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眼中的台湾民主与两岸未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12:06

国民党眼中的台湾民主与两岸未来

        ----台湾五都选举观选纪行之三:拜会郝龙斌竞选总部、中选会、国民党中央党部

 

今天拜访的第一站是国民党台北市候选人郝龙斌竞选总部。主持人简短的介绍了目前的选举情况后,就开放提问。我一连问了两个问题:一是台北市基本盘蓝大于绿,而且又具有执政优势,何以选的如此艰难?二是如果选举结果不理想,是否会影响下个月举行的海基会、海协会的会谈?因为已有报道,如果败选,将改在花莲举行。

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开始有些避重就轻,只是强调民进党的候选人是有史以来最强的,最能选的。苏贞昌既做过县长,又做过“行政院长”。而对自己的失误只字不提。后来我才发现,几乎所有的竞选总部在回答问题时都是如此风格。后来,另一位主持人承认一开始是想躺着选的,后来出现花博弊案,才导致目前的被动局面。这位主持人还指出一点,选举经常用被意外事件所主导。如陈水扁的宣判无罪、花博案、北京亚运会杨淑君案、民进党时政名嘴粗口事件(当时郝龙斌支持率大涨8%),选民还是不够理性。

对于下个月的两会会谈,主持人认为,一般只要是在台湾举行的会谈,往往谈的议题比较“软”,不会涉及敏感的主题。比如在台湾引发争论的ECFA就是在大陆谈和签的。所以,不管是否会出现执政者变化的情况,都应该不影响两会的举行。

有一位团友问到大陆对台湾选举的影响和两岸关系。这位主持人加重语气的说:千万不要帮倒忙,让民进党所利用(注:此前东京影展的江平事件)。两岸关系这种情结需要时间来化解,需要历史来解决。

还有一位团友问一个理论比较艰深的经济问题。这位主持人的回答引发我们的深思:老百姓其实不会关注什么理论,而是看一个执政党是否能让他们的生活改善和提高。只有改善人民生活的政党才能得到人民认同。他们不会管你是共产党,国民党还是什么党。这确实是一句大实话,也可以解释中共在大陆长期的稳固执政地位。

拜会的第二站是“中央”选举委员会。我提的所有问题都和选举中的资金有关:公费补助、政治捐款的管理、经费的限额、是否禁止国外资金的介入。

台湾2300万人口,选民有1700万,约占七成以上。各个政党根据得票率,获得财政补助,每票三十元新台币。企业和个人的政治献金都有金额的限制。比较有特色的是如果一个企业亏损,将失去政治献金的资格。一笔资金超出10万,必须使用支票。选举经费也有限额的规定,但如果突破,却没有处罚规定。但如果选举中接受国外资金,一旦查出,将处以五年以下徒刑。

比较意外的是,中选会也谈到了台湾选举过多的问题。认为英国的选举就比较少。看来选举过多,已成为台湾民主的共识问题。原因在于台湾民主选举是从基层开始的,后来民主化后,也仍然保留。其实里长这一级,就不应该再举行。

我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财产申报制:我已经来过台湾四次,对台湾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虽然台湾也有财产申报制,但我很质疑它是否有效。我以法国为例,在法国,任何受薪人员的工资都由所在单位直接转到各受薪人在银行所开的账户。每个受薪人在银行开户是强制性的,而且人人自动拥有信用卡和支票本。日常消费,都有规定超过一定限额,不得使用现金。此外,如果有人—--不管是受薪人还是普通的学生,往自己账户存现金超过一定数额,银行必定约见本人,要求说明资金来源。如果有人长期不消费(比如他有其它灰色收入,工资不动),会被银行举报到税务机关。如果无法说清,则面临经济处罚或法律的制裁。但我在台湾,现金消费是没有限制的。

主持人的回答非常坦率:我们的财产申报制是只限君子不防小人。基本上没有预防功能。台湾申报人员包括公务员和政治候选人。候选人参选时,要登记财产。当选时再申报一次。政治献金,也要如实申报。如果有问题,我们在核查企业政治献金时,会发现不一样。再就是弊案发生后,可以进行逆向核查。比如陈前“总统”水扁。

财产申报制,我一向认为这不是单纯的制度,而是一个需要各项配套政策配套的制度。说到底,腐败还是一个经济和法制的问题。没有经济发展,各项制度建立不起来,法制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台湾虽然建立了财产申报制,但功效并不显著,这也可以理解何以会发生陈水扁腐败案的原因。

今天的最后一个行程是拜会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我第一个获得提问权,就抛出两个问题:

1、国共两党的两岸政策,终极目标都是统一。大陆目前的方案是一国两制,哪么国民党的方案是什么?

2、国民党在台湾民主化过程中发挥了相当的甚至是主导性作用,一路走来应该体会良多。可否以此为基础谈谈大陆民主化的看法?

主持人首先承认对于两岸关系,台湾社会目前没有共识。事实上台湾目前所有的纷纷扰扰都源自国家认同问题。有的主张统一,有的主张独立,有的主张维持现状。就是国民党,在统一的方式上也没有共识。我认为台湾不存在统和独的问题,因为1912年我们就已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所有国家构成要件都有。最重要的是形成全社会的共识。但我们的问题是有太多太多的选举(这句话他在整个提问过程中多次提起),根本没有时间想一想事关台湾未来的事情。由于几乎年年有选举,政治人物执政党、在野党为了寻求支持,不得不想尽办法,不择手段。这些本应该冷静思考的敏感问题都被刻意触动,挑起来。为了怕失去选票,许多应该做的事情也不敢做,所以始终没有结果。假设如果两到三年没有任何选举,让我们能够好好思考国家的未来和前途是怎样,并在这个时间形成共识。当我们不需要考虑选票的时候,会有理性的思考。

这时一位团友插话:哪么是选举坏了大事了?主持人随即回答:根据政治学的说法,目前而言,在所有的政治体系中,民主比竟相对而言还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制度了。但在一个社会,民主是否能够成熟,取决于老百姓政治化的程度到什么程度。我认为我们这个社会太民主了,太民主到了有时候失去了一些规范。像你位各位都是高级的知识分子,我不是有任何歧视,凡夫走子和你们有一些差别,比如价值判断的能力。而他们可能就容易受一些口号和煽动。民主制度最可贵的就是“一人一票,票票等值”,而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稍微给我们点时间,让大家好好的喘口气,让主政的告诉大家,到底要把国家带向何处。但选举但频繁了,根本没有机会告诉民众。

至于大陆的民主化,可以说目前正在走国民党的路。但大陆和台湾不同,也不能简单对比。中国现在已是经济的超级大国,但人太多,发展又不平衡。比如怎样去教育民众?这需要时间。不过,台湾的经验可以分享。

主持人的回答引发了位来自美国团友的不满,她用英语反驳道:你的说法简直和中共一样,就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主持人马上反问:为什么?

我在惊讶之余对他们后续的争论没有听的进去。一个在美国生活这么久的学者,怎么会有这么激进的言论。先不说对错,难道民主就不能批评吗?更何况主持人是实事求是。何以就令这位团友无法接受呢?我特别无法接受的是扣帽子这种做法。文革基因,真是影响深远,而且感觉越是自由派,受影响就越明显。或者说一旦有了意识形态,文革意识马上就会表现出来。

我随后跟进的问题是:你刚才讲,中华民国已经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但我们在民进党党部,他们也这样讲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它的国号是中华民国。也承认中华民国宪法,但不认为这是一中宪法。请问,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区别何在?

听到这个提问,主持人有些激动:这纯是文字游戏嘛。从法理上讲,台湾根本不是一个国家,从来没有台湾这样一个国家。有的只有中华民国,虽然被承认的只有二十几个国家。我们现在“你要统我我不甘心,我要统你,又没有能力”。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共识。

我最后一个问题是:对于两岸统一与否,台湾目前没有形成共识。但对于大陆来说,也不着急。一是因为大陆首要的历史任务是完成现代化和自我整合。二是时间在大陆一边。台湾目前还有一定的筹码,比如美国的支持、经济上的实力等。但台湾的筹码在一步步丧失。毕竟,一切都是凭实力的。为什么大陆对新疆、西藏、香港和台湾的方案不同,就是因为各自实力的不同。所以在我看来,台湾应该有危机意识,越快形成共识越有利。

主持人立即承认:台湾的筹码确实在一步步流失,我比你们更有危机感。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有很大的优势,这个优势不是指什么政治优势,是我们的经济实力。但现在完全不同了。当然大陆人均还很低,这个不在我们计算之内(注:意思是指人均与国力并不可划等号)。我刚才说了,我们有太多的选举,根本没有时间去解决。台湾人对大陆了解不够,现在象井底之蛙,关起门来互相干,就很爽。

还有一位团友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大陆越富裕,台湾支持台独的人却越来越多?还没等主持人回答,另一位团友已经脱口而出:大陆不民主嘛。

由于不是我的问题,我没有反驳,静等主持人的回应。

主持人先从自己的亲属谈起:我有一个姐姐在美国,我问她的孩子,你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她回答是美国人。你们有不少人从美国来的,你们的第二代、第三代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情况?台湾也一样,第二代、第三代在台湾成长的人,自然会产生我是台湾人的想法。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民进党执政以后,全力推行去中国化。我上学的时候,小学第一课就是“我是一个堂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但现在都没有了。

他的这个回答,没有引发任何反对声音。我个的感触是,人一旦被某种意识形态影响或者控制,就往往会条件反射般的从这个意识形态理解一切问题。不仅在海外的华人有这个问题,国内自由派也一样。

明天(11月24日)全部行程都与选举有关:拜会民进党台北市候选人苏贞昌竞选总部、台中市国民党候选人胡志强竞选部门和台中市国民党副议长候选人。对台湾这次选举的观察以及台湾民主的认知将做更深入的观察。

郝龙斌竞选总部

郝龙斌竞选总部外观

中选会

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