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财经热词:涨、炒、控、荒、“池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29:24

2010财经热词:涨、炒、控、荒、“池子”          新华网上海11月30日电(记者姚玉洁、魏宗凯、周琳) 每一年都有令人回味的年度表情。事关老百姓的“钱袋子”“菜篮子”“车轮子”,2010年的财经热词有笑侃,有辛酸,有狂热,有果断。一个个“标签式”的年度热词,连着国际经济问题,更显国内民生关切,暴露机制之弊,凸现调控之艰。

  “价格最贵的时候,蒜可以卖到每头1.5元,饺子店里的服务员甚至不愿意多赠送几瓣蒜给顾客。”中国大蒜主产区山东金乡县居民冯立刚认为“蒜你狠”一词贴切地表达出了蒜价上涨的“狠劲”。

    热词一:涨

        谁也没料到,一颗小小的绿豆掀开了2010年“涨价”的序幕——去年10月份新上市卖4.5元1斤的绿豆,到今年5月份涨到了10元1斤;4月份全国均价每斤5.69元的大蒜,到11月已经涨到了8元多;11月份生姜价格涨到7.13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在天涯社区发起的“年度汉字”的调查中,“涨”字毫无意外高居榜首。

        一个“涨”字,催生了“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糖高宗”“油你去”“煤超风”等网络热词,也催生了囤货抗涨的“海囤族”和节省开支的“抠抠族”;以往并不为百姓关注的“恩格尔系数”、M2等财经专业名词,也开始成为不少人的口头禅;有好事网友晒“一百元能买到什么”,原本“找不开”的百元大钞,如今只是30斤大米,或8斤猪肉,或半只阳澄湖大闸蟹,或15.5升93#汽油……这些打趣自嘲的背后不乏民生多艰的淡淡辛酸。

  涨价是个问题,但还不是第一问题,收支能否平衡关键在于收入能否与物价保持同步增长——最好收入的增幅能超过物价。   扩展阅读:
 
  • 继"豆你玩""蒜你狠"后生姜价格涨势明显  (2010.7.2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26日电(记者谭谟晓)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7月26日,猪肉价格继续回升;蔬菜、禽蛋、水果、奶类价格以涨为主;食用油价格以降为主;牛羊肉、水产品、食用油、成品粮价格微幅波动。

  多个地市的信息采集员反映,继大蒜、绿豆价格持续上涨后,近期生姜价格也出现上涨。我们监测的数据显示,6月下旬以来,全国生姜价格呈上涨走势,近期价格涨速明显加快,7月14日—26日连涨13天,至每斤5.93元,与6月下旬相比,目前全国生姜价格累计上涨8.8%。从省区市来看,超过九成的省区市生姜价格出现上涨,其中海南涨幅居首,达36.7%,天津、陕西、贵州、山西的涨幅较为明显,分别为24.2%、20.2%、17.0%、16.4%。

  监测的21种蔬菜中有9种价格上涨,5种持平,7种下降。豇豆、油菜价格分别下降1.6%、1.2%,菠菜、四季豆、黄瓜、茄子、胡萝卜价格降幅在0.4%—0.6%之间;大白菜、菜椒、土豆、洋葱、大葱价格持平;芹菜、生菜、西红柿、白萝卜、尖椒、圆白菜、苦瓜、大蒜、生姜价格涨幅在0.4%—1.8%之间。
  • 蔬菜涨价接力赛 土豆也来“豆你玩” 
  • “苹什么”涨价 下一轮接着“豆你玩”?  (2010.10.28 北京晚报)

接连不断的农产品涨价,已经被聪明的网民们当做了一场造词运动。

  继“豆你玩”、“蒜你狠”等接连成为热门网络词汇之后,新近出炉的“苹什么”接棒登场。就在这个深秋,突然蹿高的苹果价格令消费者有些措手不及,有人惊呼吃不起蔬菜又吃不起水果了!

  今年每一轮农产品涨价所引发的骚动中,都会有大批所谓的“炒家”显现身影。此次苹果涨价的背后同样存在着明显的炒作举动,只不过更加无所顾忌,甚至不再遮遮掩掩。然而在投资专家的眼中,“苹什么”的游戏似乎已经有了危险的征兆,随着越来越多炒家的介入,这轮炒作看起来更像是在“博傻”。

  树下坐着大批买家苹果却还挂在树上

  山东栖霞是著名的苹果产地,也是此次苹果涨价的最前线。当陈莹走进这里的果园时,却发现了一件让她无法理解的事情:村里的岔路上都坐着大批等待收购苹果的买家,但大部分的苹果却还挂在树上,果农并不急着采摘。这位专业财经媒体记者说,就是这个奇怪的场景,让她真正觉得这件事确实“疯狂”。

  陈莹(专业财经媒体记者):

  在去果园的路上,我看到了苹果的第一道交易。通往村子里的每条岔路上,都能看到好多“代办”收苹果的人,随便搭个棚,铺块布就开始做生意。一位代办人告诉我,今年来栖霞收苹果的人比往年多了一倍,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就连卖菜的、养猪的也都来栖霞收苹果了。

  这么多人来栖霞,当地果农也搞不懂是为什么。往年进入10月份苹果才刚开始收获,可是今年这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来抢了。因为大家都在传,今年的苹果肯定会涨价。因为苹果的国内价格是随着出口价格而定,今年的出口价格已经涨了50%,那么国内价格至少也得涨50%以上。

  我在果园里看到,至少有一半的苹果都还挂在树上没有摘呢。我问果农这是为什么,他们说是人手不够;又说今年因为天气原因,苹果收成不如往年好。怎么往年反而不缺人手呢?其实果农们挺不容易,有一家四口告诉我,他们风餐露宿种一年苹果,才赚三五万元,今年借着涨价,说不定还能多挣点儿钱。

  果农们一天不摘,苹果价格就会涨一点儿。那么多代办人收不上苹果,只能每天坐在宾馆里干着急。其实他们还不是真正的炒家,甚至就连究竟是谁出钱让他们收苹果也不知道。有个代办人说,他听说炒家里有山西来的煤老板,也住在宾馆里,可是光从外表看不出来,就是迎面撞上他也未必认得出。

  其实栖霞这边的情况还算理性,毕竟大家还有讨价还价的商量余地。甘肃那边也是苹果产区,受自然灾害影响,那里的苹果今年也减产了。我得到的线索说,现在甘肃那边的苹果收购价格更加疯狂,甚至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人家随口开个价,随便你买不买。

        从“豆你玩”到“苹什么”,今年农产品价格的异常波动所引起的骚动背后,充斥着太多普通消费者看不懂的问号:为什么农产品会在今年被集中炒作?为什么蒜、姜、苹果这些并不起眼的东西也能产生暴利?这些炒家来自何方?他们究竟是何居心?其实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谜底早在去年就已经揭晓了——

  郭献阳(银河期货分析师):

  我们过完年以后就在监测农产品价格,那个时候就已经能看出很多问题。2008年刺激经济政策出台后,大量资金并没有被投入实业,而是进入资本市场来回运作。加上今年国家一直调控房地产,一大批资金撤出后,也急于寻找投资工具。农产品价值长期被低估,就被热钱盯上了。

  从年初到现在,被炒作的农产品一定有三个特点:一是易储存,比如苹果,冷库保存一年甚至两年都没问题;二是不易受到政府调控影响,而且需求比较旺盛;三是其主产区的产量受到天气等因素影响,存在减产的预期。只要符合这些属性的农产品,接下来都有可能被拿来炒作。

  我不能说这样的炒作存在恶意,我只能说这其中存在利益。对于热钱来说,投资什么生意都无所谓,只要有盈利性就行。商业就是这样,并不是说他们非要把市场炒成什么样子,既然连煤老板都来买苹果了,那就说明他们肯定看到了很大的升值空间,这是他们唯一的出发点。

  (苹果毕竟不是生活必需品,如果价格炒得太离谱,消费者不买账,不是也会迫使价格降下来吗?)苹果肯定不是最后一个被炒作的品种,如果消费者不买苹果,热钱还会选择另一个产品去继续炒作,而不会停下脚步。这就像是今年人们看到的农产品价格轮动,按下葫芦又起了瓢。
“说不定哪个政策就会成为叫停涨价的转折点”

  和工业品、房地产相比,农产品的资金承载量其实并不大。在山东栖霞,持有小笔资金参与苹果炒作的业余炒家已经开始担心,如果主力资金突然撤退,苹果会不会因崩盘砸在自己手里?而在北京,很多普通消费者也有怨言:“都炒成这样了,难道就不该有部门出面管一管吗?”

  郭献阳:有几种农产品的炒作风险其实已经相当大了,比如白糖和棉花。据我们分析,现在很多炒家是利用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进行一些相对的操作来获利。其实国家已经在着手调控,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等手段来回收流动性。但是调控不可能一蹴而就,说不定哪个政策就会成为叫停涨价的转折点。

  喻猛国(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研究员):

  现在大家都觉得苹果价格高,那是在和去年的价格比,但是你如果用房价当参照物,算一算去年一套房子能换多少斤苹果,今年一套房子能换多少,比例反而下降了;其他的东西都在涨价,苹果为什么不能涨呢?

  这次苹果涨价的涨幅其实并不算高。从长远来看,农产品的收益仍然偏低。我觉得更大的问题不是大蒜、苹果的价格上涨,而是粮食价格涨不上去。我们必须要保护农民的利益,保护农民的利益本质在于保护粮食安全。我们应该提高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容忍度,你让农民多赚钱,他们才可能多种粮。

  从政府层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用反映正常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来引导农民,对于发布虚假信息的应该严厉打击,完善市场体系。农民了解了正确的价格信息,就能在和中间商交易的时候卖一个合适的价钱,获取更多的利益,也更有积极性。

  下一轮:接着“豆你玩”?

  “苹什么”风头正劲,已经有专家在为其物色接班人。按照目前市场人士的分析,豆类产品将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被热钱和游资拿来炒作的目标。难道在经历了轮番折腾之后,“豆你玩”又将卷土重来?

  相对于其他农产品,豆类产品比较特殊,主要表现为两个特性。

  一是相对于籼稻、玉米和小麦等农作物来说,豆类产品受外资干预比较大,特别是随着国内消费量的逐年增加,进口依存度也在增加,因此国家的调控能力就显得比较被动。这样的品种,天然就是游资喜欢的炒作对象。

  二是现在国内农民种植大豆的收益非常低。在东北地区,农民种一亩大豆的收入可能要比种一亩玉米的收入少三四百元。这样少的收益,就会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一旦大豆产量减少,对于炒家来说,就意味着存在远期的升值空间。
——银河期货分析师郭献阳

  “苹果四代”?“四袋苹果”

  丰台区的一家大卖场里,一包已经称重封袋的苹果又被丢回了货架。

  “才6个苹果,居然要20多块钱,太贵了吧!”放下苹果的是一位女顾客,嘴里仍在不停地唠叨。货架上摆着的价签上显示:这种产自山东的红富士苹果,如今的售价已经达到每斤8.68元。这样的价格和飘洋过海而来的进口美国青苹果一样了;买一个苹果的开销,足以买整整1斤河北梨。

  这才仅仅是个开始。令很多年轻人担心的是,爽口的苹果汁饮料也许同样要迎来大幅涨价。有消息称,胶东半岛果汁企业已经提高了残果的收购价格,由去年的每斤0.35元左右提高到今年的0.6元左右。如果照这样涨下去,一瓶苹果汁饮料卖到六七元的价格,还会有人掏钱埋单吗?

  苹果涨价,网上少不了议论纷纷。已经有人决定不再买账了。网民田园色彩说:“我决定啃萝卜补充维生素!”不过也有人在沾沾自喜。另一位网民“嘻嘻喊喊”则发了条微博:“幸亏中秋节单位刚发了一箱苹果,我赚了!我赚了!”还是“燕儿窝”高瞻远瞩:“是不是连朝鲜冷面也吃不起了?那里面也有两片苹果哪!”

  不久之前,同样被命名为“苹果”的iPhone4手机在国内上市,当时网络上一度流行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四代,我去买四袋苹果。”随着苹果价格的飙升,有网民重温这句话时感慨地留言:“我们的这个距离,现在越来越近了。”

  • “糖高宗”是怎么登基的  (2010.11.5 钱江晚报)
   

记者深入广西产糖重镇调查

白砂糖近期猛然发力,现货、期货价格均创历史新高

记者深入广西产糖重镇调查,所谓干旱减产只是个幌子

有浙江人300万拿来炒白糖期货,豪赚7000万

        “糖高宗”!“糖玄宗”!糖价凶猛,网友发明了新词。

        在持续泛滥的流动性推动下,农产品价格如脱缰野马齐齐上扬。一度是价格洼地的白糖不能幸免,沦为热钱新的战利品。原本低调的白砂糖近期猛然发力,价格扶摇直上,突破每吨7000元,再创历史新高。 6000,6500,7000,7400!自10月9日冲破6000元/吨价格以来,全国最大的食糖产区广西南宁的现货报价一次又一次让人咋舌。没有人知道,这匹脱缰“野马”何时会停下来。

        杭城超市里,白糖的零售价已经涨到了5元/斤以上。得益于上一采购季的套期保值,今年像冰淇淋、雪糕等冷饮甜品还未涨价,如今成本一再高企,下游用糖企业有了涨价的最好理由。与食糖有关的糖果、巧克力等产品已经有品牌开始提价,年底结婚的准新人遭遇甜蜜的烦恼。

        糖本无辜,奈何有人想操纵走势从中牟利。魅影重重,谁在陷害“糖高宗”?

    A》》》》》 种蔗大户

        一根甘蔗,撬动各方力量来到桂南小城。崇左,毗邻南宁,新晋“中国糖都”。全国20%的蔗糖产自此地。

        “最近来崇左的人越来越多,卖糖的来了,做期货的也来看了,有很多你们浙江人,杭州的温州的,上海的也有人过来。”广西永凯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左江分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隆海峰说。

        广西是全国主要糖产区,蔗糖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被誉为“中国糖都”的崇左是广西第一大蔗糖产区,占全国产糖量近20%的份额。在崇左,蔗糖产业是这里的支柱产业,街上随便遇到一个人都会和甘蔗有关。

        到了后的第二天早上,我们在崇左江州区建设路的一家桂林米粉吃早饭,对面就坐了个种甘蔗大户。“家里有1000亩,今年收成不错,大概收入上百万元吧。”低调的大户风卷残云般扫掉一碗牛肉米粉,轻轻地走了。
 B》》》》》 “减产”幌子

        看似歌舞升平,却与上游蔗农、中间环节的小批发商无关。

        在我们采访的几家批发市场,有些糖商几乎无糖可售,价格实在太高,高得不敢进货。试想,假如一本《时尚》杂志突然进价要200块,小报摊哪敢进来卖,砸在手上全赔了。来自崇左的白糖贸易商郑老板干脆做起了木薯淀粉生意。

        分析师、行业专家们从未来供求、气象灾害、游资炒作来分析糖价飙升的原因,并且预测涨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从上半年开始,干旱减少一直是主流说辞,支撑了糖价牛气冲天。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三天的时间里,本报记者到广西南宁的交易市场,崇左的产糖腹地,采访蔗农、制糖厂和批发市场、贸易商等各个环节。在调查中发现,干旱减产一说,竟是利益集团炒作时放出的幌子。“中国糖都”崇左,大部分甘蔗基地不仅没有减产,很多蔗区反而出现了增收的情况。全广西大抵如此。

    C》》》》》 新榨季,“糖高宗”退位?

         那么,谁是这拨行情的幕后推手?

        广西糖业协会理事长农光说:要了解糖价大涨的幕后原因,可以从蔗农那里寻求答案。

        广西的蔗农说:不是我们,我们只是看天吃饭,原料蔗收购价格是国家定的……赚大钱的是糖厂。

        制糖厂异口同声地说,也不是我们,今年糖价5000元/吨以下我们的白糖基本都走光了。贸易商和批发商说:我们只是糖厂的搬运工……

        和其他农产品一样,飙涨的糖价也被认为与游资的介入有关。有专家强调,糖价飙升的关键原因并非是供应无法满足需求,而是供需缺口被多种因素无限地放大。不久前那旨在抑制涨价的抛储,竟无意间成为糖价大涨的诱因。

        调查采访的最后,矛头一致指向了神秘的炒作资金和涉糖的利益集团抱团控市,从中牟取暴利。在一片要不要挤泡沫的争论声中,投机资金蜂拥入市,争分夺秒抢筹,左手期货,右手现货,大笔资金腾挪展转,推着“糖车”大干快上,推着糖老爷变成了“糖高宗”,又变成“糖玄宗”。

        秋风劲,榨季来。昨天上午10点,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阳明糖厂正式入蔗开榨,广西2010/2011榨季制糖期生产启幕,这是空头的稻草还是多头的帮手?随着新糖的即将上市,疯狂的糖价将选择向上还是向下走,拭目以待吧。(首席记者 罗凰凤 本报记者 张妍婷)
 
蔗糖“干旱减产”纯属瞎说 蔗农有“甜蜜”的烦恼

 

崇左一蔗农经过自家的甘蔗田

记者深入产糖腹地,今年风调雨顺,产量普遍增长

   “干旱减产”纯属瞎说

        中国的“糖都”在哪里?地处亚热带的广西气候适合甘蔗的生长,中国每10吨蔗糖中有7吨产自广西。广西的“糖都”在崇左,蔗糖业是当地第一支柱产业,占据全国产糖量近20%的份额。

       不用去皮去根,这头扔进去,设备那头出来的就是糖。广西人都认为榨蔗糖是甜蜜的事业,一问今年是否“干旱减产”,蔗农直摇头,“瞎说的”。

    风调雨顺,甘蔗增产正当时

        10月27日,记者从广州南宁沿着南友高速(南宁到友谊关)一路向西南行进,120多公里的路程,来往的车不多,路两边都是密密麻麻的甘蔗林。目前,外界普遍猜测今年广西甘蔗产量将继续受到自然灾害影响。但是崇左江州区的村民并不觉得,丰收的喜悦写在村民黝黑的脸上。

        “没有啊,今年天气很好。”在叫何村一片甘蔗林里碰到村民60多 岁的黄大伯一家,赶在最忙的收割季前,他忙着在甘蔗田边平整土地,准备来年再扩种。甘蔗“认天也认地”,在正常的年景,如果拔草施肥除虫到位,每一亩甘蔗大约可以收获4吨的甘蔗,他家的3亩地今年收成不错。

        在南宁开出租车的林树棉来自南宁武鸣县,家中历代种甘蔗,有20多亩。“刚开始有点干旱,通过人工灌溉,问题不大,4月以后雨水就比较充足,风调雨顺。”林树棉一直关心甘蔗的长势,“最近回家看了看,还很不错,亩产有6吨多,往年都在5吨以下。”林树棉说,他所在的村家家户户种甘蔗,一些保水保肥措施做得好的,今年亩产过8吨。至于甘蔗出路,根本不用愁,全部供给南宁糖业。
        采访中,说到减产,各大糖厂纷纷摇头,临近丰收季,喜报也纷纷传来:

         广西永凯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左江分公司(下简称“左江糖厂”)旗下15.7万亩蔗田,今年丰收甘蔗75万吨,增产了15万吨;

        崇左湘桂糖业有限公司(新和糖厂)增产了15万吨,亩产由去年的4.2吨提高到4.8吨。

        崇左糖业发展局最近忙于在全市搞“雨后田间管理突击月”活动,以保证在最后的1个月,已经长成的甘蔗不发生“意外”。根据下乡了解的情况,今年甘蔗长得不错。江州区为例,9个乡镇、2个华侨管理区全部种植甘蔗,该区域榨季指挥部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江州区近年来种蔗面积100万亩以上,预计今年甘蔗产量为503万吨,比上个榨季增产77万吨。

        日前召开的新榨季全国食糖产销工作会议披露数据显示,广西新榨季种植面积1520万亩,同比增40万亩。

        萎缩的蔗田,蔗农糖厂的“甜蜜”烦恼。辛苦了一年,蔗农们很关心今年的收成。

        按照价格联动机制(政府部门为保障农民利益实行的制度),2010/2011年榨季普通糖料蔗收购首付价由上榨季的260元/吨提高到350元/吨。每吨普通糖料蔗收购价格350元与每吨一级白砂糖平均含税销售价格4800元挂钩联动,挂钩联动价系数值维持6%不变。

        这样算下来,林树棉一家20亩甘蔗的收入将近4万多元。再算种植成本,不计人力,单算蔗苗、施肥、除虫等费用,每一亩甘蔗需花费约七八百元。

        在崇左太平镇冲塘村,蔗农王大伯种下的3亩甘蔗已经到了收割的季节,他告诉记者,种甘蔗是个辛苦活,虽然收购价有所提高,但是现在的种植成本、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了。当地的砍蔗工一亩天要六七十元,找越南工包吃包住还有50元一天,装蔗工一车也要百来元还是去年的价格,估计今年还要涨点。

        不少蔗农在寄希望于甘蔗收购价格提高的同时,也在犹豫是否改种其它经济作物。农民的一喜一忧,广西永凯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左江分公司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隆海峰看在眼里,该糖厂主要分布在濑湍镇和那险镇的几个农场,近年来,该辖区内的蔗田面积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比往年减少了近2000亩。

       隆海峰告诉记者,驮卢镇的部分村民改种香蕉,该镇的甘蔗产量最高时曾经一度达到80万吨,但去年这个数字却萎缩至48.3万吨,另外濑湍镇也有人改种木薯了。“其他经济作物与甘蔗抢地,这也是难免的。”新和糖厂的赵经理也注意到了这个苗头。“不是农民不愿意种甘蔗,而是投入产出比太低,”贵糖股份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的确有蔗区农民改种木薯或者桉树等经济作物,主要是因为种甘蔗收益低,此外相关税收政策也是一大原因。

    糖价多米诺:下游商户扛不住

        在这轮糖价涨声中,下游的经销商也变得不安起来。 进入9月,库存糖销售殆尽,新糖又还没有上市。货源稀少加上厂家惜售使得糖市形成卖方市场。

        “现在糖价一天一个价,不敢做了。”10月29日,广西南宁糖业大厦12楼,广西崇左金大地贸易有限公司,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碰见郑老板时正在联系木薯淀粉的业务,说起眼下的白糖,他连连摇头。

        “今年走出这个行情,确实没意料到,4500元/吨以下就不做了。”郑老板是广西崇左人,凭借家乡的蔗糖产业的地域优势,他从几年前开始做了起白糖贸易,靠着中间的差价。但是生意眼下越来越难做了。

        大概从今年5月份起,郑老板就基本停掉了下游客户的单子,如果他们坚决要货的,就转到其他有货的贸易公司。“现在糖价这么高了。行情波动这么大,没有上千万资金囤几千吨白糖,一般人吃不消的。”郑老板说,现在他的注意力都放在木薯淀粉上。

        贸易商调头快,对于长期经营的专业糖类批发商来说,就显得有些被动了。

        10月29日,记者走访广西华西路上的南宁副产品市场。偌大的市场,显得有点冷清。经营各类糖的锦祥商贸公司魏经理架着老花镜在盘账。“市场上糖是有的,有些期货囤着的,价格下不来。”他的前面堆着几包白糖,南宁糖业的白糖每包368元(50千克),湘桂集团的每包363元,都是客户预定的,价格一分不少。“我们也没办法,基本就赚点运费,有客户总不能把他‘推’出门外。”
新榨季揭幕:空头能喘口气吗?

         榨季将至,各大糖厂开始忙起来。

        东亚崇左糖厂的工人开始忙碌了。10月28日记者赶上了他们的设备大检修,三个大烟囱里冒出嗤嗤蒸汽和巨大的轰鸣,百里外的人也听到了呼啸:新榨季来了。检修工巫师傅、蔗渣工农师傅告诉记者,从11月份到来年的4月,接下来的半年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他们很快进入三班倒状态。他们的开榨日期定在11月中旬。

        南宁糖业旗下糖厂已于昨天开榨,这是新榨季广西最早开榨的糖厂,也是国内首先开榨的甘蔗榨糖厂。业内人士表示,北方甜菜糖已经开榨,南方甘蔗也将步入压榨阶段,白糖大涨可能是主产区开榨前的虚假繁荣,后期食糖供给将集中进入供应期,能够缓解短缺局面。

        南华期货分析师王晨希认为,11月份新的榨季来临,预计12月白糖的价格有些许回落,但由于临近新年,是白糖的消费旺季,降价空间不大。广西新和糖厂赵经理表示了类似的看法,他说新糖开榨后糖价将出现下调,但预计截至明年春节后,仍将处于6000元/吨以上的高位。糖价被热炒的局面令人十分无奈,新榨季启幕,在高价的诱惑下,难免已经出现跨区域抢甘蔗等违规行为,活跃的甘蔗贩子也令糖厂防不胜防。(首席记者 罗凰凤 本报记者 张妍婷发自广西崇左)

做了10年糖的贸易商不敢碰糖 赚了7000万的炒家不收手
 
 “糖高宗”即位,海内外热钱就是那双幕后推手

        广西地里用来榨糖的甘蔗,又细又硬,放在杭州超市,一定卖不出8块/根的价格。可用它榨出来的白糖从今年不到5000元/吨最高涨到7436元/吨,倒推着算,每根甘蔗就差不多值8元。

        蔗糖的价格,多年来一直在4000元/吨徘徊,而今脱离轨道,冲破2006年最高纪录6000元/吨后,在10月份20天内爬上7000元/吨大关,这让年初那些看空今年糖价的贸易商、投资商大跌眼镜,也让一部分看多的人赚到手软。

        糖价被点燃爆炒,有人追问撬动行情的支点在哪。在浙江新世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吴凌眼中,根本原因还是一个“钱”字——通胀预期作祟,热钱铺路,加上一部分利益集团上下其手,囤货牟利。

        浙江一陈姓投资者,几个月前300万元扎进期货做白糖看多,如今账户上已经7000多万,最高的时候突破8000万,资本足足翻了26倍。最近,期糖回落,前两天还吃了个跌停,但他表示还不想收手:“还有一波好做”。

        “做白糖期货的今年是冰火两重天,只盯技术层面的,今年损失惨重,而少部分看好宏观大势的,就赚翻了。”分析师吴凌说,国庆节刚过,也就是糖价涨得最疯狂的那几天,期货保证金从1500亿涨到1800亿,一下子多出300亿,就跟这拨炒糖热钱有关系。

        从广西到浙江,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试图找出热钱的“魅影危机”。

    做了10多年糖的贸易商不敢碰糖

        广西南宁,一幢不起眼的大厦,X先生正在电脑前看当天白糖的期货价格。“圈内这些人,大家都认识。”记者软磨硬泡,对方才愿意接受采访,但必须回避名字。

        “我们只是糖厂和销区之间的搬运工。”他说得很形象,他们的销区主要在珠三角、江浙一代,其实就是大批发商,帮助广西以外销区的糖类批发企业找货,卖货给他们,他是南宁人,老板是福建人,在这个公司已经做了10多年,对当地各个角落摸得滚熟。

        “2006年,糖价曾创过新高,但那时现货也就到5500元/吨,期货也就摸了下6000元,才一天就下来了。”
一位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介绍,当糖价超过6000元/吨,后期风险就加大了。因此,国庆前后那波超常涨势,X先生只欣赏,何时是个头?他已经不想了。

        “现货我们在6000元以下就已经走光了,期货,不敢碰啊。”X这一个多月都很空,因为已经1个月没开工了。“手上资金原来能买200吨现糖,现在不够了,价位已经这么高,出手再快,中间也需要几天,万一跌下去,就亏了,所以很多人都不敢做,你去看糖网上交易,最近虽然价格一天一个涨,但成交量并不高。”

    广西本土“大鳄”猛吃糖

        广西糖网目前已成为广西最大的网络交易平台,40%以上广西产地白糖在此交易,而就在今年6月的某两天,一位中间贸易商发现那几天成交量都特别大,甚至出现无货。

        “可能当时就有人在大量进糖,应该是本地大户。”该贸易商说,10月份开始,食糖紧张的消息就放出来了。其实,从广西糖网上的历史数据看,中秋过后的一段时间基本无交易量。

        “经济回暖,白糖的销售势头转好,价格上涨对糖厂和贸易大户来说,绝对利好。”X先生说,利益团体希望能将价格稳定在高位,上半年销售火爆,于是开始惜售,你囤点我囤点,缺糖的风声就传开了。

        “10月份前,股票、期货走得比较稳,10月8日开始,开始飙升。”浙江新世纪期货首席分析师吴凌说,这和现货放出紧缺风声的时间点正好吻合。

    浙江游资不甘寂寞

        一个糖商的20年江湖,今年可谓最风光。

        11月1日,桂林的2010/2011制糖期全国食糖产销工作会议召开,这场被称为全国糖业走势风向标的会议,就像一场武林大会,各路高手云集。金华人陈一鸣(应对方要求,化名)也在其中。 这几天,陈一鸣在南宁、柳州的各大糖厂和交易市场转悠,拜访各路朋友,这是一个以糖串起来的圈子。

        做了20多年的白糖贸易,今年的行情让陈一鸣也看不懂。虽然他今年一直看多,但当涨到6100元~6300元/吨时,特别是中秋后,白糖没什么行情趴着不动,手里的白糖就出得差不多了,也没急着补货,等到行情又一拨起色时,手里只有几吨了,赶紧回头补,每吨还倒贴了200元运费。

        辛苦大半年,陈一鸣的现货收成差不多打个平手,倒是期货市场上赚得合不拢嘴。
    “在期货市场,白糖是个小品种,很容易被拉高,拿出1亿建个仓,后面就会有人给你抬轿子。”新世纪期货的分析师吴凌说,其实这一波换手率还挺高的,说明有各路资金在推动。而在浙江,手头有个几千万、几个亿的人并不少,加上“通胀预期”这个催化剂,今年“炒风”难怪特别猛烈。

        在上亿的大资金面前,陈一鸣只是一个小散,与之相比,大机构大资金在白糖期货现货市场兴风作浪就更明显。 

        浙江一家大型期货公司资深分析师叶先生表示,“国庆后,浙江游资的炒作手法非常猛,投机气氛非常浓。”

        记者根据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公布的持仓量统计发现,这轮上涨中,浙江系资金坚决做多。尤其是10月15日空翻多非常明显,之后浙江永安期货持仓量跃居第一,成交量非常大,10月25日,以浙江永安期货为首的浙江系持仓最高达142万手,当天白糖1011期货合约被抬到了7500元/吨。

    新糖来了,糖价还会往上走么

        “年底前,还是用糖高峰,加上国储糖今年已经放了8次,剩下不多,这个窟窿必须补回去,国际糖价又走在高位,糖价应该还会维持在高位一段时间。”吴凌说,但这并不代表没有风险,他觉得糖价现在还是偏高,现货价格已经超过期货价格。

        “能否用好期货这个工具,是糖企在竞争中分出胜负的一个关键。”一业内人士表示,每年该公司的部分糖在期货市场上做了套期保值,一般卖方做空,下游饮料、食品贸易商做多。这个思路,今年被打乱了。“行情一路上涨,很多卖方反手做多,泡沫就是这么吹大的 。”

        “资本市场上,白糖比较容易操作。”叶分析师表示,目前白糖定价依据不受国际影响,不像铜、橡胶等行情受外盘影响非常明显,因此白糖国内行情最容易被操控。同时,和棉花的利益群体分散不同(遍布国内外,有进口商,贸易商、生产商等),白糖的投机力量相对集中在南方,盘子小,价格相对低,资金门槛也相对低。“棉花盘子大,价格都3万元/吨了,都赶上金属了。相对来说,让白糖价格‘飘’起来比较容易。”

        正如一个贸易商说过,“糖高宗”的诞生,不是糖多糖少的问题,而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记者 张妍婷 本报首席记者 罗凰凤发自广西崇左)
 

  • “药你苦”接棒“糖高宗” 中药材再领跑涨价潮 (2010.11.22  中国新闻网)

        继“豆你玩”、“糖高宗”之后,中药材接过涨价接力棒,玩起了“药你苦”。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价格相比,10月共有459个中药材品种价格上涨,占总量約86%。其中太子参(宣州产地)上涨幅度达到612%,涨幅惊人。

  21日上午,在西安济世堂药店,家住和平路的赵女士惊讶地发现,一贯在人们眼中价格“平民化”的枸杞,涨价涨得有点离谱。9月枸杞零售价在每斤40元人民币左右,现在已涨到50多元。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药材全面涨价,药店销售的饮片、膏方只有跟着上涨,不然连本都保不住。

  中国民间有冬季进补的习俗,每年立冬前,60多岁的顾阿姨都要去药店为一家4口人配滋补膏,但今年价格贵得让她有些咋舌,平均每副膏方都超过1000元,权衡之下,她只得减少分量,缩短疗程。“涨得太夸张,快补不起了!”

  记者在西安万寿路药材批发市场看到,与今年2月相比,包括金银花、胖大海、半夏、当归在内的80%以上的品种价格都有所上涨。其中太子参批发价格由今年2月的60元/公斤上涨到目前的238元/公斤。药材商人于先生透露,中药材价格普遍上涨主要有四大因素,除了游资炒作,还有中草药种植面积减少、反常气候的影响和中药需求量增大。他还表示,中药材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如果因为价格过度上涨而导致药材质量得不到保证,后果会非常严重。

  今年以来,在持续的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之后,与之相比属于“小众”的中药材也开始“冲击”中国居民消费的物价水平,成为新一轮的涨价热词。从“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到“不蛋定”、“糖高宗”、“药你苦”,消费者用调侃的方式表达了不满与无奈。有业内人士分析,对于中药材下游的消费端,2011年正是同中药材市场“博弈”期间,今年中药材大涨,必然会刺激农民的种植热情,因此中药材价格有望在明年下半年趋于稳定。(冽玮 金鑫)

  • 菜价回落难改“海囤族”担忧 网友晒“菜奴攻略”  (2010.11.25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1月25日电(记者姚玉洁、岳瑞芳、李亚彪)在一家网站近期发起的一项调查中,“涨”字遥遥领先成为网民心目中的年度汉字。面对物价普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海囤族”,有人囤米囤油囤菜,有人囤电囤气,更有人网上晒出《菜奴省钱攻略》……

        近期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的协力调控下,大蒜、生姜及各类蔬菜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但多种迹象显示,当前我国物价超预期上涨是常规因素与新增因素并举、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交织的结果。除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相关部门更需从“紧货币、增供应、补终端”等多途径解决物价上涨难题。

    高物价催生“海囤族”

        今年以来,蒜、姜、苹果、糖、棉、油、煤、铜、铝、黄金、锌、锂等一系列农产品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高,格外引人关注。10月份CPI同比上涨达到4.4%,其中蔬菜价格上涨31%,远远高于市场预期。

        近期菜价回落,让很多市民心里舒坦了不少。“这两个礼拜蔬菜价格慢慢有所回落。”在上海莘庄家乐福超市买菜的市民汪晓芳说,“小青菜、萝卜、芹菜等比前阵子每斤便宜了三五毛钱,生姜、花菜价格降得更多。”

        但不少“海囤族”仍然打算趁现在菜价便宜,多买些质量好的大白菜、土豆、芋艿、山药等蔬菜“囤”起来,以防寒潮忽然来袭菜价再涨。北京市民沈琪则告诉记者,市里刚举行天然气调价听证会,她已赶在调价前在卡里加了1000元的天然气,食用油也买了5桶。近两天,担心天气转冷白菜价格继续上涨,她和同事又准备囤积白菜。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普惠南里的王奶奶今年70岁,老两口每月退休工资约2500元,还养着一个40多岁的智障女儿。因为菜价上涨,她每月买菜支出已由原来的550元左右涨到700元。为了省钱,她每天要早起到附近的华联超市排队买特价菜,这里白菜比早市还要便宜2毛多钱。如果没有特价菜,她就多跑几个市场,比较后才买。王奶奶还隔三差五让老伴坐40多分钟公交车到南四环附近的新发地批发市场买菜。

        一个名为《菜奴省钱攻略》的帖子近来被各大网站和论坛争相转载。不少网友称,当了“房奴”“卡奴”后,如今又被迫变成了“菜奴”。有网友仿海子的诗歌戏作:“从今天起,做一个对自己抠门的人。出门只坐公交,去近的地方就骑车或步行。不煲电话粥,尽量短信飞信说事……”

 多重因素“并发”导致物价“居高难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元春等专家认为,国内的通货膨胀形势较为复杂:除常规因素外,还呈现往年未见或少见的新增因素;有的是可控因素,有的则是非可控因素。

        除气候、灾害等常规或季节性原因,以及国内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环境成本上升等因素外,专家普遍认为,长期的货币超发积累因素突出,再结合目前时间点上整个社会成本的全面上升,是引发当前物价快速上涨远超社会预期的主要原因。

        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说,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央行都存在货币超发的问题,特别是2009年以来实施的货币政策“宽松”。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广义货币存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广义货币存量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200%。

        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张岸元则认为,物价上涨更本质的因素在于各类社会成本特别是基础性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在食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蔬菜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过去农民只在乎种子、化肥、农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劳动也是生产农产品的成本,但随着城市农民工“劳动力成本”概念的出现,农民意识到了劳动的价值也应该在农产品价格中体现。

        “棉花为什么上涨?一个重要原因是棉花成本构成中,劳动力占比很高,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用手工采摘棉花的国家之一。”张岸元说。

        此外,美国货币的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也是导致流动性泛滥的原因。中国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表示,今年以来包括谷物、大豆、橡胶、有色金属、铁矿石等价格均飙升,造成我国下游制造业成本攀升。由于我国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较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至少占到目前国内涨价因素的1/3,而这是不可控的。
紧货币、增供给、补终端

        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期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政策措施,提出“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随后,《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发布,措施共16项,此举传递出中央严控物价、控制通胀的坚定决心。

        调控立竿见影,尤其是前期游资介入炒作部分品种,价格回落幅度相当明显。在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山东寿光,大白菜的价格已经从最高时1.6元/公斤回落至1.06元/公斤,下跌逾34%;大蒜从10月中旬的每公斤14元跌至10.6元,生姜每公斤也从上周的6.6元跌至5元。

        但也有专家指出,临时的价格干预措施能在短期内促使物价回落、保障居民生活,但从此轮涨价因素及物价长期走势来分析,还须着眼于“紧货币、增供应、补终端”等途径来解决。

        据安信证券经济学家高善文等专家预测,全球资源能源的减少加上无可逆转的劳动成本上升,低物价时代已经过去。在多重因素推动下,短时间内物价迅速回落的可能性不大,明年CPI高于3%的“警戒线”可能性较大。

        收紧流动性无疑是控制通胀的强有力手段之一。11月19日,央行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距离上一次上调仅隔了9天时间。业内人士认为,最近1个月内,央行连续3次出手,一次加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显示流动性管理及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已经成为央行的首要目标。

        而在陈克新看来,应对物价上涨,光“摁”还不行,“为防止价格干预导致供应减少、反过来推高物价的情况出现,我国亟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粮食蔬菜规划,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千方百计增加农产品供给。与此同时,通过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等措施,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

   黄龙玉(资料图片)   

     疯狂棉价遭遇宏观调控巨掌一击,在新疆阿克苏的5000温州棉商八成赔钱。李林春的公司至今仍积压了大量棉花。
  热词二:炒

        大蒜、绿豆、白糖、中药、和田玉、翡翠、红木家具、邮票、大红袍……这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商品却有一个共同点:2010年,它们都是游资的宠儿。

        资本布局大蒜市场,其实从2009年就已经开始。在“预防甲流”的旗号下,大蒜价格一路飙升,而经过一年的囤货待涨,今年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大蒜批发价格同比已上涨九成左右。与此类似,棉花的价格从前两年的每吨1.3万元,今年“一骑绝尘”至11月份的每吨3.3万元的历史新高;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期货白糖价格在最近一个月的涨幅就接近30%……

        此外,“黄金有价玉无价”的收藏市场更是“炒”风大盛。几年前还只是几元钱一公斤的“黄蜡石”,摇身变成“黄龙玉”叫价上万元;翡翠价格普涨三成,顶级品质的翡翠价格翻番;黄庭坚的书法《砥柱铭》以4.368亿元的总成交价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的世界纪录;福建大红袍茶叶零售价每公斤已高达数万元……

        在国家调控政策下,大蒜、生姜等商品价格应声而落,很多盲目“追高”的小商贩已经陷入亏损境地。然而要根治“炒风”,恐怕还要在完善机制上做文章,一方面改善供需关系,另一方面也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把“游资”引上“正途”。

  • 十万天价大红袍:又一杯“苦茶”? 
  • “杂石”变“宝石” 一公斤黄龙玉一年涨3000
  • 红木家具遭炒作后泡沫破灭 8千万家具暴跌至几十万 
  • 温州棉商深度套牢:我们是受害者 我们没有炒棉 (2010.11.30 钱江晚报)
         疯狂棉价遭遇宏观调控巨掌一击,在新疆阿克苏的5000温州棉商八成赔钱

         业内人士点破:凭几千零散温商的资金实力,绝不可能“炒”高棉价

        一朵小小的棉花,让在新疆产棉重镇阿克苏的5000多名温州棉商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两个月。棉花价格的疯狂涨跌,不仅让他们大多被套,还背上“炒棉”的骂名。

        现在,阿克苏地区的棉花收购已接近尾声,当地温州商会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受棉花价格大起大落影响,80%的温州棉商亏本,今年不赚钱几乎已成定局。不赚钱已够痛心,但更令温州棉商委屈的是,外界一直谴责是他们在炒高棉价。如今,他们恨不得对每一个人都解释一遍:“我们是受害者,我们没有炒棉。”

    疯了,40天内籽棉收购价翻一番

         温州棉商李林春在阿克苏有两家棉业公司,他的经历颇具代表性。

        今年受天气影响,阿克苏棉花上市比往年迟了将近一个月。10月初,籽棉刚一上市,收购价就达到8块多钱一公斤,比往年正常收购价高了两块钱。

        “许多原料库存不足‘饿’了一段时间的棉纺企业都等着新棉上市,因此会价格走高,大家都有心理准备。”李林春说。

        虽然开场的价格有点偏高,可大家想着等过几天棉花大量上市,价格就会掉下来。没想到,几天后,收购价居然窜上了10块钱一公斤。买还是不买?这是很多和李林春一样的温州棉商的纠结,他们在阿克苏经营棉花生意多年,还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林春说,那段时间,所有的棉商都在相互打听、观望,收一点看一看,收一点看一看,还有些棉商一直没敢收。但后来的价格,让人越来越看不懂。

        “价格越升越快,从10块多涨到12块,用了近一个月;从12块升到15块,只用了10天。当籽棉收购价升到13块以上,我们心里已经没有纠结,什么想法都没了,棉商都在抢着收棉,大家眼睛都红了,价格已经疯了,我们只能跟着疯,谁也不知道,以后还会涨成什么样子,先收了再说。”李林春说。

5天之内,前面赚来的钱全赔光

        11月8日,国家7部委联手调控,公布下发通知,要求产棉区政府对棉花领域加强调控。

        疯狂上涨的价格在11月11日迎来一个同样疯狂的拐点。 这一天,市场上的棉花价格已经升到3.2万元一吨,创出了自199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但这个高点仅是昙花一现,只过了一个中午,棉花期货大跌,现货市场销售价也急剧下滑,阿克苏的籽棉收购价也随之掉头直线向下。

        “从11月12日开始,就是5天时间,我前期赚来的钱全赔进去了。”李林春苦笑着说,这也是他多年做棉业第一次亏了本。

         李林春今年一共收购了3万吨棉花,价格大跌之前,他已经卖掉了三分之一,但其后卖掉的这部分棉花,已经吃光了他的利润。从12日到现在,仅仅过去两个多星期时间,阿克苏籽棉收购价已从最高价每公斤15.7元狂泄至10.8元。看着仓库里的6000多吨皮棉,李林春很无奈:“销售价格一直在跌,早已低于收购成本价,卖了就是亏。”

        很多温州棉商希望今后一个月的棉花销售价格能再次上涨弥补一些亏损,但李林春并不抱太大希望。“国家已出台调控政策,即使价格会涨一些,也涨不到原来的水平。今年做棉业赔钱,几乎是定局了。”

三大原因诱发价格飞涨

        新疆阿克苏是全国产棉大区,阿克苏棉花总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在阿克苏,从事棉业的大部分是温州人。今年,阿克苏棉花购销价格比往年高出一倍多,有舆论认为,是温州人到阿克苏炒棉,推高了今年的棉价。背上这样的名声,温州棉商比赔钱更感痛心。他们说:“我们也是棉花价格的受害者。”

        阿克苏温州商会会长滕敏力分析说,今年棉价疯狂上涨,棉花减产及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最大原因。

        近几年来,新疆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增果保粮,种果树的收益远远超出种棉花,因此棉花的种植面积正逐年减少;加上阿克苏今年气温偏低,棉花减产至少在30%以上,而且上市推迟了近一月。

        棉花产量少了,但市场对棉花的需求并没有减少。这一对供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棉花价格,再加上大家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使今年的棉花价格迅速飙升:“归罪在温州人炒棉上,真是冤枉了我们。”

        至于其他更复杂的原因,阿克苏的棉商都不愿意提起。

阿克苏的八成温州棉商已经被套

        滕敏力在阿克苏从事棉业也有10多年的时间,有自己的棉田、轧花厂、纺纱厂、印染厂和外贸公司,是阿克苏地区最大的棉商之一。

        滕敏力说,在阿克苏从事棉业的5000温州商人中,1000多人长期在阿克苏从事棉业,有自己的企业;另外一部分温州棉商则在棉花上市季节来阿克苏从事棉花收购加工,以他们的资金和实力,不足以推高棉价。而且这些人,也是今年棉价快速涨跌的受害者。

        温州商会有个统计,5000做棉花的温商,目前八成亏本。目前,因为价格依然呈现颓势,不少棉商都在观望。一位温州棉商就说:“今年的行情实在看不懂,现在持续走跌,以后会跌到哪里,根本不知道,哪里敢大量收棉。看看再说吧。”

        更让他们担心的是库存的棉花卖不出去。由于棉价下跌,棉纺厂等下游企业也在观望,暂停收购棉花。“收进来卖不出去,谁还想收?”

        不过,这样的价格调整,反而也让滕敏力踏实了一些:“现在棉价正在回归理性,虽然最后的价格可能还是会比往年高,但是棉花市场正在走向正常,棉价稳定后,我们还是会收购棉花的,毕竟,市场对棉花的需求仍然存在。”(阿克苏特派记者 熊晓燕 )
 
调控“组合拳”摁住了房价高昂的头,同比增幅从4月的高点连续6个月出现回落,预计到明年二季度将出现负增长。

   图表: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价格部门迅速行动调控物价 新华社发

    热词三:控

       “控”字声声紧,民生最关情。2010年,“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政策出台。从“国十一条”“国十条”到“9·29新政策”,调控不断加码,措辞越来越严,措施越来越“狠”。为了抑制投机炒作,各地纷纷出台“限贷”“限购”“限外”令,部分城市甚至还限年龄。而在开发商这端,相关部委也通过银行、股市、信托等途径收紧开发商“银根”,通过打击囤地及捂盘惜售,督促开发商加快开发、增加供应。

        调控“组合拳”摁住了房价高昂的头,同比增幅从4月的高点连续6个月出现回落,预计到明年二季度将出现负增长。

        而7月以来物价涨势逐渐加快,明显增加了管理通胀预期的难度。9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此前一直强调的“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的表述顺序发生了变化,“控通胀”被提到首位。

       调控物价过快上涨同样用了组合拳。一方面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牟取暴利等行为,另一方面增加市场供给、减少流通环节、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同时动用货币工具回收市场流动性,除了重启加息,更接连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扩展阅读) 
  • 部分城市楼市成交量回升 后续调控或再度发力 (2010.11.30 经济参考报)

        楼市成交的惨淡远比预想中短暂。首套房贷首付最低30%等一系列楼市新政出台两个月之后,多地楼市回暖态势已较为明显,在开发商推盘的刺激下,部分热点城市成交量大幅回升,房价依旧高位运行,个别楼盘甚至出现了价格攀升现象,与此同时,众房企在土地市场动作频频,其中不乏高价地逆市而出,市场各方预期随之发生微妙变化。

  多数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楼市将维持相对平稳的状态,成交量有望逐步回升,明年春节过后房价上涨压力进一步加大,不过,不排除后续调控再度发力的可能。

  逆转:部分热点城市成交量较大幅度回升

  新一轮楼市新政出台两个月之后,北京、上海等地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双双回升,与一个月前相比,形势出现较大幅度逆转。业内人士预测,这种局面将持续至明年春节前。

  美联物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周(11月22日-11月28日,下同)一手住宅市场,四个一线城市中,除广州外,成交量均有较大幅度回升,其中,北京成交套数达2738套,成交面积为28.6万平方米,环比分别猛增68.5%和46.2%,涨幅居首。在上海,佑威及楼市专评网联合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周上海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40.3万平方米,与前周相比大涨31.7%,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32.1万平方米,环比前周大涨50%,有7个区的成交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这一成交量甚至明显高于9月的周成交水平。

  部分二线城市也表现突出,其中,重庆上周的成交套数为6226套,环比增长25.4%,成交面积达58.3万平方米,环比上涨33.2%。

  与一手住宅一样,二手房的成交量也表现出上扬势头。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及伟业我爱我家的统计数据,上周北京市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4241套,近三周以来的成交量持续回暖,环比前一周则上涨了16%,日均成交量达605套。

  这与一个月前相比,形势发生了较大逆转。业界所称“9·29新政”之后,各地纷纷响应并出台了落实新政的一系列细则,多个城市楼市成交的回暖态势戛然而止,成交量明显下跌。以上海为例,地方版细则颁布的第二周(10月11日-17日),原本处在今年成交顶峰的上海市商品住宅市场,成交量立即下挫23%,此后四周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量步步走低,直至11月中旬(11月15日-21日)才有所反弹。

  对于近段时间成交量的上涨,业内普遍认为,这主要是受开发商推盘速度等因素影响,整个市场的供应量有所上升。以北京为例,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经理胡景晖表示,造成上周北京楼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双双出现大幅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上周北京新盘大量入市刺激成交量回暖。据统计,上周北京共有16个住宅新盘开盘预售。另外,二手住宅市场,可售房源量的增加刺激了成交量的回暖。
预期

  市场各方预期逐渐转向

  在成交量走高的支撑下,商品住宅的均价依旧高位运行,个别楼盘甚至出现了明显的上涨。美联物业的统计数据表明,上周深圳一手住宅成交均价为1867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2.9%,杭州一手住宅的成交均价达22333元/平方米,环比上涨4%。

  另据佑威及楼市专评网联合提供的数据,上周上海市商品房成交均价为21463元/平方米,环比前周小幅上涨0 .8%,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3008元/平方米,与上周基本持平。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近期上海外环外几个项目的售价已接近或突破3万元,业内人士纷纷惊呼“外环外公寓价格已直逼中心区域价格”。

  对于房价依旧高位运行,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主任徐枫表示“不意外”,“让房价坚挺的因素比下降的因素多很多。”在她看来,从中长期来看,城镇化进程加快、东西部发展差距、土地财政、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等都是支撑房价坚挺的因素。就短期而言,除了高端项目的入市拉高了区域均价的因素外,有效需求仍较为充沛,购房者的预期正发生着微妙变化,相当一部分购房者认为,即使在多重调控政策之下,房价也很难走入下降通道。

  徐枫预测,从现在到明年春节前,房价将保持平稳,“明年春节过后,如果调控政策有所松动的话,价格很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扬。”

  上海一位长期关注楼市的投资者陆先生告诉《经济参考报》,新政刚出来时还在观望,但“‘狼最终没有来’,反倒是越调越涨”,所以自己和身边的大多数朋友已决定“个把月内就出手”。最近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只有3成网友认为楼市新政收到了预期效果,而将近7成网友仍认为楼市实际上依然火爆。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认为,新一轮调控自9月份推出以来,其负面影响有被市场淡化迹象,面对高企的通胀压力,自住客入市动力加大。

  开发商的预期转向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大手笔的“圈地”行为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加以佐证。继月初广州金沙洲地块拍出区域最高价后,上周广州高价地再度逆市而出,据业内估算,该荔湾区黄沙大道(广铁南站)地块的平均楼面价高达17276元/平方米,创下了广州市区楼面价新高。

  另据公开市场消息,龙湖、万科、佳兆业、富力等房企近日在上海、北京、天津、广东、四川、辽宁等地频频出手,佳兆业更是创造了一天内斩获9幅地块的纪录。

  广发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沈爱卿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由于房地产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原先持观望态度的众多改善型住房需求者开始动摇,因而加快了入市的步伐。而在强劲需求的正面刺激下,开发商也开始转向“谨慎偏乐观”的态度。另一位券商分析师则对记者表示,目前开发商原先“赌涨”的心态更为偏向乐观。
政策

  后续调控或再发力

  在房价依旧居高不下尤其是市场各方预期发生转向的情况下,一部分观点认为,后续调控压力将承受更大压力。

  就价格而言,新一轮调控似乎并未让商品住宅价格出现明显的整体性松动。仍以上海为例,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介绍说,据相关统计在未受新政影响的9月,上海全市商品住宅均价为21226元/平方米,这一数据在10月攀升至21918元/平方米,高出9月3.3%;而11月前三周的均价更是进一步上涨至22091元/平方米。在9、10两月都有成交的327个商品住宅项目中,10月均价高于9月的有186个,占了56.9%。

  从供应上来看,有观点认为,新政出台后虽然出现过短期的供应低谷,但大部分时间的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量依然处于高位,虽然“逼出”供应量是调控的最终目的之一,但事实上,在调控后供应量的萎缩是正常现象,也是调控政策对于开发商威慑力的一种体现,而新一轮调控后新增供应量未出现大幅下跌。

  对开发商来说,“虽然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但上市公司整体偿债能力仍处于正常水平,短期内地产公司资金断裂的风险很小。”渤海证券分析师陈慧认为,从偿债能力来看,房地产上市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在2010年一季度达到峰值后逐步下降,表明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虽有所降低,但两者相对于2008年的低点仍有较大距离。

  另有业内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表示,打压刚需的首付提升和利率优惠幅度降低等政策持续出台,使得刚需群体指望依靠调控政策来圆购房梦的想法变得很困难。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醒,目前态势的持续也可能引发监管层出台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沈爱卿提醒,目前的情况下,不排除监管层出台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比如房产税或是价格管制等措施。

  据披露,在新一轮调控出台近两个月的时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土资源部正在组织一轮大规模的联合检查,摸底地方对中央调控政策的落实情况。业内猜测,不排除有关部门酝酿后续调控的可能。

  • 央视调查:楼市调控遇强大博弈 上涨压力未彻除
  • 物价“组合拳”效应初显 部分农产品价格止涨回落
  • 农产品价格集体“休克” 过度投机被抑制 (2010.11.30 上海证券报)

      “国16条”落地一周,奇效已显——全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在一波高潮过后,集体“休克”。

        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期货市场的剧烈反应已经全面传导到现货市场,政府的措施已经见效。但是,从长期来看,农产品价格已经进入趋势性的上涨通道。

    急涨猛跌拉低预期

        29日,记者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家超市里发现,农产品零售价格出现松动迹象。原本卖14元/公斤的有机紫甘蓝,已经降至11元/公斤;鸡蛋也从前期的9.6/公斤,降至目前的8.8元/公斤。

        业内人士表示,超市价格松动与降低农产品进场门槛有直接关系。不久前,北京市组织了农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各大超市进行合作。超市减免了农产品的进店费、条码费等,同时蔬菜、瓜果流通的中间环节也被“省掉”,蔬菜价格至少可降低10%左右。

        根据国务院精神,发改委23日曾明令要求降低超市进场费等相关费用,完善和落实鲜活农产品的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等。

        而在朝阳区大洋路综合市场里,大部分农产品的批发价更是较前期高点明显回落。其中,食用油降价最“给力”:金龙鱼5升装的大豆油已经由前期的54.5元/桶降至52元;红富士苹果从前期的5.5元/公斤,降至目前的4.9元/公斤,降幅高达16.4%,并且已经在这一水平稳定多日。

        现货市场的反应只是前期期货行情的重演。

        11月12日以来,国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小麦、玉米、籼稻价格跌幅平均为6%左右,豆油、白糖价格下跌超过10%,棉价跌幅则超过了20%。

        业内人士表示,“农产品市场曾经是新增资金最青睐的地方,如今成了资金撤退最汹涌的地方。”期货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显示出我国抑制农产品过度投机的措施效果显现。
东方艾格高级分析师陈树韦认为,在政府的调控下,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的预期开始减弱,这种趋势大概会持续到明年3月份。

    趋势性上涨通道已打开

       但是,记者在大洋路综合市场还发现,在部分农产品价格松动的同时,依然有不少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价格保持了坚挺。29日,杭椒批发价从18日的6元/公斤上涨至8元;葱头的价格从前期的1.6/公斤上涨至2.0元,大白菜价格从1.04元/公斤上涨至1.3元。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农产品的涨价反映了农地的潜在价值正日益凸显。”在同一单位的土地面积上,务农和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某批发市场的负责人则认为,随着经济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类生活用品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当然包括蔬菜价格。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表现。

        即便是从2007年的数据来看,日本和韩国大米价格分别是我国的5.9倍、7.2倍;大豆分别是3.5倍、6.0倍;猪肉分别是1.5倍、1.6倍;蛋分别是1.6倍、2.0倍;奶分别是2.0倍、2.4倍。

        该人士表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农产品生产三大“基础成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刚性上涨不可避免,长期被低估的农产品正通过涨价回归价值,进入趋势性的上涨通道。(记者 李雁争 ○编辑 艾家静)
 重庆黄花园大桥北桥头大湾加油站,司机在焦急地等待加柴油。   热词四:荒

        临近岁尾,原本波澜不惊的中国能源市场,却一“荒”连着一“荒”:柴油荒持续数月难解,全国各地高速公路边的加油站前都排起了大货车长龙;一个“千年极寒”的传说,使得煤价借势暴涨,发电企业四处寻找低价煤,各地电煤库存告急;中西部地区居民在迎来冬季供暖的同时,也心“慌”可能发生的“气荒”……

        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部分压力较大的省份在大限来临前最后几个月纷纷祭出“拉闸限电”措施,导致大量中小企业为维持生产不得不使用自备柴油机发电。扭曲的行政指令使得节能减排的美好初衷异化成能源低效率利用的恶果。

        煤电油气年复一年频现恐“荒”,尽管每次都各有原因,但从实质而言,都是由于市场化供应体制的自我调节与某个环节的行政管制或干预产生了冲突。回顾以往,正是成品油价格“批零倒挂”导致了“油荒”;“市场煤、计划电”的煤电“顶牛”之困催生了电荒;当前天然气定价偏低,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生产及进口的积极性。

        市场之病源于体制之弊。要彻底解决能源“荒”,就必须更深入地推进能源管理体制和能源定价机制改革。 

调价难解“气荒”之忧 中国天然气面临增长困局  (2010.11.15 经济参考报) 

 

       继沈阳、合肥、长沙等多个城市举行天然气涨价听证会之后,11月12日,中国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城市———北京举行居民用气价调整听证会。这是5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之后,城市居民用气价格调整依法举行的后续规定动作。

  这一轮气价调整,对我国天然气市场供需将带来哪些影响?几乎每年冬春之季都会大面积暴发的“气荒”现象,今年还会不会重演?《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获得的答案令人吃惊:如果按照目前天然气市场无序增长的势头,中国“气荒”问题也许将不可避免。

  “气荒”之“慌”:供需形势日益严峻发改委举起调价之手

  刚刚跨入冬天的门槛,关于“气荒”的话题便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分析“气荒”话题备受关注的原因,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认为,首先,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气消费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生活必需品,而过去几年来几乎每个冬季都会爆发的天然气紧张局势,又在老百姓心中留下太深的记忆,以至于今年冬天“气荒”尚未发生,人们先在心里“慌”了;其次,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冬天是“冷冬”的概率较大,城市供暖形势严峻,天然气需求量将由此进一步增加,供需矛盾可能比较突出。

  其实,今年的天然气供应紧张局势已经在一些地方悄然显现。有消息称,由于近日气温下降,武汉日用气量已开始大幅攀升,比降温前增加近10万立方米;而在北京,全市60%以上的供暖面积使用天然气供暖,全市天然气用量预计将达61亿立方米,上一采暖季增加6 .64亿立方米,增长率为13%。

  包括政府高官在内的业内人士均对今年可能出现“气荒”问题绷着一根敏感的神经。早在10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便在杭州组织召开迎峰度冬天然气保障协调会,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提醒说:“受新用户大量增加、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储气调峰能力不足,以及不确定的天气因素等影响,冬季用气高峰期保供形势不容乐观。”

  由海关总署今年初公布的一份报告证实,国内天然气供需缺口呈现逐年扩大之势,预计2010年中国天然气供需缺口约为300亿立方米,2015年天然气供需缺口将超过400亿立方米。要填补国内天然气市场缺口,只能选择从海外进口———包括陆上通过管道进口和LN G海上进口两种渠道。

  然而在我国,与石油相比,作为优质清洁能源的天然气,长期以来存在着价格偏低的现象,由此导致进口天然气与国内供气之间价格倒挂矛盾突出。这一方面成为油气供应商“进口即亏损”的难言之痛,另一方面也是国内天然气消费无序增长的原因之一。

  “随着国际、国内能源市场供求形势变化,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促进资源节约,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引导天然气资源合理配置,决定适当提高国产天然气出厂价格,完善天然气相关价格政策和配套措施。”国家发改委针对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宣言”,拉开了新一轮全国性气价上涨的序幕。

气荒”之忧: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谈及近年来出现“气荒”的原因时用了四个字:“供需失衡”。据分析,造成供需失衡的根源,不是供应不足,而是下游市场需求迅速放大。有数据显示:华北地区天然气消费 与 去 年 同 期 相 比 , 普 遍 增 幅 在50%以上;南方大部分用上天然气的地区,近一两年内消费量呈几何级增长态势。

  据了解,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下,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和高效能源,近几年消费量获得了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天然气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使用天然气能减少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量近10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50%,并有助于减少酸雨形成,延缓温室效应,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而且,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比例还很低,甚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0。”有专家由此判断,“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然而,由于我国自身储量严重不足,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随着天然气进口量的不断增长,这给我国天然气供应增大风险。数据显示,我国自2006年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进口数量逐年增加。2009年,进口量达78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超过8%;2010年,天然气缺口将达3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升至12.8%;2015年,中国进口天然气将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0%;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0%左右。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让人不得不产生中国天然气消费可能会陷入‘石油魔咒’的担忧。”一位长期从事油气资源研究的市场分析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随着市场的扩张,未来中国的天然气消费可能变得和石油一样,成为依赖国际市场的重要能源。”据预测,今年中国原油进口将达7785万吨,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4%。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由此判断:“未来我国天然气的供应安全问题,可能会超过石油。”他呼吁,必须改变目前天然气消费市场无序扩张的现状,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订科学发展规划,使天然气产业走出一条上下游相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增长之路。

  据了解,早在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已站在“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优化天然气使用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高度,颁布了《天然气利用政策》。这项政策规定,我国天然气利用政策由国家统筹规划,考虑天然气产地的合理需求;坚持区别对待,确保天然气优先用于城市燃气,促进天然气科学利用、有序发展;坚持节约优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但实际上,天然气利用却呈现无序发展的现状。比如,工业用气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生产企业纷纷上马,并造成我国化肥产能的明显过剩。一项对全国化肥产能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我国的化肥总产能过剩已达1500万吨,可是,许多企业仍有扩产计划。
“解气”之道:在理顺价格的同时须加大非常规气开发

  分析天然气消费无序增长的原因,不少专家把价格因素放在首位。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吉平表示:“作为清洁能源,与国外的天然气价格相比,中国的天然气价格确实非常低。”

  价格是个敏感的话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来自中学课本的描述或许更有说服力。记者在高二地理书上看到这样的文字描述:天然气的优点是“干净、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

  从价值规律的角度出发,价格调整被认为是调节市场供需的有效手段。据了解,理顺以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价格将成为“十二五”改革的重要措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理顺煤、电、油、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那么,国家发改委的此次调价之举,能否成为“调节市场供需,破解‘气荒’难题”的利刃呢?董秀成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从此次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幅度来看,对遏制下游市场的无序扩张将起到一定作用,但从长远来看,恐难以改变我国天然气市场的供需困局,未来再次发生‘气荒’的风险仍然存在。”

  董秀成说,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缺气”的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探明剩余可采天然气资源为185万亿立方米,而我国天然气探明剩余可采储量只有2 .46万亿立方米,仅占全球资源量的1.3%。人均天然气资源量同样少得可怜,我国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尽管近年来以中国石油为首的我国油气生产企业的天然气生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与增长更为迅猛的市场需求相比,仍存在着比较大的缺口。
    “要解决中国供气安全问题,必须多管齐下。”董秀成说,“在加大价格改革力度,即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的同时,更要加快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步伐,从源头上摆脱对国际天然气市场日益增长的依赖程度。”

  据了解,非常规天然气包括页岩气、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等。一份由民间智囊机构———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R esearch)所做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将储藏在岩层和煤层里的“非常规形式”天然气计算在内的话,中国天然气储藏总量会高达3687万亿立方米。这些以“非常规形式”储藏的天然气在中国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中所占的比例高达75%。另据《2010~2015年中国燃气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分析,中国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是常规天然气的5倍多,其中煤层气的资源量约为1700亿立方米,页岩气的资源量初步估算在30万亿立方米左右,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

  “中国无须为日前增长的天然气短缺担忧。”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研究人员称,“如果能将许多以非常规形式储藏的天然气充分开发的话,中国也有望在一百多年时间里获得充足的天然气供应。”(记者 李新民 实习生 王一茹)

  ■采访手记

  中国天然气须打破“石油魔咒”

  美国白宫的能源安全顾问戴维·桑德罗写过一本名为《打破“石油魔咒”———如何摆脱石油依赖》的书。过度依赖石油消费的美国人在积极探寻摆脱石油依赖的路径之时,54%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让快速发展的中国也面临打破“石油魔咒”的必须选择,似乎是作为一种新选择的天然气消费近年来快速增长。

  然而,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气荒”问题,让我们不得不产生一种全新的思考:作为一个“富煤、少油、缺气”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的是进口天然气的大量增加。据预测,5-10年后,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将超过50%。

  中国的天然气未来增长会不会陷入“石油魔咒”,会不会和石油一样面临着增长的困局?在美国人喊出“摆脱石油依赖”的时候,中国人似乎有理由再对天然气市场的无序扩张多一些更深的思考。(李新民)

 

 

今冬我国可能再次出现气荒 发改委决定上调气价

监测显示全国柴油批发价普遍下跌 

  • 拉闸限电背后的逻辑 节能不能失人心 (2010.11.29 人民网)  
  •         最近,不少地方又开始拉闸限电。一些企业不得不开三停四。甚至老百姓生活用电都无法保障,不得不隔三岔五地点起蜡烛。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拉闸限电并非电不够用,而是不让用——一些地方为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倒推出用电指标,而人为限制用电的结果。

            节能减排是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发展,而绝对不是限制发展。因此,实现节能减排最根本的手段是要靠转变发展方式,靠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靠技术进步和全民的节能意识的提高来实现。为了节能而干脆不让用能,为了实现目标,干脆限制企业正常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这是典型的因噎废食之举。如果我们的节能减排目标靠这样的手段来实现,不仅失去意义,也失去了人心。

            比如,一些限电地区的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生产只能纷纷购进或租赁柴油发电设备自行发电。而柴油发电机多了又加剧了柴油紧张,企业苦不堪言不说,从全局角度,节了电却浪费了同样宝贵的油,污染也不降反升。

            道理如此简单,笔者相信,有关地方的行政长官们绝对没有糊涂到搞不清的地步。那么,他们为啥还要这样做?深挖一下背后的思想根源,还是错位的政绩观在作怪。

            错位的政绩观让这些官员们把自己的位子看得高于一切。我们知道,对于“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不少地方是把它作为一项一票否决的刚性指标下达的。这就意味着如果完不成,就会直接影响到官员的政绩甚至威胁到自己的位子。因此,这一目标在这些官员眼里就成为和自己政绩紧密相连的数字,只要数字能如期实现,哪怕只是短期内的“实现”,能应付差事、保住政绩和自己的位子就万事大吉。至于数字背后的意义早已变得不那么重要。

            其实,类似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并非只存在于节能减排这一个领域。比如,为了在特定的敏感时期内压煤矿事故,不是在安全生产上做文章,而是干脆责令区域内的煤矿停产。类似的糊弄上面政策的“对策”的屡屡出现,究其根源就是我们的某些官员们眼睛只会盯着上面,只会对上负责。只要让上级领导满意,哪怕是糊弄到满意也行。至于下面是否满意,老百姓为此是否要点蜡烛、爬楼梯,企业是否会增大成本,那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了。

            心里只装着上级而没有装着百姓,根子出在干部评价体系上。一位先哲曾经说过,靠不道德的手段达到的结果,本身也不可能是好的。因此,我们在考核下级时,就不能只问结果,不问过程。比如节能减排,我们既要看这个地区的能耗指标下降了多少,更要看它是怎样下降的,数字是否真实可靠,是否经得起时间检验。只有这样,节能减排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并真正造福社会、造福百姓、造福未来,类似为了节能指标而让百姓点蜡的做法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萧然)

     

      
      热词五:“池子”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关于“池子”的表述,吹皱了国内外财经界的“春水”。

            热钱来袭,“筑池”蓄之,这不仅能对冲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也可能给国内带来投资机会,一时间,“池子”是楼市、股市、还是债市的猜测充斥媒体。

            还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马德伦揭开了谜底,所谓的“池子”是一系列政策组合,既包括对流入资本的外汇管理(如前不久外管局刚发布对流入资本的管制政策),也包括存款准备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原来是个“政策池”。

            归根结底,“池子”之辩之所以为各界关注,其背后是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从外部环境看,美联储为化解国内危机开足印钞机,二次量化宽松政策是不折不扣的“以邻为壑”;而在国内,长期体制矛盾积累下货币超发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同样需要“池子”回收流动性。

            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再度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2010年央行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上10月份的一次加息,央行构筑货币政策“池子”的思路逐渐清晰。


    • “池子”虹吸流动性 银行或暂别“黄金时代”  (2010.11.30 上海证券报)

    嘉宾: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连 平     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 刘煜辉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 鲁政委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王剑辉

      11月19日,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央行宣布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十日内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频率之高,备受市场关注。显然,央行一系列公开手段旨在管理当前充裕的流动性。央行行长周小川亦公开表示,将用“池子”来管理充裕的流动性。

      经历数次上调存款准金率之后,部分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至18.5%的历史高位,未来还有多少上调空间?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冲动能否被有效抑制?这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上市银行的业绩?

      ⊙见习记者 陈俊岭 记者 周鹏峰 ○编辑 颜剑 于勇

      1 频调准备金率抑制空前流动性

      上海证券报:央行10日内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频率为历史罕见。您觉得现在中国的流动性已经泛滥到需要这种“历史罕见”的调整频率来予以控制的地步吗?

      连平:今年9月新增外汇占款2896亿元,10月新增规模则大幅增加至5190亿元,创30个月以来新高,两个月加起来新增规模达8000多亿元,流动性明显增加,所以央行要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进行对冲,这个调整频率是罕见的,间隔只有9天,以往通常间隔至少也得一个月。

      两个月外汇占款增加8000多亿元,而银行业的存款规模是70万亿元左右,存款准备金率提1个百分点就回收7000亿元左右,回收了大部分外汇占款带来的流动性增量,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调整对存量流动性没有太大的影响。

      刘煜辉:当前之所以密集调高准备金率,与最近一段外汇占款增速很高有关。经过5月份、6月份外汇占款增速回落后,事实上从7月份开始,外汇占款单月增加又回到了2000亿元人民币附近,8月份2400亿元,9月份2890亿元,若剔除掉FDI和贸易顺差后,(外汇占款-FDI-贸易顺差)已经上升至1200亿元,这个趋势是很猛的,可以推算10月份、11月份在美联储宣布6000亿美元量化宽松前后,这个数据应该呈现快速上升态势。

      此外整个三季度市场被投放的净头寸量也太大。当5月份随着欧债危机加剧以及对国内经济所谓“二次探底”的担忧,央行在3季度在公开市场净投放头寸9470亿元,加上今年6月19日汇改重启,外汇占款猛增1万亿美元。整个3季度,市场被投放的净头寸增加了1.9万亿元左右。货币政策事实上已重回极宽的轨道,在这之后,密集地回收一下,也不太意外。

      鲁政委:说一月两次上调的频率历史罕见并不确切,在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这种情况还是较为常见的。其与当前的共同点是国际资本流入压力过大。从媒体报道的数据看,10月份外汇占款超过了5000亿元,这已经达到了2003年有数据以来的历史第二高位。因此,面对这种数据,对于这种频率的上调,我们并不感到意外。而本次上调之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并未显得偏紧。

      对于国际资本流入造成的宽裕流动性,必须进行坚决对冲。否则,流入实体经济,则带来通胀;流入虚拟经济,则会造成资产泡沫化的问题,其危害甚至大于通胀;只有留在作为社会流动性水龙头的央行,才是最安全的。

      王剑辉:当前流动性过剩及其产生的影响的确不同以往。首先这是一次全球性的泛滥。极度充裕的流动性使得各国央行得以将利率压制在历史最低点,极大地缓解了金融机构的困境和实体经济以及政府的债务负担,但同时触发了投资者对于纸币的不信任感,也导致并增强了“热钱”对于较高收益的追逐冲动。

      当前涌动的针对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高成长性资产的投机浪潮,就是“危机猛药”带来的副作用。其次,当前国内面临的也是空前的流动性考验。从M2同比增幅看,我们远远超过了1997-1998年和2003-2004年的两次历史高峰;26-29%的高速月度增长自2009年3月持续至今年3月,相比2005-2006年的增幅达到61%-77%。这种内外同时泛滥的流动性对于目前经济结构失衡、物价体系相对脆弱的中国来说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2 准备金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上海证券报:针对当前流动性,周小川月初曾提到“池子”一说。您觉得存款准备金率是“池子”的重点构成部分,还是“池子”的初始状态?目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至历史高位,您觉得央行在年内或来年,还会如此高频率地使用这一工具吗?当该工具使用到一定极限时,央行又该如何去控制泛滥的流动性?

      王剑辉:对于“池子”的理解不应片面地局限于某种工具或市场,它应该是一个预防性的管理和实时调控的综合理念,它的宗旨是引导跨国逐利资本有序流动,减缓对国内金融市场的直接冲击。

      现在刚刚处于发展初期的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倒是可以被看作是“池子”的一个重要形式。一方面,央行可以通过调节香港人民币债券发行额度来调节境内人民币投放和回笼的力度,另一方面,这也是境外热钱入境的一个合法化通道,我们可以通过债券的认购倍数大致探测到热钱对于中国的向往程度,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无从抓获热钱的行踪和偏好。最后,把人民币的兑换放到香港,再通过调节境外人民币供给,我们可以逐步地影响人民币汇率,这比把实验放在境内市场上,要稳妥得多。

      准备金率的提高针对的是银行体系内的所有过剩流动性,属于对内调控的工具。明年使用这一工具的频率可能会前紧后松,2季度前可能有6-7次,以期将M2增速控制在15-16%左右;下半年上调次数将逐步减少,因为届时过剩状态和市场预期会出现显著变化。此外,明年的新增贷款规模如果超过6.5万亿元,央行可能倾向于更多使用调整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来回收流动性。

      刘煜辉:把热钱圈起来放到池子里,无非准备金和央票两类手段。池子本身就是个数量控制的意思,货币当局言外之意是今后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取向还是以数量控制为主,而不是价格手段当纲。大家老猜池子是什么,其实是忽略了背后更重要的信息——所谓加息周期形成的可能性不大。

      尽管目前准备金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高达18.5%,“非常时期有非常之策”,即便再往上提到25%-30%,理论上也不是什么太大不了的事。无非牺牲一下货币效率而已。经济一旦降温或外部货币条件发生变化,投机资金逐步退出时,慢慢再将准备金放出来,来平滑人民币资产价格的压力,避免经济失速而硬着陆,这或是宏观操作者的“深谋远虑”。

      鲁政委:周行长所讲的“池子”,其实并不修在别处,而是修在央行自己内部的;所谓“修池子”,其实就是采用一组政策工具,有效管理好流动性。因此,准备金率作为央行回笼流动性的重要工具,自然是“修池子”的重要构成工具,理解为初始状态并不准确。

      在持续加息成为政策部门共识之前,在找到新的控制国际资本流入和流动性管理工具之前,准备金率工具仍将被高频率地使用。我们预计,到明年末,央行可能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至23%左右的高位。当准备金不断趋近极限,就意味着央行不得不让公开市场承担更多的流动性回笼任务,加息次数会显著增加。我们预计,到明年末,以1年定存衡量的利率水平可能达到3.75-4.00%。

      连平:货币政策数量型工具通常使用央票和存款准备金率两种。是否会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要看年底年初央票到期的情况,因为前几年央票锁定了很多流动性,岁末年初央票到期会释放出一定的流动性,如果到时流动性宽松,就有必要回收。二要看外汇占款,如果资本流入较快较多也需要对冲。第三要看贷款发放所带来的存贷变化。不过,重点还是要看外汇占款和央票到期,如果这两项带来的流动性压力较大,年底年初还是有可能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从理论上讲提到多高意义不大,关键看实际操作,如果只是为了控制银行的流动性,提到30%也不是不可以,但当存贷比很高,且存款准备金率也必须提的很高时,资金紧张的银行这时要么去借钱,要么就是把已持有的一些资产,比如信贷和投资的各种债券、票据卖掉一部分,这样一来,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就会承受很大压力,所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还要考虑这些市场变化。

      存款准备金率超过20%,市场压力就会比较明显,当然,这不意味着20%就是极限,但超过20%,大家就会明显地感受到这种市场压力。当然,也要看变量,变量就是外汇占款增量,如果增加很多,存款准备金率提得高一点问题也不是很大,但如果紧缩力度超过外汇占款增量,对存量就会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届时,债券市场的压力就会很明显。

      3 差别化调控或将继续

      上海证券报: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也被市场解读为控制信贷投放,但在一致的紧缩预期下,商业银行又会有冲动在今年尽量做大规模,为来年的紧缩留足挪腾空间,您觉得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在年末可能出现一种怎样的结果?

      鲁政委:当信贷趋紧和进入升息通道被更多人认识到之后,银行的基层机构则会存在抢规模的冲动;对于客户来说,显然早提款优于晚提款,晚提款不仅可能利率更高甚至可能完全得不到。其结果,是人为放大了信贷需求,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出现信贷超放。

      对于这种态势,我们认为,央行会力求使全年信贷总量接近年初预定的7.5万亿元的目标。在通胀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央行对超量放贷的容忍度几乎是零。对于超量放贷的银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可能被再度采用,而将今年的超量额度从明年额度之中抵扣,也是可能的手段之一。

      王剑辉: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不应被理解为惩戒,而是一种精准调控:既然你的储蓄存款多,相应的贷款能力强,你就应当多提准备金,这样的风险管控才是到位的。由于增长迅速、存量空前,此次应对流动性压力的努力是一个中长期过程;除了普调之外,此前针对6大银行进行的差别措施可能会延期,“享受”差别待遇的银行也可能增加。由于10月中以来市场很快预期紧缩,银行突击放贷迹象显现,对此央行的应对措施就是加速收紧。一旦连续升息、快速上调准备金率的一致预期形成,银行出于业绩考虑,自然会倾向于晚放贷,以增加利息收入。即便11月份效果不明显,预计12月份银行信贷也将显著回落,全年的新增规模基本按计划完成。

      连平:银行年底时信贷投放往常都会放缓,但今年不同往年,比如10月信贷投放还是接近6000亿元,11月之后,累计新增规模可能就会接近7.5万亿元了。商业银行外汇占款明显增加以后,流动性增加,政策性和中小银行很自然地想增加信贷投放,所以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是为对冲流动性,二也是为约束年底的信贷投放,为确保的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量控制在7.5万亿元之内再做些努力。

      是不是能确保7.5万亿元目标还很难说,央行也因此警告银行要控制这两个月的信贷投放,之前央行也采取了包括打招呼、召开会议等措施传达确保7.5万亿元目标的意图,年内也不排除央行还会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举措,比如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银行的信贷投放。

      刘煜辉:不排除差别准备金率这种通知式的调控。这种管理流动性的手段(包括准备金)都已经常态化了。这个要针对各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以及信贷额度指标使用情况定,在我看来,后者是更加硬性的约束,只有在额度指标没用完的情况,央行使用差别准备金率才有实际意义。

      对于7.5万亿元的新增信贷指标,全年实际投放可能要超一点,也不会很多。因为细化到每家银行的信贷额度指标大体也是根据这个总量指标制定的,现在各家银行的指标可能也差不多告罄了。

      4 上市银行利润高增长难持续

      上海证券报:今年五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已经达到18.5%的历史高位,银行吸存压力也将骤增,与此同时,银行放贷能力也必然受到制约,您怎么解读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上市银行业绩的影响?

      刘煜辉:把那么高比例的银行多余的钱圈在一个低息资产的池子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目前是1.89%),当然对银行盈利有很直接的影响,而且它的信贷扩张能力也被直接限制,要想放贷,就得找更多的存款资源,成本也会抬上去。

      毋庸置疑,未来两年银行的监管环境是上了高压的,中国经过两年的信贷高速扩张,未来必然进入一个清理扩张后遗留风险的时期,包括房地产、政府平台贷款和过剩产能等等。信贷增速会从2009年的33%的高峰逐级压缩至20%以下,甚至15%都是有可能的。中国银监会从资本充足率、动态拨备率、杠杆率和流动性比率四大监管指标织成了一张监管的高压网。未来一段时间,谁扩张,谁难受。

      鲁政委:频繁的准备金率调整,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给银行施加了成本。第二,提高了收益。频繁的准备金率调整,传达出了清晰的紧缩信号。一方面,让债券市场收益率出现上行,使银行新购债券票息提高;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让银行面对客户具有更强的谈判能力,可以有更大的贷款利率上浮空间,从使得利差能够进一步拉大。

      两相比较,我们认为,2010年银行业全年仍将保持至少30%以上的利润增速;2011年利润增速也仍有望在15%以上。不过,不得不指出的是,总是期待银行出现此前那样的超高速增长,应该是不切实际的。市场更应该将银行业与其他行业同样看待,这才是一个正常心态,采用利于银行业和整个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连平:业绩当然会有影响,存款准备金交到央行,利率不到一个百分点,但在市场上投资,买债券、票据,收益一般都在1.5%以上,如果是用来放贷,利率就更高了,差距就更大。近期银行股情况不好,也是因为准备金率上调对银行偏利空。

      不过,年底不排除再次加息的可能,明年加息至少也应该有两次,而加息对商业银行影响偏正面,有利扩大利差。与此同时,银根紧缩,准备金率进一步上调,也会进一步加剧市场资金供应紧张的局面,且明年跟今年不同,今年银行通过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投放了将近2万亿的信贷,但明年没有这个产品,这种情况下,资金可能会更显紧张,银行的议价能力也将随之大大提高,所以明年银行业绩会好于今年。

      王剑辉:粗略估算且不考虑利差变化,每上调一次0.5个百分点,银行利润增幅可能降低4%;上半年的三次收紧的效果基本上被年中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放出的流动性对冲掉了,年底前的收紧措施对四大行今年利润增速的影响不超过0.8个百分点。如果明年第三季度末准备金率上调6次,届时利润增幅可能减少7.5个百分点左右;考虑到存款基数增大、利差可能上升等因素,实际影响可能在3-4个百分点。
     
    • 外汇占款创新高 “回收流动性”难度加大  (2010.11.29 经济参考报)
    •  

            央行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为5190.47亿元,不仅环比大增79.27%,而且创下了2008年4月以来的单月新增之最。

            虽然不是最全面的指标,但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是观察流入中国的外部资金数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状况加剧,我国经济增长较快,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都恢复增长,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增强的情况下,国际流动性持续流入国内。”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日前的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上表示。

            由于外汇占款会形成基础货币的进一步投放,外汇占款的激增会加大国内货币量供应,导致通胀压力的加剧。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 ,10月份我国CPI同比增长4.4%,创下近25个月以来的新高,CPI涨幅连续4个月超过3%警戒线。

           “国际流动性持续流入国内,在加大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胡晓炼坦言。今年以来,央行已五次统一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其中更是在本月连续两次上调准备金率共计1个百分点,冻结银行体系资金7000亿元左右。而从10月18日至11月14日,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累计净回笼资金1535亿元。

           “在强烈加息预期下,机构为避免未来出现的浮亏,对央票认购热情不高,由此导致本周央票发行居然跌到了只有几十亿元的水平。在年内外汇占款、财政存款等流动性外流暗道导致货币达标压力依然巨大,且准备金率日渐趋近经验极限值的情况下,公开市场操作的失灵显然是无法容忍的,而如果要想恢复其流动性管理功能,必须加息。”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今年10月20日,央行已将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上调25个基点,不过业内人士纷纷预计,年内再次加息的可能性极高,这从央行日前的表态可看出端倪。胡晓炼此前表示,继续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采取数量型工具和价格性工具以及宏观审慎管理的方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这是央行今年首次在政策声明中提到价格性工具(即利率)。

            外汇占款创下近30个月新高再次提升了监管层对“热钱”的警惕程度。本月内,为应对打击“热钱”违规流入,国际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对“外汇流入”做了比以往更加严格的监管规定,尤其还加大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另外,国家住建部和外汇局本月15日还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管理的通知》,规定境外个人在境内只能购买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加大封堵“热钱”投机楼市的渠道。(张莫)

    •  
    • 美元信用泛滥成常态 流动性“防洪”警报需拉响   (2010.11.28 瞭望)
    •  

           流动性“潮涌”,中国最先受淹;“潮水”退去,中国最先“浮出”;中国是全球资本“洼地”,流动性的天然“蓄水池”。2011年要防止美元利用流动性波动“渔利”世界

      11月29日起,央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而成为今年以内第五次上调。种种迹象显示,尽管有关部门讳莫如深,“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转向已近事实,流动性过剩的治理正在成为宏观调控部门核心工作之一。

      就此,央行最新表态出自副行长胡晓炼。11月23日,在央行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上,她指出,当前,“实现全年货币信贷预期目标面临挑战”,要进一步加大流动性管理力度,并明言“继续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采取数量型工具和价格性工具以及宏观审慎管理的方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

      两年以来,从房价、油价、大宗商品,到黄金、珠宝、古旧家具、茶叶,一直到今年的绿豆、食用油、蔬果等等诸多领域和品种,流动性之“水”流到哪里,哪里的价格就“水涨船高”,“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效应使我国流动性问题,成为影响当前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一大“顽症”。

      因此,如何治理流动性,一直处在“两难”境地。有接近决策层的权威人士向《瞭望》新闻周刊分析说,当前,治理流动性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出于经济平稳发展的考虑,需要将流动性压下来;另一方面,加息收紧流动性,又可能吸引更多“热钱”进来,潜在加剧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房地产资金链紧张、银行系统坏账产生

      这位权威人士表示,中国的流动性问题关乎中国经济能否尽早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要综合治理、统筹考虑,并且要有相对长期的考虑。”

      美元信用泛滥常态化

      对于流动性问题,华泰长城期货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彭弘在对比国内外期货市场发展状态和多项最新数据后认为,正是“量化宽松”导致的流动性泛滥,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快、加剧,并使通胀和通缩快速转换或成常态。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他详述了此番流动性泛滥的缘起: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为了保证市场上的充沛流动性,防止经济下行或停滞,纷纷推出低利率、宽财政和大投资的经济政策,甚至直接向金融系统注资,为大型企业融资。

      在此背景下,尤其今年来,发达国家维持并不断放大宽松货币政策,推动从美日等地以较低成本获得的国际“热钱”涌入亚洲、南美等新兴经济体,吹大了这些地区的资产泡沫。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4月至今年上半年,国际金融资本流入20个新兴经济体的年均规模达到575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国际游资78.6%流向亚洲国家。同时也迅速输入通胀预期。

      据估算,今年印度、俄罗斯和巴西通胀率将分别达7.9%、6.1%和5.0%。由于这些新兴经济体往往以资源驱动和出口导向为经济增长动力,对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庞大而稳定,又反向带动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扬。

      “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对中国的通货膨胀可谓‘火上浇油’。”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念鲁告诉本刊记者,今年前十个月,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减少了2%,但是费用却增加了55%;原油与铜的进口费用,分别上涨61%与47%。在他看来,这正是国际热钱推高大宗商品价格,进而影响中国进口原料价格、推高中国通胀形势的明证。

      归根结底,吴念鲁认为,自从美元信用本位代替金本位以后,流动性过剩就已经是一个常态。特别是美国可以缺乏制约地发行钞票,必然出现世界流动性泛滥的问题。而中国国内流动性“小气候”深受这个“大气候”影响。
           中国投资模式驱动

      “当前的流动性过剩不仅仅是输入型的过剩,更多的还是结构性的,和中国经济发展结构的深层次矛盾有关。”国家信息中心世界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张茉楠向本刊记者表示,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采取投资出口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而投资则需要大规模的信贷包括货币投放作为支撑。

      但是,这种模式极易带来货币的超量投放。一个直观的体现是,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远超GDP。2000年,我国GDP总量为8.9万亿元,M2为13.5万亿元,是GDP的150%;2009年,我国GDP总量为33.5万亿元,M2为60.6万亿元,是GDP的180%。而在发达国家,M2比GDP则在60%上下,其中日本为89%。韩国和印度也仅约为100%。中国货币投放量之巨,可见一斑。

      在此过程中,尚不成熟的金融体系,助长了流动性的泛滥。当前,国内企业的融资行为,多为间接融资。缺乏金融创新的银行业,为了减少风险,倾向于将信贷投向大企业、大产业、大项目。张茉楠认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必然要求大量的货币投放,从而倒逼银行系统产生货币超发的内在动力。

      张茉楠发现,从1998年至2009年,中国企业平均利润增长率在30%以上,但是劳动报酬增长幅度尚不足10%,“资本过度地集中,就会有投资的冲动,就要有逐利性的驱动。比如说向很多资产部门倾斜,从而造成中国大规模的流动性积压。”

      当前,人口红利的逐渐丧失,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的泛滥。张茉楠指出,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中国面临着低要素成本的回补过程,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开始抬高,实体经济部门的盈利逐步降低,资本流向资产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温州很多企业已不再投资实体经济,而专门炒作各种资本品。

      长期从事国际金融外汇研究的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分析了流动性的传导逻辑。实体经济吸收流动性,一般情况下跟GDP是匹配的,多余的流动性就会进入虚拟经济。而虚拟经济泡沫破灭,流动性就会溢出,流向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本已不需这么多流动性,从而出现物价上涨。

      “进退维谷、快慢皆忧”

      复杂的流动性成因,使流动性治理极度复杂。种种因素叠加,造成当前中国流动性治理“进退维谷、快慢皆忧”的状态。

      吴念鲁表示,当前,治理流动性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某些因素造成中国还会新增流动性。比如,中国的顺差还在增加,外汇储备也在增加,外汇占款(中央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中收购外汇所形成的人民币投放)所造成的货币投放也会增加。另外,国外压逼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不绝,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则可能会造成流动性的进一步流入。

      另外,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仍在上涨,亦需相应的流动性支付。但另一方面,楼市和农产品市场存在的大量流动性,又形成了泡沫,政府需要通过诸如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强化税收等方式来遏制泡沫。吴念鲁因此认为,当前,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控制物价的难度加大。

      从经济周期来看,吴念鲁表示,中国经济发展的确遇到了难题,即在“物价”和“就业”之间孰轻孰重。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要保就业,就需增加流动性;而从控物价的角度出发,则需要控制流动性。再加上一些国外不可控因素,流动性治理之难再度加码。

      不过,尽管治理流动性存在诸多进退维谷的忧虑,但是受访专家均认为,当前亟需遏制流动性四溢之势。

      “如果对当前的流动性问题置之不理,最终必然造成资产泡沫的巨大破灭。”以房地产行业调控为例,何志成指出,今年年初政府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其本质上即为流动性的管理,其背后逻辑在于,不能让房地产的泡沫变得太大。否则,如果房地产市场泡沫自行爆裂的话,其后果将极其严重。

      不仅如此,流动性治理的速度如果跟不上,亦有可能带来风险。张茉楠认为,“如果治理过慢,则可能出现通胀预期的自我实现,并形成路径依赖。一般而言,一旦进入通胀上升通道,通货膨胀就很难摆脱。当前,这种加速上涨的风险已经存在。”

      另一方面,受访专家认为,如果流动性管制过于严厉,亦不可取。比如,2011年中国经济存在发展速度放缓的隐忧,地方融资平台的资金风险值得关注。专家指出,如果让其资金链一下子断开,其对房地产业、地方政府以及银行系统造成的影响将不容小觑,“中国现在要在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短期风险与长期风险间有所兼顾。”
           眼睛要向远看,向外看

      “潮涌之时,当忧潮退。”张茉楠认为,“在流动性潮涌的过程中,中国是最先受淹的,如果潮水退去的话,中国也是最先露出头儿的。”其原因在于,和发达国家相比,在多年的全球贸易和金融分工中,中国一直处于低端,中国是全球价值的洼地,流动性的天然“蓄水池”。

      她现在担心的是,一旦流动性从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溢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将再次发挥通货膨胀的“剪羊毛”作用,“一方面要警惕资产泡沫,另一方面要警惕美元。美元不会甘心现在的大幅度贬值,明年美元可能会有大幅度的波动,在涨跌之间获取资本利得和剩余价值。”

      为了应对此种风险,张茉楠认为,中国须在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渠道控制热钱,出手要快准狠,重拾当年香港金融局阻击索罗斯等“金融巨鳄”的经验;“短期内的热钱的冲击确实是头号大敌,应在香港全方位地阻击。另外,房地产渠道、大宗商品渠道、应重点关注。”

      “美元周期决定了世界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而美元的周期又依附于美国的战略利益。因此,中国必须以高度警惕监控资本的流向,包括美国货币政策、经济政策的调整,甚至包括国际格局的演变。”张茉楠说,“中国绝不能仅仅眼睛向内。”

      她进而指出,流动性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涉及到当前各种力量的博弈、国家战略博弈,考验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智慧,“在当前阶段,发展中国家需要看清美国还有多少底牌,自己的底牌又在哪里,走一步棋看到长远。”

      从国内而言,张茉楠认为,欲根治流动性问题,首先就要打通投资渠道。此前,中国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一直不畅,若将其打通,储蓄将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而非银行系统。在此基础上,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实体经济。另外,还要进一步放开,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并加快推出国际板业务,将中国大量的外汇储备用于支持资本走出去。从而既缓解了国内的流动性压力,又利于中国企业的国际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