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优势与未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28:38

 [蔡逸儒] (2009-09-17)           通常,学政治、搞战略、讲安全的学者,很少有机会和学经济、心理、社会科学的学者碰面,大家总是在自己的圈子里相濡以沫,玩得高兴。许多人甚至还认为经济学者们太过单纯、幼稚,总以为光靠经济的自然规律就想要解决人世间的困难。天下哪有这么简单的事。

  另外,法政学者更少有机会和学艺术、文化的学者碰头。虽不能说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但确实由于专业不同、性向有异,大家见面倾谈的机会几乎没有。法政学者多半精明强悍,文化艺术学者则是浪漫多情,双方少有交集,谈起问题来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大家可以说是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日前,笔者应邀前往中国大陆开会,与会的学者都是文化、艺术、宗教、音乐方面的先进。一天的会议下来,虽然似懂非懂、模模糊糊,而后来大会主办单位还带大家参访了创业及艺术园区,但还真是收获不小。至少让笔者搞清楚了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还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大者恒大似为常态。

  其实,过去笔者等人在台湾不同场合开会也曾建议,主管官署在和中国大陆进行交流之余,也要发扬台湾的所谓软实力,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加强投资。一方面和亚太地区的韩国、日本、香港、中国大陆竞争,赚取外汇;一方面也凸显台湾的精致文化,让海内外的朋友愿意前往观光、投资、增强认同等等。

台湾有什么软实力

  谈到软实力,这其中应该包括政治价值、思想观念、制度设计、外交政策等等,大陆官方强调文化就是软实力,学者则认为政治力量和操控力量才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尽管看法还有出入,但笔者主张发扬台湾的软实力并非出于对抗的考量,而是要发挥台湾的优势、创新能力,增加认同与利得。

  谈到这里,就又让笔者回想到外国使领馆驻台官员最常询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中国大陆发展不可逆转,国际政经影响力将持续增强的情况下,十五年后的台湾将如何身处列国之间?讲了这么多,绕了一大圈,事情又回到原点,问题的关键仍在台湾的优势何在,台湾要如何发扬自己长处,时间和未来是否对台湾有利?

  本月16日,台北媒体报道,吴敦义内阁在其首度提出的施政报告中指出,新内阁将遵循马英九总统的政策,规划成立“台湾书院暨台湾文化中心”,以抗衡中国的“孔子学院”,积极行销台湾,并推动国际文化交流,成立“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中心”,以刺激原创能力及建立国际品牌等等。看来台北态度与做法将更为积极。

  这次笔者和两岸艺文界的学者交流,曾把握机会进一步请教所谓的台湾软实力到底有哪些优势?哪些是台湾可以独树一帜,具有发展潜力,可以成为创意产业的?笔者提到台湾小吃、电影、流行音乐、琉璃、舞蹈、戏曲、宗教、科技创新能力等等,以就教于这些专家,询以哪些可以成为大规模的文创产业,两岸之间的差距大小究竟如何。

  结果答案却是让人吃惊。这些文化学者说,所谓的台湾本土文化其中都有大量的中华文明的元素,两者很难截然划分。此之所以即使是民进党执政时期的文化建设主管单位与人员,也无法、不敢全面去中国化,不能用太强烈的政治意识型态来主导整个文创发展方向。因此,在实务上只能政治归政治、文化归文化,政治只是彼等个人信仰与骗取选票的工具。最好的方法还是两岸合作、共创双赢。

需要有远见的政治家

  更进一步,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并不多,单打独斗不易成功,和大陆之间的优势差距其实也不大。大陆文艺工作者的创新发展能力绝不亚于台湾,政府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人投入此一产业,更多的人由海外学成归国,而且大陆还有庞大的国内、国际市场。时间、人才、政策的优势都不在台湾的一方,如果台湾再不努力,大陆短期内就会超越台湾。实情恐怕还真是如此。

  如今,大家已经理解两岸政治上的现实,北京的国际影响力将更见增强。而经济上,广东、浙江都已或即将超过台湾,时间不在台湾的一方是大家公认的事实。结果,有位学者转过来请教笔者,台湾有无可能培养出一个高瞻远瞩的政治领袖,能够带领台湾摆脱目前的困境。问得真好,但笔者的答案同样无法让他们感到乐观。

  大家都知道,民主政治发展会有庸俗化的倾向,当前台湾情况正是如此。台湾不够成熟、西方自由主义式的民主已经走向民粹的异化政治发展方向,不负责任、一心讨好选民,不敢承担责任的政治人物比比皆是,大家只为了短期的政党、个人利益,不惜以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为代价,这样下去台湾的未来实在让人忧心。

  时不我予、彼长我消,确为当前写照,台湾的未来何去何从还真让人头疼。

作者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山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