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凤归来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43:36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孔子的经济思想浅谈

文/张夏萌

  孔子爱财吗?——爱!但“取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 ——合法之道,仁义之道,是正确的适合自己的道。

  一种文化能流传千古,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你能说这种文化落后吗?不管哪个朝代,如果不能“以人为本”最终会招致失败,你能说统治阶级推行的就全是错误的吗?就象现在要支持农业发展,你能说这是错误的吗?与时俱进、兼收并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吸取营养,排除废物是健康生物体的本能,如果因为废物而放弃食物不是太可笑了吗?如果有人企图全盘否定一种文化,那不是因为他根本不懂文化,就是他认为别人根本不懂文化。

  儒家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经世致用”。

  儒家的核心精神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

治平为本

  在政治上看,孔子是主张“德治”。 从经济上看,就是要从“小康”到“大同”的社会目标。 “大同”和“小康”的区别在于:“小康”是以“天下为家”,“大同”是“以天下为公”。 “小康”是“治平”的基础。

以仁为核

  “孔子贵仁”。“仁”,是讲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我要幸福,我也希望别人能够幸福。

  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通达了、发达了,也要使别人通达、发达。这才是孔子的思想。

  三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广泛地给老百姓好处,帮助老百姓生活好。

以和为贵

  孔子的弟子子有说过“礼之用,和为贵”。“和”是中国哲学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最高的价值目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也是中国文化能够包容各家思想的一个原因。

  儒家学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且影响力最大的学派,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今天让我们看看孔子是怎样“爱财”的。

一、孔子的财富“道德”观

  积极进取是儒家的基本精神!

  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能接受的。”尊重每个人,把物资利益视为人的行为选择的基本动力,是孔子对人和人性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学习孔子思想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解读方式,对不同的人而言,有不同的意义,在实践中的运用更是千差万别。儒家思想可以让人积极入世,也可以让人蝇营狗苟,但我们不能说所有学生的所有行为都是老师造成的。

  孔子思想以道德为基础,道德在他的财富观点中更是绝对重要。孔子的经济思想出发于道德的礼与仁。在《论语》的里仁篇中就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述而篇中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颜渊篇中也有“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宪问篇中还有“见利思义”的论述。孔子倡导通过自己的奋斗,实现理想后再享受成果,并不是让大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甚至想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

  贵人思想是孔子乃至整个儒家哲学的根本观念。“天地之性人为贵”. 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人为万物之灵,这就说明孔子的本意绝对不是要帮助统治阶级压榨百姓。孔子的儒家思想主要是提倡“仁”和“礼” ,孔子主张把探索和解决人间实际问题放在首位,对鬼神敬而远之。

二、崇尚节俭但追求生活质量

  孔子曾表扬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也曾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对于俭朴,孔子大加赞扬。

  孔子的养生之道是“居必迁坐,食不厌精。”孔子号召节约,同时要追求生活质量,希望大家各尽本份,努力奋斗,不攀比,不仇富。这些积极向上,有利于社会繁荣稳定的观点却被某些人忽略,孔子的经济思想也因此被某些人歪曲了千百年------,

三、孔子的经济政策

人口政策:孔子主张增加人口数量,具体措施是防止本国人口移出,吸引外来人口迁入。“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农业政策:孔子主张“勿远农时”,即顺应自然发展农业。

  孔子向当时的统治阶级提出了许多建议,孔子认为土地是民之本,粮食是从政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粮食是重于军备的。孔子认为国家的强大首先在于人口的众多,这是因为当时的战争以肉搏为主,人口多自然军队也多,人口多更是劳动和粮食产量的保证。所以孔子提出先增加人口数量,再让人们富裕,然后学习知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的唯物主义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可贵的。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学派反对重税,倡导薄敛轻税。孔子认为为政者要“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提倡制定严格统一规范的国家经济管理制度。

四、孔子的社会分工思想

  孔子认为从事农业的是普通人,不是圣人,认为脑力劳动者才为圣人。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孔子认为劳动是必要的。《论语》中就有说到“爱之,能勿劳乎?”

  但不能因此说孔子轻视劳动,孔子同时认为只有国家上了轨道,在位者才应该得俸禄,国家混乱无道,得俸禄就是耻辱。孔子同时强调为官者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可以担当重任。(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样就可以“学也,禄在其中也。”)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反应了孔子倡导的社会分工思想。孔子要求各归其位,各善其职,做好本职工作之后再去考虑其他的事情,《论语》就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的论证。

  儒家的民本思想由来已久,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让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上世纪80年代,诺贝尔奖得主们确立的《巴黎宣言》上的名言。

 

  拂去西学的遮蔽,拭去“封建”、“落后”的尘埃,重新发现国学的价值和魅力,重新定位国学的自我身份,就是重新发现中华民族自我,发现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这是自我文化觉醒的表现。(张立文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