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大雅·文王有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28:56

 

《诗·大雅·文王有声》

 

文王有声,遹12有声。遹求厥3宁,遹观4厥成,文王烝5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

筑城伊67,作丰伊匹8。匪910其欲,遹追来孝11,王后12烝哉。

王公伊濯13,维14丰之垣15。四方攸同,王后为翰16,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17,皇18王烝哉。

19京辟雍20,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21不服,皇王烝哉。

22卜维王,宅2324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丰水有芑25,武王岂不仕26?诒27厥孙2829,以燕3031子,武王烝哉。

【译文】文王为政有美声,遵循祖教迅速有名声。遵循求得国安宁,遵循观察国有成。文王冬祭敬祖先。

文王受命封西伯,有了受命有武功。随既征伐崇侯虎,建造都邑在丰城。文王冬祭敬祖先。

筑城修建护城河,丰邑规模很匹配。不是急于逞私欲,遵循祖训来继承。文王后土祭祖先。

君王大公求清新,计度丰邑建城墙。四方齐心同归附,君王后土有支持。文王后土祭祖先。

丰水东流入大河,计度大禹留功绩。四方齐心同归附,美好君王计开辟。美好君王祭祖先。

镐京开辟新池沼,从那西边流到东。从那南面到北面,没有司法人不服。美好君王祭祖先。

询问占卜计度王,归顺国事在镐京。计度用龟启正知,武王尽力来完成。武王冬祭敬祖先。

丰地有那白粱粟,武王难道不做事?留下谦逊来办理,用以安闲护子孙。武王冬祭敬祖先。

【说明】这是一首在大型宴会上唱的雅歌,周文王伐崇城后在丰邑建都,周武王伐商后在镐地建都,这两次建都,都是周国历史上的大事。既然文王、武王都有“孝”的好名声,为什么他们在取得一定功绩后都要迁都呢?按一般人理解,既然继承先辈教导,就要守住先辈产业,才不辜负先辈。然而文王、武王在取得一定功绩后都迁都了,这说明什么呢?其实,这正是文王、武王“孝”的体现。在周族的漫长的艰苦历程中,最早是后稷被封于有邰(在今陕西武功境内),至十代孙公刘由有邰迁到豳(在今陕西邠县、彬县境内),到周文王祖父古公亶父又从豳地迁到岐山,周文王就是从岐山迁到丰邑的。这些迁移,一是频繁遭受更西北边境的戎、狄人的侵犯,再就是周族人长年从事农业种植——农业的定居生活以及丰足的粮食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所以周族人群在不断扩大。扩张的人口就使得原耕地面积越来越少,所以周族人为了获取更多的土地不得不经常迁移。后来由于与殷商王朝结下仇怨,周族人不得不想方设法扩大、强大自己,而强大自己则是增加人口,扩大土地,这样,形势就需要周族人不得不经常迁移。这种强大自己的理念就是周族统治者历来的主张。

本歌从文王遵循祖教、伐崇迁丰开始追述,一直写到武王迁镐,其由“丰水东注”一转而为“镐京辟雍”,把前后两次迁都联系得天衣无缝,因为镐地就在丰邑的东面,丰邑虽然有很好的白粱粟,然而武王在镐地就不能再种植更好的粮食了吗?所以武王的迁镐,又大大扩充了周国的土地,这一切都是为了周国人的后代子孙能过上安闲舒适的生活。这首颂歌以继承、祭祀为主题,就是想表明文王、武王的迁都都是有益的,都是为了周国人民的。

——————————————————

【注释】1.遹:(yu域)《书·康诰》:“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尔雅·释诂上》:“遹,自也,循也。”《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继以孝明、孝章,遹追先志,临雍拜老,横经问道。”这里用为遵循之意。

2.骏:《书·武成》:“骏奔走,执豆、笾。”《诗·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诗·大雅·文王》:“骏命不易。”《诗·周颂·清庙》:“骏奔走在庙。”《诗·周颂·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这里用为迅速之意。

3.厥:(jue缺)《易·大有·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书·禹贡》:“厥上为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为中中。”《诗·小雅·大田》:“俶载南亩,播厥百谷。”《诗·大雅·文王》:“世之不显,厥犹翼翼。”《诗·周颂·臣工》:“於皇来牟,将受厥明。”《尔雅·释言》:“厥,其也。”《孟子·梁惠王下》:“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这里用为代词,相当于“其”之意。

4.观:《易·观·辞》:“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书·尧典》:“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诗·鲁颂·泮水》:“鲁侯戾止,言观其旆。”《楚辞·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王逸注:“足以观察万民忠佞之谋,穷其真伪也。”《说文·见部》:“观,谛视也。”《广雅·释诂一》:“观,视也。”这里用为观察、观看、审视之意。

5.烝:《书·洛诰》:“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诗·小雅·楚茨》:“以往烝尝,或剥或享。”《诗·周颂·丰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诗·商颂·那》:“顾予烝尝,汤孙之将。”《管子·八观》:“丧烝不聚,禁罚不严。”《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古代特指冬天的祭祀之意。

6.伊:《诗·召南·何彼秾矣》:“其钓维何?维丝伊缗。”《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诗·大雅·瞻仰》:“岂曰不极,伊胡为慝。”表示远指,相当于“那”。

7.淢(yu域)古同“洫”。《史记·夏本纪》:“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集韵·职韵》:“洫,或作淢。”这里用为护城河之意。

8.匹:《管子·君臣下》:“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左传·成公二年》:“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楚辞·九章·怀沙》:“怀质抱情,独无匹兮。”这里用为匹配之意。

9.匪:《易·无妄·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诗·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小雅·杕杜》:“匪载匪来,忧心孔疚。”《诗·大雅·公刘》:“笃公刘,匪居匪康。”《诗·周颂·桓》:“天命匪解,桓桓武王。”《广韵·释诂四》:“匪,非也。”这里用为表示否定之意,相当于“不”之意。

10.棘:通“亟”。《诗·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诗·小雅·采薇》:“岂不日戒,猃狁孔棘。”《诗·大雅·桑柔》:“多我觏痻,孔棘我圉。”《诗·大雅·江汉》:“匪疚匪棘,王国来极。”这里用为急切急迫之意。

11.孝:《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诗·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诗·周颂·载见》:“率见昭考,以孝以享。”《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礼记·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礼记·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里用为能继先人之志之意。

12.后:《书·舜典》:“肆觐东后。”《书·汤诰》:“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诗·鲁颂·閟宫》:“皇皇后帝,皇祖后稷。”《周礼·大宗伯》:“王大封,则先告后土。”对大地的尊称。这里用指为后土之意。

13.濯:(zhuo酌)《诗·大雅·灵台》:“麀鹿濯濯,白鸟翯翯。”《诗·大雅·崧高》:“钩膺濯濯。”《诗·商颂·殷武》:“赫赫厥声,濯濯厥灵。”韩愈《南山》:“春阳潜沮洳,濯濯吐深秀。”这里用为清新、明净之意。

14.维:《易·晋·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书·多方》:“洪惟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小雅·出车》:“王事多难,维其棘矣。”《诗·大雅·大明》:“矢于牧野,维予侯兴。”《诗·周颂·雍》:“相维群公,天子穆穆。”《论语·八佾》:“‘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秦既称帝……维万世之安。”司马贞索隐:“维训度,谓计度令万代安也。”这里用为计度之意。

15.垣:(yuán元)《书·梓材》:“既勤垣墉。”《诗·卫风·氓》:“乘彼垝垣。”《管子·八观》:“闾闬不可以毋阖,宫垣关闭不可以不修。”《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尽毁其馆之垣。”《墨子·备城门》:“周垣之高八尺。”《说文》:“垣,墙也。”这里用为矮墙之意。

16.翰:(gàn干)通“幹”。《诗·小雅·桑扈》:“之屏之翰,百辟为宪。”《诗·大雅·板》:“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本意为草木的茎干,引申为骨干,维护者、支持者之意。

17.皇:《诗·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于彼原隰。”《诗·小雅·楚茨》:“先祖是皇,神保是飨。”《诗·大雅·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国。”《诗·周颂·烈文》:“继序其皇之。”《诗·周颂·桓》:“皇以间之。”《广雅·释诂一》:“皇,美也。”这里用为美好之意。

18.辟:《书·太甲中》:“后非民,罔以辟四方。”《诗·魏风·葛屦》:“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诗·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诗·商颂·殷武》:“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孟子·梁惠王上》:“欲辟土地。”《商君书·弱民》:“农辟地。”《盐铁论·地广》:“周宣王辟国千里,非贪侵也。”这里用为开辟、开拓之意。

19.镐:(hào浩)镐京,古都名。西周国都,在今陕西西安西南。《诗·小雅·六月》:“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诗·小雅·鱼藻》:“王在在镐。”

20.雍:(yōng拥)通“壅、雝”。《诗·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始旦。”《诗·小雅·无将大车》:“维尘雍兮。”《诗·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雍。”《谷梁传·僖公九年》:“毋雍泉。”这里用为水被壅塞而成的池沼之意。

21.思:《诗·大雅·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诗·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诗·商颂·那》:“汤孙奏假,绥我思成。”《周礼·地官·司市》:“上旌于思次以令市,市师涖焉,而听大治大讼。”郑玄注:“思次若今市亭也……郑司农云:思,辞也;次,市中候楼也……玄谓思当为司字,声之误也。”《易·临·象》:“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礼记·中庸》:“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释名·释言语》:“思,司也。凡有所司捕必静思忖亦然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思,假借为司。”这里用为司法之意。

22.考:《易·履·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书·大诰》:“其考我民,予曷其不于前宁人图功攸终?”《诗·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管子·戒》:“内不考孝弟,外不正忠信。”《韩非子·扬榷》:“其事不当,下考其常。”《广雅·释诂二》:“考,问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卜征考祥,终然允淑。”李善注引薛综曰:“考,问也。”这里用为询问之意。

23.宅:《书·康诰》:“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孔传:“居顺天命为民日新之教。”《诗·大雅·皇矣》:“乃眷西顾,此维与宅。”《诗·鲁颂·閟宫》:“保有凫绎,遂荒徐宅。”《易·剥·象》:“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孟子·公孙丑上》:“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这里用为顺应、归顺之意。

24.是:《易·未济·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诗·小雅·六月》:“玁狁孔炽,我是用急。”《诗·大雅·桑柔》:“好是稼穑,力民代食。”《诗·商颂·长发》:“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 《管子·问》:“则听其名,视其色,是其事。”《荀子·非十二子》:“知命者也,箸是者也。”《荀子·王制》:“若是,则听大事烦,是又伤之也。”范晔《后汉书》:“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这里用为政府的事务、业务或国务之意。

25.芑:(qǐ起)一种良种谷子,白芑,也叫白粱粟。《诗·小雅·采芑》:“薄言采芑,于彼新田。”《诗·大雅·生民》:“维糜维芑。”《尔雅》:“芑,白苗。”《说文》:“芑,白苗嘉谷也。”

26.仕:《论语·公冶长》:“子使漆彤开仕。”《孟子·滕文公下》:“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韩非子·说难》:“此非能仕之所耻也。”这里用为从仕做官之意。

27.诒:(yí怡)《诗·邶风·雄雉》:“我之怀矣,自诒伊阻。”《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诗·鲁颂·有駜》:“君子有穀,诒孙子,于胥乐兮。”这里用为遗留之意。

28.孙:古通“逊”。《周礼·考工记·辀人》:“凡揉辀欲其孙而无孤深。”郑玄注:“孙,顺理也。”《论语·述而》:“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阳货》:“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屯部》:“孙,假借为逊。”这里用为谦逊之意。

29.谋:《书·洪范》:“聪作谋。”《诗·小雅·巷伯》:“谁适与谋。”《诗·大雅·緜》:“爰始爰谋,爰契我龟。”《左传·襄公四年》:“咨难为谋。”《易·讼·象》:“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说文》:“虑难曰谋。”这里用为考虑、谋划、办理之意。

30.燕:通“安”。《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诗·小雅·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诗·大雅·韩奕》:“庆既令居,韩姞燕誉。”《诗·周颂·雍》:“燕及皇天,克昌厥后。”《韩非子·八奸》:“托于燕处之虞,乘醉饱之时。”这里用为安逸、安乐之意。

31.翼:《书·大诰》:“今蠢今翼。”《诗·小雅·楚茨》:“我黍与与,我稷翼翼。”《诗·大雅·緜》:“缩版以载,作庙翼翼。”《诗·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这里用为遮护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