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乡土,感会风谣——臧克家与诸城 - 现代文学研究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33:17

情深乡土,感会风谣——臧克家与诸城


陆游《渭南文集》卷十四,有《徐大用乐府序》一文,是为当时密州诸城人徐大用词集所作。文中云:
古乐府有《东武吟》,鲍明远辈所作,皆名千载。盖其山川气
俗,有以感发人意,故骚人墨客,得以驰骋上下,与荆州、邯郸、
巴东三峡之类,森然并传,至于今不泯也。吾友徐大用,家本东
武,呼吸食饮于邞淇之津,盖有已相其轶思者,故自少文辞雄于
东州……于悲欢离合,郊亭水驿,鞍马舟楫间,时出乐府词,赡
蔚顿挫,识者贵焉。

东武是诸城古称,《东武吟》是产生于这一地区的乐府曲名。多感慨人生际遇,风格苍凉悲壮。历代诗人,如六朝之陆机、鲍照、沈约,唐代李白、曹邺,明李先芳、王世贞、石存礼、刘炳,清朝陈子龙、彭孙贻、蒋湘培、丁耀亢、李澄中(最后二人皆籍诸城)等,多有拟作。陆游所说鲍照的作品,就很有代表性:
主人且勿諠,贱子歌一言。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始随
张校尉,召募到河源。后逐李轻车,追虏穷塞垣。密涂亘万里,
宁岁犹七奔。筋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
存。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少壮辞家去, 穷老还入门。腰镰
刈葵藿,倚仗牧鸡豚。昔如鞴上鹰,今似槛中猿。徒结千载恨,
空负百年怨,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愿垂晋主惠,不媿田子
魂。
他人所作,或有悲苦牢骚过之者,但均与鲍照诗,波澜莫二。无怪乎唐代刘禹锡在《和董庶中古调散辞赠尹果敏》 中有“昔听东武吟,壮年心已悲”之叹。
其实《东武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诸城一带的民风和地域性文化特点。诸城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地兼齐鲁,带山负海,既崇文教,亦尚功名,民风强劲质直,亦不乏达观。用苏轼的话说就是“号称持节之邦”(《密州到任谢执政启》)。可惜沧桑消磨,徐大用诗文,至今已无片纸只字,留存天壤。但后世诗人词客创作,受东武山川气俗影响者,大有人在。宋词六十名家之中,就有三人。其中最著者当然是为臧克家所崇敬的所谓豪放词宗主苏轼。臧克家在《〈烙印〉再版后志》中说“我愿做关西大汉敲着铁板唱大江东去”即用苏轼故事。而东坡词风,正是在臧克家故乡诸城南郊邞淇之滨的黄茅岗聊发少年狂,牵黄擎苍,纵马驰猎后,才找到异于柳七郎“晓风残月”风味感觉的。
另外两人,一个是诸城媳妇,有“词坛女皇”之称的李清照;一个本身就是诸城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谓“独有元佑旧家流风余韵”的侯寘。诸城山川气俗对“易安体”词和《懒窟词》的影响,更微妙而深刻。
当然,历代诗人中,受诸城风土气俗影响最昭明卓著,且在文学史上影响最深远的,还是应属“世纪诗翁”臧克家。苏轼与诸城缘分只有两年,生活在两宋之际的李清照和侯寘,被金兵所迫,南渡吴越,在诸城生活的时间也不长。而臧克家,在十八岁之前,几乎没离开过故乡。以后求学谋生,仍经常回乡探亲。晚年在北京居住,依然关怀家乡文化事业,甚至饮食方面,也还是“大蒜大葱兼大饼,故乡风味赛山珍”(姚雪垠赠诗语)。故乡的风土人情,他对故乡的关注、眷念,为他写作以农村为题材的诗歌(国内外很多诗评家界称他是“农民诗人”)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他对故乡的无限深情,在回忆录《诗与生活》中浓墨重彩,不烦征引,在诗作中也连篇累牍。他在1932年3月写的一首短诗《故乡》 ,表达游子思乡之情,言简意深,敬录于下:
我怕想起:
你还朦胧在雾榖里。
我偷离开你的身旁,
走远了,再回头,
树梢高挑一缕阳光。
我爱想起:
我来了,红霞在西天驶,
你有意叫晚烟笼着你,
我揭开我的心,
预备接你的欢喜。
我恨想起:
在有月亮的夜里,
眼皮下转着无绪的幽思
不知几时沁出一点泪,
这时候我最想你。

一个人认识世界,总是由近及远,由熟悉的事物到不熟悉的事物。古今许多建树卓著的文学家、学问家,往往从对地方(故乡)风土文化的了解和研究入手,多识前言往行,师法借鉴,推广引申,触类旁通,渐进渐远,取得其辉煌成就,走入永恒行列的。孔子作《春秋》,为天下后世立法,而梁启超称之为方志之滥觞;鲁迅为现代文学泰斗,而以绍兴文献自任,不仅纂《会稽郡故书杂辑》,其经典之作《祝福》、《阿Q正传》等,也取材于故里见闻;其文风尖刻犀利,亦有绍兴师爷的刀笔余习。臧克家当然也不会例外。
臧克家在回忆录《诗与生活》中提到诸城五大家族:臧、王、刘、李、丁,五大家族中,臧克家所出之臧氏,论显赫,不及父子宰相、三代尚书的刘统勋家;论人才之众,不及有“江北青箱”之称的王统照家(清代诗坛泰斗王士祯,自称“青州诸人”,与王统照族是近支)。之所以以臧氏称首,实因臧家渊源最长。早在明初,礼部主事、广西布政使臧节,即受朱元璋礼重,为一县物望。其它家族,发迹较晚,如刘氏,明弘治年间,才由安徽砀山迁来。从明初到二十世纪之初臧克家出世,诸城臧氏已是五百余年世家,衣食旧德,耕读传世,继绳不绝。臧氏能诗者,见于《东武诗存》、历代《诸城县志》,数以十计。臧克家之父(统基,自号红榴花馆主人)若叔(叔平,号双清居士),曾结诗社唱和;同时族人中,臧瑗望(字亦蘧,笔名一石),臧叔鹤(字丙兮)亦工诗善文。青年时代臧克家岳家相州王氏(臧克家前妻王深汀,即作家王统照侄女,王希坚、王愿坚族姊,前中国农工民主党组织部长王深林之胞妹),更是一方“人文渊薮”。这种文化环境,对于一个诗人的成长,当然是有利的。
古代士大夫,也标榜亲民爱民,过去诸城的大家族,多不废农耕,有些成员本身就是农民。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对农村、农民自然有特殊的感情。历代《诸城县志》中,为民请命甚至毁家赈灾者不少概见。臧克家曾祖辈臧济臣(字米斋,号涓东远叟),清同治进士,授翰林,官至湖北学政。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诸城闹灾荒,饿殍遍地。时济臣家居,忧心民生,上书官府,要求赈济,遭到拒绝,于是亲率饥民数百,向城里大户“借粮”。后被朝廷以“聚众滋事”等罪名,褫革全部功名。臧克家在《自己的写照》一诗中,把他这位先辈写得像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六曾祖手中的大旗一扬,
万千贫农立刻啸聚,
“穷困的人我们是兄弟,
同在这面旗子下夺取富人的粮食!”
关心民生的诗文,在臧克家先辈的诗文中也时常见到。试举臧曜初《余人话真诗草集》两首为例:
京都大逐洋人平民遭难有感
饥寒莫恨苦艰辛,尚有门庭托吾身。
回首京都戎马地,无良乱窜尽良民。
邑宰李公自出银二百邀人送万民衣
一载诸城县运低,年荒更剥地无皮。
万民衣伞求兼买,二百纹银出助资。
臧克家继承这些优良传统,又受近代民主思想熏陶,最终成为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民诗人”,也便顺理成章了。
可能如陆游所说,受风土驯化的影响,诸城诗人作品,多气体刚健,感慨深长。清嘉庆年间王赓言所编《东武诗存》收诗三千五百余首,绝少柔媚之作。这种传统,在臧克家的新诗中,也波澜莫二,矩鑊犹存。
以臧克家最负盛名的一首短诗《老马》为例,作者在《甘苦寸心知》一书中有《关于〈老马〉》一文,提醒读者与唐代杜甫《病马》、《瘦马行》和宋人李刚《病牛》比较阅读。我这里举出清初诸城诗人、《续金瓶梅》作者丁耀亢《问天亭放言》中一首同名作品,二者之间,相通之处似乎更多:
老马关山远,孤鸣声带秋。
西风双掠耳,落日一回头。
骨重人难跨,蹄轻道未修。
恨多皮相者,不识瘦骅骝。

在语言产生以后,文字产生之前,就有了最早的文学作品,那就是民歌。民间歌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性,文学史上,每一次的诗歌革新运动,每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往往都从民歌中汲取营养。臧克家《学诗断想》书中有《在民歌、古典诗歌基础上发展新诗》一文,这个题目,也是臧克家一生写诗、论诗的纲领。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甚至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同时又是我们认识生活,认识人类自身的重要工具。而人民大众是生活的主体,他们有感而发,无心而作,往往能最敏锐、最迅速地反映时代脉搏。《尚书•周书•泰誓》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西方亦有“民之声即神之声”之谚。《毛诗》曰:“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正是论民歌——《国风》的话。在艺术形式上,民歌刚健清新,不受死板的清规戒律束缚。渔樵农夫之口,时发天籁之音,为文人学士所不及,所效法。
诸城一带,民间歌谣、音乐,有着极其深厚的传统积淀,也曾对中国诗词产生过有益影响,前面所说乐府《东武吟》就是一例。与歌谣相表里的诸城民间音乐,也值得一说。这个话题如果从诸城出土的先秦时代美轮美奂的编钟、编镈、编磬谈起,未免太远了。苏轼《仇池笔记》、《东坡志林》中,提及诸城音乐史上一件与诗歌关系的轶事:熙宁年间他任密州太守时,庐江文勋以事到诸城,带来《阳关三叠》的古谱。《阳关三叠》苍凉深远,与《东武吟》颇有相通之处。苏轼在离开密州时写给他的继任者孔宗翰的《和孔密州五绝》中有“阳关三叠君须秘,除却胶西不解歌”之句。
晚清以来的诸城古琴,是诸城也是中国民族音乐史上辉煌的一页。涌现出王既甫、王冷泉、王柞祯、王宾鲁、王露等全国一流的大师。其中在国内外影响最大的王宾鲁“梅庵派”古琴,善于从民间音乐吸取营养,用民歌改编琴曲。与臧克家诗歌创作,异曲同工。臧老之诗,也能谱入乐章。著名作曲家冼星海曾为的《老马》配曲 。
臧克家回忆录《诗与生活》中凭回忆记录下一首完整的诸城民歌,是讽刺儿子不孝的:
山老鸹,尾(读一)巴长,将了媳妇忘了娘,把娘背到山沟里,
媳妇背到炕头上,出拉出拉吃面汤。吃完面汤想他娘,他娘变了个
矢车郎,碰了南墙碰北墙。
查《诸城民间文学集成》,这首歌异文颇多,有一种颇具训诫色彩:
野鹊喳喳尾巴长,娶了媳妇忘爷娘。把爷扔在山沟里,把娘拴
在栏门上。他爷变个金龟子。他娘变个屎壳螂。人都说他黑心肠,
以后死在山梁上。
其实有些民歌,重要的不仅是其教育意义——有的民歌思想境界也不高,如《诗与生活》中提到的两句诸城民歌“小白鸡,咯,咯,咯,老娘爱吃嫩黄瓜”,是一首讽刺馋婆娘的民歌的开头,在这首民歌中,人们往往随意地历数各种食物的缺点(如嫩黄瓜有刺,爱吃李子;李子有核……)最后一句往往是骂人的话。即使如此,对人们熟悉世态人情,涵养性情,乃至多识于名物,熟悉音律,同样有其意义。
情深乡土,感会风谣——臧克家与诸城 - 现代文学研究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從‘‘背海的人‘‘看台灣的現代主義 - 现代文学研究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人物研究】马可尼与无线电的发明 - 现代历史研究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 商埠与济南的近代发展 - 现代历史研究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 海右西风——记济南的近代建筑 - 现代历史研究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荆公诗法与佛禅思维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苏辙与佛教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浅谈郑板桥的词 - 古代文学研究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罕见的唐代金背镜 - 古史考古研究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cu... 傳統論文的寫法——起承轉合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 赵翼与王杰的状元之争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cu... 赵翼与王杰的状元之争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cu... 中国古代的私妓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三原学派诸子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诗是什么或什么是诗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道家创世论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段玉裁《經韵樓集》讀後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c... 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渊源述补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 三大家论“四本”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论王尔德的灵肉观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虚字平仄谱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课幼学用虚字诀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虚字平仄谱 - 数典书院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酒阑人散我独醉,骂骂文人劣根性 - 数典乐园 - 国学数典论坛 -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