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磨炼意志 蒋介石在日本当二等兵的日子(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01:14
]
低三下四,忍辱负重,清贫不堪,环境恶劣,水土不服。蒋介石对起居饮食并不在意,他持有年轻人固有的热情和为理想奋斗不息的精神动力,积极调整自己,磨炼自己。
蒋介石的循规蹈矩和明哲保身,帮助他顺利地渡过了几年的预备学校生涯。1910年冬,蒋介石在振武学校毕业,遂按惯例被派赴日本高田陆军第十三师团野炮兵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
蒋介石在日本当炮兵二等兵时的留影
当时蒋介石23岁,据入伍资料显示,身高169.4公分,体重是59.2公斤。初入伍是二等兵,处于连队最低层。按日本“武士道”的规矩,下级必须绝对 服从上级。二等兵之上是一等兵、下士、中士、曹长、特务员,然后是正式军官,都要层层服从和伺候,稍不如意,就会受到斥责,甚至挨打。可以说,蒋介石刚入 伍时,上面官阶累累,压迫重重。日子过得苦不堪言,但是迫于无奈,只能忍气吞气,逆来顺受,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蒋在适当时候会毫不留恋地离开这里的。
高田是本州西北部新浑县的一个镇,是日本寒冷多雪的地方,冬天有的地方雪深丈余,环境极其恶劣。蒋介石生在中国南方,长在江南水乡,对温和湿润的气候已经习惯,所以蒋介石对高田这种寒冷多雪的生存条件是极度不适应的。
日本军中的生活,只能用清苦二字来形容。蒋介石刚到连队,每天清晨起来除了迅速收拾好自己的服装被褥外,还得向长官尽“忠诚”,干些打洗脸水和擦皮鞋等低三下四的活儿,待遇极其低下。
其中,最重要的军事任务是洗刷拖炮的马匹,因为当时的主要动力是马匹。炮车等这些笨重的机械全凭马匹牲畜来运输转移,所以对马匹的照料要求是很高的。
蒋介石每每洗了脸后,官长就带他到马厩去擦马,要从马蹄、马腿擦到马背,经过马背擦到马头、马尾。这马的每一个关节、每一部肌肉,都要用手掌尽力的摩 擦。这样大概经过一小时,将马的浑身擦热了,马的血脉流通了,而蒋介石也早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等到马擦完了之后,再将它牵到厩外雪地里马槽去饮水和 喂料。直到马喂好了,才能回营房去吃早饭。到了傍晚,再要同样地到马厩去擦马一次,然后才吃晚饭,蒋介石就这样咬着牙齿坚持着。
以“粗粮”著称的日本军队伙食在质和量方面,也都让蒋介石大吃一惊。每人每餐只许吃一碗米饭,每星期要吃几餐麦饭。菜的方面有时是三片咸萝卜,有时是一块咸鱼,只有星期日才能吃到一点豆腐青菜和肉片。无论你吃饱吃不饱,都是不允许有回头饭的。
蒋介石在入伍最初的半月之内,仅凭这点杂食肯定是吃不饱的,再加上任务繁重,所以肚子里常常饥饿。白天毫无办法,只有到了晚上才能到军营里的酒保俱乐部 买饼干充饥。但是饼干也是有限量的,不能任意购买的,每次最多是两三片,而且去迟了还买不到,饼干的质料又非常粗糙,在平时蒋介石的家里和学堂里,虽然贫 困,也不致于吃这些垃圾食物。可是这会所有的粗粮杂面都成了美味佳肴,在津津有味的“品尝”美食之后,蒋介石总是一副得到很好满足的模样。大概过了两周的 时间,蒋介石试着不吃这些糟粕饼干,没想到奇迹发生了,他竟感不到饥饿了。他已经适应了。
地位的高低悬殊,低三下四,忍辱负重,生活 的清贫不堪,环境的极其恶劣,水土不服,这就是蒋介石在高田军营生活的真实写照。或许这种恶劣的生存条件在当时的许多人看来,不算是相当的糟糕,尤其是把 这些情况与中国的饥饿和政治腐朽加以对比的时候。蒋介石当时好像也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生存条件的低劣和清苦,对起居饮食也并不在意,相反,他持有年轻人固有 的热情和为理想奋斗不息的精神动力,积极在调整自己,磨炼自己,为自己打气加油。
大雪纷扬,天气寒冷,蒋介石也像不少日本人那样,用 雪擦身和洗冷水澡。蒋介石认为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身体开始强健起来。他自己说到:“好的身体,天生我的只有三分,其余七分全靠锻炼。”任务繁重卑微,人 不如马,蒋介石在耻辱中磨炼自身意志,以苦作乐,达到了较高的思想境界。
到后来蒋介石回忆这段经历时也不否认这是他生平最大的学业。 “到如今仍觉以苦为乐,不畏艰险的精神,完全得力于此”,后来蒋介石在《与隆山军事报训词》中说到:“在初入伍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吃得不够,但到一个月 后,习惯成自然,就都不感觉不足了。这种限制食量的办法,从前我们云南讲武堂也曾试行过,据调查的结果,在食量没有限制之前,学生患病的很多,等到实行食 量限制三个月后,患病的人数反而没有了。”对于蒋介石的这些话不可全信,当然也不可不信,它毕竟反映出蒋介石在高田生活的几分真实和蒋介石“修身养性”的 艰苦历程。
蒋介石在日本军营生活的一年时间,对军营的许多生活细节都格外注意。在蒋介石看来,日本军营的许多习惯都是独具魅力的,与 中国军队内部的纪律涣散、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形成鲜明对比。给蒋介石印象极为深刻的是日本军队里的精神教育极其严格,兵营内的纪律以及日学生活的每一方 面,都充满了紧张感。譬如,军队长官检查寝室、讲堂的时候,一进门,必先察看室内的四角是否整洁,再看门的背面是否有尘土,并带着白手套在门的横木上擦 拭,如果手套上沾上尘埃,即使内务整洁也必须重新作过。然后再检查痰盂,不仅要察看其是否清洁,而且连痰盂中所盛的水量都要合乎规定——限定其容量三分之 一,这种常识是他们一般士兵人人都知道的,也是人人都能按此切实做到的。
这些琐事,一般人看起来以为无关宏旨,但在蒋介石看来这可能就是日本军事教育成功的秘诀所在。他们施教,凡是越细微、越容易为人忽略的事情,就越加注意。对于细微之处尚且如此,其他一切教育军事之大事,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日本人全国上下无论什么人,早晚一定洗冷水脸,全国已为一种普遍的习惯。如果有人不如此,旁人一定对其有看法,甚至以为这人不爱国。常常冷水洗脸,可以使人精神奋发,头脑清醒,又可以使人皮肤强健,不受风寒,所以这种习惯事情虽小,益处却极大。
与此相类似,日本人除洗冷水脸之外,普通人家一般每天都吃冷饭。比较富裕的人家早晚烧两次饭,两热一冷,穷人家,就早晨烧一次,两冷一热,这些生活其实 也是一种军事化的训练。事实上,日本军营是既在训练中实行军队硬式训练,又注重精神上的塑造和磨炼,做到身体与意志的一体化。
还有日军的“治军如治家”和大力提倡废物利用,都让蒋介石敏感的目光给捕捉到了,并且引起强烈的心灵震动,蒋介石对此久久不能忘怀。他将这些耳闻目睹的经历加以总结、提炼和升华,最后蒋介石总结为几条:
由我在日本联队一年中所过的生活和所得的经验,使我想到一个国家要想军队精强,必有几个要素不能缺少。第一,军队官兵须认为服从国家的命令是军人天经地 义的义务。因之,他乃能严守纪律,执行命令。如果他不知服从法令,严守纪律,那结果肯定是一盘散沙。这样没有纪律的官兵,临到作战,没有不失败的道理。
第二,是政治训练和强调信仰的重要。凡是一个军队的官兵能够勇敢坚强,就是他对于政治与伦理的认识彻底。尤其是要使他对本国历史地理有正确理解,从而增 强其对国家的责任心。各国军队决死之精神之所以养成,可以说就是这种政治训练的功效。军队里面一般士兵有了这种政治训练和信仰,他到了战场上,能够不惜牺 牲,不怕危险,能够忠勇奋斗,达成使命。
第三,士兵在军队培养出来的军事技能和思想毅力,有助于整个军队素质和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增 强军队的战斗力和内部互助功能。发生在军队里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凭着自身的力量完全可以解决。退役之后,这些士兵在军部里养成的刚毅的作风和出众的技能, 在社会上也产生相当的影响。他们会感染各自生活的小范围内的群众,从而有利于整个民族的意志坚定和行动高效。换句话说,军队精神在社会组织中的普及化是显 著的,并且直接推动日本这个民族的现代化。
从上述意义上说,蒋介石在日本军队中的阅历,实际上也是对日本大和民族的细致入微的体察。 一般说来,军队所具备的应有形态,往往汇集了一个民族的方方面面的特性。日本军队的生活内容就反映出日本民族的严纪律、高效率、苦意志、增团体的特性。所 以这一时期的蒋介石对日本军队的点点滴滴都是抱着惊诧和羡慕的心态去学习的。
对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蒋介石尤怀有羡慕与赞赏之 情,不仅在日本军营时如此,在他回国之后也是如此。不过,另一方面,大胆地推测一下,当蒋介石崛起之后,代表着一派势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与日本军队发 生面对面的冲突时,也会因为这一阶段的羡慕和崇拜而形成一种畏惧、恐怕的心理,表现出信心不足,即这种心理状态带来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事实上,在高田的兵营生活时期,蒋介石就是这样一边把精神用之于“吸收日本”,把身体用之于“军事训练”,一边关心着国内局势的演变和趋向,时刻留意来自海洋彼岸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