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应天书院千岁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58:20
北宋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应天书院千岁庆
(出版于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
杭州历史学会《第三届中国范仲淹国际学术论坛论文汇编》)
【内容提要】介绍北宋四大书院之首、三大国子监之一的应天书院、范仲淹的师从、思想形成与书院关系;范仲淹和书院对北宋教育的影响。全文分为:
一、七榜五十六、御赐院额“应天府书院”;   二、范仲淹的师从、思想形成;
三、范仲淹主持书院-教育家的集中表现:;   四、范仲淹与中国科举制度的确立;
【关键词】宋兴 天下州府有学始此 取士不论世家  天下同文 七榜五十六 御赐匾额应天府书院  天下同文  七榜五十六  尝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与戚同文酷似一人  以天下为己任  九河我吞 百谷我尊  君以民为体  政治家代表作《上执政书》  南京府学为国子监 招收八品以上官员子孙和庶人俊秀  上承儒道墨法下启程朱理学  四大、六大、八大书院  天下第一人
一、七榜五十六、御赐院额“应天府书院”
《应天府书院》俗称“应天书院”,因位于北宋陪都—应天府而得名。北宋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前商为商都,春秋为宋都,汉为梁都,唐称睢阳;是后周归德军的治所,“诏定有天下之号曰宋,因所领节度名也”⑴。故北宋的“宋”,就源于这里。1006年改称应天府,1014年升为南京⑵,是北宋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它“南临汴水,西牵京师、禁喉关陕、东蔽江淮、舟车涌会”,是京城汴水入运河的必经之路,是南北商旅、东西驿道交汇之地,“实一方之都会”⑶,一直是北宋政治、经济、文化、人才的重地。她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先商文明的故地(先商都城南亳即此)、汉梁文化的中心(西汉梁国梁园三百里在此);直到春秋战国诸侯连年征战,华夏人民在血与火中抗争,中华沃土在战火中哭泣的时候,中国产生了文明世界的儒、道、墨、法四大学派。这里南北不到一百公里,道、墨、儒三家的故里均在此地(老子故里鹿邑太清宫,距此60公里;庄子故里蒙墙寺,距此25公里;墨子,宋国人;孔子,祖居宋国;明家惠施宋国人)。郭沫若先生指出:“中国的思想史上,自从有了老子、孔子、墨子这三位大师出现以后,在春秋战国年间就演绎出了一个学术的黄金时代”,“展开了中国思想史上灿烂的篇章”⑷。所以,这里是中华哲学的故乡,是“中国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的滥觞之所。应天书院在这里诞生,便是这“学术的黄金时代”后的又一处金矿,是“灿烂篇章”中的一篇名章。
应天府书院是北宋四大书院之一⑸,而且是四大书院中唯一被升入国子监的一个,它与东京(汴京)国子监、西京(洛阳)国子监遥相辉映,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从民办到国子监的典范。她伴随了北宋168年的政治生涯,对于北宋的政权巩固、人才培养和教育的普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在一千年来的中华教育史地位,没有能取而代之的。史载:“州郡置学始此”⑹“天下庠序,视此而兴”⑺“宋兴,天下州府有学始此”⑻、“庆历三年十二月戌午,以南京府学为国子监⑼。”
应天书院的前身即“睢阳学舍”。学舍之建,可追溯到唐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战乱年代,这里有壮烈的张巡、许远的睢阳保卫战,罗雀掘鼠、数万军民与城共存亡,保卫了江淮以南大半个江山。之后,半个世纪的五代十国,朝代频更,百姓渴望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和安定的环境,一些志士文人隐居山林或僻野,从事中华文化的传承。
宋州虞城邑人杨悫(que’  893-960),约于930年就应时代之需,开始经营“睢阳学舍”,从事民间教育。他‘乐于教育,聚徒执教’,后得到赵直将军的支持。有宋州楚丘人戚同文(字文约,904-976年)从小双孤,被寄养在宋州祖母的娘家。当祖亲再故,他无依无靠。因他聪慧过人,日诵一卷,被杨悫收养并送读《礼记》。戚同文在杨悫的教导下,读书累年不解带,通古今经史。长大后,杨悫以妹相许。戚同文处五代丧乱,万民涂炭,杨悫让他去参加科举考试,他说:老师不仕,我也不仕。他决心以德行感化乡里,盼天下同文,故取名“同文”。戚同文继承了杨悫的教育事业。由于戚同文出身贫寒,学成不易,故极同情下层穷苦人,特别为实现贫苦子弟“天下同文”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在传承中原历史文化中做出卓绝贡献,其后仍受赵直将军支持。
赵宋王朝的建立,正好迎合了当时的形势发展和人民的希望。宋太祖时期(960-976年),一面忙于开疆扩土,用武力统一十国;一面每年一次地沿用前制进行科举考试。国家虽亦办有“国子监”,但由于深居都城,举士多以高层官宦子弟,国子监学生‘贪富丧志’。宋太祖看到此弊,特别关心有才华的‘寒门学子’,一再强调“贡举重任,当务选摧寒俊”、“取士不论家世”、“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覆试之。”(10)。这‘选催寒俊’、‘取士不论世家’和‘食禄之家…另复试之’,它开创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公平竞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开始改变统治阶级的内部组成成分。中国以科举制度公开公平选用人才从此延续千年,大大推动了历史发展。至戚同文去世,在他近50年的教育生涯中,尤以北宋初年取得的成就最为显著。
《宋史.隐逸》和《商丘县志》均载:“戚同文,字同文,宋州楚丘人。幼孤,事祖母以孝闻。从杨悫受五经。晋末丧乱,绝意禄仕,且思见混一,遂以同文为名氏。悫病将死,以家事托同文,悫卒,为葬其三世数丧。将军赵直高其行,为筑室聚徒,人不远千里所至。其门人以登第者,五六十人。宗度、许骧之徒皆践台阁。  同文纯质,尚信义,不积财,不营居室,曰:“人生以行义为贵,焉用此为!”好为诗,杨徽之尝与酬唱…”(11)。
《玉壶清话》也有:“戚同文,宋都之真儒也,虽古之纯德者,殆亦罕得。其徒不远千里而至,教诲无倦,登科者题名于舍,凡孙何而下,七榜五十六人。不善沽矫,乡里之饥寒及婚葬失其所者,皆力赈之。好为诗,有《孟诸集》。杨侍读徽之守南都,召至郡斋,礼遇益厚,唱和不绝。杨谓君曰:‘陶隐居昔号坚白先生,以足下纯白可侔,仆辄不揆。已表于朝,奏乞坚素之号,未知报否’,后果从请。及殁,旧学百余楹,过如庠序之盛。州郡惜其废,奏乞赐额为本府书院,命奉礼部戚舜宾主之,即纶子也”(12)。
其中“徽之”(杨徽之)是北宋早年最著名的诗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曾奉召参与编辑《文苑英华》,担任真宗皇帝侍读,是真宗皇帝的老师,对真宗影响很大,深受真宗青睐和敬重。杨守应天府,对戚同文关爱有加,常召至郡斋,‘礼遇益厚,唱和不绝’,可见其关系和地位。作为一届儒生的戚同文,能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和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力行到“天下同文”,从事民族教育的大业是难能可贵的,因而被尊称为北宋初期著名教育家。
以上多处谈及“七榜五十六(或五六十人)”美称,其背景,据《宋史》和《中国通史》(13)载:北宋太祖年(960-976年)科举考试每年一次,每次录进士十人左右,十六年共录九十六人。据不完全统计:961年状元张去华(睢县人)、 967年状元刘蒙叟(宋州宁陵人)、968年状元柴成务(宋州楚丘人)为太祖年书院状元。‘大中祥符二年诏书’中的许骧、宗度、郭成范、董循、陈象与、王励、滕涉等七人都该是戚同文的门人;范仲淹的岳伯李昌图(宋州楚丘人,国子监博士)、李昌龄(太宗宰相)、岳父李昌言(太子中舍)兄弟三人均为太平兴国三年同榜进士(14),又与戚同文老乡,都当是“七榜五十六”人员;太宗年枢密使楚昭辅、转运使李惟清、王怀隐、向敏中(均宋州人)及戚同文的儿子戚维、戚纶也是戚同文弟子;还有书院讲师韦不伐,是继承戚同文‘立志不仕’的弟子,在书院教学中被“常选学行可为人师者主领之。久处师席,晏(殊)元献公,宋(衍)宣献公、蔡(齐)文忠公相距居守,皆厚为之礼”(15)。至于其他,我们且无详细实据,不敢妄下结论。然而,白鹿洞书院的历史中,千年来才只有一位状元。应天书院造就如此众多的人才,在宋初书院中实为少见。她在宋太祖年间的“取士不论世家”的明智之举中,树立了榜样的作用。直到976年戚同文去世之后,书院虽一度中断。但其后“二十年间,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 (16)
戚同文死后三十余年,有“大中祥符二年二月庚辰,应天府民曹诚,以貲募工,就戚同文所居,造学舍百五十间,聚书千余卷,博延生徒,讲习甚盛。府奏其事,上嘉之,诏赐额曰“应天府书院”,命奉礼部戚舜宾主之,仍令本府募职官提举,又署诚府助教“的历史记载。曹诚聘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为主持,并将学校“入官”(17)。于是,真宗皇帝表彰了曹诚的义举,下诏赐额“应天府书院”。
《宋会要》里载有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二月二十四日对应天府书院赐额的诏书:
“应天府新建书院以府民曹诚为助教。国初,有戚同文者,通五经业,高尚不仕,聚徒教授,常百余人。故工部侍郎许骧、侍御史宗度、仓部员外郎郭承范、董循、右谏议大夫陈象与、屯田郎中王励、太常博士滕涉皆其门人。同文卒后,无能继其业者。同文有二子:维,为职方员外郎,纶,为龙图阁待制。至是,诚出家财,即同文旧居建学舍百五十间、聚书千五百卷,愿以学舍入官。令同文孙奉礼部舜宾主之,召明经艺者讲习。本府以闻,故有是命,并赐院额,仍令本府职事官提举”(18) 。
曹诚为助教;礼部侍郎戚舜斌为主持;“故太原奉常博士凟,时举贤良,始掌其教;故清河职方员外郎吉甫,时以管记”(19)。于是,第三年(1011年)学子张师德(睢县人)考上状元,四方学子复辏;此年,范仲淹亦来应天书院求学,书院又进入第二次辉煌。
注释:⑴《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第一【宋纪一】 建隆元年正月,乙巳,周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称帝。…诏定有天下之号曰宋,因所领节度州名也。 ⑵ 《长编》八十二 大中祥符七年正月丙辰,升应天府为南京,正殿牓以归德…。⑶《宋会要辑稿.方域》二之一。⑷详见郭沫若著:《青铜器时代》一书。⑸○北宋四大书院: 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 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商丘县城南的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 河南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有说 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 ○北宋四大书院,亦称天下四大书院(北宋四大书院,或宋代四大书院)说: 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另一说,石鼓书院取代嵩阳书院。
1)吕祖谦《白鹿洞书院记》、吴澄之推举 2)宋末马端临《文献通考》中的《职官考》推举。但在同一本书《学校考》中则用石鼓书院取代嵩阳书院。 3)1997年中国邮政发行邮票《中国古代书院》推举。目前这是最受到公认的说法。(6)《宋会要.崇儒》二之二。(7)江南图书馆藏,明翻元刊本《范文正公全集》第七卷.记.《南京书院题名记》。(8)《九朝编年备要》卷七。洪迈在《容斋随笔》一书中亦记其事说: “大中祥符二年,应天府民曹诚即楚丘戚同文旧居造舍百五十间,聚书数千卷,博延生徒,讲习甚盛。府奏其事,诏赐额曰应天府书院。奉礼郎戚舜宾主之,仍令本府幕职官提举。宋兴,天下州府有学自此始,其后潭州又有岳麓书院。 另据记载:戚同文幼事祖母以孝闻,遭世丧乱,不复仕,创睢阳书院,聚徒讲学,相继登科者56人,践台阁者亦数十人。是宋初著名的书院教育家。(9)《长编》卷一四五.第3516页。(10)《宋史》太祖本纪,建隆二年诏和乾德三年诏。(10)马渭源“中国的科举制度起源于汉代,经过隋唐两代的发展,在宋代得以完善,被利玛窦等人介绍到西方,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的根源,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11)《宋史》隐逸传.《戚同文》。(12)《玉壶清话》戚同文。(13)《中国通史》第七卷载:“宋朝建立的次月,即建隆元年(960)二月,举行首次科举考试,仍依五代旧制,每年举行一次。宋初取进士,亦无定数,通常为10余名,少则六七人,大体与后周时相当。乾德四年(966),除录取进士6人外,又录取‘诸科’9人。此后,不定期地录取‘诸科’,录取人数通常也多于同科进士人数,即所谓‘国初,诸科取人亦多于进士,盖亦承五季之敝云’。(14)《商丘县志》卷六 甲科进士。(15)《长篇》卷七十一,大中祥符二年二月庚戌。(18)范文正公全集》第七卷.记.《南京书院题名记》(17)《宋会要》大中祥符二年二月二十四日。(18)《长编》卷七十一。(19)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
二、范仲淹成才于应天书院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23岁的范仲淹,结束了山东的二十年孤儿生活,开始了应天书院五年的苦读岁月。他“感泣慈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1)。范仲淹断绝了一切家庭供给,“决欲自立门户”,进入了极度艰苦且漫长的求学生涯。他“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继,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2)。“公处南都学舍,昼夜苦读,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饞粥不充,日昃始时”(3)。他初来书院,留下《南都学舍书怀》诗句: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消;但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4)
范仲淹虽然没有直接受戚同文教育,书院主持戚舜宾沿袭祖父戚同文“天下同文“的教学宗旨,给青年范仲淹的成长影响很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五年的应天府书院生涯,造就了一代大贤。首先从范仲淹的身世、生活作风、思想品德,与师祖戚同文酷似一人。从史料记载(5)对照,即可看出青出于蓝的事实:
戚同文:
“与天下同文”,“贫贱不屈,刻苦好学”;
“读书累年不解带,大通六经”;
“质纯尚信义,人有丧者力拯济之,宗族同里贫乏者,周给之,冬月多解衣裘与寒者”;
“喜闻人善,未尝人短,贫贱不屈”;
“其徒不远千里而至,教诲无倦”
“不积财,不营居室。尝言‘人生以行义为贵’”。
范仲淹:
“以天下为己任”,“五年未曾解衣就枕,大通六经之旨”;
“少有志操,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一不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尝自诵曰:士当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尝推其俸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为执经讲解,亡所倦”。“乐善好施,无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置义庄,瞻仰宗族,无间亲疏”, 而自己“不积财、不营居室”:“人有道义之乐,行骸可外,况居室乎?”
元朝奉大夫牟獻撰文、集贤直学士朝列大夫前江浙儒学提举赵孟頫 书并篆额《义学记》也载:
“...宋时天下有四大书院,应天府书院为首。先是郡人戚同文聚徒讲授,士不远千里而至。文正公亦依之,以学同文为人质直,尚信义,宗族贫乏则赒给之,不积财,不营居室,或勉之,辄曰:人生以行义为贵,安用是“义”之一字,实与公意合。暨公登第,立朝为首为帅,以至大用,名位日盛,禄赐日厚,遂成义庄、义学。……窃闻文正公早岁就学应天时,夜以继日,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糜度日,人不堪其忧,其苦心劳形者,如此博通六经,尤长于易,学者从之,叩质乐与,往复无微,弗究其难疑,答问者又如此用力,何啻十倍今人耶。咨尔来学,书而佩衿,盖亦追思先志俛焉…”(6)。
范仲淹的苦学精神被称为‘颜回转世’。是什么原因让青年范仲淹“夜以继日,…食糜度日,人不堪其忧” 又能“尝自诵曰:‘士当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其志也”(7)呢?这里的‘忧天下’,必然有‘先知天下’的前提。知者获智、智达高远,高度决定视野。应天书院的正规教程、优越条件和这里人文历史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外因:这里是被称作世界人类‘轴心时代’的、东方春秋文化的集中发源地;老子、庄子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8)朴素的对立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观和“以正治国”、“爱民治国”、“以百姓心为心”(9)圣人治天下的理念、“道法自然”、“道法无亲”(10)的自然规律,给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畏改革的信念;墨子那“以天下为己任”、“以兴天下之利,除万民之害”、“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11)和卓越的军事防御家的兵家理念,给了他“先忧后乐”、孜孜追求改革的毅力和军事家的素质;孔子那“学而时习之”、“修身、起家、治国、平天下”和“忠恕、仁义、廉孝、中庸” 对范仲淹思想影响亦很大;范仲淹从当时的应天书院毕业,将多家思想精华汇集一体,这就是他能成为继春秋诸子百家之后,上承儒道墨法、下启程朱理学的一位大家的基础。
当1015年,范仲淹考中进士前夕,他又留下了《咏诗五首》诗。
(陶唐氏)纯衣黄冕历星辰,白马彤车一百春;莫道茅茨无复见,古今时有致尧人。
(有虞氏)成都成邑即天开,终践尧基咏其哉;但得四门元凯至,九韶何必凤皇来。
(夏后氏)景命还将伯益传,九川功大若为迁; 讴歌终日吾君子,岂是当时不让贤。
(商  人)履癸昆吾祸莫移,应天重造帝王基;子孙何事为炮烙,不念嘻吁祝纲时。
(周  人)斧钺为藩忍内侵,商人涂炭奈何深;不烦鱼火明天意,自有诸侯八百心。(12)
这是范仲淹在书院苦读五年所发出的内心感慨:他大通六史之后,对于尧—陶唐、舜-有虞、禹—夏后、商汤、周武王等历代惠政了如指掌,自己树立了明确的史学观,“古今时有致尧人”和“讴歌终在吾君子”、“自有诸侯八百心”等,明显看到比“抒怀”一诗有了知识上和感情上的飞跃。范仲淹成才应天书院的史实,是无可质疑的。他对商丘产生的深厚情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追超历史圣贤;也使他最终选定宋州楚丘李氏(宋太宗时的参知政事李昌龄的侄女)为妻(13),从此,范氏家族与商丘结下永久血缘;孩子多生长这里,被称为‘睢阳少年’;这里有他的家产,职田也封在这里;至今虞城利民镇的“范文正公祠”遗址(14)、宁陵“三郎秀才书信”(15)和宋代范氏田井等遗址;《宋史》、《范文正公文集》、《年谱》(16)、《商丘县志》(17)、《宁陵县志》(18)、《虞城县志》(19)、《虞邑范氏族谱》(20)等大量原始文字都是有力的佐证。《宁陵县志》人物志 载:“范仲淹,本苏州人,少孤,母适长山朱氏,公随就育。及长,读书应天,因家计于宁陵,其异父兄弟朱某者多在宁陵。后公贵,以其田瞻之,故与朱氏书每言及焉;且幼固以朱为氏也。年二十九迁文林郎,权集庆军节度推官,始复范姓。”
《虞城县志》除有“公:苏人也。其一支世居虞城,邑中范氏皆其后裔,族姓繁盛。”的记载,还有范仲淹给他的状元弟子王尧臣的书信(21)和明代“范文正公祠堂” “明天启年间题请建祠,春秋两祭,至今不废(22)”。
注释:(1)、(2)《宋史》列传七十三。(3)《年谱》。(4)《范文正公全集》第三卷律诗。(5)据《宋史》列传七十三、《隐逸》等综合摘录。(6)《范文正公集.二》.褒贤祠记.卷二。(7)《东都事略》(8)《道德经》第二章。(9)《道德经》第五十七章、第十章、第四十九章。(10)《道德经》第二十五章。(11)《墨子》。(12)《范文正公全集》第三卷。(13)《能改斋漫录》“李氏之门女多贵”篇。(14)《虞城县志》P47.庙祀.(15)《宁陵县志》“与朱氏家书二通”:“三郎秀才:前日专到宁陵,奉谒不遇。为某暂来南京。便欲与贤,同送五娘子往广济社宅。星夜候贤归。千万,千万!诸事候却回勾当,且如今了却此事。兼要奉见,商量去向次第。千万星夜速来。切切!今专差人去,不宣。”
“三哥秀才:自别,倾汤倾渴?雅况何如?永城庄田暨宁陵家计作何擘画?八叔员外、五哥应相助也。大郎宅上安吉?王朗家应往陈州、襄邑卜居,亦比相近,还照顾得否?足卜本月来此修学,还遂志否?如果起得,但见本府进奏官即知在此。公人客旅便次,八九程可达,更宜从长。吕秀才托伸意:或起离未得,即师问昌君亦可。日新衰门,如此宁不忧惧。永城志文立碣,亦可向西,屡见也。秋凉,希多爱,希多爱!四郎看恤伊,令早读书。因人,千万示信。不宣。”
(16)《年谱》天圣五年。(17)《商丘县志》、《归德府志》范仲淹传。(18)《宁陵县志》P182.“乡贤姓名:刘蒙正、刘蒙叟、程迥、范仲淹、乔恕……(19)《虞城县志》P47.庙祀. 20)《虞城范氏族谱》记载着:“仲淹,字希文,祥符八年进士。推诚保德功化资政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尚户部侍郎、汝南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三百户,实封六百户….”。“宋参知政事、资政殿太学士文正八世至士聪祖,率其次子文理祖迁居河南纶城,即吾迁虞始祖仲宣房、宋丞相纯仁祖之嫡脉也。”(21)《虞城县志》P352.书 载《与王状元尧臣》范仲淹:“某再拜状元正言学士:邮中得来教,喜可知也。某四月半到郡,重江乱山,目不可际,怀思朋戚,宁莫依依,而水石琴书日有雅趣,时得佳客,相与咏歌。古人谓道可乐者,今夫信然,惟阁下居丧食贫,聚数百指,前望高远,宜无动怀,善爱!善爱!”(出于《文正公尺牍》)。(22)《虞城县志》P47.庙祀.《虞城范氏族谱》有当年祠堂的地图和祠堂全部对联:“ 纶城利民镇《范文正公祠》匾额对联题词:一、广亮门立匾:奉旨从祀。二、外明柱对联: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门芯:名臣第一,理学无双。三、广亮门木对联:斋粥励清修忆襄时山寺人来希古抗心忧乐早关天下事  金汤资坐镇想当日甲兵胸裕内安外攘匡扶真有大臣风  河南提督杨庆麟拜撰并书;  德行纯备风骨峻厉精金翠玉松霜雪竹 先忧后乐思济斯民一代贤相后天罕伦    华阳王珪瓒。四、中殿匾额:以天下为己任。五、外明柱对联:相当年事业彪炳赫赫中外肃小范  看今日俎豆芬芳雍雍礼乐祀先贤。六、内明柱对联:始祥符终皇祐勋名峘赫两朝袛完得先忧后乐  南吴越北豫梁世系流传千载允无忝春灼秋尝  乡后学杨庆麟拜撰并书。七、中殿向北对联:出将入相功勋垂于竹锦  先忧后乐祀典颁自紫宸  门芯:怀安邦之谋略  展济世之经论。八、大殿匾额:宋史褒嘉  第一流人物(匾长七尺,宽三尺,满金地,堆灰噙阳黑漆字)九、外明柱对联:学宗孔孟得配尼山之祀  道开程朱永享西庑之尊。十、大殿中间匾额:   康熙御赐:济世良相(匾长七尺二寸,宽三尺一寸,硃漆地,一寸高金字头花滚龙二寸高五寸宽大金边。)十一、内明柱对联:值五季后力兴已费之学校二百年文运开真能身任天下  生六子前授手未传之中庸亿万载微言始揭不愧血食庙廷  乡学杨庆麟拜撰。十二、四代祖祠对联:序昭穆生者之昭穆亦序  伸孝敬少之者孝敬常伸。十三、藏室对联:玉树兰芳承俎豆  金蝉紫诺答烝尝  门芯:祖功宗德厚  木本水源长。十四、介景堂对联:志懍水霜堪作风化之表  操坚金石永著闺阁之行。内明柱对联:一堂英毅光宇宙  历世节孝重蒸甞。十五、西大门对联:派衍姑苏贻谋远  德留虞风世泽长  门芯:簪缨世胄   阀阅名家。十六、西二门对联:百代文章宗墨帐  万年仁让效连舟  门芯:本支百世不易  蒸甞万古如新。
三、范仲淹主持书院;
由于他在这里“自立门户”,1026年再从泰州捍海堰堤上来应天府为母亲守丧。他受留守晏殊聘请,又和他的老院长(山长)戚舜宾一起主持了应天书院。这是范仲淹一生唯一的专业教学生涯,集中体现了一位教育家的风范,也创造了应天书院的第三次辉煌。
范仲淹在这里对教育的历史作用有着很高的论述:“古者庠序列于郡国王风。当太平之朝不能教育,何时教育哉?乃于选用之际,患于才难,亦犹不务耕而求获矣”(1)、“三代圣王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材、陈正道。使其服礼乐之文,游名教之地,精治人之术,蕴致君之方”(2)。“劝学之要,莫尚宗经。宗经则道大,道大则才大,才大则功大”(3)。
范仲淹主持应天府书院,以“九河我吞、百谷我尊;良玉我切、浮云我决”(4)的气概,继承和弘扬先师戚同文的教学方法,为书院制定出一系列学规,严格要求学生。他把戚同文“天下同文”的校训,发展成“以天下为己任”。 这相当于今天的‘担当世界重任’,具有了“解放全人类”的高尚思想。在距今980年前能教育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这是华夏教育史上的光辉先例。其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体现了范仲淹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他和戚同文一样“勤学恭谨、以身先之。由是四方从学者辐辏”。他一边任主持,一边担任“艺文”和“易经”两门课。他“每出题,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所当用意,亦使学生准以为法。由是,四方学者辐辏”(5)。他留下很多且很珍贵的“范文”。 其中有《君以民为体赋》、《用天下心为心赋》、《政在顺民心赋》、《尧舜率天下以仁赋》、《老子犹龙赋》、《铸剑戢为农器赋》、《易义》、《乾为金赋》、《四民诗》(6)等,其思想成多为他政治改革的主张,树立了盛世文化的典范。
《君以民为体赋》篇中有:“天下之君,正四民而似正四肢,每防怠惰;调百姓而如调百脉,何患纠纷?先哲格言:明王佩服爱民,则因其根本为体,则厚其养育,胜残去杀,见远害而在斯;劝农勉人,戒不勤。...谓民之爱也,莫先乎四体;为国之保也,莫大乎群黎。...蒸人有罪,谅责己之情深;庆泽无私,雅润身之德。著若君惠,则其民晏如。每视民而如子,复使臣而以礼,故能以六合而为家、齐万物为一体”(7)。
这是中国古代“以民为本”的思想精华。“君以民为体”,“君惠”而“民晏如”,“六合为家,齐万物为一体”。这比庄子“齐物我,齐是非”的理想社会要和谐、要人本化。“君以民为体,民以君为宗”超出了孔子‘君为上、民为下’的等级制度,也比墨子的‘民为重,君为轻’来得科学。他同时还提出把“劝农勉人、戒不勤”作为“庆泽无私”、“谅责己情深”、“厚其养育” 等明王教化的要求,“以民为本”、“为国之保,莫大乎群黎”,“不以己欲为欲,而以众心为心”的民本思想可称高贵。
范仲淹培养人才,爱惜人才。“他常宿学中,读书寝室皆立时刻。夜课诸生,读书寝室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诇之。见有先寝者诘之。”“不能对,罚之。”他 “尝推其俸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8)。
讲师稽颖的外甥张方平,家道贫寒,聪慧过人,在书院受到范仲淹关照和培养,直至成才。西域御夏、庆历改革,他都追随范仲淹。后来与王安石前后任过宰相;连著名的三苏,也是张方平在四川任三司使时发现并推荐入朝的。苏轼一生都很尊敬他的这位老师张方平,更为一生未见到过老师的老师范仲淹而悔恨:“恨子不识范文正公”,“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9)苏轼竟以挂名于范仲淹门下士之末为最大心愿,可见范仲淹在苏轼心中的分量。
山东泰山有学生孙复,两次来书院乞讨。范仲淹各增一千缗,并赐《春秋》。当知道他因老母有病而不能读书时,就安排他在书院半工半读,月薪三千。直至范仲淹入京任秘阁校理,还致信戚舜宾主持:“非我长者,岂能济乎”,要他照顾好孙复。十年后,孙复成为讲解《春秋》的大师,被请入皇宫为仁宗讲学。范仲淹见了感叹道:贫困是一种可怕的灾难,倘若孙复一生乞讨到老,这杰出的人才岂不湮没沉沦!可见他对寒门子弟人才的爱惜,达到了常人难以达到的高度。也说明了他对教育人才的紧迫之感。
主持应天书院的第二年(1027年),他的学生王尧臣、赵槩就荣获了状元和探花(10)的优异成绩(王、赵后来都是范仲淹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出将入相的北宋重臣)。“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于场屋者,多其所教也”(11)后来在政治、文学上有成就且属于他学生的。如富弼(枢密使、宰相)、张方平(宰相、文学家)、孙复(儒学大师)、石介(文学家)以至李觏、张载(思想家、教育家)、文彦博(宰相、军事家)、胡瑗(教育家)、狄青、种世衡(枢密使、军事家)、王尧臣(状元、宰相)、赵槩(探花、参知政事)、王安石(政治家、两任宰相)、贾黯(邓州状元)、彭如砺(江西状元)、...等一大批高等人物,都先后直接受到范仲淹的教育和启迪。
范仲淹以睢阳学案独树一帜,上承儒道墨法,下启程朱理学,倡导了北宋文化复兴,功不可没,影响深远。
范仲淹在此时有著名的《南京书院题名记》,全文写道:
“皇宋癖天下建太平,功揭日月,泽注河汉,金革尘积,弦诵风布。乃有睢阳先生赠礼部侍郎戚公同文,以奋於丘园教育为乐门。弟子由文行而进者,自故兵部侍郎许公骧而下,凡若干人。先生之嗣,故都官郎中维,枢密直学请以金三百万,建学於先生之庐。学士之子,殿中丞,舜宾。时在私庭,俾士纶,并纯文浩学,世济其美,清德素行,贵而能贫。祥符中,乡人曹氏,干其裕。故太原奉常博士凟,时举贤良,始掌其教;故清河职方员外郎吉甫,时以管记,以领其纲。学士画一而上,真宗皇帝为之嘉叹,面可其奏。今端明殿学士,盛公侍郎度文其记,前参予政事,陈公侍郎尧佐题其榜。由是:风乎四方,士也如狂,望兮梁园,归于鲁堂,章甫如星,缝掖如云。讲义乎经,咏思乎文,经以明道,若太阳之御,六合焉;文以通理,若四时之妙,万物焉。诚以日至,义以日精。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 淬词为峰,则浮云我決,良玉我切。然则,文学之器,天成不一,或醇醇而占,或郁郁於时,或峻於层云,或深於重渊。至於通易之神明,得诗之风化,洞春秋褒貶之法,达礼乐制作之情,善言二帝三王之书,博涉九流百家之说者,盖玄有人焉。若夫,廊朝其器,有憂天下之心。进可为卿大夫者,天下其学,能乐古人之道;退可为乡先生者,亦不无矣。观夫,二十年间,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宜观名列,以劝方來。登斯缀者,不负国家之乐育,不孤师门之礼教,不忘朋簪之善导。孜孜仁义,惟日不足。庶几乎,刊金石而无愧也,抑又使天下庠序,视此而兴,济济群髦,咸底於道,则皇家三五之风,步武可到,戚门之光,亦无穷已。他日门人中,绝德至行,高尚不仕,如睢阳先生者,当又附此焉” (12)。
范仲淹的《南京书院题名记》可谓是四大书院中品位最高的书院题名记。与《岳阳楼记》并称为他一生’最早’和’最晚’的两篇记文。其思想之高迈、意境之深远、语言之精炼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各有千秋。这里的“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浮云我决,良玉我切”、“博涉百家九流之说,有忧天下之心”的豪言壮志和锐气为后者所不及,也为后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范仲淹还在他主持书院的百忙之中,以宏文万言《上执政书》(13):“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戌狄、杜奸雄、明国听”十八字方针上奏宰相府,“极论天下事”提出了他对北宋亟待改革的建议,“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僭(闲散、冒用名誉)、遴选举、敦教育、举将材、保直臣、斥佞臣”为内容的改革建议,高瞻远瞩、意识超前、影响深远,成为他政治家的代表之作。被赞为与诸葛孔明《隆中对》相同的历史文献,《宋史》作为范仲淹的盖棺定论,名垂青史。
1043年,“庆历三年十二月戌午,以南京府学为国子监。”(14)应天书院与东京(汴京)西京(洛阳)的国子监,并列为北宋最高学府。同时规定太学收生要求改“国子生(原三公子孙)为八品以上官员子孙和庶人俊秀”,开辟了国子监招收平民百姓子弟的开端。从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到戚同文的“天下同文”,到范仲淹的“以天下为己任”,到“国子生为八品以上官员子孙和庶人俊秀(15)”真正作为皇家政策公布于全国,实施与民间还是从北宋开始被沿用至今的。把中华民族教育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为“华夏民族文化造极于北宋”(16)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时,担任宋廷参知政事的范仲淹提出《庆历新政》改革,“思变通之理,清流澄源”,其内容是:“一、明黜陟(去磨勘,旌嘉劣汰);二、抑侥幸(去荫官冗吏);三、精贡举(重贤能,明理道,慎选人才);四、择官长(举贤任能,严加考绩);五、均公田(养贤厚禄,均职田);六、厚农桑(善政、养民、先农);七、修武备(以六军宁邦,储兵边陲,亦武亦农);八、减徭役(并县减吏,节用减役);九、覃恩信(大赦天下,宽赋减税,扶贫恤孤);十、重命令(慎令严行)(17)。
《庆历新政》和十七年前的《上执政书》的内容基本吻合。其中法定“精贡举,郡县办学”被首先提出,而且是庆历新政被长期保留延续的一条政治改革。时应天府书院先行实施改革,一改当时崇尚辞赋的浮浅学风,适应时务之需,“以天下为己任”培养人才,应天书院卓然于羊群之驼,人心所向,全国以应天书院为榜样郡县兴学。范仲淹将应天书院办学推向第四次高峰,成为北宋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至1071年(神宗熙宁四年)二月,王安石改革科举认为:“古之取士,皆本学校,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王安石改革贡举,废罢明经,诸科专以进士一科取士。颁布“太学(18)改革方案”,实行《三舍法》(19)。公元1090年(哲宗年)曾肇(20)知应天府,大兴学校,亲加训导,培养人才为多。
北宋王朝168年81榜共录取进士60035人,南宋49榜49915人,共计109950人,开华夏历史空前绝后的科举先河。
直至靖康(1127)之变,昏庸的宋徽宗重用无能的高俅独揽大权,直接导致北宋政权的快速覆灭。赵构再次在应天府封土为山、建立南宋。不久再迁都杭州,应天书院被金人的战火焚烧一空。
注释:(1)《范文正公全集》第八卷 书《上执政书》。(2)《范文正公全集》第十八卷 状 《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3)《范文正公全集》第八卷《上张右丞书》。(4)《范文正公全集》第七卷《南京书院题名记》。(5)《宋朝事实类苑》名臣事迹。(6)《范文正公全集》第二十卷 赋《用天下心为心赋》、《别集》卷三《政在顺民心赋》、《别集》卷二《尧舜率天下以仁赋》、《范文正公全集》第二十卷《老子犹龙赋》、《别集》卷二《铸剑戢为农器赋》、《范文正公全集》第五卷 義《易义》、《别集》卷二《乾为金赋》、《范文正公全集》第一卷 古诗《四民诗》。(7)《范文正公全集.二》卷第三。(8)《宋朝事实类苑》名臣事迹。(9)《范文正公全集》序。(10)《宋史》有传。(11)《宋史》列传七十三。(12)《范文正公全集》卷七记。(13)《范文正公全集》卷八。(14)《长编》庆历三年。(15)《宋史》卷157志110选举三。(17)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6)《范文正公全集.二》奏议卷上《答手诏条陈十事》。(17)《三舍法》是北宋太学制,即上舍、内舍、外舍,每舍又分三等。是中国教育细化的过程,类似今天的分班教学、分级考试。(18)曾肇,唐宋八大家曾巩的弟弟,《宋史》有传。
四、书院精神千年不衰
元代,书院旧地一直是南北战争拉锯地带,书院百年不能复兴。然,应天书院和东京、西京太学人才随政南迁,将文化中心南移,随后出现了南宋书院普及、大兴教育的历史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南宋初书院多达六十多所,中原文化从此南移,成为南宋以后人才的主体。郡县办学更是遍及全国,一直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培养人才的本源。
至明清,应天书院精神在商丘地方影响依然很大,屡毁屡建。公元1373年(明洪武六年)知州段明辉建归德儒学;公元1502年(弘治十四年)张玺建文庙(即大成殿);公元1531年(嘉靖十年)知州王侑,巡抚御史蔡瑗改建设学为《应天书院》;1573年(万历元年)巡抚御史朱纲、褚铁、知州郑旻、何希舟在建儒学,沈鲤写记。公元1573年(万历初)张居正改革。公元1579年(万历七年)知州邹学柱重修儒学,沈鲤再记。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知府郑三俊重建《范文正公讲院》(1)于府学东,课试其中。范文正公讲院培养出大批人才。公元1646年(清顺治八年)燕山王任归德知县重修书院,有侯方域《重修书院碑记》(2),仍以范文正公为楷模。
在书院影响下,商丘人才辈出:如宋勋(与海瑞齐名)、沈鲤、侯执蒲、侯恪、侯恂、宋权、吕昆、杨东明、汤斌、宋荦、侯方域等一大批在中国历史有影响的人物出现在这里。以至于明代有‘文武百官半江西,小小商丘四尚书’之美称。清乾隆三十六年商丘中进士人数达170多人,占河南省当年进士总数的五分之一。
北宋应天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历来不容轻视。无论《中国书院辞典》、《中国古代书院》、乃至《四库全书》等国家典集及史书记载,都名列前茅:其中有“四大”、“六大”、“八大”书院说。 一、“北宋四大书院”说: 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 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商丘县城南的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 河南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有说 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也有“天下四大书院”说:(北宋四大书院,或宋代四大书院)说: 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另一说,石鼓书院取代嵩阳书院(3);二、有“北宋六大书院”或“天下六大书院”说: 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附列石鼓书院,茅山书院;也有“北宋六大书院”说: 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4) ; 三、有“八大书院” 或“北宋八大书院”说: 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龙门书院,徂徕书院 (5)。
用史学家北大著名历史系教授邓广铭先生的话说:“宋代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达于顶峰,不但超越了前代,也为其后元明所不能及”。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北宋王朝却成为中华历史上四大发明的重要策源地、成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主要来源、成为中华哲学史上最民主、最开放的王朝、成为二十四史中最有价值的王朝之一、范仲淹被称为“北宋第一人”(6)。在北宋文化造极于史册的背后,在北宋第一人成才、关注的背后,可以看到应天书院功不可没。
至近代,西南联大(今云南师大,原抗日时期清华北大所在的地)也有碑文“书院之制,…两宋为盛,应天、嵩阳、岳麓、白鹿遗迹至今犹令人想见当时风流。应天一院,尤为特别。盖应天之建,仰给贤者曹诚所捐,此华夏百姓捐助大学可考之始。”(7)可见应天府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影响。
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为他的辛亥革命资助者—南洋名绅戚翌家祠的撰联,也把戚同文和戚继光赞扬其中:“上联:蔚和平景象振国是风声发扬章贡英灵崆峒秀气 ,下联:恢家族规模建民治基础光大楚丘宏业阀阅宗功”。(8)戚继光字‘章贡’;‘楚丘宏业’,即指戚同文(楚丘人)的教育事业。
范仲淹的苦读精神影响至今,毛主席在长沙师范学校给黎锦锡的信中也“极论天下事”,并以“学范公齑粥自爨”激励自己学习,在他的“讲堂录”里高度评价范仲淹:“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德影响后世的人。前者如诸葛亮、范仲淹,后者如孔孟等人。但二者兼有,即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与清代的曾国藩。”(9)
今特为应天书院千年庆,拟此拙文为贺。                   孙 纲 09.10.25         (全文11620字)
注释:(1)《商丘县志》卷三 学校。(2)《商丘县志》卷十六艺文。(3)四大书院说,据:1)吕祖谦《白鹿洞书院记》、吴澄之推举 2)宋末马端临《文献通考》中的《职官考》推举。但在同一本书《学校考》中则用石鼓书院取代嵩阳书院。3)1997年中国邮政发行邮票《中国古代书院》推举。目前这是最受到公认的说法。(4)六大书院说,据:1)南宋王应麟《玉海》推举 。2)清代全祖望赞同。3)中华民国时期圣朗西、陈东原《中国书院制度》;(5)八大书院说,据:1)南宋诗人范成大推举 。2)民国陈登源《国史旧闻》。(6)北宋王安石称范仲淹“一世之师,名节无疵;名肃之盛身,危志殖瑶华;赫赫之家,万首俯趋,独绳其私;蹈祸不愫,骇正怡邪。”诗人王十朋赞扬范仲淹:“堂堂范公,人中之龙。 南宋朱熹颂范仲淹“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元代:文学家王恽称道:“堂堂范公,三代之佐。致君泽民,千载一遇”王心一赞曰:“文正德业文章,为有宋以来第一人。陈凤梧赞曰:“范公千载一人豪,自是先朝第一人。楼钥写道:“文正公盛德绝识,非赞扬所能尽也”。钱公辅称赞范仲淹:“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陲,功名满天下。” 金朝:诗人元遗山称颂范仲淹:“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李贽赞曰:“范公何尝死也?宋亡,范公终不亡耳!”袁洪愈赞扬范仲淹:“自古杰士名流岂少哉?...惟公一人,礼仪之宗盟,道学之师范邪!”李维祯赞曰:“张南轩称范公本朝第一人。(7)云南师大《田家炳教育书院记》碑。(8)《中华戚氏网》戚同文。(9)《毛泽东讲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