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感受金融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1:44:10
在香港感受金融危机   xilei 发表于 2009-1-7 8:08:00


朋友聚会,聊到金融危机,谁谁谁被炒鱿鱼了,谁谁谁身家缩水了多少,一个朋友很不少意思的插话:"老实说,我感受不到这场金融危机对自己有怎样的影响。“

也是,朋友不投资,就算是公积金缩水,那也是只是一个数字,反正要到退休才会见到现钱,工作也稳定,因为老板承诺,一年内不裁员,还象征性加薪水。不过,大家很认真地告诉她:影响当然有。

比如,你租的房子租约到期,现在你完全有能力和房东讨价还价,把房租砍下几成;到处都是减价商品,特别是那些顶级名牌都打折,甚至打到一折,现在的你完全有能力负担了;股票大跌,都说现金为王,说不定进场抄底的人就是你了。这些都是好事情,但是风险在于,也可能你从此和别人一样陷入深渊,因为谁也不知道,见底了没有,而你的这个暂时还算保险的饭碗,纵使有老板的承诺,但如果老板连自己都保不住,再便宜的房租你能够坚持多久?

大家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只是提醒她,这个时候,千万要有忧患意识,未雨绸缪。

刚刚过去的圣诞和元旦,几乎每天都有报道,关于内地客人在名店内的大手笔消费,原本听过也就算了,只是一天走过海港城,看到名店外的长龙,名店内犹如大卖场一样的狼藉,着实让人印象深刻。

不过,十三亿人口的中国,不要说如果百分之一的人口具备这样的消费能力,那已经是一千多万,即便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可以把这些商店填满。正是因为这样,法国机场买红酒的中国客人,自称在香港名店内,一个多小时花了三十万的内地游客,都不代表着中国内地真实的消费水平,就好像香港,杂志报纸时尚版面,名媛名人每天动不动上百万的行头,还不重复,但是大部分的香港人,买一个名牌手袋,还是需要缩衣减食,当中还有很多,根本没有能力负担。

经济的好坏,走在香港的街头,仔细观察一下,就会有切身感受。减价的时间越长,减价的商铺越多,证明人们对自己的钱包着紧了。街头多了空置的店铺,快餐店茶餐厅生意火爆的同时,中高档食肆却在拍乌蝇,也是同样的原因。最敏感的要算出租车司机,几个月前,金融危机也就刚起头的时候,坐在车上听司机用对讲机和同伴诉苦:“生意难做,一上午拉的全是女的,经济不好,只有女人还舍得花钱。“

朋友在中环开发型屋,即使不是周末,客人总是满满的,大部分是走遍写字楼的行政人员。但是这次去,冷清了很多。不过朋友似乎不太担心,因为他现在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内地,他说,刚刚从上海回来,那里的分店马上就要开张。问他在上海有没有感受到金融风暴的吹袭,他直摇头,因为他选择的店面在静安寺的一个商场内,“你真的想象不到,不需要宣传推广,商场里面从早到晚人都满满的。不过,东莞这些日子千万不要去了。“他善意的提醒我,因为他的朋友在白天亲眼目睹打劫的场面,不过这已经算不上新闻了,随着珠三角工厂的大量倒闭,香港货车司机被抢劫,在那里的港人仓皇撤离,充斥香港媒体的版面。

剪完头发去运输署交牌费,发现窗口贴了一张告示,原来从11月底开始,如果市民缴费用支票,一定要等到成功兑现之后才算交易完成,不像以前,现金支票和现金没有区别,想必是空头支票增多了。通常经济不好,开空头支票的人就会增多,被银行弹票,再要找到开票人,茫茫人海并不容易。所以这个时候,商家对于收取支票相当小心,对信用卡也是一样。

虽然广东道的商场人满为患,但是经过金钟还有中环,那里的名店很是冷清。终于看到了传说中顶级名牌门口贴上的打折字样的样子,以往,奢侈品专卖店是不屑做这样贬低身价的事情的。就算没有标明,走进去,店员会告诉你,那些上一季的款式,都有不错的折扣。这样做,当然是不惜工本要回笼现金,只是,当奢侈品贬值,不再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的时候,价值又在哪里呢?

之前同事采访一个内地游客,问他为何选择在香港消费?他说,是来打救香港经济。不管是不是开玩笑,有这样心态的人应该不少。不过说实话,愿意在香港花钱,说到底还是价格吸引,港币因为跟美元挂钩,人民币的购买力越来越强,还有就是选择多,品质有保证,谁也不会和自己口袋里面的钱过不去。

在这一点上,香港有自己的优势,只是香港老是抱着等待被“打救“的心态。心态上不能够对等,措施上不能够互利互惠,这样的经济关系,不会稳定,也难以长久。去年三月,香港曾经就是否开放深圳居民来港进行讨论,那个时候,反对的声音很多,担心对香港的治安,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出现黑劳工,现在经济不好,同样的深圳居民,被看成”救星“了。

版权声明:可以任意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73fb68ae2a12f872

来源:闾丘露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