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范例:君子爱名,取之有道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45:48

写作范例: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原题: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1)以“君子爱名,取之有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传统书信是一种非常诗意的文体,鸿雁传书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诗意的存在,但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这种诗意渐渐成为远去了的风景,令人惋惜。请你就传统书信逐渐消亡这一文化问题,给全社会写一封公开信,以表明你的态度和观点。

1. 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作者:深圳考生

古人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非圣贤,“爱”而有之,但并非俗不可耐。爱财而不贪,爱名而不妄,爱美女而不矫情(此句与文章主题无关)。

    君子成名,无需敛财万贯,无需巴结权贵,一如柳永,浅斟低唱之下尽道人生无奈(改为:留下千古绝唱),了却浮名;又如陶渊明,作诗赏菊,不为五斗米折君子一世威名(改为:英名)。

    君子爱名,当以志取之。越王卧薪尝胆,终于灭吴复国;诸葛亮六出祁山,以图北定中原;秦穆公历兵粟马,成就万世威名。却固为他们有宏远的志向(删掉此句)。苏子曰: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人之才,亦有坚忍不破之志。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抱石而路(改为:一事无成)。名之于君子,当以超人之志开惊世之才,再以坚忍之志成就功名。古有唐王李世民(增加:励精图治),贞观之治造福于天下,成帝王之伟业,今有周恩来(增加:胸怀天下),廉洁奉公不徇己私,位高而不虚妄、权重而不霸道,固然心里有“志”。

    君子爱名,以节取之。何谓节?是出淤死而不染的高洁,是濯清涟而不妖的坚贞。楚有屈原,为达“美政”理想,九死而犹未悔,进尽忠言,无奈于楚怀王昏庸“悔遁而有他”,又遭郑袖奸人的陷害,流放外地,最终为保君子之正身,汩罗投江,引无数人怀念。犹如颜回 ,身居简巷、衣不遮体,不改真志向,孔子也不觉惊叹“贤哉,回也。”古人有云“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既然无法达到美政结果。何不以“节”、取“名”?忠于理想,不流于俗世,不羁绊于小利,君子之名也一定会为后世传送(改为“传诵”)。

小人以虚妄名,以谄取名,更成不了君子。从古到今,不乏取名无道之辈,其虽留下姓名,却是遗臭万年,更无君子之说。

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在于他高洁的品性,不落世俗的志节,宠辱不惊的超然。名始君子,只是身外之物;身为君子,不为非作歹,以诚待人(改为:不巧取豪夺,以“道”取名),是真君子。而好的名声也不用他们费尽心机地去讨教(改为:钻营),只是水到渠成推也推不掉(改为:而已)。

君子爱名,当以志取之,以以节取之;不汲汲于名利,则名望自然成矣!

(注:文中红色字体处为点评人所修改)

点评:“围绕中心,东‘拉’西‘扯’,处处点题”,统观全篇,本文不失为一篇较为好的考场作文。

文章家云:作文就是将一个中心进行分解。作者紧扣“君子爱名,取之有道”这一中心论点,将“道”分解成“志”、“节”等分论点,然后生发开去,从而使全文主题鲜明,层次清晰。正反对比、语言简练,也是本文优点所在。

瑕疵之处:①材料转换不到位,造成有些材料和观点游离。比如,“君子成名,无需敛财万贯,无需巴结权贵,一如柳永,浅斟低唱之下尽道人生无奈(改为:留下千古绝唱)”;又如,“今有周恩来,廉洁奉公不徇己私(改为:胸怀天下),位高而不虚妄、权重而不霸道,固然心里有“志””。 再如,“身为君子,不为非作歹,以诚待人(改为:不巧取豪夺,以“道”取名),是真君子”。

②.语言功夫尚须修炼。一是生造词语,比如,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抱石而路;二是句子杂糅,比如,“而好的名声也不用他们费尽心机地去讨教,只是水到渠成推也推不掉”。

(点评人:深圳翠园中学语文组  鲁 力)

                               

2.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深圳考生

   古希腊哲人曾说:“天之生人,并非要人成为卑鄙低下的动物·····他一开始便赋予了我们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高于我们一切的渴望。”是的,渴望,对美行的渴望,对美德的渴望,对美名的渴望。

人爱名,是人之常情,对名誉的渴望,是天生的追求,这并无过。然而有些人却“不辨礼义而受之”,用钱财买之,用媒体效应炒作自己……表面上冠冕堂皇,实则伪君子一个。

真君子似林逋,梅妻鹤子,沉醉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间,不问世不趋利;似诸葛孔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为先帝驱驰,任劳任怨;似稼轩,了君王天下事,即使是白发生。他们没有刻意追求什么所谓的名节,然而却自然而然地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当下,爱名之士如洪波般涌起,用尽千方百计,蚕鲸食吞地取之。该取,有索取,拿父辈的泰山之鼎般的权利索取;有求取,用自己的身体乃至不牺牲名节求取;有榨取,利用他人的软肋榨取……何为其然也?

是因为名的背后,有太多的利益,名的背后有更多的欲望。名,有官名、名望。为取官名而不择手段,实则为谋取其间的利益而摩拳擦掌;为取名望而倾家荡产,实则是为了一旦拥有了美名,日后办事便可畅通无阻,从而平步青云。彼时的“毁家纾难”,有时是为了日后更高的发展。

可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爱名,亦然。一味地追名逐利,失去了灵魂,到底,只是行尸走肉。

西方哲人云:“每个人都是被罢黜的国王,一生为追求失去的王位而努力。”诚然,每个人都在追寻,为名,为利或者是其他更富有意义的东西。像申雪、赵宏博用辛勤的汗水与焚膏继晷的精神,在冬季奥运会上夺得冠军之名;像温总理用走进群众,关心群众,在5·12大地震中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实践,赢得百姓拥戴,被小朋友亲切称为“温爷爷”之名;像在大雪中早起,为扫除积雪而被雪水浸湿双脚,仍辛劳工作,为返乡人民扫除雪而让人有好心情的女清洁工,赢得了百姓敬佩。

他们,用实际行动与热忱的激情工作、付出,取得美名;相较于另一些谋尽手段浪得虚名的人而言,是天壤之别。

君子爱名,应取之有道,只有如此,才能流芳于世。

点评:小作者很有思想。爱名是人之常情,但不能“不辨礼义而受之”,要“取之有道”。作者对题目的解读准确到位,富于思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爱名,亦然。一味地追名逐利,失去了灵魂,到底,只是行尸走肉。”这样的认识可谓切中肯綮,胜人一筹。

文章内容充实,言之有物。古有林逋、诸葛孔明、稼轩,今有温家宝、申雪、赵宏博,还有当下的“爱名之士”,联想十分丰富。文章运用正反对比法,让“真君子”与“伪君子”构成鲜明对比,充分论证了“君子爱名,取之有道”的中心论点,读来雄辩有力。

小作者很有才气。通观全文,语言干净利落,娴熟老辣,决非一日之功。擅长引用是本文一大特色,课文中的名句,西方哲人的话,作者都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使文章增色不少。这一点值得借鉴与学习。

为返乡人民扫除积雪的女清洁工乃默默无闻者,名从何来?此论据不典型,是为瑕疵。

                                    (点评人:深圳市翠园中学语文组  陈友祥)

 

 

3.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深圳考生

孔丘门下弟子三千,座下贤人十二,学荣一时,道贯古今,故成其圣人之名。

    阮籍衣带不整,谈论竹中,长啸赋诗,幽琴独吟,故成其猖狂、出世之名。

    杨家忠烈一门,三代赴边,杀敌保家,临危授命,故成其忠贞之名。

    鸟过留声,人去留名。名门望族,芳泽五世,从古至今,多少人孜孜追求!名声固然重要,但正如钱财一样,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前呼后拥,鸣锣开道,高头大马,状元回乡。一朝风流,殊不知十年寒窗,负箧曳徙求学途。皇帝钦临,圣旨拜封,珍馐御酒,将军凯旋。一夜春光,殊不知塞外沙场,出生入死,铁衣银剑,磨牙吮血的艰辛。名留青史的代价是超人的付出。

    而现实中以不义而易名的人或事比比皆是。“周老虎”为了一时之名行伪造假,还引得一时轰动,最终被专家识破其骗术后反成了梁上小丑,众人笑料罢了。北大教授买卖论文,为的不过是一时的光荣,却换来一生的忐忑,也最终逃不过被揭发的命运。以不义之手求一时之名,亦不过是哗众取宠,自取其辱而已。

    没有付出而得到的名声就像没有根基的房子,即使再美轮美奂,或直上青天,也终归有倒塌的一天。

    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这道,便是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的在田中孜孜探索;这道,便是徐本禹在山区默默的坚守;这道,便是刘翔在跑道上留下的那一串串晶莹的汗水。

    就我看来,默默而又坚定的付出就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就是艰苦卓绝的历练,就是在黑夜中,那条充满坎坷荆棘的追寻之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付出达到了一定程度,总会被人发现,被人理解。正如太阿与龙泉重现天日时冲向牛斗的光芒,凡·高的向日葵在博物馆中的惊艳。

    既然知道付出即是名声的必经之路,那还有什么好担心,有什么该犹豫的呢?

君子爱名,取之有道。而付出与坚守,便是这名留青史,声传天下的成功之道。

点评:

小作者出手不凡,先声夺人。文章以三个排比段开篇,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滔滔不绝,势不可挡。

本文内容丰富,论证充分。其中孔丘、阮籍、杨家将、“周老虎”、北大教授、袁隆平、徐本禹、刘翔、凡·高等例证,由古及今,或正或反,信手拈来,表现出作者较深的文学积累。

本文有较好的章法结构。主题句在文中反复出现,不断撞击阅卷老师的眼球,使文章观点鲜明,内容集中,可见小作者深谙考场作文之道。

本文言简而意赅,举例没有自我陶醉式的长篇大论,没有婆婆妈妈式的重复故事,而是点到为止,浓缩精华。这一点颇值得借鉴与学习。文章多用短句,巧用修辞,读来既铿锵有力,又文采飞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点评人:深圳市翠园中学语文组  陈友祥)

 

                               4.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深圳考生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是不爱名的,恐怕这没有吧!名,可以是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名,可以是一振家国的武器;然而名,也可以使人沉沦,使人堕落,使人迷茫。

俗语有说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同样的,我们对待名,也该取之有道。名有很多种,有名气,有名声,有名利……但他们从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是一种外在之物,却可以使人风采,一生更有价值。固然,名很重要,但我们要做到的是: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君子爱名,取之有道——是风范者的表现。从古至今,有很多学者都希望自己能有一番成就的事业,是自己的名声大振,名传天下。我国南北朝有一学者陆澄,从小就立志要名传天下,于是,在他自己不断地刻苦努力下,终于他成为博通经典而又有德的人。在他准备赴京备考,想要一举成名的时候,有一同乡的学者却来找他,想跟他一起作弊来取得成功。而陆澄从未动摇过,他说:“我要通过正当的途径来实现我的梦想。”最后,他成功了,而乡人却永无成名之机会。

正是陆澄做到了“君子爱名,取之有道“,他才真正得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样的风范者,理应赞扬!

  君子爱名,取之有道——是爱国者的表现。在我国近代,社会剧变之时,有很多人想要一展身手,拯救国家,留名万世。但很多人却没有从正确的途径中实现。而我国老革命家吴玉章却做到了。去日本留学的他想要学有所成,为国分担和留名于国人。当时,身居日本的他被很多日本人欣赏,还有人承诺,如果吴玉章肯为日本出谋划策,作出贡献,必定给他一个高级的职位,让他名震日本。吴玉章没有任何疑虑地决然拒绝了他们。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纵使留名,我也要留在我的祖国大堤上。

君子爱名,取之有道——是智慧者的表现。大仲马说过:“名和利,要从光明中得到,才是光荣的。”是的,许多人真正做到了君子之风范,他们爱名却取之有道:我国的“国学大师”季羡林,通过一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奉献,为我国国学取得成就,于是,他成了国学大师;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和李泽钜通过在加拿大的艰苦奋斗,终得“商业才子”的称号……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青春赋予我们生命的鼎峰,赋予我们年轻的活力,我们更应该通过正确的途径去获取应有的名誉,名声,而最好的途径是通过不断学习,让我们爱名。而取之有道吧!

点评:

这篇文章的作者,应该深谙考场作文之道。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死死的扣住文题,中间用了三个层次,对文意进行了阐释,而且所举的例子比较有陌生感,也还比较鲜活,虽然其中也不乏有硬扣文章观点的牵强。

从作者选取的三个点,可以看出作者对题意的把握还是不错的,这需要平时的技巧训练,更需要思维能力的跟进,否则,难以真正吃透题意,也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点评:深圳翠园中学语文组  吴春生)

 

                               5.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深圳考生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是不爱名的,恐怕这没有吧!名,可以是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名,可以是一振家国的武器;然而名,也可以是人沉沦,使人堕落,使人迷茫。

俗语有说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同样的,我们对待名,也该取之有道。名有很多种,有名气,有名声,有名利……但他们从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是一种外在之物,却可以使人风采,一生更有价值。固然,名很重要,但我们要做到的是: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君子爱名,取之有道——是风范者的表现。从古至今,有很多学者都希望自己能有一番成就的事业,是自己的名声大振,名传天下。我国南北朝有一学者陆澄,从小就立志要名传天下,于是,在他自己不断地刻苦努力下,终于他成为博通经典而又有德的人。在他准备赴京备考,想要一举成名的时候,有一同乡的学者却来找他,想跟他一起作弊来取得成功。而陆澄从未动摇过,他说:“我要通过正当的途径来实现我的梦想。”最后,他成功了,而乡人却永无成名之机会。

正是陆澄做到了“君子爱名,取之有道“,他才真正得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样的风范者,理应赞扬!

  君子爱名,取之有道——是爱国者的表现。在我国近代,社会剧变之时,有很多人想要一展身手,拯救国家,留名万世。但很多人却没有从正确的途径中实现。而我国老革命家吴玉章却做到了。去日本留学的他想要学有所成,为国分担和留名于国人。当时,身居日本的他被很多日本人欣赏,还有人承诺,如果吴玉章肯为日本出谋划策,作出贡献,必定给他一个高级的职位,让他名震日本。吴玉章没有任何疑虑地决然拒绝了他们。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纵使留名,我也要留在我的祖国大堤上。

君子爱名,取之有道——是智慧者的表现。大仲马说过:“名和利,要从光明中得到,才是光荣的。”是的,许多人真正做到了君子之风范,他们爱名却取之有道:我国的“国学大师”季羡林,通过一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奉献,为我国国学取得成就,于是,他成了国学大师;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和李泽钜通过在加拿大的艰苦奋斗,终得“商业才子”的称号……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青春赋予我们生命的鼎峰,赋予我们年轻的活力,我们更应该通过正确的途径去获取应有的名誉,名声,而最好的途径是通过不断学习,让我们爱名。而取之有道吧!

【点评】:

这是一篇很规范的议论文,应该出自一位训练有素的考生之手,值得借鉴的有三:

1.破题亮剑,入题迅速。

其实命题即论点,审题并不难。 此文开篇破题亮剑,简明扼要的通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指出“君子爱名,取之有道”的重要性,为下文的论证做了铺垫。

2.层层论述,丝丝入扣

作者用了三个分论点,进行层层论述,每个分论点不仅有具体的实例,而且更可贵的是有简洁的分析,这样使文章的观点更加鲜明突出。

但是三个分论点“风范者”“爱国者”“智慧者”的顺序,如果调整为“智慧者”“风范者”“爱国者”,似乎更加合理,内容上层层递进了。

3.选材丰富,注重积累

本文选材丰富,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都有典型材料展示。例如,有南北朝时的学者陆澄,有老革命家吴玉章,国学大师季羡林,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和李泽钜,还有外国的大仲马等等,丰富的材料显示出作者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积累,这也使文章变得鲜活亮丽,增色不少。当然,季羡林的材料值得商榷,因为季羡林“一生淡泊名利”,未必是“爱名”之人。

总之,一篇结构严谨,观点鲜明,形式规范的议论文,常能使我们在考场获胜,当然,考前对写作素材的积累也不失为一个制胜的法宝。

                              (点评: 深圳市翠园中学语文组  李秀萍)

          6.鸿雁不再,传书鲜有

深圳考生

致华夏儿女:

曾记否,龙女传书,缔造羡世姻缘;鸿雁往返,传递殷切期盼;驿站繁喧,接纳劳苦信使?那些书信往返,诗意绵绵的时光已远逝,我们迎来了科技发达信息通达的年代,从此传统书信渐渐淡出人们视线,在这文明发展的进程里,我们是不是丢失了什么?

传统书信作为几千年来联系往来的载体,已渐被电子邮件,QQ等科技时代的宠儿所替代。小学教育里关于书信写作这重要的一课,也渐渐被淡化。理由是现在通信发达,交流便捷,书信无足轻重。悲乎!社会的进步功利了人心,使生活物质化程度攀升,而精神的黑洞不断扩张,敢问我们华夏儿女,那奢华的物质,真的能填补你们精神的空虚吗?从形形色色的“电影综合症”、“手机综合症”里我们就能找到答案(窥出一斑)。这些先进的东西是让我们交往便捷了,可也让我们忙起来了,频繁的来电、短信,满满的邮箱,这所有的一切,都排挤了我们精神放松的时间。而书信则不同。

闲适的午后品一盏香茗,在雪白的信笺上留下墨影,将混合着茶香记录着心情的信投入信箱,然后依故(旧)闲适的生活,并在闲适中多出一分期盼,期盼他是否收到我的来信;多一分想象,想象他收到信地(的)表情心绪;多一分急切,急切地每天查看信箱等回信。传统书信,她这么优雅,从容,她怀有千年的风度,经历万世沧桑后的从容,她那么诗意地活着,活在我们遗忘了的角落。而被现代化的快节奏操纵着的我们,是否想过在这鸿雁不再,(、)传书鲜有的时代里将那远去的鸿雁唤回,停下匆匆的脚步,过一回诗意地(的)人生?

归来吧,鸿雁!我们需要你,中华民族需要你,这个古老的民族有了(正焕发着)新的活力,但那千年沉淀的优雅从容需要(不能没有)你。华夏儿女们,你们难道从未想过那远去的闲适,(?)你们难道不艳羡从那实在的手可触摸的书信(中)读到自己的过去的感慨,(?)你们难道可以看着鸿雁悲鸣(、)传书鲜有而无动于衷?我知道你们不会的,拿起你们手中的笔,书写一封饱含历史古韵的书信吧!

此致

敬礼!

 

(一)高三学生(子)

2010年3月7日

【简评】

本文可道者为:“五无一有”。

一无应景之题。考场作文拟题,考生往往迎合话题或材料,要么勉强拟一个不死不活的保险题,要么“为赋新题强作词”,生硬、俗套。本文题“鸿雁不再,传书鲜有”,对举排出,直指现状,振聋发聩,令人深思,吸人眼球!

二无斧凿之起。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之“起”,难免陷入材料转述的泥淖,从而形成千人一面之定式,导致审美疲劳。本文开篇用一个恰到好处的排比式反问,把读者引入鸿雁传书的美妙的古典境界,继而在古典与现代的碰撞中架构议题,不着痕迹。“起”得妙!

三无经典之承。议论文之“承”,常常紧扣论点,或旁征博引,或引经据典,以事例论证之,下“点”上工夫。本文则从现象入手,于日常落笔,大做“面”上文章,收到异曲同工之妙。承得高!

四无刻意之转。文章转承时,不是急转而下,仿佛涓涓细流不经意间从你眼前缓缓流过,于品茗之间、铺墨之际、投递之时,尽情地感知鸿雁传书的想象之美、期待之切,纡徐描述中,使人顿觉诗意,不觉突兀。转得淡(定)!

五无矫揉之合。文章如何合成豹尾,难!稍有不慎,不是画蛇添足,就是狗尾续貂,遂成强弩之末。本文之合,在“面承淡转”之后,意之所至,呼之欲出,呼吁、倡议:拾起鸿雁,传递幽情。篇末归旨,无造作之嫌。呼得好!

本文起承转合,如风行水上,水到渠成。实为不易!

“一有”是谓“有情味”。

考场作文最难得之处便是写出味道。本文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感情充沛,情味扑鼻: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句句生情;“华夏儿女”“曾记否”“功利了人心”等,词词含情;文化味、语文味、人情味,味味怡人。“三味”真火,既点燃了作者鸿雁传书的激情,也撩拨起读者践行鸿雁传书之意,美不胜收!

惜乎,篇末的呼吁尚未从鸿雁传书理应与现代信息交融的高度着眼,识见不够;另外,文中有些标点、词句及书信格式(已在括号中标明)仍值得斟酌和注意,这些也为作者日后写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点评:深圳翠园中学语文组  方娄星)

 

7.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深圳考生

忆往昔,刀光剑影,铁角争鸣,一将功成万古枯,只为博得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看今朝低头哈腰,媚上欺下,一桌酒席抵万金,只为煊赫一时,耀武扬威。古今人们都爱名,只是获取的“道”已大相径庭,故得来的结果也大不相同。依我见,这“道”有三种境界:小道、道义和无道。

“君子”爱名,爱得心切,以致铤而走险,从有违道德的小道弯延而上。

袁世凯身为北洋军阀的首领之一,有着众人难以匹敌的胆量和气魄。在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举国危难之时,本可以一展平生抱负,成就伟业,彪炳史册,可他为了个人的野心,倒行逆施,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走上复辟帝制之路,他机关算尽,以为功成名就,却不知他自身已在旁门左道上越走越远。还是“圣经”上那句话说得好,“你们得不到,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到,是因为你们妄求。”袁世凯就是故意走小道的妄求。

君子爱名,爱得心切,所以谨守内心的道义和准则,不敢越雷池一步,清官于谦便是这样一个人,匈奴南下在朝官员都纷纷上书迁都避难时,是他坚守着内心的道义,把脚一跺,坚持守卫北京城。最终,胜利的曙光再次照进了京城。三朝的首都得以延续。康德曾在自己的碑上让人刻下;“天上的繁星和内心的道义准则。”于谦的道义让他的名声如夜空的星星,即使在千年依然指引我们踏实做人。

君子爱名,爱得云淡风轻,此之谓以“无道”来取“真名.”

古往迁客骚人,山居隐士。哪一个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迫不及待地买一个头衔,装裱自己。他们伟大的名声,往往带着远离凡尘喧嚣的宁静。且看襄阳山水之于孟浩然,南山黄菊之于陶潜,天地万物之于李白。和那隐藏在山居野外偶尔露出褐色和黄色的小木屋于塞尚等人。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心灵自由,不拘于俗的生活。他们冲破流俗,是因为听到了内心的鼓点。他们成就的名声,也是宁静透彻,洁无纤尘的水晶。

君子爱名,切勿急功近利,求取小道,谨记给自己的心灵加个边框,在求名的途中,坚守道义。

顾城说;“我唱自己的歌。”希望每个人都能以“无道”求取真名声。

 

 

点评:

此作文优秀之处在于:

—,内容上采取对比手法。用“铤而走险”去爱名和“坚守内心的道义准则”而爱名对比,充分论证观点。

二,语言洗练,,老到。叙事例和论证都干脆利落,特别是“襄阳山水之于孟浩然······”几句,可以看出作者运用句式老到。“他们冲破流俗,是因为听到了内心的鼓点。他们成就的名声,也是宁静透彻,洁无纤尘的水晶。”这个比喻运用有文采。

三,用事例详略结合。

四,字写得漂亮。

瑕疵之处在于,原文有六个错别字。

                                           

(深圳翠园中学语文组:王月根)

 

  

8.给全社会的一封信

深圳考生

社会大家庭的所有人们:

你们好!展信佳!

鸿雁传去我的有好,鲤鱼送来我的祝愿。在收到我——一位高三学子的书信时,你们是否感到了一丝惊讶呢?

请大家回想一下,除去那塞满邮筒的报纸、广告单和帐务单,你们受到亲人或知己一封沉甸甸的亲笔来信是多久之前的事?你们是否曾给他人寄去过自己写的一封信呢?也许我们习惯于依赖现代科技,键盘一敲便传出一张电子贺卡,拇指一按便送出一封祝福短信。但是,贺卡虽美,却感受不到屏幕那端的气息;短信虽快,却体味不到彼方熟人的温暖。一个个屏幕像一堵堵小小的墙,以“科技”为名给人以方便,却冲淡了那份沉淀了几千年的柔软的期待之情。难道,我们不该选择去寄一封传统书信吗?

传统书信能带来一丝温暖。展开信纸,看见那熟悉的笔记迹,或道劲、或娟秀、或马虎、或稚气,你一定会觉得寄信人仿佛就跃然于纸上,你一定能聆听到他的声音。有诗云;“遗我双鲤鱼,中有尺素书。”诗中的女子收到丈夫的来信是多么快乐啊。杜甫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时期,没有家书就等于和家人失去联络,心中缺失的那份安心是什么都弥补不了的。傅雷给儿子的一封封家书中字里行间的训诫与关怀让我们感受到老牛舐犊的深情。小时候,出差在外的爸爸给我寄了一封信,关心之余末尾还加了句:“故意写了个错别字,看你识不识得出?”现在想来依旧觉得温馨无比。为着这一丝温暖,我们不需要传统书信吗?

传统书信能带来一份力量。有时候,你感到悲伤,感到迷惘,甚至潦倒度日。而一封充满力量的信常常能让你清醒,让你乐观面对现实,让你充满勇气地活下去。犹记林觉民的《与妻书》,生生地道出男儿铮铮铁骨与爱国炽情——为中国,为中国!字里行间是让妻子能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姨夫年轻时被分配到大西北工作,条件艰苦恶劣,当他觉得自己撑不住要打道回府时,是姨妈一封亲笔书写的信让他有信心克服困难。正因着这薄薄几页纸的鼓舞之辞,姨夫坚持着完成了任务直到返乡。战士、医生、工人、学者,······谁不需要一根精神的支柱呢?为着这一份力量,我们不需要传统书信吗?

是传统书信,照亮了深深的真情。

是传统书信,点燃了熄灭的激情。

让我们拿起纸笔吧,为所爱之人写一封信,送去最诚挚的问候!

此致

敬礼

                                                     一名高三学生

                                                     二零一零年三月初

      点评:

此作文优秀之处在于 :

—,内容上采用两个分论点,“传统书信能带来一丝温暖”和“传统书信能带来一份力量。”自然贴切地统领全文。

二,材料丰富,爸爸来信中的细节描写和身边事例姨夫家信的作用有说服力。

三,语言较简练,句式运用较灵活。

四,字写得漂亮。

(翠园中学语文组:王月根)

 

9.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深圳考生

乾隆微服私巡,在千帆竞逐的渡口只看见了两个字,“人来人往,名也,利也。”的确,名利二字却是萦绕着许许多多追逐者的心头。翻开历史的卷轴,这当中不乏王侯将相。更有学者名士,亦有市井小民。然而时至今日,名,这一字却成为多少卑微者的通行证,成为时代最大的讽刺。

近年来,社会这大染缸频频出现一词就是“国学大师”。其中引起了整个文坛震动的便是“文怀沙事件”。文怀沙是个年过古稀的老人,频频出现在包括央视在内的众多媒体的镜头里。他讲得最多的是他非凡的身伤——章门弟子,与鲁迅同谊,以及他非凡的经历——文革中谑戏权威,锒铛入狱。在人们皆感慨斯人的过去的时候,人民日报副主编李辉向世人揭露了一副丑陋的嘴脸:文怀沙不仅未发表一部稍有造诣的著作,而且他锒铛入狱只因当年猥亵少女,更有甚者,他的诸多身份皆属自吹自擂。霎时间,文化大师成了全社会最无伤量的称号。

诚言应是每一位学者最大的警钟,学识不是能吹出来的,大师亦并非媒体炒出来的。可多少人却抱着一夜成名的侥幸,取之无道的进退失据呢?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与此成为强烈反差的是已逝泰斗季羡林。季老的散文深刻而博雅,学术治文严谨无瑕,学贯中西,懂得数十种语言,应当无愧于国学大师的头衔。然而当诸多媒体将这位早已归于沉寂的学者拉到大众的视野中的时候,季老视浮名如粪土,婉然拒绝了国学大师的称号,让人看到了一名真正学者的大师之风。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的言治,其实还有半句阐之未尽,那就是“君子爱名,取之有道。”假若张爱玲的出名只是一种自我吹捧又或是欺世盗名,她又怎的能经久不衰呢?至少,文字比所有名气都要深远。因而,张爱玲绝不是一个名,而是她笔下所有的人物、所有的故事以及乱世中一段凄婉的人生。

千帆竞逐,何止是名也利也,里头更多隐含的是奸诈恶毒,机关算尽,然而这些名字却只能用粉笔去写下,一吹便散回风中,杳无痕迹。唯有“有道”者才能刻进历史。卑鄙又怎么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呢?

点评:选材有别于多数作者的选材,是这篇考场作文吸引读者包括阅卷者的成功处之一。如果说开头“乾隆”见“名利”一事还不算新颖的话,那近年来“文怀沙事件”作者却能了然于心,信手拈来地独特运用,那季老淡泊名利,“视浮名如粪土”的高风亮节,一般人不一定讲得清楚。这些启示我们,要使自己的作文材料新颖独特,课外阅读是源头活水。

本文材料的正反对比,使“君子爱名,取之有道”的观点更具说服力。这启示我们写作时,当文思不畅时,不妨正例用后,再用反例,实在找不到反例,假设论证也是可以的。

张爱玲的材料和有关论证有点牵强。另,作者要注意语言的严谨。 

 

(点评:深圳翠园中学语文组 丁光辉)

 

10.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深圳考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即是君子追求之道。所谓“达则兼计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也是如此,皆为名也。但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爱名者岂可无道?

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君子不饮贪泉之水,所谓得名,很多途径,但有人认为,只要全力无愧去做,才有道。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惟有一人让人最难忘,此人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住在穷巷陋市,生活何等艰辛苦楚,但仍不改其志,日日奋发读书,孔子也不禁感叹颜回,认为他真是一个贤人啊!颜回之名,千古流传。贤人之名,是靠他发奋励行,多问多思,穷不改志,苦不怨人,一心一意 为其目标努力,得名有道?有,一心一意则是有道。

煌煌华夏千载史,宋史何其昏暗。那江山沦陷人民苦楚。是谁执枪纵马赴北方,是谁抛头撒血镇守南土,岳飞是也。自君子爱名,爱的是君主给予的名。岳飞非也,他得名非靠诌媚,岂同秦桧之徒。他八千里路,带着兵马救国救民,他三十功名不过是与世尘土。对于他来说君子之名,取之有道,仍是人民百姓之欢乐,国家民族之尊严。最后十二面金牌,莫须有的罪名,何惧?得名之道?有,无愧于己无愧于民,则是有道。

你看陶潜,东篱之下的悠然,反讽着东晋的黑暗,不与世污的君子之名,带以菊黄传之千年,有道否?有,无愧于己。

你看司马迁,身受宫刑,面对世人之笑,他面不改色,一世精力全投于《史记》,名芳千秋。有道否?有,无愧于史,无愧于心。

还有那黑暗的一夜,风雨飘摇的江山,爱国不屈之君子,奋笔疾书着遗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道否?有,无愧于国。

中华千年,习儒家之学,哪个君子不爱名,但也有多少君子为名而沽名钓誉呢?爱名人人皆有,怎么有道?不必特意去得,不用费尽心思欺骗世人,亦不必故做正直,沽名钓誉。你看他们,一心一意的人,无愧于心,无愧于己,无愧于史,无愧于国的人,自然名来,取之有道,实是如此,这才有道。

君子爱名,取之何道?“无愧”二字足矣。

 

点评:

本文紧扣文题行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文章作者从熟悉的历史人物演绎论据,抓住“取之有道”的“有道”进行分别论证,点君子爱名之道的殊途同归,简约而有理。在分析论证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文章的语言凝练优美。其语言既不是纯粹的现代白话文,也不是仿学的文言文,不能简单的称为文白夹杂,而是把平时学习语文所获得的语言修养演化成凝练而优美的文学语言。读起来给人清新自然的美感。

在考场中,本文是值得称道的高分作文。

(深圳市翠园中学语文组:  冰   山  )

 

11.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深圳考生

 

    所谓“名”,是“名声”、“声望”的意思,而不是指现代人普遍追求的“名利”。君子爱名,取之有道,他们得到的“名”,是与付出成正相关的。

    历史与生活中总存在着一些人,他们得到人们的认可,获得了人们的尊重,获得了所谓的“名”。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他生于中亚碎叶,袖口一吐便是个大唐盛世。他厌倦了官场的黑暗,人生路上也是《蜀道难》,但读他的诗,一股浪漫主义的清风便拂过面颊,他让唐诗有了多元味觉,人们称他作“诗仙”。“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他翻江倒海,执着前行的信念,以顽强和不屈扬起前行的风帆。他是李白,他的“名”来自于他对唐诗的贡献.

“英雄做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古今英雄好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他是中国革命的祭奠人,十几年坚持不懈地奋斗,只为拯救当时水深火热的中国。跌倒,再跌倒,他没有放弃,正是这种信念,帮助他建立了伟大的中华民国,1912年,也被人们所牢记。是他,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是他,以“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发扬着民主;是他,引领着中国革命高超的前进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伟人,却在北上革命时不幸逝世,相信历史会在此刻定格。他是孙中山,他的“名”来自于他对中国革命的奉献。

“从堕落的谷底到艺术等的巅峰,也许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在手臂间勾勒出人性的高洁。”她是风雨中舞蹈的艺术家,他经历了风雨的洗礼,经历了生活的洗礼。泰戈尔说: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正式“多难兴才”的古训造就了这样一位残疾人舞蹈家。2008年残奥会闭幕式上,一曲《我的梦》震撼了全世界,感动了全世界。她正用着一种独特的方式向世界介绍出她们特殊的艺术,一曲《千手观音》,惊艳了我们的双眼。她是邰丽华,她的“名”来自于她对残疾人艺术执着的追求。

君子爱名,取之有道。只有不断前行,永不放弃的精神,才能为我们博得属于自己的“名”。

点评:本文最大的亮点是紧紧围绕中心论题,选用了一组很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材料显得丰富充实。

全文说古论今,从一身傲骨的诗仙李白的成 “名”之道,从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成“名”之道,从对艺术执着追求的邰丽华的成“名”之道,突出了君子爱“名”,取之有道的“名”与“道”的关系,“道”决定“名”的价值取向。

 

(点评:深圳翠园中学语文组严一些)

 

 

12.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深圳考生

 

    自尧舜以来,但凡德行(艺)双馨者,少有不闻名天下。世人敬贤,所以君子多有名气,久而久之,大多君子皆爱名。君子爱名,鸡鸣狗盗之徒亦爱名,然君子与鸡鸣狗盗之徒所以异者,循道而取之者也。

君子爱名,取之以自省也。圣人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圣人以三省要求自身,力求无愧与君,无疚于友,无憾于传。想那蜀帝玄德以光复汉室为已任,广约天下贤才,更与云长、翼德,拜为异姓兄弟,共创伟业。又委自枉屈,三顾孔明于草庐之中,虚心求问天下大势,孔明感恩,听凭玄德驱驰。然玄德常执灯长思,三省于身,一思匡扶汉室之重任,二思兄弟、臣子之情谊,三思中山靖王祖宗之教训,终有所获。便诚以待人,铭记教训,率强兵勇将,寺益州,入汉中,,高立汉室皇旗,而又联东吴,破曹贼于赤壁,三分天下而三足鼎立。天下贤士,纷纷归之。玄德之名,天下传扬。玄德所以传名天下,皆因以自省为道,取名以道也。

君子爱名,取之率性也。泱泱盛唐,唯李白一人,将明月揽入怀中共眠;唯李白一人,将诗仙之名,夺入手中。帝闻其诗名,招入宫中,日夜以佳酿美肴待之。诗逢帝与贵妃携手游于御花园,召李白著诗吟唱助乐。李白大醉,然才华未褪,信手拈花,边吟边饮,其情其才,狂疏于世,莫有比肩者。而李白虽醉,内心清醒,深知高力士假借帝威,行乱于民。扰得民声衰怨。凭一股浩然正气,李白求帝,令高力士为其脱靴,高力士虽怨于心,却温于形。依帝之言,为李白除靴。许久,李白不为帝所重用,盖高力士之诬也。卒是离京都而去。然李白率性之行,才情如仙之名,早已四海皆知。君于爱名,取之率性。

君子爱名,取之有道。或有以天下为已任之王安石,取名以天下大任;或有才情横溢如司马相如,取名以风流才华。然君子之取名之道,无不是修身齐家之后作。所谓君子爱名,必先为君子,而后爱名,且取之以正道,而鸡鸣狗盗之徒,既非君子,且取之以歪途。则终是遗臭万年。

所以谓之,先为君子,而后以正道取名。

点评:本文能紧扣题目展开论述,事例及分析均较详尽,结构明晰,语言较有思辩性。不足之处是,全文只有两个分论点,字数刚好800,从内容上看略显单薄。文中所举的两个例子,如果从深层次上看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刘备是想称王称霸当皇帝,不单是一般的“名”的问题了;李白刚入宫时并不“率性”,到最后破罐子破摔更不是“率性”,而是一种无赖了。                       

(点评:深圳翠园中学语文组 周春祥)

 

13.一份献给全社会的情书

深圳考生

亲爱的朋友们:

今天,你们写信了吗?

也许你们会觉得很突兀,是的,也许你们已经忘却单行的信纸与微黄的信封的模样,也许,也许你们从来不知道,在这一个世界上,有一种叫信的东西存在?

是啊,谁需要信啊,拇指轻按,一条百字短信乘着快乐的电波轻轻飞去;鼠标轻点,一封洋洋洒洒、图文并茂的邮件就轻轻呈现在你眼前。当我们的情意被70字的短信分割得破碎散落的时候,亲爱的朋友们,你的心是不是也一样破碎离离?

信,曾经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它承载着人们最真挚的情意,跨越时空的藩篱,将两颗同样跳动却分隔天涯的心连在了一起。捧起信,你定能感受到情感沉淀成文字的重量。

还记得《报任安书》吗?没有《报任安书》,我们记得的,只是那位写《史记》的司马迁横溢的才华与满腹才情。我们定不能触摸到《史记》的背后,司马迁忍受了多少苦难。在《史记》面前,他舍弃个人尊严,换取用铁肩担就道义,用直笔书写历史的大义。在斑驳的狱壁石墙上,你总能看到摇曳的烛光投映的一个奋笔疾书的身影。

还记得笛卡尔的第13封情书吗?这位染上黑死病的数学奇才用一条极简单的直角坐标方程,说尽他对公主绵绵的情意。当你将方程上的点连成线,你就会看到,一颗跃动的爱心在模糊你的视线,你怎能不动容?

你一定知道《傅雷家书》,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与无尽爱意。穿越信纸,你能看见一个慈父在对你循循善诱,或在昏暗的台灯下为你的成就而感极而泣。

亲爱的朋友们,信给予我们太多太多。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怎能允许我们的情感只是电信号的转换传递?我们应该撕去高科技为社会带来的冷漠面纱,用我们的真情去沟通另一颗善良的心。

传统书信不应消亡,它在坚守着我们情感的最后一丝纯真,我们应少发短信与电邮,多提起笔写信。让写信成为传播快乐与真情的生活方式。

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正文的第一句:

为什么我的言语如此真切?亲爱的,那是因为我对你爱得深沉……

此致

敬礼

                           

                                                    爱你的人

                                                 X年X月X日

点评:作者将传统的书信与现代化的沟通途径对照展开,突出传统书信“沉淀情感”的特点,呼吁全社会“多提笔写信”,可以说是扣住题意,表意明确。三个事例列举充分,涵盖古今中外,典型新颖,分析细致,突出主题。语言顺畅达意,生动凝练。

但是,文章内容稍嫌单薄。传统书信凝聚了写信者的情感,这个毫无疑问。但是“现代书信”如短信、电子邮件也未必没有真情,一味肯定或否定,是否有些绝对化?而且,作者可以纵深挖掘传统书信优越于“现代书信”的其他方面,避免内容单一化。譬如可以更细致地审审作文题目:“传统书信是一种非常诗意的文体,鸿雁传书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诗意的存在”——一方面,紧扣“诗意的文体”展开(本文应该是围绕这点的吧,当然“诗意的文体”可以从多方面着笔);另一方面,扣住“诗意的等待”,其实,传统书信与现代沟通工具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传递时间的长短。这样,文章内容会更丰满,主题更深刻,读者也更容易心服口服。

(点评:深圳翠园中学语文组赵芳)

 

14.岁月留香,你嗅到了么?

深圳考生

亲爱的朋友们:

你是否还记得最后一次倚门翘首,为待邮差而满心焦虑是在什么时候;你是否还记得最后一次为手中薄薄的信纸和其间温暖的话语而幸福地微笑一整天是在什么时候;你是否还记得这只有那传统的书信才能带给你的微妙感觉,这只有那传统书信才能盛得起的浓浓情意?

是的,你大概不记得了。

酒为什么是陈的香,那是因为它沉淀了韶华;书信为什么是传统的美,那是因为它溶入了真情,溶入了岁月,溶入了彼此共同的呼吸与回忆。还记得在那阴冷的牢房,潮湿的空气和着绝望的气息一点一点腐蚀着孤独的你,黑暗,心颤,不被理解,那重大的修写《史记》的工作已几乎将你压垮,直到你想起了他,你想,或许这世上还是有人能理解你的,于是,你提笔,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报任安书》,朋友们,这个“你”便是太史公,而那篇泣血而成的书信,已然千古流芳,溶入了阴冷和绝望,溶入了委屈和伤痛,那是只有翰墨和书信才能承载得起的真情啊;也还记得在那小桥雕栏,香径潇湘的恬然之境,一个弱柳扶风的身影是如何泣断了香红。毫端蕴秀,口角噙香,她和着泪浸染的尺幅蛟绡上,《题帕诗两首》是让我们至今读起来亦会潸然泪下的信啊,帕是信,情为字,宝黛间的爱情若无了这书信的传情自然也会失色不少,朋友们,传统书信又岂止只是信啊!

远离了渔传尺素,驿寄梅花的诗意,在手机,互联网仍未被发明的近代中国,我们还是常常能看到书信的身影。微黄的页纸上,是不多的话语,是为离家的孩子准备的温暖的依靠,当回忆已去,斯人已逝,那张薄薄的纸又是情感永存的见证,只可惜,至我,已经绝少收到一封由心写的书信了。

有时会羡慕母亲,看她思念朋友时,从抽屉中取出微黄的信纸,细嗅年轻的气息;而我,却只能黯然地想起,好友日前发给我的祝福短信,已经删了,朋友们,这样的惆怅果真只有我才有么?不,我知道,你们懂得!

那是岁月的留香,那是人间至真,朋友们,请就此提笔,手机上只会有塑料的味道,不会有真情的馥郁,让我们再一次,写信给爱的人吧,拾起这份遗失的美好,传统书信应永存。

 

 

                                                   爱你的人

                                                 X年X月X日

点评:文章立意深刻,抓住传统书信“溶入了真情,溶入了岁月”的特点,来细述传统书信的“诗意”,使本文大有诗意!

文章一开头,就用排比问句直切主题,有力地突出传统书信不同于“现代书信“的特点,先声夺人,奠定文章内容基础与情感基调;接着作者列举《报任安书》和《题帕诗两首》两例书信,来突出传统书信“溶入了真情”的特点,分析细致生动,之后再围绕“溶入了岁月”这点来谈,说明传统书信能长时间保存查看以作纪念,而“现代书信”则不具备这点优势,观察入微。只可惜这点作者轻轻带过,未多花些笔墨渲染,稍嫌不足。结尾再次点题,强调文意,很好。

语言凝练生动,优美自然。

(点评:深圳翠园中学语文组赵芳)

 

   15. 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深圳考生

谁不想名利双收?谁不想站在聚光灯下?可是,名利,取之有道。我们爱名,不是让我们摔碎道德的瓷罐,麻木不仁!

    请你们把手放在胸口,问问自己,你自己的成功背后是不是有无数人的泪水?汗水?你是不是把善良的人当成了垫脚石?如果是,那么你只能称得上是小人,称不上君子。

    最近被媒体曝光下,章子怡的“诈捐门”时间引来了无数人的关注。我想说:君子爱名,取之有道。章子怡作为国际巨星已经是风光无限,出尽了名,可是非要在自己头上戴顶“慈善大使”的帽子。虚张声势地捐出了善款,却没有看到实际的款项。相比之下我最欣赏的明星是奥戴丽·赫本。她在银幕上是光彩照人的明星,舞台下,她是一位美丽动人的爱心大使。致力于非洲贫困儿童的救助,知道去世之前她还念念不忘她的“孩子”们。他说:“美丽的双眼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柔顺的头发是因为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动人的双唇在于亲切友善的语言,苗条的身材在于肯将食物分享给他人。你有两只手,你会发现,一直帮助他人,另外一只正在帮助自己……奥戴丽·赫本获得的不仅仅是名,更是世界人民对她的尊重,是她自己内心的满足。

像芙蓉姐姐,想出名,她把自己另类的一面展示出来,不免让人觉得哗众取宠。对于自己过于自信,人们对她关注,大多就是想看她的笑话来娱乐自己。而李冰冰,一个出生在东北普通的家庭的孩子,毕业后当了音老师。因为热爱演艺事业,努力奋斗,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变成现在万众瞩目的巨星,她靠的是恒心,是毅力,是坚持不懈的精神。

世界上哪位科学家、政客、文学家不是经过拼搏,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出来的?当他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成果,他们也就出名了。可是他们不是为了出名的本身而去奋斗,他们是为了追求,追求自己人生的理想,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万雄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谁不想飞上枝头,万众瞩目?谁不想攀上顶峰,一览众山小?可是,要用我们勤劳的双手,真诚的内心,踏实的作风去改变自己,影响他人,为自己创造一片天空!

    点评:本文兼具凤头豹尾之妙,开篇以两个反问句指出人们爱名的普遍心理,为提出观点张本,结尾再用两个类似的反问句强调人们普遍爱名,但君子爱名,取之有道的中心论点,表意一致,用语不同,这般设计,颇具匠心。首段喻“道德”为“瓷罐”的语句极富表现力, “瓷罐” 虽然美丽,但容易摔碎,而沽名钓誉者往往置道德于不顾,与摔碎瓷罐何其相似。如此遣词,含蕴深远,发人深省。主体部分娴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展开分析,并在对举两组事例的基础上拓展开来,阐明“君子爱名,取之有道”的普遍意义,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点评:深圳翠园中学语文组  李红该)

 

    16.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深圳考生

前不久,据报道武汉的一位大学校长涉嫌学术造假,她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一篇论文被发现时对国外某期刊上一篇同主题沦为的抄袭。尽管此君时候解释说这篇文章所有他所知道的博士生完成,他本人毫不知情,但是他弄虚作假的行为已经被永远定在了羞辱柱上。

    然而更令我痛心的是,在当下渐趋浮躁的社会氛围里,不仅是学术界如此,许多人不思进取,为了沽名钓誉而不惜蒙昧良心,弄虚作假,请不要忘记,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追名逐利本没错,人生在世,谁不想成就一番功业?谁不想光耀当代,乃至名垂千古?然而君子爱名,取之有道,只有用自己的真才实学、辛勤汗水换来的名誉才会受人尊敬。而那些偷鸡摸狗,欺世盗名之辈一旦被发现,则必将未经人所不齿。

    翻开历史的厚重画卷,哪一位青史留名的英雄或才子不是苦尽甘来?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的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年的励精图治换来一朝吸血耻辱,“三千越甲可吞吴”成就了他春秋五霸的大名。屈原志行高洁,却因小人谗谄而被怀王放逐,不得报效国家,在楚国轮忘的时刻,悲愤的他被发行吟于汨罗江畔,壮烈殉国的一跃成就了他“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大名……凡此种种,绝代的英明背后莫不是绝代的功业,无与伦比的才华,与或是高洁的品行,不朽的诗篇。以歪门邪道而成名的艰险小人、窃国大盗,他们的斑斑劣迹背后留下的莫不是是人的痛骂。

    因此,要想获得美好的名声,必须先完善自己的道德和品行,努力提高自己的只是和才能,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这样才有可能取得为人瞩目的成就与名誉。不要被眼前的名利蒙蔽了双眼,甚至为之铤而走险,君子爱名,取之有道,只有用努力换取的美名才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否则的话,只能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盯着不实的名声只能让人永远生活在身败名裂的恐惧里。

请记住,君子爱名,取之有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物欲横流中坚守着自己的内心,莫取那不属于自己应得到的身外浮名。

点评:这是一篇结构严谨的议论文,开篇引述了武汉的一位大学校长涉嫌学术造假的新闻事件,进而指出社会上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现象的普遍性,以此作为引子,先破后立,亮出观点----君子爱名,取之有道,只有用自己的真才实学、辛勤汗水换来的名誉才会受人尊敬。接下来举勾践卧薪尝胆、屈原投江自尽的典故展开论证,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就例说理。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君子爱名,取之有道”的中心论点,照应开头,首尾圆合。本文行文潇洒,收放有度,反问、对比、引用等手法的运用使得文句灵活而有意蕴,沉稳俊秀的字迹也为本文增色不少。

 

(深圳翠园中学语文组  李红该)

   

    17.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深圳考生

古人有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每一位弘毅之士,都希望自身的德行,功绩,或作品,能够成为一块矗立不朽的界碑,为漫漫求索的后人提供些许指引,在历史长河中保有属于自己的一丝痕迹。

“大丈夫不耻穷困,而耻于令名不张。”管夷吾从莘莘士人的竞争之中搏杀而出,辅佐齐桓成就霸业,不仅名扬天下,一雪前耻,而且流芳百世,名垂千古。“藏诸名山,传诸其人。”沦为刑余之人的太史公凭借不愿“鄙陋没世”的倔强忍辱负重,终成史家巨著,彪炳千秋。正是成名成家的强烈愿望令他们击破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考验,完成了上天赋予的使命。而他们的坚忍卓绝、自强不息又完美诠释了“君子爱名,取之有道”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坚持与道德底线。

“匪犀匪兕,何曝于野”,孔子在周游列国时也曾陷入丧家之犬的窘境。有的学生认为是他的学说不完善,有的学生劝他迎合当, 权者。唯有深知其心的颜回说,老师的道太大了,大的天下已容不下,但没有关系,不容然后见君子!是啊,忠不必用,贤不必以。怀瑾握瑜却命途多舛,巧转莺啼却不遇良辰佳期,学成文武艺却未必有人赏识,未必能了却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凭借天生我才,做好本分,纵使美人弃掷,纵使天下不容,亭亭净植的灵魂也将香远益清,慰藉后来人。

君子爱名,取之有道;而小人爱名,却不择手段。春秋战国的巧舌之士自诩纵横捭阖,却把一身才华用于挑拨离间,兴风生事,不顾天下生灵涂炭;魏晋后隐士之风盛行,却不是因他们息了物我功利之心,而是寄望于“终南捷径”,一日扬名四海,飞黄腾达;宋明腐儒,不思经世致用,而是平日袖手谈心性,只图用临危一死的懦弱博得忠君美名。

观之当下,自“芙蓉姐姐”而下,“梨花体”、“犀利哥”等炒作雷人便层出不穷,明星学者更不乏借助绯闻骂战者为自己升温。而他们获得的点击率,终不过是一时的浮名,甚至比黄花的消湮更为迅捷。

君子流芳,生香的是他们的名节,他们的不懈努力和不改坚持;小人遗臭,遗的是急功近利的浮躁之心与笑柄。

点评:

(一)毫无疑问,这是一篇值得涵咏玩味的考场佳作。不得不叹服这位作者的厚积薄发,能将名言典故这样信手拈来,随意点缀,使文章极具文化厚度。倘若没有积淀,没有感悟,没有对传统文化一定的了解,没有对题目的深入思考,是难以写出如此“出彩”的妙文的,尤其在考场中。

文章开篇即起笔不凡,先声夺人。由《左传》之“三立”的处世标准直接入题,简洁明了。随之旁征博引:一方面,管夷吾举于士,太史公忍辱谱绝唱,皆取之有道;另一方面,引《史记·孔子世家》中“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不容然后见君子”的典故阐明“纵使天下不容,亭亭净植的灵魂也将香远益清”的观点,同中有异,有详有略。举例谨严、精当,紧扣题旨。

然后,从反面论证,且古往今来,俯拾皆是:春秋纵横家、魏晋隐士、宋明腐儒、芙蓉姐姐、“梨花体”……令人目不暇接,不得不被作者的才情和匠心独运所征服。

结尾对比点睛,题旨不言而喻。

全文层次感强,谋篇谨严,理据充分,对比论证增强说服力,作者驾驭语言技巧高超,流畅凝练,排比铺叙点到为止,典故引用恰到好处。但个别为文引词不够精准。如“匪犀匪兕,何曝于野”应为“匪兕匪虎,率彼旷野”,但终究瑕不掩瑜,无损于作品的精妙不凡。

                                 (点评:深圳翠园中学语文组 岑蔓茜)

 

18.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深圳考生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宋荣子以微笑的姿态傲视众生,“苟合性命于乱世,不示闻达于诸侯”,诸葛孔明羽纶巾,抚琴笑望尘世。历史似黄河之水,奔流不息,多少个遗世独立的身影埋没于一堆堆黄土之下,再无声息。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我惊奇地发现时常浮现在我脑海中,被被铭刻于历史碑石上的面孔,都浸透着人格的魅力。他们从没有刻意地想挽留或得到什么,可他们卓越的才华,骇世的言行却成了时光流逝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是时代的巨人。岳飞将“精忠报国”四个字刻上了自己的脊梁,从此屹立不倒,策马血战沙场,带血的艳阳笼罩在他无畏的前路金殿中流言斐语如带回钩的暗器使他遍体鳞伤;这个时代纵然拥有良将,却已无药可救。岳飞,这个以血汗、忠诚回报“莫须有”罪名的英雄,成就了自己成万世留香的美名,代价却太沉重。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君王却险些成为真正名义上的“丧家之大犬”,狼狈不堪,但“半部论语可治天下”的传言给他潦倒的一生下了辉煌的定论。项羽欲成霸王却最终逃脱不了自刎的命运,壮烈的低吟唱出了属于他的传奇。

    我很困惑,也很迷茫。为何不爱名的人都成就不朽呢?我很快便给了自己一个答案:没有什么人是不喜欢名气的。创立功业,君王青睐,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地渴望名位吗?不过,这种种浇注热血的期待和宏伟志向,更纯洁,更真实,更令人敬佩。这些人是以正直、合理的手段实现了自己的梦,升华了生命。他胶用的是一生去“谋取”自己实现理想的机会,他们,是无悔的踏云者,逐梦者,他们爱“名”,却取之有道。

    相比而言,反观苍白的现实,超女,快男层出不穷,靠背离伦理的行为和讽刺夸张的言语获得曝光率的人如愿以偿地成为报纸头条。也许是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沉默了太久,社会上低俗、恶劣的娱乐满足“猎奇”的需求,所以那些渴望成为焦点的普通人,顺应了这种趋势,踏着别人的隐私和名誉,一步步地走上了舆论的舞台,就因为这样,我更乐意称之为“愚论”。

    脱离正常轨道的获得名利的面孔,终难以正名或长久。一夜成名后一夜无名。如同小丑般在人们视线中一晃而过,这是“取之无道”的结果。

    名,这个玄妙却美好的事物,是努力与汗水的代名词,天上不会掉下馅瓶,也没有免费的午餐。侵犯最终史会换来同样的对待。取之无道紧随而至是蔑视和唾骂。

    君子爱名,人皆如此,取之有道,贤者能勿丧耳。

点评:开篇较显繁冗,犹抱琵琶半遮面,且立意不甚明确,自相矛盾,甚至似与题旨相悖。直至第三段才略有峰回路转,但仍稍显牵强。

名句、事例引用不典型(例如项羽),不能为表现中心服务,论证笔力也有待更加集中, 但不得不肯定的是作者广博阅读前提下的丰厚积淀和扎实的文字功底,文中大量的材料和引言点缀使文章增色不少,语言流畅自如,文气充沛。结尾精警,对照式的结构处理也使得论点鲜明不少。

                                  (点评:深圳翠园中学语文组 岑蔓茜)

 

19.君子爱名,取之有道

深圳考生

白居易于《养竹记》中说:“君子固爱名,然若如竹般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则有名无道不轻取也。”

诚然,饱读诗书的君子们,大都心系天下,心高气傲,欲在苍穹下赤拳拼搏出一番事业,快意天下。扬名立身,何不为也?答曰:“有道则取之,无道则舍之。”

当司马迁接到死罪的诏书,心中先翻滚成无数念头,死,可以免去耻辱,而生, 不仅会遗留终生的痛苦,手中的史书也未必能够完成。他挣扎,却不再动摇。他不再吝惜那个“完人”的称号,而毅然投身巨著伟业中。他对巨著名之取,对巨著名之舍,是道也,那是忠于历史,贡献华夏文明的决心与坚定!

诺贝尔奖设立人诺贝尔,是炸药的发明人,他不愿意人们称之为“死之商人”,他希望百年后可以被人们尊敬地铭记。他在遗嘱中把大部分财产作为资金奖励那些在各学科、和平有特殊贡献的人。难道他不爱名吗?难道他爱名的方法不叫人心悦诚服,大为赞赏吗?假设他把取得的名声寄托在炸药上,他的名字大概很快会淡出历史了。

有道取名,是大哲学,叫人永远思慕铭记。无道之名,却让人不屑甚至唾弃。

卫国人吴起,将事奉于鲁国。齐人攻鲁,君因吴起的齐人妻而有疑于他。吴起竟当天就把他妻子杀了,欲向鲁君表诚。鲁军被他冷漠及残酷吓到,竟“谢吴起不用”。纵吴起用兵司马有如神将,天下人还是恶他贪而无仁德,虽立功不可倍也,亲杀发妻为搏将军之名,无耻吴起,让人齿寒也。

就算是名满天下的科学家也有过不道之事。发明遗传规律扬名天下的孟德尔曾修改过实验数据使之更让人倍服;大科学家牛顿不仅篡改数据,还做假论文,与德国数学家莱尼尔茨争夺微积分专利权与发明人称号。他们原本将耀目的成就将因这些失道的扬名之举而涂上醒目的污点。

《养竹记》曰:“竹贤道而声扬,由此思因道中立不倚,而雅名远扬者,必为真君子也。愿养竹于庭,屋贤于院,必使竹名,贤名称于天下也。”

点评:

从文章可以看出来,该生的平时积累比较扎实,文学修养很不错,文字表达功夫也到家,文从字顺,半文半白,文学气息浓郁,且采用正反论证的方法,条例逻辑清楚,但是不足之处还是有的:

首先,对题目“君子爱名,取之有道”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充分,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是“爱名”,然后是“有道”,文中的列举司马迁的例子,但关键是,司马迁是否“爱名”?貌似司马迁更注重的是他的史学巨著,而在生前并没有对名的追求,所以这个例子举的不是特别恰当。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应该密切,相关,而不是牵强的举例。

其次,举例要有侧重也要有分析。牛顿为了取名造假的例子很切合题意,但是作者只是匆匆几笔,写完之后分析不够到位。

最后,关于《养竹记》的引用,文章中并非直接的原文应用,文章所引,与白居易原文不符,如果从严谨的角度来讲,可以间接引用,但不要采用本文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