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何日重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4:59:43
           在今年3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针对公车改革遭遇的难题,民革中央提交了《如何破解公车改革之困局》的提案,提出了控制公车总量、取消厅局级以下官员专车、电子监控公务车、用车社会化等建议。据报道,发改委在与财政部商讨后近日对这份提案进行回应,称“正抓紧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关工作,会认真研究和吸收借鉴民革的建议”。

  这条新闻的背景是,记者在为“缓堵”这个话题调查北京这个曾经的公车改革试点时,悲哀地发现:北京自2000年酝酿启动车改试点以来,已经历了近10年的长跑。可试点非但未能换来车改的大规模推行,反有止步搁浅之嫌,没有部门愿意给出车改的明确时间表。

  实际上,不仅北京如此,全国的车改试点都早已陷入这种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或如辽阳那样沦为借“车改”变相给领导发高补贴,或如杭州那样遇到阻力就裹足不前了。

  发改委的回应,重燃公众对车改这个老大难问题的改革期待,看到了停滞的改革重新启动的希望———不过,由于未看到具体的改革措施,没有看到与以前不同的改革思路,舆论和公众对改革能否出现拐点、走出困境依然悲观。

  公车改革所以陷入停滞的困境,与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的治理陷入僵局是一样的,也与财产申报制“进一步退一步”的尴尬如出一辙,源于既得利益者的体制性阻碍。一个地方主导公车改革的决策者,本身就享受着公车福利,寄希望于他们放弃这种既得利益,非常困难。让享受着利益的人主动放弃利益,这样“自己改自己”的同体改革,是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赎买和补贴的车改逻辑,是一种妥协,可这种让步在很多时候使官员得寸进尺,拿了补贴后又不放弃公车。

  公车改革十年未动,何时能动呢?车改的重新启动,须依赖于能不能突破原有的那种改革路径,有外来的力量推动着改革向前走,逼着既得利益者放弃这种滋生腐败、浪费纳税人钱财的福利。

  从政协那份提案就可以看出外部力量推动的重要性。这份“建议取消厅局级以下官员专车”的提案,是由民革中央在政协上提出来的。民革无疑在公车问题上有着比较超然的利益身份,参政者和监督者的身份,使他们能够成为一种推进车改向前走的外力。

  媒体还提到了另一个坚定的改革者: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作为人大代表,他连续7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疾呼公车改革;他也最身体力行———调任副厅级官员当天,他“炒”了司机,婉拒单位专车,被舆论盛赞为“全国公车成本最低的厅官”。他的改革者身份,与他的身份有很大的关系,他是全国人大代表,也是民进中央委员。正是这种身份使其在公车改革上有着坚定的态度。

  公车改革要有真正的进步,需要包括公众在内所有外部力量的推动。而这些力量能否重启停滞不前的公车改革,我们拭目以待。但愿,有关部门对政协提案的回应,充满诚意,而不仅仅是一种程序上的“客套”。 公车改革不缺方法缺决心  

     这么多年来,很多地方都进行过公车改革,可不是雷声大雨声小,就是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次发改委改革措施并不新鲜,如厅局级以下官员全部取消专车,其实早在1988年10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相关文件中就规定了。再如电子监控所有公务用车,很多地方也都进行过,成都就用过GPS来监控。可以这么说,世界上好的公车管理和经验做法,我们学习得不少,可是效果如何呢?为什么效果不好?其实就是缺少落实和惩罚力度。因此,在当前,我们缺少的不是什么公车改革,而是落实。 …[详细]  

 公车最缺的不是改革是落实2010.11.23  扬子晚报         发改委正抓紧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包括厅局级以下官员全部取消专车,电子监控所有公务用车(11月22日《京华时报》)。

  这么多年来,很多地方都进行过公车改革,可不是雷声大雨声小,就是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次发改委改革措施并不新鲜,如厅局级以下官员全部取消专车,其实早在1988年10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相关文件中就规定了。再如电子监控所有公务用车,很多地方也都进行过,成都就用过GPS来监控。

  可以这么说,世界上好的公车管理和经验做法,我们学习得不少,可是效果如何呢?为什么效果不好?其实就是缺少落实和惩罚力度。因此,在当前,我们缺少的不是什么公车改革,而是落实。

  在外国其实也有公车私用的现象,但是一旦发现,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美国惩罚的措施包括临时或永久取消其使用公务车的权利、扣除一个月工资甚至开除公职,意大利西西里岛墨西拿市市长布赞卡因私与夫人乘坐公务车到约400公里之外旅行,就被判处6个月监禁。德国卫生部长乌拉·施密特在西班牙度假,黑色奔驰座驾不慎被盗,因此她被指涉嫌公车私用,不得不辞职。

  在中国能这么严厉处罚公车私用的官员吗?现在,我们虽然有一些惩罚制度,但不是制度不严,就是制度没有很好的落实。因此,如果我们不去加大制度落实和惩罚力度,再去想出更多的改革,我想也是白搭。因为没有惩罚,再好的改革也会变成没有约束的。 从2002年至今,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都相继传出要征收“交通拥堵费”,但最终都在争议中销声匿迹。面对当前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曾数次不了了之的“拥堵费”重被提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交通部法律专家刘莘认为,有关部门没有理由限制私家车,政府应下决心改革公车。如日本,每个机关办公出行可以打的花“汽车票”。毕竟私车和公车相比,限制公车更能体现以人为本。“但有关方面不愿意下这个狠心。” …[详细]  公车改革还需驶离特权车道 

         人都是贪图享受的,“专车”越高档越好。领导的专车,领导的家人、亲属自然也要享受,接送领导的孩子上学、放学,领导的亲戚来了,司机又兼导游,等等。领导待遇家庭化,领导司机“奴仆化”,是中国式“公车文化”的独特景观;这种“公车文化”的实质其实就是“权力文化”。目前,在不少单位,“专车待遇”已渐渐扩大到科级领导了,这与中国GDP世界第二的地位倒是很相称。如果权力不受限制的状况不变,要改公车使用制度,难。   …[详细]

 

权力无刹车,公车改革难 2010.11.23  钱江晚报         《京华时报》昨日(11月22日)报道,国家发改委正抓紧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关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促进此项工作加快推进。

  说起公车改革,有些话已经说了无数遍了,比如公车消费每年支出几千个亿;比如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比如公车使用存在着3个“三分之一”,即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等等,这些都是痛恨公车腐败的人所耳熟能详的。

  既然现行公车制度弊端极大,但是,为什么公车改革断断续续已经13年,除了少数地方有所动作,取得一些经验,总体上还是改不下去呢?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到了要害处:公车改革损害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些受益者,即使他原来的利益不是很合理合法,但一旦利益受到影响,他还是觉得被侵犯。另一方面,这些受益者同时又是公车改革的决策者,要他来改革自己的既得利益,这个很难。

  《京华时报》的报道和叶青所言,都很宏观;如果我们看看发生在身边的与公车有关的“微观”现象,就会发现,有些事情还超出了上述宏观的概括,而且更生动,更有“人情味”。

  所谓“超编制”配备使用轿车,就是按规定没有资格配备专车的干部,也配备了所谓的“专车”。有些单位把车辆分配给部门使用,部门领导很容易地把“部门专车”变为“个人专车”,早接晚送,办各种私事。这样,司机的“身份感”也随之提高,部门里其他人真要办公事时,就叫不动他了,司机只须一句“领导要用车“,就把你打发了。这样一个环境,多数人的心情和工作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人都是贪图享受的,“专车”越高档越好。但是,“超标准”配车,还有社交的需要。有些领导很少下基层,特别喜欢和富人、老板打成一片,出入高档会所。这时,车的档次就是面子,车太次,面子下不来,专车的档次就上去了,按规定只能坐帕萨特的,就要想办法换成奥迪。

  领导的专车,领导的家人、亲属自然也要享受,接送领导的孩子上学、放学,领导的亲戚来了,司机又兼导游,等等。专车司机成了领导的“专人”,时间长了,领导的私事、家事也不能完全避开司机,司机也就成了领导的半个“家里人”,领导自然会有回报,到一定的时候,比如领导退休前,就提你当办公室主任副主任什么的,这样,领导退休后,可以继续享受“前司机”的服务;领导退休前的权利,通过人事安排延续到退休后,可谓福泽绵长。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一些领导的家人视司机为奴仆,颐指气使,随意训斥,司机只能忍声吞气。

  领导待遇家庭化,领导司机“奴仆化”,是中国式“公车文化”的独特景观;这种“公车文化”的实质其实就是“权力文化”。目前,在不少单位,“专车待遇”已渐渐扩大到科级领导了,这与中国GDP世界第二的地位倒是很相称。如果权力不受限制的状况不变,要改公车使用制度,难。(戎国强)
 

        一些推行公车改革的地区,都实行了车贴。公车改革的负担全部转嫁给了财政,转嫁给了纳税人。此外,在公车改革后,一些权力部门的工作人员,纷纷把手伸向企业,轻者在企业报销汽油费、汽车维修费等,重者则直接要求企业帮其配备专车,把负担转嫁给了企业。公车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并预防负担转嫁的问题,防止权力另辟蹊径,由一种腐败变成另一种腐败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还是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步伐,加大权力运行的监督力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只有权力运行规范了,各项改革才能够有效推进,才能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出现。 …[详细]

  公车改革要防止权力另辟蹊径 2010.11.23  新华网         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正抓紧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关工作。在公车改革优化方案中涉及到几个方面,包括厅局级以下官员全部取消专车,电子监控所有公务用车等等。(11月22日《京华时报》)

         有关公车改革的话题,这些年没少提,社会各方面的呼吁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一些地方,曾经出台过诸如取消领导专车、加强公车管理等改革措施。但是,从改革的实际效果来看,取消了专车,并没有取消特权;加强了公车管理,并没有加强对权力的制约。领导专车取消没多长时间,又退回到了“专车时代”。

         一些推行公车改革的地区,都实行了车贴。即按照行政级别不同,给予相应的购车和用车补贴,公车改革的负担全部转嫁给了财政,转嫁给了纳税人,公车数量在经过短暂减少后,又慢慢回升,原来配备给领导的专车,在推行公车改革以后,虽然名义上取消了,实际上并没有取消。改革反而成了增加领导的福利,并未遏制住公车浪费。

        此外,在公车改革后,一些权力部门的工作人员,纷纷把手伸向企业,轻者在企业报销汽油费、汽车维修费等,重者则直接要求企业帮其配备专车,把负担转嫁给了企业。当然,这些人也不会白白让企业服务,他们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企业从其他渠道获得利益。无疑,这又增加了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公车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并预防负担转嫁的问题,防止权力另辟蹊径,由一种腐败变成另一种腐败的问题。

         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还是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步伐,加大权力运行的监督力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只有权力运行规范了,各项改革才能够有效推进,才能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出现。

 公车改革需要上层“范本”

 

     十几年的公车改革,不是在争议中前行,就是在争议中失败。总结原因大概有四个方面:一是地方主要官员是现行公车体制最大受益人,是车改的最大阻力;二是缺乏刚性财政预算约束致使公车泛滥;三是公车改革不是自上而下,这种“改下不改上”具有体制上的冲突;四是缺少立法。发改委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无疑是开启了一条公车改革自上而下之路。车改革自上而下强力推动,不但能通过立法对公车进行统一规范,让公车改革走法治化道路,而且能够尊重民意、吸收民智,以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来保障公车改革科学推进。 …[详细]

 公车改革“自上而下”,有利于法治化 2010.11.23  法制日报          记者近日获悉,国家发改委正抓紧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关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促进此项工作加快推进(11月22日《京华时报》)。

  发改委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无疑是开启了一条公车改革自上而下之路。十几年的公车改革,不是在争议中前行,就是在争议中失败。总结原因大概有四个方面:一是地方主要官员是现行公车体制最大受益人,是车改的最大阻力;二是缺乏刚性财政预算约束致使公车泛滥;三是公车改革不是自上而下,这种“改下不改上”具有体制上的冲突;四是缺少立法。

  在我看来,一旦中央机关全面强力推行公车改革,以上四个原因都能对症治疗。这是因为,公车改革自上而下强力推动,不但能通过立法对公车进行统一规范,让公车改革走法治化道路,而且能够尊重民意、吸收民智,以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来保障公车改革科学推进。

  有人用三个“不”字来总结某些地方的公车改革现状:操作不透明、内容不科学、程序不公开。这三个“不”字也可以归结于两点:缺少民主,缺少法治。缺少民主,是说各地在试点车改时,改革方案不问民意,改革过程“偷偷摸摸”,这才出现了按级别高低发放高额车补的“排排坐分果果”式的车改现象。

  缺少法治,是说至今没有一部权威法律来规范公车管理。尽管早在1994年就发布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但几乎对公车没有起到多少实质约束。

  我以为,在发改委抓紧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关工作的同时,全国人大也应行动起来对公车改革进行立法调研,尤其是,车改模式的选择、适用范围的确定、公车管理细则及货币补贴标准等关键问题,理应成为立法调研的重点。

  中央机关公车改革能否成为改革榜样?不仅在于中央机关改革的自觉性,更在于全国人大的立法和监督。在发达国家,类似增减政府机关公务开支的变动,都必须经过公示召开市民听证会议会讨论表决的“三部曲”,而不可能由政府机关自己决定自己花多少钱。显然,我们的公车改革最好也能借鉴这种模式,让公众、人大在公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公车改革的尝试断断续续走了十多年,公车滥用现象不仅没有被遏制,反而愈演愈烈,充分说明公车改革的方向搞反了,改革理应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如果早几年中央机关就全面进行公车改革,有统一的法律来规范,有统一的监管,对省级政府和基层政府进行示范和指导,或许公车滥用就不会愈演愈烈了。

  据报道,北京公车改革十年仍在原地踏步,车改依然没有明确时间表,这就让人对公车改革的效率和决心产生担忧,但愿中央机关公车改革能鞭策地方车改前行。我以为,中央机关车改首先要明确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冯海宁

 

        公车改革,可能已成共识。但怎么改,却成了难题:这样不是,那样也不是,反正人民群众不满意;每一项改革举措,都会带来广泛的质疑。于是改革只好暂停,静待时机。任何一项改革,如果没有社会公众的参与、支持、理解,恐怕都难以进行。在笔者看来,跟公众关系密切的公车改革尤其是这样。因此,我建议国家发改委“抓紧启动”相关工作之时,“开门纳谏”应该及时跟进,让民意得以充分表达。在此基础上,汇聚民智,凝聚共识。否则,再搞关门决策那一套,公车改革永远没有尽头。 …[详细]

 推进公车改革切忌“闭门造车”       记者近日获悉,国家发改委正抓紧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关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促进此项工作加快推进。(11月22日人民网-《京华时报》)

  公车改革是个老话题。近些年的全国两会上,几乎每一年它都是热点,但热过一阵后都会归于沉寂。也有一些地方搞了一些试点,比如货币化和集中管理。还有的改革有点像行为艺术,比如在公用车上喷上标志。但几乎每一项改革都仅仅热闹一阵子,热闹之后往往不了了之。从这些年的改革实践看,它越来越像一块难啃的骨头,有点顽疾的味道了。

  公车存在的问题,一是费用惊人。有媒体提供的信息显示,目前,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2000亿元;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12%之间。二是公车私用。地球人都知道的“三个三分之一”,即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中,私用就占了2/3。这个2/3折射的“屁股底下的腐败”,屡屡挑战公众忍耐的底线。

  公车改革,可能已成共识。但怎么改,却成了难题:这样不是,那样也不是,反正人民群众不满意;每一项改革举措,都会带来广泛的质疑。于是改革只好暂停,静待时机。我感到,作为单项的改革,拖拖拉拉、久悬不决的,恐怕只有两项,其一是户籍改革,其二就是公车改革了。它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大难。

  不客气地说,很多公车改革的试点,之所以改来改去最后又改了回去,关键原因无非是“闭门”然后“造车”。就是权力机关内部瞎折腾,折腾到末了,公车反而越来越多。可不就是“造车”!

  公车这辆车跟普通的车不一样,它靠老百姓的税银养着,又让吃俸禄的人坐着;它披着公车的外套,干着私车的营生,让老百姓的一见心里就会打翻了五味瓶;它显示拥有者派头、排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党风政风。购买公车用的每一分,车轮子转起来花的每一厘,都是纳税人的心头肉。这么一项跟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改革,最需要公众的参与。这不仅关乎决策的程序,更关乎对纳税人的起码尊重。

  任何一项改革,如果没有社会公众的参与、支持、理解,恐怕都难以进行。在笔者看来,跟公众关系密切的公车改革尤其是这样。因此,我建议国家发改委“抓紧启动”相关工作之时,“开门纳谏”应该及时跟进,让民意得以充分表达。在此基础上,汇聚民智,凝聚共识。否则,再搞关门决策那一套,公车改革永远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