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建设民族文化大区要求做好文化工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48:04
内蒙古新闻网  08-08-13 10:30 【打印本页】 【字体:小中大】[发表评论]
注:该文是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在2003年全区文化工作会议上的交流材料。
一、我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文化优势
内蒙古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素来以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浓郁而著称于世。历史上这里曾经是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汇与融合之处,曾有东胡、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契丹、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弥足珍贵的民族艺术资源。这些丰厚的资源孕育了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回顾我区的文化发展历程,我区的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曾经是走在了全国前列,并在全国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首先,民族歌舞是我区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品牌。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区的民族艺术工作者通过继承和发扬民族艺术传统,不断地深入生活,不断创新,创作并演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赏心悦目的民族歌曲和舞蹈。如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敖包相会》、《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嘎达梅林》及舞蹈《筷子舞》、《马刀舞》、《鄂尔多斯舞》、《盅碗舞》、《挤奶舞》等都给人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令人至今难以忘怀。与此同时,我区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歌唱家、舞蹈家、作曲家和演奏家,如色拉西、哈扎布、通福、美丽其格、德伯希夫、明太、宝音德力格尔、斯琴塔日哈、莫德格玛、敖登高娃、图力古尔、金花、牧兰、齐?宝力高、拉苏荣、德德玛等,是他们撑起了内蒙古民族歌舞艺术一片灿烂的天空。这样一大批艺术家的涌现和一大批优秀作品的问世,把我区的民族歌舞艺术推上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并向世人充分显示了内蒙古民族歌舞的独特魅力。乌兰牧骑也是我区民族艺术的一个著名品牌。1957年我区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区共有46支乌兰牧骑。乌兰牧骑以其队伍精干、一专多能、机动灵活的特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享誉全国,多次受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领导人的亲切接见。40多年来,乌兰牧骑精神已被誉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第二,丰富的文化资源确定了我区作为全国文物大省区的地位。我区地上地下文物十分丰富,全区有不可移动的文物遗址1.5万余处,馆藏文物50万件(套),一级文物700多件,国家级珍宝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8处;我区有全国里程最长的长城遗迹,有全国存量最多的岩画,有亚洲第一的白垩纪恐龙化石。“红山文化”、“大窑文化”、“兴隆洼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文化”的考古发现,以及众多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古墓葬的出土,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丰富的文物资源是我区最为宝贵的财富,通过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推动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三,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区就拥有了乌兰恰特剧场和内蒙古博物馆这样全国一流的文化设施。内蒙古博物馆以其精美的造型和典型的蒙藏风格收入《世界建筑图录》,而且至今仍然是首府呼和浩特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些文化设施是在乌兰夫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和支持下建设起来的。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们内蒙古的文化建设只要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只要我们发挥优秀,突出特色,就一定能够走进全国前列。
二、近五年来我区文化的简要回顾
近五年来,是我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我区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我区的广大文化工作者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加入世纪贸易组织的历史机遇,认真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文化工作的新局面,使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艺术创作精品迭出,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文艺创作和演出历来是我区文化工作的重头戏。为了多出作品、多出精品,我厅在全区实施了精品战略,并对全区的艺术创作进行全面规划和重点指导。五年来,全区共创作了400多台剧节目,其中蒙古剧《满都海斯琴》、歌剧《舍楞将军》、京剧《萧观音》、舞蹈诗《鄂尔多斯情愫》、《生命欢歌》、大型民族歌舞《腾飞吧,内蒙古》、《千里草原多秀美》、《马背情韵》等舞台艺术精品陆续问世。五年来,我区共有国内外艺术评奖中获得100多个奖项。全区艺术团体每年演出超万场,其中下基层演出5000场,平均每团每年演出110场。同时各种全区性文艺汇演、比赛活动频繁举办。如2000年的全区优秀剧节目展演和2001年的庆祝建党80周年系列文艺晚会,都是近年来规模较大的文艺演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区近年来的艺术创作成果,并且极大地繁荣了我区文艺舞台。
为加强乌兰牧骑建设,从2000年开始,通过对全区46支乌兰牧骑进行评估,以自治区党委、政府名义下发《关于加强全区乌兰牧骑建设的意见》,并且由自治区和地方财政共同投资,为部分乌兰牧骑添置或更新了设备,使乌兰牧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2002年,组织开展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第二次“乌兰牧骑全国行”活动,历时92场,观众达17万人次,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新时期乌兰牧骑的风采,扩大了内蒙古的影响。
(二)基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较大改善
基层文化建设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区陆续实施的“彩虹文化计划”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规划”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区四级基层文化网络更加巩固和完善,群艺馆、文化馆达到117个,图书馆达到106个;1998年以来,全区新建、改建、完善文化站300个,文化站总数达到1200个,其中大部分基本实现了有设施、有经费、有人员、有活动的“四有”目标;全区70%的嘎查村建有综合文化室。农村牧区电影工作走进全国前列,“2131工程”成效显著,全区电影队总数达到1500多支,年放映电影超过16万场。特别是持续7年开展的“科普之春”电影汇映活动,在农村牧区普及科技、推动农牧业生产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近三年来争取国家对我区援助的放映车、放映机、发电机、拷贝等物资总价值达1300万元,为我区农村牧区电影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地区性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我区有15个旗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先进文化县,8个地区被评为全国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地区,49个旗县被自治区命名为全区先进文化旗县。特别是在各地党委、政府重视和亲自主持下,各种文化节会正在各地蓬勃开展起来。如呼和浩特的昭君文化节、包头市的消夏文化节、呼伦贝尔市的成吉思汗文化节、鄂尔多斯市的鄂尔多斯文化节、通辽市的科尔沁艺术节、阿拉善盟的金秋胡杨节等等。还有各旗县的各种文化节会更是不胜枚举。值得注意的是,我区大部分地区都提出了加强地区文化建设,打造地区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大盟的目标,为我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文物保护和利用成效显著,考古发掘硕果累累
在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区文物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经费逐年有所增加。对辽上京、元上都、居延遗址等大遗址的保护和规划工作进一步加强。经过大量准备工作,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近年来,我区的考古发掘也不断有新的成果。1999年以来在居延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剧延汉简”500余枚,填补了我区考古发掘中从未出土汉简的空白。2003年3月,通辽吐尔基山辽墓的发掘,是我区近年来最大的考古发现。随着文物收藏的丰富,我区博物馆的建设步伐大大加快,1998年以来,全区共新建博物馆8座。为保护“三少民族”的历史文化,我区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都有了博物馆。正在建设的包头博物馆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为目前我区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全区博物馆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60多万人次。为充分展示我区的民族历史和地域特色,提出了建设内蒙古特色博物馆体系的构想,明确了我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方向。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我区文物部门与公安部门配合,每年开展1―2次严厉打击盗掘古墓和走私文物犯罪的专项斗争,近年来共破获文物案件50多起,依法惩处文物犯罪分子200多人,收缴各类文物3000多件。
(四)文化市场得到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
我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把整顿文化市场秩序,优化文化市场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服务,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工作目标,在积极引导和培育文化市场的同时,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检查和管理。目前全区建立起一支2000年已经控制到300家;截至去年,取缔无证经营的网吧400多家;特别是去年对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出版物及盗版活动进行了严厉打击,今年又对音像制品经营单位进行了全面复查,关闭了各种形式的非法音像制品集散地,收缴非法音像制品87000余盒。 三、我区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我区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和文化建设的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
近年来,虽然文化建设和文化工作已经引起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但是我区各地对于文化事业的投入与其他社会事业的投入相比仍然是总量偏少,比例偏低。据统计,从1998年到2000年自治区对文化事业的拨款分别占财政支出的0.7%、0.64%、0.56%,逐年呈下降趋势。2002年自治区本级预算支出,用于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的专款共计23.9亿元,其中用于教育0.87亿元,占3.6%;卫生0.47亿元,占2%;计划生育0.45亿元,占2%;体育亿元,占0.3%;广播电视0.097亿元,占0.4%;文化0.03亿元。占0.1%,可见,在各项事业中对文化的投入是最低的。这样的投入状兑与我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是极不适应的。
(二)文化艺术部门人才流失严重,青黄不接的问题突出
近年来,我区一批知名艺术家先后调往北京或沿海发达地区,毕业于区外高等艺术院校的我区生源回到自治区工作的寥寥无几。许多从事舞台艺术创作的专业人员、基层文化馆站工作人员因经济收入微薄而改行或调离。专业艺术人才培养产生断档,特别是优秀创作人才和拔尖的演艺人才奇缺。
(三)文化基础设施落后陈旧,流失严重
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文化设施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设施陈旧落后,面积狭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城市,文化基础设施的状况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城市化进程,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极不适应。文化设施应当摆在城市建设的基础位置上,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但是目前我区符合时代要求、满足人民需要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在基层和农村牧区,文化设施的状况更为堪忧。目前我区仍有10个旗县无图书馆,15个旗县无文化馆,100多个苏木乡镇无文化站。馆舍面积不够、条件太差在全区更是普遍现象。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现有的文化设计管理不善损失严重。特别是城市的影院和剧场近年来数量大幅度减少。如呼和浩特市,近年来就有人民电影院和人民剧场等9家影院和剧场被拆除或挪作他用;集宁市仅有的两家专业影院和剧场也被拆除或改成市场。据调查,我区其他地区类似的问题也屡屡发生。为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今年国务院颁布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文化设施是不准随便拆除和改变用途的。此问题必须引起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和现代化建设与文物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历史上由于我区的经济开发和城市建设,对文物的破坏十分严重。如呼和浩特市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古街道、古建筑在城市开发和改造中历经了三次大的破坏,目前大部分的古街道、古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今天,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我区经济开发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的时候,这方面的矛盾更加突出。一些地区的行政领导和建设部门,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只从眼前利益和部门利益考虑,在经济开发中毁坏文物的事件时有发生。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社会资源,一旦失去,损失是无法弥补的。还有一些地区破坏了真文物、真景观,而热衷于花钱造假文物、假景观,严重破坏了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我区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问题迫在眉睫。一些能够反映我区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生态正在逐渐消失,散落于民族民间的文化形态、文化传人以及反映民风民俗的传统礼仪、服饰、用品等都面临失传的危险。这方面的保护问题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四、关于下一步我区文化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一)深入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指导文化工作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并且在规划小康社会的蓝图时,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能够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五统筹”。我区的广大文化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别要深入学习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论述,通过学习要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统一到科学的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总目标上来。通过学习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努力开创和区文化工作的新局面,推动我区文化事业全面发展。
(二)狠抓艺术创作,努力推出精品,打造艺术品牌
艺术创作要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保持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现代先进的艺术手法和技术手段,增强民族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推动民族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要在普遍繁荣的基础上抓好重点剧节目的创作,努力推出一批具有时代气息、民族气派、特色浓郁、艺术精湛、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产品。对重点院团、重点剧目、重点人才给予重点的扶持和培养,在全区范围内推出一批名牌院团、名牌剧目、名牌演员。在抓好舞台艺术创作的同时,还要抓好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和管理。为繁荣我区美术、书法、摄影技术,自治区文化厅将对全区的病态术、书法、摄影艺术的创作、展览进行统一规划、加强管理和指导。
(三)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基层文化工作是我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满足群众文化生活,实现群众文化利益的根本途径。要把加强基层文化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大事来抓。将基层文化建设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中,全面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按照文化部基层文化建设要保证“基本文化阵地、基本文化队伍、基本文化活动内容、基本文化活动形式”的要求,我区要继续实施“彩虹文化计划”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规划”,加强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建设,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活动内容,强化社会服务。对少数尚未建设两馆一站的地区要抓紧建设。农村牧区电影要继续实施“2131工程”,深入开展“科普之春”电影汇映活动。在城镇社区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文化、村镇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要进一步推动地区性文化建设,鼓励各地创办各种文化节会,推出地方的文化品牌。开展创建文化大市、文化大盟、文化县、文化乡活动,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奠定基础。
(四)加强文物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我区作为全国的文物大省区之一,文物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对这些资源实施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是维系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和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工作。文物保护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积极推动文物保护“五纳入”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有”的建设。要加大对《文物保护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强化文物行政执法的权力,坚决查处各种破坏文物的违法事件,严厉打击盗掘古墓和倒卖文物的犯罪行为。配合基本建设,做好文物的保护和发掘工作,对大遗址要实施有效的保护和规划,继续做好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重视近现代文物和革命文物的征集与保护,加强特色博物馆体系建设,扩大我区民族和历史文物的对外宣传与展示。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区对外开放、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必须提上议事日程。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续发展”的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的方针和形成合力的原则,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原生的文化生态环境、民族生活习俗和各种流传于民族民间的文化形态实施保护,是保持我区民族特色、地区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必要措施。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引起了国家和各地区的高度重视,最近文化部刚刚召开了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会议,国家明年待出台《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我区相关条例的立法工作也已开始启动,争取尽快出台并付诸实施。 五)加强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工作,为我区的对外开放和社会发展创造健康繁荣的文化环境
文化市场工作要始终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管理是手段,繁荣是目的。要走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变被动治理为主动管理。要对全区文化市场的发展格局、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和指导,通过法律规范和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同时要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将日常管理与专项整治工作结合起来,经常性开展“扫黄打非”和整顿文化市场秩序工作。要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执法检查队伍,从整体上提高我区文化市场的管理水平。
(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体制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文化
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文化部门的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力,进一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相适应。当前我区文化体制改革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尽怜惜实行职能转变,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将政府的职能由具体操办文化向依法调管文化转变,加强公共管理和行业管理的职能,有效实施政府对文化事业的宏观调控和依法监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调整和优化文化艺术行业的布局结构。要按照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对文化艺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打破部门与区域的界限,促进文化艺术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共享。
――深化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机制改革,对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进行大胆改革,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分配能高能低的运行机制,进而增强文化艺术部门的活力。
(七)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进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对外文化交流是宣传内蒙古,推动内蒙古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互相交流、互相激荡更加频繁,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的民族文化要想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壮大我们的文化实力和对外的文化影响力。这次会议对我区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主动应对,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提高质量,推出品牌,进行总体的策划和组织实施,进一步拓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推动民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八)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建设民族文化大区,要求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尽快建立起适应文化市场需求的文化产业体系,逐步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文化产业在我区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指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鼓励文化部门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个人投资兴办文化产业,形成国家、集体和个人一起办文化产业的新格局。在文化产业的选项和定位过程中,要立足于我区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的配置作用,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九)加快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
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文化队伍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加快人才培养,提高文化队伍的素质既是当务之急,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加强对专业艺术人员的教育和培养,重视艺术教育工作,加强对全区专业艺术教育的规划和指导。在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特别注重思想作风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造就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以带动我区文化艺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要鼓励作家、艺术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伟大实践中去。鉴于近年来文化艺术人才的流失问题,要抓紧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为他们创造施展艺术才华的条件和空间,把现有的人才留住,并且要“筑巢引凤”,把流失的人才和区外的人才吸引回来。要改革管理和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十)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
在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进程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摆在特殊重要的位置。鉴于我区目前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必须加快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要根据群众的文化需求,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在保障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动员社会力量兴建文化设施的路子。首先在全区范围内要加强影剧院、博物馆、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从整体上提高文化设施的档次和水平,争取在几年内使我区文化基础设施的面貌有一个全面的改观。第二在重点城市要尽快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自去年以来,自治区文化厅提出了首府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包括新建乌兰浩特大剧院、内蒙古文化大厦,改扩建内蒙古会展中心、内蒙古博物馆等项目。在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这一计划正在顺利地实施之中。目前,内蒙古文化大厦已经破土动工,计划明年度竣工并交付使用;乌兰恰特大剧院已经自治区计委立项,由自治区政府投资1.2亿元,于明年开工建设;另外两个建设项目还在积极争取落实之中。想信这几个项目的建设完成,必须会彻底改变自治区首府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并对全区产生带动作用,推动全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