极为不利。县级虽然发展了经济,增加了财政收入,却不能相应地增强县级财力,不仅打击了县级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某县一大项目:县级举债9000多万元建起来,每年形成税收近两个亿,但可用财力不到6000万元,中央、省、市坐享其成的分走了绝大部分成果。在项目扶持上,包括工业项目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条件和经济发展需要,要重点支持县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的项目建设。此外,在土地使用、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建设、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都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不要总是做小脚女人,不要总是等到别的省市搞好了,总结成功经验时,我们才去学习,才去效仿。更不要放一放、收一收,给客商以不确定的感觉,影响投资县域的信心。在改革的节奏把握上,“快人一步,抢占先机,就会步步主动;慢人一拍,亦步亦趋,难免处处被动。”
(3)在政策上放活,保护县域经济政策创新积极性。 当前,县域经济在处在体制转轨、发展加速的时期,形势变化很快,一些现行政策往往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而自上而下的政策调整又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这就需要创造一个鼓励大胆创新、用活政策的宽松环境。省市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和吃透中央的政策,真正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出发,增强政策落实中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在大的政策没有改变前,要允许基层大胆尝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要及时总结推广,行不通的,及时纠正。对沿江、沿路特别是靠近发达地区的县市,允许他们参考执行发达地区的有关政策,避免因为政策上的落差导致经济资源的外流。这一点,江西省近年做得比较好。去年,某地县委、县政府就在借鉴江西等地做法的基础上,出台了“优化环境、优质服务”的大政策,大大促进了本县的招商引资工作。总之,只要有利于发展,不违法、不违纪、不谋私,省市各部门都要采取热情支持的态度,多指导、少指责,多帮助、少挑剔,多服务、少干预,以充分保护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上级部门在制订政策前,一定要深入基层调研,充分考虑到协调好省、市、县、乡、村、群众等各方面利益,防止政策由于基层正当利益得不到合理保护而发生偏差,或者形成一纸空文。尤其要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坚决防止和纠正将部门利益大众化、眼前利益长期化的错误做法,同时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和条条框框,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
2.弱化“管制”,强化服务。
(1)“管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制约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经济的本质要求是自主、自由、公平、平等,人为的控制和扭曲,都会招致经济规律的惩罚,而“管控”往往是人治,随意性、偏好性较强。尤其是县域经济这个基层单位不可轻易言调控、控制,必须尽量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学家科斯曾说过:我不记得有哪项管制是好的,……有关的研究报告不计其数,结论如出一辙:效果很糟”。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人喜欢管制,这是一种惯性、惰性、权力欲的表现,与市场经济规律格格不入。
(2)“服务”实质上就是创造发展环境。包括政策优惠环境、稳定的行政环境、诚信环境、安全的社会环境、公平竞争环境、公共服务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等。环境是第一竞争点,优越的环境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江西人提出:环境是最大的品牌,发展是最硬的道理,对我们是有很强的启迪作用的。这是政府,尤其是县一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因为在经济建设上,县级硬件肯定比不上城市,只能在软件上做文章、吸引人。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很强,比如某县虽是国家级贫困县,而居民储蓄额高达30多亿元,民间资本雄厚,资金转化为资本的比例远远不够,县内的创业环境仍很不理想,不少县内能人县内资金流到沿海发达地区。
三、民本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
1.县域经济处于社会的基层,本质上就是“民本经济”。
所谓民,是指劳动人民的集体或个人。所谓本就是指劳动人民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的基本主体、基本动力,民有、民资、民劳、民管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的基本途径、基本形式;民需、民用、民富、民强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的基本目的、基本宗旨。政府可以为老百姓着想,可以为经济服务,但却代替不了所有的经济主体,特别是私有资本。民间经济主体是最完全、最富活力的市场经济元素,国家经济靠国资也不一定靠得住,县域经济更不可能靠纯粹的国资、官资。由此可见,民本经济是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以激发广大劳动人民自我创业、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平等竞争为基本出发点的经济;是一种以民间积累、民间投资、民间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制度适当、机制灵活的经济;是一种以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整、监督引导、主动服务为强大后盾和基本保障的经济;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基本准则,以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为主要分配方式,以依法经营、勤劳致富为基本要求,以富民强县、共同富裕为基本目的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
从所有制结构形式上看,民本经济的包容性更强、更广泛:不是简单的个体私营经济,因为还有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民营制,如承包、租赁形式;也不是单纯的非公有制经济,因为股份制(包括上市公司)不是纯私有制,而是民众之间或企业之间的资本相互交融,资本已经社会化,而且这种性质的所有制经济,比重会越来越高,这也是民本经济的前途所在;更不是单一的本地所有制,还包括许多外来投资落户企业,这也是目前县域经济中新的重要的所有制形式。
2.民本经济实质上是自己救自己。
实践表明,浙江省县域经济能取得率先发展,在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中获得先发优势,与其说是来自于政府的较早规划和积极引导,不如说得益于政府尊重和保护群众的首创精神,根本在于老百姓自己救了自己。其一,不是靠丰富的自然条件,而是靠群众的艰苦奋斗和聪明才智;其二,不是靠特殊的优惠政策,而是靠市场上的平等竞争和政府所创造的宽松环境;其三,不是靠国家的大量投资和扶持救济,而是靠劳动大众的自我积累、自我创业、自我发展。去年浙江省的县域民间资本已高达8000多亿元,试想这是多么大的一块经济发展酵酶!由此可见,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在天不在地,关键在人,根本在于自己救自己。从某县的发展情况看,全县农业人口86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处于“农业弱质、工业腿短、三产矮小、财政贫血”的状况,如果指望国家、指望政府、指望官方经济,该县将永远落后一拍,永远贫困。但从近几年的飞速发展证明:发展民本经济是振兴县域经济必由之路。该地农民实际生活居住条件处于先进全省领先位次,前往该县考察的多位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予以好评。据统计,全年县内拥有民营资本为145亿元,为全省第一。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缘于农民自发组织、自主创业的劳务经济的发展。壮大于县内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该县劳务输出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成为全省劳务输出大县。目前,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23.6万人,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80%。全县每年通过劳务输出净收入超过10亿元。2002全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20.8万人,劳务收入除异地消费外,带回现金近8亿元,相当于当年财政收入的4倍多,劳务收入占农户家庭现金收入的60%以上。没有劳务经济这种民本经济的四处生根发展,农民就无法顺利完成八七扶贫攻坚的艰巨任务。最近两年农民收入又逐渐转移到企业收入,去年已占22%。一些回乡打工人员纷纷办起工厂。如铝银浆厂、琉璃瓦、玄武岩、针纺织企业,等等。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50余亿元。
3.转变县域经济发展理念。
由于县域经济的主体是民本经济,具有充分的市场性、强烈的自主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政府操办,而应主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创业,自我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应立足于少数政府官员去“调动”多数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应立足于建立一种体制机制,能够激发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县域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不能只让人们被动地等待上级“要我干”,而应让人主动思考“我要干什么、怎么干”。前几年乡镇企业的发展教训十分深刻,政府为经济的快速增长,集体、政府投资办企业,代企业实现作主定项目,一时搞得红红火火,最后却逐渐消亡。当时的两个亿元乡镇各投资近千万元的项目,现在却成了乡镇沉重的债务负担。而一些干预“支持”较少的企业如毛巾厂、私营采矿业等迅速发展起来。
4.民本经济模式下政府角色亟需转换。
民本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政府与民众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换:政府不再是运动员、裁判员集于一身,而是只当不轻易吹哨子的裁判员,民众当自主度较强的运动员;政府由经济的主人变为公仆,民众由配角改做主人。这就要求各级党政组织,必须在经济发展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上,来一次革命性飞跃,即变“富民强县”为“民富县强”。前者是“大河无水小河干”的观念,政府先富,然后富民,民众被富;后者则是“小河无水大河干”的观念,民众自富,民众先富,然后政府被富,小河满了自然流向大河,大河水涨则船自高。观念转变了,各级党政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思路、方法也要随之转变,工作职责应由主办经济转变到为民本经济发展创造机会和良好的环境上。一方面,政府要全面退出竞争性经济领域,把主办经济的机会让给民众;另一方面,要提供民本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使政府退出后民众愿意跟进。
5.实行县域经济民营化。
(1)什么是民营化?所谓民营化是指一个地区企业的所有制和经营机制由国有和国家经营为主,转变成为“民有、民营”为主,使企业组织形式、生产经营方式、资本运行方式发生变化,使其产权人格化、生产经营社会化、市场多元化、经济模式混合化、信息和技术产业化、服务社会化、政府行为法制化,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营化格局。
(2)建立民营机制。县域经济民营化不只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和转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机制的问题,而是一个既涉及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还涉及政府职能转变,又涉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充分显现民营化特征的重大课题。它是一个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和谐相融的经济结构和运行体系。主要包括:建立民营化机制、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利益分配要素分化、生产经营社会化、骨干企业形成产业化、产品生产标准化、服务体系社会化、待遇平等化。
(3)要让民营在县域经济中唱主角。从近年来各地县域经济发展的态势看,凡是发展势头强劲的地方,都是民间投资最活跃的地方。民营经济的精髓在于依靠个人和企业的创造性,依靠投资者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力量,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因此,加快城镇发展,要以“老板进城,老板入镇”为主题;发展县域经济,要让民营经济唱主角,挑大梁,以老板进城带动农民进城。依靠民营经济的力量,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发展民营经济,首要的是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创业氛围。费孝通先生深入研究了经济模式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认为任何经济制度都是特定文化中的一部分,都有它的组织结构和理论思想。具体条件发展起来的经济制度,必然有与它相配合的伦理思想来作为支柱。温州最突出的是民众的创业精神和致富欲望,正是这种精神和欲望,孕育了众多的“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因此,要把营造“人人思创业、人人思发展”的浓厚氛围摆在突出的位置,“亲商、富商”。要丢掉“怕”字促发展,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限发展比例,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发展得越多越好。要突出“放”字促发展。放宽范围,取消对民营经济的限制性、歧视性政策,降低进入门槛;放开领域,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许民营经济生产经营,凡是允许外资经营的,都要向民营经济放开。
四、特色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之魂
县之所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单位,不仅在行政,而且在经济上也有其突出的特色。各个县在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工农业生产管理以及技术力量、教育水平、人口与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形成了县与县之间各自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自开放的产业格局、生产力布局、发展模式、战略重点和相应的突破口。各个县独自的经济特点就显示了县域经济的区域特点。特色经济,自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1.县域经济发展,关键在特色经济。
特色就是优势,优势就是竞争力。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发挥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县域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方向。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的县域产业结构普遍类同,导致县域经济缺乏竞争力。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立足自身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很好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这是县域经济的弱势,但县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更为独特,依靠这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和特色品牌,更具有生命力。
2.特色经济发展,关键在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必要载体,选择、培育和发展一个好的特色产业,是实现富民强县的关键所在。首先,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县域经济中活力最强,发展最快,规模最大,占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其次,特色产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就是依托县域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实现县域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带有区域特点的产业,这些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以自己的特色产品占领市场、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再次,特色产业是群体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较长的产业链条和较大的从业人员规模,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如该县的水产资源全省第二,依托水的资源的水产开发一直保持全省第一块招牌;近期开发的玄武岩,投入三千万可产出近两个亿;申报为国家绿色食品的荞麦糊、大闸蟹,均为人无我有的产业优势。
3.特色产业发展,关键在竞争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可以选择一、二、三产,可以搞资源配置型,还可以搞市场配置型,有区位优势的还可以搞“三来一补”型。但无论搞什么特色,当前面临着一个如何适应入世新形势,进一步增创特色经济新优势的重大任务。
培育特色经济,壮大特色产业,要立足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取向。要着眼于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发掘资源,形成优势,既要看到有形的,又要看到无形的;既要看到自然的,又要看到人文的;既要看到现实的,又要看到潜在的。要坚持从县域经济的实际出发,找准一条适宜自己的发展路子,从最富个性和最富市场竞争力的地方突破,把它培育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把自然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近年来,xx县立足矿产资源优势,建成了大水泥项目,三期工程投产后,提供的税收两至三个亿。举全县之力营造良好招商环境,把外部资金优势与本地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使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形成了支柱产业,同时也转变成了财政收入优势。据测算,该项目的实施,拉动建材业产值的3-4个百分点,拉支全县12-13个百分点。xx县立足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无污染、无公害和反季节蔬菜等“绿色食品”。xx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使旅游业成为新的增长极,这些都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增长点和闪光点。培育特色经济,壮大特色产业,要坚持立足于开拓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培育特色,壮大产业,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昆山市没有种茶优势,但“统一绿茶”的年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他们不是小麦的主产区,但“统一方便面”的年销售收入超过了8亿元。昆山人说是“一碗茶6个亿,一碗面8个亿”。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特色是“卖”出来的,支柱产业是在市场竞争中壮大起来的。培育特色经济,壮大支柱产业,要努力形成加工和市场互为联系、互为促进的产业密集板块,创造产业发展环境。浙江省若干“板块式”的产业集群把各种生产要素效用最大化,形成了小商品、大产业,小资本、大集聚,小企业、大分工的格局,其特点是在一个比较小的区域里面,集中了生产同类产品的大量企业,形成了规模经济。在xx县,围绕塑料印刷包装,集聚了800多家企业,60%的劳动力从事塑料加工业,供销人员达1.5万多人,既有双永那样的龙头企业,也有规模不一的家庭工业,不同的企业因企制宜,专业加工,专业销售,专供原料,专司技术服务,实现了专业化、协作化和市场化,形成了产业规模和经济特色。
五、推进“三化”,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
从总体上,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准确地说还是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县域经济依然要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在重要地位。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题。如果说在这以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还在农业和农村内部,那么进入新阶段后,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更多地来自农业和农村外部。目前非农收入已经占农民收入的50%左右,农民收入来源逐步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已经越来越多取决于工商业,城乡经济发展,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之外,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进程。
1.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
县域经济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业经济阶段,即GDP和财政收入的60%以上来自农业;第二阶段是工业经济阶段,即GDP和财政收入的60%以上来自工业;第三阶段是产业经济阶段,即GDP和财政收入的60%以上来自第三产业。县域经济三个阶段的依次发展,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大多数县处在农业经济阶段,准确地说应是不发达农业经济阶段。其主导产业仍为传统的农业,工业包括农产品加工业比重很小,经济效益差(据分析统计,每百元净产值提供的财政收入,工业是农业的22倍)。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发展工业仍然是县一级发展经济的主题。如果只是一味地就农业抓农业,原地踏步,就永远走不出农业经济阶段;如果只注重小城镇建设而忽视工业化发展,小城镇建设便会成为空洞化、形式化的东西。所以,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仍然是工业化,农业发展应当以工业化为方向,小城镇建设应当以工业化为基础。联系实际来看工业化水平低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一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许多难题就无法左上角,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牢牢抓住工业化这个牛鼻了,坚定不移地加快工业化进程。
近年来,该县县一直坚持“工业立县”战略不动摇,成功引进投资30亿元资金建设大水泥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县级财政收入水平有望在原有基础上翻两番。项目一、二期工程实施以来,全县经济运行质量逐年提高。第三期刚刚投产,第四期已签合同,全部竣工可形成年产水泥熟料1200万吨,为世界最大的单个水泥生产企业。由此,去年该县动态指数列全省第四位,在全省县(市)表态位次已由2002年40余位上升为2004年第15位。今年预算动态综合指数保三争二,综合指数可以冲入十强县。
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移的过程。大力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高工业、服务业部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而且要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化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发展现代农业。
进入新阶段,推进工业化要改变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两张皮的状况。要看到,农村“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行发展和竞争,发展空间肯定会受到明显制约。乡镇工业必须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运输业等;积极促进农业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打破现有的阻碍城乡产业整合的管理模式,在规划、政策制订和实施上对城乡企业一视同仁,鼓励和引导城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重组和合作。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农产品供给逐渐由长期短缺变为相对过剩,由此形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为县域经济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2.以城镇化为方向。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平台,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必将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有利于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同时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应成为县域经济的重头戏。
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农村人口转移。推进城镇化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数量过多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城市自身的建设问题。重点是在“化”字上做文章。加强城镇建设的目的是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市民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载体。
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减少农民,必须加快人口的转化。农村人口的转化需要从两个层次上实现:一是将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就业转移到城市就业,二是将农村富余人口由农村居住转移到城市居住。也就是,通过非农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带动农村多余的劳动力和人口转移到城镇,相应减轻农村自然资源的负载率,并使转移的农村人口逐步与农业脱离关系。就当前县域经济的实际现状而言,农村人口的转向应该以县城所在地和个别中心集镇、重点镇为宜,尤其是要不断扩充县城所在镇人口规模,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其承载力、扩张力和辐射力。要坚决防止小城镇建设再次“遍地开花”,一方面削弱、分散了农村人口向中心镇集中,另一方面也浪费了群众的建设资金,经济发展不起来,形成“村庄式”集镇。
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应该看到,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这个层次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小城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推进小城镇发展,要改变以前片面追求“硬化、亮化、绿化”的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改变政府主导圈地造城搞建设的机制,实行务实有效的城镇化战略,使小城镇建设有产业支撑和经济实力依托,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和效益,切实防止抽取农业和农村资源超前建设小城镇,这不仅不利于城镇化,还会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的恶化。要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融资渠道,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带动小城镇建设。要分清轻重缓急,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小城镇建设。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中心镇为重点,使之尽快完善功能,繁荣经济,发挥城乡经济结合部的作用,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发展健全服务体系,调整已经不合时宜的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安居乐业。
因此我们说,让农民进县城和中心集镇是中国城市化的根本途径。小城镇在县域经济中起的辐射作用要远远大于其在城市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县域小城镇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县域经济不断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反过来说,加快小城镇建设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3.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
县域经济当前仍然是以农业农村经济为主体,如某县去年农业产值按不变价计算为10个多亿,占全县GDP三分之一,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存在着数量不高、档次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劣势。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本地资源为依托,依靠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和利益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推动力,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是推进农业工业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农业工业化进程,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武装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农业产业化本身就是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总结规律,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一是加快发展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的产业性特点,决定了必须大力培育和壮大企业型的市场主体,用农业企业化的思路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细胞。搞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必须由农户提升为企业,这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实现农业企业化经营要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培育壮大龙头型企业,增强其竞争、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农户生产经营也要逐渐引入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水平。必须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推进龙头企业继续深化改革,搞活经营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性特点,决定了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伴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经营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只能遵循而不能违背市场经济的规律。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在运行方式上,要坚持互利性的等价交换,发展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与互利合作形式相结合的利益联结机制,使企业与农户、中介组织与农户间结成利益共同体,达到“双赢”目的。要发展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适时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向紧密型发展。要切实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基地建设要充分调动农户、龙头企业、社区性合作组织和各方面的积极性,科学规划,多渠道筹资,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探索和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各种行业协会和社会性中介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更好地防范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三是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领导和服务。农业产业化的农业性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和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微利、弱质和相对不利的地位。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面临的形势尤为严峻。建立健全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体系,是加强和保护农业的一项紧迫任务。同时,上级政府部门要充分尊重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途径。积极营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环境,在政策、投入、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支持,在司法等方面予以保护。重视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跃上新台阶,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