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秦汉至明清湖北历史文化 - 027百科 - 027 Wiki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47:44

多姿多彩的秦汉至明清湖北历史文化

  秦 汉至明清时期,湖北地区的历史跌宕起伏。

  秦统一天下后,分全国为46郡,郡下设县。楚作为地名,犯了秦始皇父亲的名讳,遂改以荆山之“荆”称之。后来湖北就多称荆,有时合称荆楚。

  西汉时,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州。湖北主要部分属荆州。三国时期,直到西晋统一全国后,湖北境内大部分地区仍为荆州所辖。北宋初年,从洞庭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之地,置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之名即由此始。元代将湖北的东南部和湖南、广西划为湖广行省,省内有襄阳、黄州、蕲州、兴国、峡州、武昌、江陵(中兴)等州和德安、沔阳、安陆等府。明代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广省为左右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湖广左司改为湖北省,湖北省历史上第一次定名,沿袭至今。

  秦汉时,由于湖北接近黄河中下游地区,凭借南阳——襄阳驿道,联系密切,江陵和襄阳发展成为经济和军事重镇。南北朝时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中原居民大量南迁,加速了两湖地区的开发。唐代湖北地区稻、麦、麻、茶和蚕丝等农作物有较大发展。江陵成为中国南方经济中心之一。宋代江汉平原广泛挽堤围垸,出现垸田这一特殊的土地利用形式,使汛期漫水常淹的江汉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有余粮输出。自宋代以来,就流行着“苏常熟,天下足”或“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农业生产的中心所在。及至明代,这一谚语逐渐转化为“湖广熟,天下足”,表明湖广地区农业生产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之所以出现这个转化,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作物的两熟制在湖北地区得到极大的改进和推广。

  唐宋时,武汉即以商业发达著称,江夏城(今武汉市武昌)和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并列为南宋三大都会。明中后期,汉江下游和举水、倒水下游地区引种棉花,至清中期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已跃居经济作物首位,手工纺织业迅速发展,武汉成为长江、汉江沿岸和两湖地区农副产品的大集散地,汉口发展成为中国四大商业名镇之一。汉口原指汉水入长江之处,这一带在明以前是一片沼泽,芦苇丛生,人称“茫茫汉水入江流,两岸芦花泊钓舟”。至明嘉靖年间设汉口镇巡检司,属汉阳县,汉口其名自此始。

  几经开拓,汉口镇到明后期成为九省通衢的“九州名镇”了。汉口的成名,是与交通运输的转口性贸易的逐渐发达联系在一起的。汉口主要依赖长江和汉水两大水上交通大动脉,使其不仅是楚地的咽喉,而且是云、贵、川、湘、桂、豫、赣等地区的货物转输地。湖北地区的农业、农副业以及手工业产品的转运市场主要集中于汉口。运往湖北的外地物产,也主要聚集于汉口。其中最重要的是汉口成为淮盐的集散地。明末由于战乱,汉口一度陷入萧条。清朝前期,汉口开始复苏,并迅速繁盛起来,发展为地处东西曲距十三余里,人口二十多万的大市镇,逐渐超逾武昌、汉阳而称雄中原商业贸易之中。汉口在长江中游迅速崛起,成为“天下四聚”的商业城市,其经济功能和特点得到了突出的体现。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由沿海侵入湖北,汉口、宜昌、沙市辟为商埠,开办有工厂,在汉口等地建立了制茶、烟草等加工工业。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了对湖北地区的经济侵略,给湖北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它在客观上冲击了旧的经济体制,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秦汉至明清时期湖北地区的变化是绚丽多姿的。

  荆楚地区人民有利用草药治疗疾病的悠久传统,从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开始到秦汉时期,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中草药治疗经验。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出土的随葬物品中,李核等都是治疗疾病的草药。

  秦汉时期,荆楚地区的数学已发展到很高水平。1984年江陵张家山三座汉墓出土了一大批竹简,其中247号墓出土《算数书》一部,由几百枚竹简组成,这是一部迄今所见最古老的数学著作,比西汉中期的《九章算术》还要早许多年。

  东汉末年,刘表统治荆州,在此期间,荆州是一个政局安定、经济发达的地区,同时,文化学术事业亦随之迅速发展。“荆州学派”,在东汉末异军突起,声名远扬。由于当时宋忠、司马徽、颍容、谢该等荆州学派代表人物的学术活动,使古文经学在荆州盛行,并且与黄河流域的郑(玄)学相抗衡。

  魏晋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人才辈出,最具代表性的是史学家习凿齿、宗懔,作家庾信。习凿齿,精通玄学、佛学、文学,擅长史学,主要著作有《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习凿齿集》等。宗懔,作品以《荆楚岁时记》最为著名。庾信,晚年由于羁旅北朝,身遭国破家亡的屈辱,使其创作风格由早年的绮丽转变为苍凉、悲壮。他的诗、赋、骈体文成就都极高,著名的代表作是《哀江南赋》。

  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那时候,活跃在荆楚大地上的诗人真可以说不计其数。其中有些本身就是荆楚人,这块古老的土地孕育了他们的诗才。更多的则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才子名流,是诗人屈原的故乡这一神奇而美丽的地方,招引他们留下了无数的诗篇。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诗人出自荆楚地区的诗篇达两千多首,就一个地区产生诗作的数量来说,仅次于首都长安。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等都曾游历过荆楚,唐代的诗人既从荆楚山川风情、人民生活中抒发诗兴,又以自己的才华为荆楚诗文化推陈出新。如刘禹锡曾为峡州一带的民歌重新填词,歌词优美而通俗。刘禹锡还依据荆楚民歌“踏歌”填写了许多踏歌词,其中一首说: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这类“踏歌”词清新质朴,深受荆楚人民喜爱。唐代诗人中荆楚籍或寓居荆楚、游历荆楚的还有张说、陈子昂、王维、岑参、李商隐、元稹、柳宗元、杜牧、刘禹锡、韩愈、王建、钱起、温庭筠、皮日休等等。他们为荆楚风物吸引,被荆楚山河陶醉,自然也受到荆楚文化的熏陶,留下了许多永垂诗坛的瑰丽诗篇。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荆楚这块千年宝地培育了唐代众多的诗人,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实在是功不可没。

  宋代湖北籍学者的文化成就颇有特色。史学方面,江陵人崔遵度在北宋真宗时与路振合力修成宋太祖、宋太宗《两朝国史》。宋祁与欧阳修合修《新唐书》,《新唐书》在正史中第一次编写了《兵志》、《选举志》、《仪卫志》,为《宋史》以后诸史所沿袭。与《旧唐书》相比,《新唐书》文字简略,是一部质量较高的正史。文学方面,江陵人杨冠卿也有一定的成就。杨冠卿的诗词里,个人伤感之作占了相当篇幅,这是由他生不得志、流落江湖的遭遇所决定的。另外,体现他的爱国思想的诗词也相当多。其著作《客亭类稿》共十四卷,有诗二三百首,词三十首。清代人称“冠卿才华清隽,四六犹流丽浑雅”。

  在艺术领域里,襄阳人米芾及其长子米友仁的书画堪称一绝。父子俩都擅长山水画。米芾的山水画源于董源,天真发露,奇奇怪怪。枯木松石,时出新意,少有出尘格,多少烟云掩映,树木不取工细,多用水墨点染。米友仁的山水画发展了其父的技法,用泼墨画云山,草草而成,不失真趣。“二米”于书法造诣颇深,米芾书法得力于王献之,用笔峻迈,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友仁善行书,高宗曾命他鉴定书法。米芾自号襄阳漫士,著述有《书史》、《画史》、《砚史》、《海岳名言》等。

  在医学领域里,蕲水(今浠水)人庞安时的医术、医德驰名江淮间,著有《难经解义》、《主对集》、《伤寒总病论》、《本草补遗》等,门人弟子颇多。

  明清时期是湖北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众多的鄂籍文学才子脱颖而出。其中,“公安派”是晚明文学中的重要流派。主要创始人是“三袁”,即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公安人,皆为万历朝进士。“公安派”反对复古派用拟古、摹古和八股文等种种清规戒律来束缚作者的个性,具有进步意义。“竟陵派”是与 “公安派”同时出现的文学流派,创始人是竟陵(今天门)人钟惺、谭元春。“竟陵派”的文学见解与“公安派”基本相同,反对摹古,主张抒写灵性,对当时散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明代,湖北嘉鱼出了一对颇具才名的兄弟,其兄李承芳,字茂卿,文学家,任大理寺评事,勤奋好读,著有《东峤集》,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其弟李承箕,字世卿,明代隐士,文学上也很有成就。时人称此兄弟为“嘉鱼二李”。

  到清朝后期,湖北出了一位文坛大家,即清代湖北三状元之一——陈沆。陈沆5岁就入私塾读书,10岁随父亲游湖南,12岁成为诸生,15岁应科举,从县考、府考、乡考、会试直到廷试,均中榜首,嘉庆年间中状元,著有《陈沆集》。明清时期,湖北地区还有许多文学成就颇高的名家,如顾景星、彭大寿、范锴等。

  明清时期,湖北地区的艺术以戏曲成就最高,其中又以汉剧及其对京剧的独特贡献最具有代表性。

  汉剧,原名“楚调”(或称“楚腔”),又名“黄腔”,后称“汉调”。辛亥革命以后才定为汉剧,它是一种以“西皮”、“二黄”两大声腔系统为主体进行演唱的地方戏曲。源于湖北襄阳、江汉平原。明中叶以前,陕甘一带流行一种以当地民歌为基础,融汇外来腔调的唱腔——秦腔。明末清初,秦腔经襄阳南传至江汉平原,与当地民间曲调结合,转化为一种新腔调,即“西皮”。“皮”即湖北土语指的唱词,“西皮”意即源于陕西的西调,其特点是既保持了秦腔高亢、劲悍的特色,又融入了当地民歌活泼、明快的内容。汉剧在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西皮”和“二黄”合流的过程中,并收了“昆山腔”和“弋阳腔”。明末,汉剧已趋完善,演技娴熟,规模可观。清代,汉剧进一步发展。嘉庆年间,湖北崇阳籍的著名汉调生角米应先(喜子)到北京加入春台班(徽剧四大徽班之一),名驰京师,成为这个戏班的台柱,历二十年。湖北演员王洪贵、李六、余三胜等入京,使湖北的西皮调和安徽的二簧调汇合。汉调艺人们入京后,与徽班彼此影响,同时吸收昆腔、秦腔等剧种的曲调、表演方法等,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剧种,人称“京戏”,这就是京剧的雏形。所以,有“梨园老伶念字多本楚音”的说法。当时有徽(程长庚)、京(张二奎)、汉(余三胜)三大流派。后来,湖北谭鑫培与王瑶卿一起对皮簧腔进行改革,使京剧最终成型。清中叶,汉调已影响到全国各地,不仅有汉调班、黄腔班等自己的剧团,而且也成为川剧、徽剧、滇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剧自皮黄腔形成后,逐渐发展为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大流派。荆河派以荆沙为中心,推及四川渝、蓉、嘉陵江流域和湖南衡岳、常德地区;襄河派以襄、樊为中心,流行钟祥以北襄樊地区及老河口一带;府河派以德安为中心,流行于随县、枣阳以南及黄陂、孝感以北地区;汉河派以武汉为中心,成为汉剧的主流。汉剧从湖北全境逐渐传播到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安徽、江西、河南、陕西、四川、台湾等地。

  我国绘画艺术到明代,摹古的倾向颇盛,但也有画家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抒发自己的个性。吴伟便是其中之一。吴伟是江夏(今武昌)人,自小孤苦,却酷嗜绘画,十分出色。后来他到金陵,声名鹊起,名驰两京,被明宪宗召入宫廷作画,另授他锦衣卫镇抚。吴伟画艺成熟后,逐渐摆脱前人的束缚,以“浙派”脱颖而出,成为“江夏派”的开创人。“江夏派”对当时画坛影响很大,一时间,学吴伟者蜂拥而起,许多人自称半仙、颠仙、酒仙、素仙、再仙,反映了吴伟在画坛的地位崇高。

  在封建社会后期,湖北地区的科学技术以医学最为突出,产生过许多名医。明清时期,鄂东有享誉国内外的大医药学家李时珍,他与明代的万全、清代的杨际泰以及宋代的庞安时合称“鄂东四大名医”。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着手编写《本草纲目》。他呕心沥血,严谨考证,慎重行文,先后三易其稿,历时二十七年,终于完成了这部中医中药学的宏篇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