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生命的里程——赴苍南县实验二小挂职学习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49:12
段生命的里程——赴苍南县实验二小挂职学习体会

作者(来源):县实验二小  发布时间:2006-01-12
一段生命的里程——赴苍南县实验二小挂职学习体会
苍南县昌禅乡辅导中心学校   李求冷
苍南县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139富民攻坚计划”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省市示范中小学和县局直属中小学办学优势,尽快改变我县隶属全市139个欠发达乡镇中小学的教育面貌,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协调发展,分别派出了一批优秀教师到贫困山区支教和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到省市示范中小学挂职学习。而本人,正是这群有幸上派挂职学习的教师中的一员,我所上挂学习的学校是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时间初定为一学期。
带份责任踏征程
2005年9月7日,台风刚刚过境,我就迎来了来自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接我的领导。在要离开的那一刻,我望着自己在这里默默耕耘五年的昌禅小学,自豪、舒适而又有一些心酸、无奈的感觉涌上了心头。昌禅乡是一个地域面积大而基本呈山地丘陵为主的地方,山高路险,林密谷深,人们的生活基本靠耕种少量的农田为主,经济得不到发展也无法发展,导致了昌禅人民的生活日益贫困,逐渐沦为了省级百个贫困乡之一。可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师范毕业后,我迫切而热忱地来到了自己的家乡,想尽快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在学校领导的积极努力下,学校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装上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改善了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在正确办学思路的指引下,我们所有的同事,团结协作,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努力拼搏,昌禅小学的教育确实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教育质量多年位居矾山学区前列,育人成效也影响周边各乡镇。但有个不容否认的事实,这毕竟是一个农村学校,一个欠发达乡镇的小学,由于经费的投入几乎空白,教育设备得不到及时维护,教师学习进修得不到实现,教科研活动得不到有效开展,课题研究缺乏经费支持,昌禅学校这个在新课程中奋进的孩子显得有些营养不良。而学生方面,总是与城镇学生存在着差距,尽管他们喜欢学习,可他们没有那么好的学习平台;尽管他们喜欢阅读,可他们没有那么精彩营养的书籍;他们也自己的愿望与理想,可是总显得遥远而可望不可及;尽管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努力,他们还没有达到与城镇孩子比少付十倍努力而取得的成绩。他们无奈,我们也无奈;他们不懂心酸,只会说不公,而我们却懂得这就是心酸。
这次的上挂学习是个契机,也是一个使命,也许我能给你们带来什么,能改变你们什么,我期望着,我想他们也许也期望着。
怀着激动话所见
当天下午,我就到达了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如果说昌禅算是个小学校,那么实验二小就应该算是个大学府。昌禅小学是簇拥在大山之中,而实验二小却座怀绿林小坡。第一印象,这是个美丽的学校。
据了解,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创办于清光绪32年(1906年),始称温州府平阳县仪山初等小学堂, 1949年5月,学校定名为平阳县宜山区中心小学,1982年改称为苍南县宜山区中心小学,1990年12月被苍南县人民政府命名为“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1993年秋学校迁入现址。苏步青、李锐夫等名家都曾在校学习过,实为同侪中之翘楚。现今,学校设有31个教学班,1545位学生,教职工72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达70人。近年来,学校共培养出市、县教坛新秀二十余人。
辉煌的历史和杰出的成绩,让我感觉到这个学校的内涵的深厚,暗藏的教育力量的雄厚。这里的教育故事一定感人,学生经历生命的历程一定深刻,一定蕴含着真诚可贵的教育真谛。我便很快融入到这个一直追求向往的环境,出了这个教室进了那个教室,离开了这个办公室又去了那个办公室,不断地听课、讨论,学习、反思,又再听课讨论学习反思,渐渐地陶醉在与老师们的交流、评议、研讨中。挂职时间已快四个月了,从中我感受到了这所学校在教育教学上的独特魅力,为领导的办学思路喝彩,为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折服,为校园环境的幽雅别致倾心,也为学生孜孜乐学、活泼开朗的行为欣喜。我感受着,享受着,陶醉着。
以生为本,环境育人——让我领悟真谛
学校占地面积23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就占4000平方米,建有闭路电视、校园网等现代化教育设施,整体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宛如一所花园式的现代化实验小学。独特的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育人方式,实验二小立足学生根本、重视环境育人的特点深深地打动了我。
浓郁的校园书香氛围   因为学校有拥有4万册图书的优势,再加上多数学生都拥有较多的课外读物,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提供了条件。早晨,进入校园,你能感觉到一股古朴的书香味,教室书声琅琅,遮蔽廊下静坐读书,随处可见;中午进入校园,你能感受带有现代化气息的书香味,这里一年级学生正在看唐诗宋词的视频,那里二年级的学生在听美丽的童话故事录音,还有三年级的学生正在开展英语小游戏,四年级学生在看书报,五年级、六年级……平常,校园中这里是儿童书画作品展,那里是校园诗歌朗诵比赛的结果,今天七巧板比赛,明天讲故事比赛,后天英语书写比赛。并且,创设了校园网的网络文化氛围,设有学生频道,内容分设数学小灵通、作文集、校园之星等,整个校园充斥着浓浓的书香味。特别是在11月份到12月份,政教处和教务处联合举行了“校园之星”系列评选活动,历时一个月,比赛项目达到20多项,参加学生总人数近700人,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以生为本的管理模式   在学校整个德育工作这一头,建有自己的管理和教育模式,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以生为本的管理模式。德育工作,纷繁复杂,从校园卫生到课堂纪律,从行为习惯到文明礼仪,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常抓不懈。而学校竟能让孩子自己去管理,自己去评价,而且能够做到如此的秩序井然,效果特出。我问政教处的老师,你们都做了哪些工作。他们告诉其中的秘诀是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立足学生根本,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指导和支持,建立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合作精神。
一切为了学生,这是习常听到的话,对这种理念的阐述也是屡见不鲜,可真真正正把这些做到位确实不是简单的事情。学校的做法在我看来可能还不甚了解,而老师的做法着实让我一次次的感到这一句的分量。平常我们教学中会经常用到小红花、小红旗什么的,我们用了知道效果,有时用,有时不用。而学校年段组竟能将这些办法搬上他们的研讨的议程,我跟随着他们围坐在一起,探讨着“四卡”(优秀作业卡、精彩发言卡、学习进步卡、创新思维卡)的实施方案,讨论到细致处,我能感受到老师自己就是小学生,他们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问题诸如“如何用小红旗换卡”“如果卡丢了怎么办”“怎么才能得到卡”“需不需要规则,还是老师说了算”等,大家一起从下午放学后讨论到六七点钟,没有一个老师中途退场,大家就一个目的,就希望用这些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难道这不是切为了学生吗?
还记得,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们,为了一张红旗竞赛表,为了班级书香氛围的营造,花了多少心血,拿起铅笔一笔一笔的勾,一些不满意就擦掉重来;拿起画棒一块一块的涂,哪怕是颜料渐染了自己的衣裳。如果画的不好,还要请来美术老师,这一切为的就是美观,为的就是让孩子喜欢,为的就是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教研大环境,个性竞发展——令我陶醉其中
教研是教学的生命,是教育的血液。教而不研,则如耕种不施肥,不见长进,生命枯竭;而无生命的教学不能活跃教育的灵魂,教育也就成了无血躯壳的游走,最终导致更多躯壳的产生。因此,教研,它不仅仅是一个学校教学的命脉,也关系到每个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实验二小在这方面的做法,实在让震撼和感动,下面选取一些优秀的做法。
触动心弦的学习汇报制   每当省市县里有什么研讨课、观摩课,学校都会选派一些骨干教师前去参加,而回来以后都要求听课老师进行汇报,或写成感想,或写成论文,或上一节研讨课,学而思,思而研,研后而再学,这就是成长,这就是进步轨迹。平常,我们也都说应该实行汇报制,可最后都没有实施到位。可到了这里,让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教研的魅力。11月底,县小语会在灵溪三小举行,我和实验二小的几名老师随同前去参加,在听研讨课的过程中,我奋笔急书地记录着课堂实录,而身边的几位老师则聚精会神的听,有的是关键处记录,语言简练到位,有的是感慨处写下关键词。会后,我又问他们为什么不把课记全,有的老师则反过来问我:“为什么要记全?”我也一时答不上来,只能说以后可以慢慢品尝啊。有位老师说:“不要什么都要等到以后,听课的过程中就应该思考。”是的,光顾着记却忽视了老师在课堂对学生的珍视,却忽视了老师对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即使以后能把课例背下来,那也无法找回那种真正需要的品质。老师们告诉我,教学要关注细节,细节决定命运。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又在车上讨论着这些课,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方法,从对文本的把握到课堂教学中的每句话的设计,或褒或贬或悟,一直聊到了学校。第二三天,马上又在校园网上见到了老师们更深刻更具体的反思,我在努力地学习着,反思着,践行着。
刻骨铭心的“集体磨课活动”  “集体磨课活动”是学校教研工作中的一个亮点。以教研组为单位,先选定一个要“磨”的主题,再由组内各成员备完课,经过集体研讨确定方案,由组内一成员做课;而后,又针对这一课,进行研讨,提出整改方案,再由另一名组员继续做课;然后再研讨,再整改,再由下一位做课,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组员,综合吸取整改意见,确定为汇报课进行汇报。这次我也积极参与三四年级组《密林怪客》的磨课中,我们先在几个预设的教案选取一个由雪洁老师先上,课后大家反映不错,就确定了这一种总体的设想,然后再在细节部分进行了一些处理。接下来由几个老师轮着上,可是在其中又遇到新的问题,这种框架设想适合这个老师而不适合那个老师,这个班级效果突出而那个班级则不出效果,怎么办?我们还是坐下来从长计议。我们原先设计的以“这是一群怎样的密林怪客”为突破口,抓住“机灵”“可怜”“知恩图报”等特点组织教学,现在发现,这样的教学有点显得缺乏深度,而且课堂中变量太大,所以导致了很多不同的效果。应该设计一些问题能够将主题集中,再通过一些词句的挖掘让文本走得更深等等。我们组内的七八个人一直讨论到晚上六七点钟,才想起吃饭,于是几个人找了个地方吃起便饭,在吃饭的过程中,我们的话题还是集中在这一堂课上,只到八点钟左右才各自回家。就是经过这样的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讨论,一次次的整改,一次次的饿肚子,最后的磨课成果汇报课才能献上精彩的一课。老师们在这个历时数周的磨课活动中,虽然非常的辛苦,但是可以毫无顾虑的说,每个老师都经历了一次教学生命的催生历程,对每个老师都有着非常大积极意义。
灵活互动的网络教研 校园网的铺成给网络教研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学校通过自己的校园论坛,让教师上传自己的精品教案和教学反思、随笔,同时也通过论坛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大讨论。另一方面,也引得了一些他校的老师到论坛中一起讨论,增大了交流面。
家校并缔,共话教育——使我感慨万千
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形成的,时下,如何做好家校互通、家校合作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而实验二小的这些做法可以说是工作到家、深入人心,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值得借鉴。他们能够利用可以利用的、联合可以联合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大一统,共同担负起对孩子的教育,这样的做法不得不让我感受到实验二小的智慧、实干和执着,使我感慨万千。
(一)建立家校联系卡。当你走进教室,或你翻开每个班级学生名册,都能看到家校联系表,里面都清清楚楚的记录着每位学生的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和联系电话。这是平常学校和家庭经常联系的保障,每当发现学生不到校或有所状况等,你可以快速地与价值取得联系。在此基础了,学校还建立了家校联系卡,卡中记录了每个学生在校一个月来的表现,内容涉及多个方面,有学习习惯、文明礼仪、学习成绩等,并由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写上近段学生操行评语或寄语,再由家长签写孩子在家情况的评语,做双方教育的沟通。
(二)开展教学开放日活动。“教学开放日活动”既是教科研工作里的一个亮点,更是促进家校并缔、共话教育的一种有效措施。学校定期选定一些班级开展教学开放日活动,即要求家长到校一起和孩子坐在教室里来听老师上课,会后还和家长进行交流。从实施的效果看,家长的参与程度很高,有些班级三十多名学生竟来了四五十名的家长,家长的反应都普遍较好,他们中有的说,这种形式增大了教育的透明度,知道了孩子在学校里是怎么学习的;有的说,看到自己孩子在课堂中的活跃表现,真高兴;也有的说,通过这样的活动知道了老师教育孩子的艰辛与尽职,以后一定会多多加强跟学校的联系,向老师们学习;也有内行的家长说,如今的教育更以前的教育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他们放心。
(三)创办家长学校。新的教育理念提示我们,要加强家校联系的同时,也要对家长进行一些教育培训,所以创办家长学校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利用家长节假日、双修日的时间,为家长开设教育学方面的课程,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丰富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策略。另外,各班还定时召开家长会,为实现教育合力的真正大一统作努力。
(四)注重家校网络互动。学校不是封闭的学校,而是开放的学校,它不仅对学生开放,而且对家长和社会开放。利用校园网络,学校开设了家长频道,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习得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又通过网络了解学校的工作,监督学校的工作;并且能与教师取得联系,沟通想法,共话教育。
揣种期望赴故里
梳理着这些令人心潮澎湃、兴奋不已的举措时,我又在思考这些经验适合不适合贫困山区?适合不适合农村学校呢?我不敢肯定。也许就只能带着一种期望回去吧。但是,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任何的经验都不能够直接的搬用,那容易导致机械化,僵硬化,所以更重要的是这种优秀的理念,这种理念在我看来是绝对适合的。
首先,以生为本,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是坚持的。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生命体,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使这些生命体更加充实,棱角更加分明,不是将他们改造成工厂中的产品。因此,在管理和教学中,都应该考虑到这一点。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真心发展学生。
其次,教研促进是正确的。教研工作是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缺乏这个环节,教学质量就会滞后,教育就无法进步。同时,教研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这直接关系到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教育的质量。
第三,寻求教育合力是我们的追求。尽管,在如何寻求教育合力的问题上,会出现很多不同的举措,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教育要联合家庭、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但是,对于农村学校,他与城镇学校在方式、形式上就存在着不同,需要自己去实践,去探索。
最后,努力创办特色教育。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农村学校的生存有了极大的危机,如何能把路走远,把路走好,确实是困扰各位农村学校校长的一个重大难题。也许,走特色教育可能是一条路。农村学校做不到“人有我优”,那只能走“人无我有”,只有个性才能鲜明,只有与众不同,你才能突出,这是一种创业的手法,也许也是办学的路子。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