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敌为师:朝鲜战争同时促进中美两军的军事学术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16:08
以敌为师:朝鲜战争同时促进中美两军的军事学术 2010年11月05日 08:06 中国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1

就在美军几乎陷入绝境时,陆战一师的工兵参谋兼第一工兵营营长帕特里奇中校提出一个大胆设想:请求总部空投桥梁组件,然后再架桥。

美军强大的后勤机构立即开始运转。日本三菱重工连夜制作了8套M-2型钢木标准桥梁,用8架C-119运输机在7日凌晨运往1000多公里以外的朝鲜水门桥附近,21时30分用巨型降落伞直接空投到美军狭窄的环形阵地里,其中6套安全落地。

经过一天的紧张施工,陆战第一师的工兵部队在8日16时架起了一座可以通过所有重型装备的临时桥梁。当晚18时起,美军1000余辆车和坦克大炮,顺利通过桥梁。过桥后,美军炸毁了桥梁以阻止志愿军的追击。

事后,志愿军在总结这次战斗时曾表示对敌估计过低。实际上,这是一场人力思维与机械化思维的碰撞。志愿军指挥员从己方人力保障方式出发,认为经过3次破坏,美军已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修复一座钢铁桥梁。但美军创造了奇迹,而奇迹的产生正是基于美军的坚韧执著和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机械化优势。

上甘岭战例同登两军讲台,美军以敌为师抛弃消耗战

在中美双方军事院校的教材中,“上甘岭战役”都成为经典战例。这场战役自 1952 年10 月14 日始,至11 月25 日结束,历时43天。美韩军共投入步兵10个团加两个营,共6万余人。另有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300余门,坦克170余辆,飞机约100架,消耗炮弹190余万发,航空炸弹5000余枚。志愿军先后投入了两个精锐野战军的9个团,11个炮兵营,一个火箭炮营,共计4.3万余人,一共打炮弹45万发。

这次行动被命名为“摊牌行动”,其策划者为第3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计划伤亡人数为250人。但战役一打响便处于失控状态,大大超出了交战双方的预想。

根据赫尔辛基军事学院披露的资料,开战第一天,美方即投入了7个步兵营,18个炮兵营,200架次飞机,投航空炸弹600枚,发射炮弹30万发。中方应战的是15军的两个连另加一个排,消耗40余万发子弹和近万枚手雷。志愿军当天死伤550人,攻方伤亡1900人。结果,原本双方都以为是一场小规模的攻防战,而后来却演变为一场惨烈的肉搏。整个战役志愿军阵亡7100人,伤残8500人;联合国军阵亡11300人,伤13600 人。

战后,交战双方都在总结这场战役,而出发点却完全不同。我军从中总结出精神力量足以支撑血肉之躯对抗飞机大炮。美军则看到了机械化部队在“近战”、“夜战”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美军从此开始大力发展夜视技术和防弹技术,注重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避免消耗战。

经过数十年调整,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创造出以数百人伤亡代价摧毁伊拉克几十万军队的战争奇迹,其过程摧枯拉朽,没有一场消耗战。美军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支军队都有短板,关键在于如何凭借自己的优势主导战争形式,使其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