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22:47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探讨2007-03-29 21:14

           随着我国加入 WTO ,一大批中小企业不可避免的加入国际化企业的竞争行列 , 实现企业信息化是参与挑战的必要条件。但是,在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并不好,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且,有很多中小企业还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下面就分析其中原因,并就自己的认识给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据统计 ,我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超过 1000 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的 99% ,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 60% 和 40% 左右,在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 90% 以上,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 75% 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是经济改革能量释放的结果,伴随着中国经济活动的市场化、社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小企业特别是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信息已成为继土地、资金、劳动等生产要素之后的又一重要经济资源。对企业而言,信息的运用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企业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由信息和知识的差异所造成的。 加入 WTO 以后,我国的中小企业已无可避免地参与到国际竞争的环境中,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中小企业要想继续生存并得以发展,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终选择 。所谓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技术,通过科学的方法利用、配置和优化企业内外部资源,使企业的运作和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过程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增进沟通交流的效率,进而改变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和组织架构,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信息化的形态特征,表现在企业作业、管理、经营三个层面,实现设计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决策辅助自动化和电子商务等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六大要素: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这六大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就构成了信息化的全部内容。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 对内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 , 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 信息技术为它们提供了最好的解决途径。但是 , 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条件和员工素质的限制 ,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购买能力有限、技术产品辩识水平较低、使用环境较差 , 即使在一些较为重视信息化工作的企业中 , 计算机还只是更多地停留在充当打字机或电子帐本的低水平 , 不仅没有实现内部的网络互连 , 而且在业务过程中也很少直接借助计算机的帮助。根据有关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一直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信息化的应用更是得不到普及。真正实现 CAD 、 OA 、 MIS 系统的企业在全国 1000 多万中小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还不足 10% ,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 ERP 系统,已实现的企业仅为 2.9% ,而且,还有近一半的企业没有配备计算机。即使在一些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好的企业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从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问题一:认知过程的困惑。

  一是一些中小企业不能系统地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知识。一些企业管理者,把信息化建设仅仅单纯理解为计算机的操作,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在这些企业中,往往认为计算机软硬件的配置就意味着信息化建设的完成,这些不完整的认识导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二是中小企业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软硬件市场和铺天盖地的技术名词,无所适从。企业很难找到一个咨询公司拉爱帮助他们选择所需要的计算机设备。以至于产生了“恐网症”,从而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持排斥态度。

  问题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

  一是企业领导层重视和支持的 力 度不够。由于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和软件的开发,更重要的是新型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业务流程的重组,这一系列工作如果没有企业一把手的支持就很难开展;与此同时,也存在中层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消极对待或抵制 等问题 。

  二是缺乏统一规划,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和设置专职领导。由于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不断改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之前必须进行系统的规划,但是,有些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由于没有领导进行统一的指挥和领导,各个部门自行其事,仅从本部门出发,而不考虑其他部门是否已建立起了与本部门相当的技术和能力,这就造成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不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有些企业对这项在短期内不能获得收益的工程不够重视,因而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据一项调查显示,有 70% 以上的企业认为本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而发达国家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占总资产的 8% 以上。

  四是落后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制约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上的创新,以传统的管理理念、僵化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企业信息系统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还有可能挫伤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缺乏专门人才。在我国从事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大部分是纯粹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他们对于管理方面的知识较欠缺,甚至有些员工对计算机的应用仍停留在较低层面。就整体而言,当前网络人才的整体结构,存在着两个不合理:其一为,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其二为,人才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信息商品化、效益增量化的要求,只会造成人才成本的加大,人力资本的沉淀。根据浙江省对全省 506 家企业信息化现状的问卷调查显示,有 54.67% 的企业认为内部缺少专业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障碍,信息机构的专职人员大多只有 1 ? 2 人,同时,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同样很严重。

  六是缺乏专业服务伙伴提供完善的服务。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比较复杂,而中小企业人力、物力有限,在系统维护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麻烦。但是当前,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软件市场较为混乱,大多数供应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我为主”的理念上,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得不到满足。而且,缺乏信息化管理的专业咨询机构,从而不利于信息系统的推广与维护。

  措施及对策

  针对上述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为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应进一步明确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及对策:

  一是坚持企业“一把手”领导下的全员分工负责制。企业信息化,领导是关键,企业一把手的高度重视、直接决策、宣传推动和组织实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不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能完成并使用的,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共享本身就要求全员参与。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必须坚持企业“一把手”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充分发挥企业副职、中层主管和相关部门主观能动性,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全力推进,遇有重大问题再请示“一把手”或董事会研究解决。另外,还要加强管理,要靠管理机制、规章制度和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从根本上确保应用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规划,分期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分四个档次,由低到高依次为:分工契约化、流程程序化、信息表格化、资源最优化,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因此,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逐步实施。在整个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 、先进适用性原则。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要结合实际,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选择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开发方法和策略,构造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系统,既不能太超前,更不能落后,以免造成浪费,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这还关系到信息化建设是否成功,而且还会影响到信息系统的维护和升级。 2 、经济性原则。它不仅指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经济性,而且指系统实现和维护的经济性。 3 、效益性原则。即一切以系统的目标为中心,一切信息系统的结构和机理都是为实现系统的目标而服务的。

  三是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要搞好三个“结合”:

  1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企业信息化,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对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经营方式、组织结构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其中,一个团结合作、精明能干的领导核心,是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关键。领导成员之间如果不能统一意见,会使得技术人员无所适从,信息化建设将陷入困境。作为领导者,重要的是领导才能,真正从技术上讲,未必比技术人员水平高,要充分依靠工程技术人员,不能排挤技术水平高的设计人员,要学会将兵,让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其作用。

  2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强化企业的基础管理相结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信息化建设更是强调企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只是提供企业信息化的手段和工具,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才是科学决策的可靠依据。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从强化数据管理这一源头抓起。要尽快完善企业的计量、检测体系,加强计量、检测工作。要加强标准化管理,确保各项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3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企业管理制度的深刻变革和管理模式的再造。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的过程,为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思想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引进和运用先进管理软件的同时,要注意从中国国情和企业的实际出发,消化和吸收其中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理念,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而不是让先进的管理软件迁就落后的管理方式。

  四是中小企业要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主要包括财力和人力两个方面。

  1 、中小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各个企业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的投入,改变我国企业信息化落后的状况,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另外,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努力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服务与协调工作,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2 、培养和引进企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信息化建设,人才是根本。技术培训,无论是对各级领导还是对参与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的实施人员都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企业要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企业员工作为企业和知识的主人,直接决定着企业创新、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大力提高企业全员知识水平,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积极营造员工与企业同成长、共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良好环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之本。对人员的培训有两类:对系统开发人员的培训与系统使用人员的培训,其中,前者关系到企业信息化开发的成败,而后者关系到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败。企业要通过内部培训等手段,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理论知识和创新意识,从而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其次,要通过到大专院校进修学习等方法,使企业信息化具体组织实施的团队具有全心的信息化理念和新型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领导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抓紧培养一批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五是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

  中小企业要想顺利、高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优秀既包括合作伙伴的开发水平,又包含合作伙伴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如果合作伙伴虽有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但个个办事拖泥带水,没有一点紧迫感,这样就不能按时完成项目,势必造成人力、财力上的浪费。合作伙伴要有系统集成方面的丰富经验,这样做起来轻车熟路,效率就高。千万不要做某些开发商的试验品,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结束语

  对中小企业来说,一个非常可喜的事实是:目前,几个试点地区在完善社会服务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例如,广州市,充分利用政府资源,为中小企业优选成熟软件产品和优质供应商;发动服务商向中小企业捐赠管理软件;搭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开展人才培训等等。

  放眼中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前景,正如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卫东司长在被称为“中国第一部中小企业信息化蓝皮书”的《跨跃新起点》中所说,“中小企业信息化刚刚起步,还需要不断完善和丰富,但它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