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三中》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9:41:22

  

詹琪

大埔三河中学始建于1926年,位于三河坝汇城的西南边,背靠巍峨凤翔山,面朝滔滔韩江水。是大埔三河的最高学府。

三河坝地处大埔县西部,是粤东水陆交通枢纽重地。梅江、汀江、梅潭河在这里汇合成奔流不息的韩江。三河坝不但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仅就办学兴教方面而言,早在明朝嘉靖六年(1527年),大埔设四所书院,其中就有三河坝汇川书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18年孙中山先生曾亲莅三河坝敦促粤军司令陈炯明护法援闽(三中左侧有1929年建造的中山纪念堂和中山公园);1927年10月朱德军长率领的“八一”南昌起义军曾在与三中隔江相望的笔枝尾山头写下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篇章。1963年在笔枝尾山上兴建的由朱德委员长亲笔题词的“‘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让人们永远铭记和传承革命的精神。诚所谓地灵人杰,三河中学办校数十年来,曾培养出不少杰出的人才。

说到三河中学培养的学生,就不能不说一说第三十一届(1961.09——1964.07)的毕业生。他们读三中时,正值“国困民生苦”的年代。当时学校汇集了一批从大型中学下放而来的学养甚高的老教师,同时也从大专院校分配来一批朝气蓬勃的年青教师。那时,老师们没有因物质匮乏而影响工作热情,在教学上依然那么负责、那么认真、那么投入,倾自己所知,尽数授予学生。学生们虽然生活艰苦,仍在书山上披荆奋进、学海里搏浪遨游。

师生们还努力实践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自己动手,硬是把学校前面水塘边贫瘠的荒地开辟成平整的耕地,种上蔬菜、杂粮,既学到了农业生产知识,也改善了师生生活。

实践长才干,艰苦见精神。该届毕业生正是经过三年艰苦学习生活的磨练,同时也接受了革命传统的教育与熏陶,从而在此后的“文化大革命”中能经受起考验,能分清是非、明辨真伪,坚持正义、痛斥邪恶;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大潮中,能开拓进取、发家致富,昂扬奋进。真可谓“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且看这届毕业生,他们有的已成为政府各级机关的领导和骨干,有的则成为传道授业的模范教师,更多的则成为工农业等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和创业的带头人。

我曾有幸执教第三十一届毕业生初三的政治课。作为一个学生群体,该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就曾给我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而今日看来,他们也的确无愧桃李芬芳。

2004年8月,我曾应邀参加了他们毕业四十年后的首次聚会。聚会期间大家互诉离情,畅谈人生感悟。这一次相聚,带给大家许多的感慨和欢乐。但正如“2008年聚会筹备组”在《致老师、学友函》中所说:“可惜分别的时间太长、太长,而聚会的时间太短、太短!阔别四十年,相聚一二天。聚散匆匆,有多少知心的话来不及倾诉,有多少既往趣事来不及回忆,更有四十余年各自的七彩人生——途路之顺逆,创业之难易,家计之忧喜尚未细说,我们便握手言别,互道珍重而各奔东西,毕竟是美中不足也。”于是他们相约二00八年再次举行聚会。

为了使二00八年的聚会更加充实、更有意义,“2008年聚会筹备组”还组织编印了《情系三中——三河中学第三十一届师生回忆录》一书。该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印制精美。它将有利于增进大家对三中和三河坝的了解,更有利于增进师友间的相互了解和维系师友间的深厚情谊。

据我所知,毕业生离校若干年后聚会的并不少,但一届毕业生能编印出像《情系三中》一书的,不要说在三中是空前之举,就是在其他的学校也属罕见。该书能够成功编印,正如此书《后记》所言:是“做到了人人参与、共襄美举。”而这正充分反映了该届毕业生有着很强的向心力。看到他们虽然毕业离校已经四十多年,并都已年届或年近花甲,但他们仍然深深的爱着自己的母校,师生情、同窗谊不但历久不衰,而且与时俱增,真是由衷的高兴!

《情系三中》编辑组嘱我为该书作序,我已届耄耋之年,然盛情难却,加上深为此书的编印所感动,便勉为其难,写成此文。是为序。

                                                二00八年春

(作者于1963年9月——1969年8月任三河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