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上了中美两军的军事教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0:35:31
从1950年到1952年间发生的朝鲜战争可以说是中美两国军队以流血的方式进行的一次“军事交流”。60年来,交战双方都在不断总结这场战争中的得与失。虽然美军在这场战争中遇到过惨重的失利,但其战略战术上的成功之处仍然值得各国军方学习。

    靠数据分析得出志愿军“礼拜攻势”规律,李奇微力挽败局依赖运筹学

    志愿军的战略战术多来自中方高级将领的头脑,而美军则更依赖严密的战场分析体系。

    美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刚上任时恰逢志愿军第3次战役进攻的高潮,美军出现潮水般的撤退。有关资料显示。当时,美第8集团军运筹小组通过收集志愿军入朝参战后与美军交战的全部战斗记录,发现了一组至关重要的数字:从1950年年底到1951年年初,中方军队3次大规模攻击持续的时间都是8天。

    运筹小组敏感地意识到,出现这种状况并非巧合。通过查阅相关情报资料,运筹小组发现“8天“这一数字是由志愿军的后勤补给方式严重落后,加之美国空军强大的空中封锁,致使其战斗物资往往只能支撑一周的作战行动。一旦粮食和弹药消耗殆尽,攻势只能被迫停止。运筹小组由此得出结论,志愿军从发起战役到战役结束最多持续一周时间。

    李奇微头脑中随即形成对付志愿军“礼拜攻势”的有效方法:当志愿军凶猛的“礼拜攻势”接近尾声的时候,联合国军队再将强大的反击力量投入前沿,向弹尽粮绝的志愿军反扑上去,把志愿军死死缠住。按照这个思路,李奇微分别于1951年1月15日、25日、3月7日连续发起了代号为“猎犬行动”、“霹雳作战”、“撕裂行动”的3次进攻作战。

    1951年3月14日,经过“横城战役”、“砥平里战役”等一系列作战行动,最终于深夜,联合国军队重新占领了被志愿军夺取的汉城,一举扭转了联合国军队的颓势。

    今天,随着作战要素和单元的不断增加,军事系统愈来愈趋向复杂化,任何一位指挥员都难凭一己之力勘破战争迷雾,只有通过科学的计算分析,才能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

    志愿军3炸水门桥可歌可泣,美军“坚韧和执著”的机械化精神惊天动地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交战双方在水门桥上展开的破坏与反破坏斗争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水门桥位于古土里以南5.6公里,跨度8.8米,两端是悬崖,桥下是万丈深渊。周围没有任何可以绕行的道路。一旦桥被炸毁,过往车辆只能被堵截于此。战役双方都看到了这座桥的巨大价值,展开了一场炸桥与修桥的反复对抗。

    12月1日,志愿军第60师炸桥小分队穿插到水门桥附件,将水门桥炸毁。但是美军陆战第一师第一工兵营迅速将其修复。12月4日,志愿军小分队趁黑夜第二次将美军架好的桥梁炸毁。美军陆军第10军第73工兵营又在原桥残留的桥根部架设了钢木桥梁,使其恢复通行。

    12月6日,志愿军炸桥小分队索性将美军新建的桥和原桥的根部彻底炸掉。

    就在美军几乎陷入绝境时,陆战一师的工兵参谋兼第一工兵营营长帕特里奇中校提出一个大胆设想:请求总部空投桥梁组件,然后再架桥。

    美军强大的后勤机构立即开始运转。日本三菱重工连夜制作了8套M-2型钢木标准桥梁,用8架C-119运输机在7日凌晨运往1000多公里以外的朝鲜水门桥附近,21时30分用巨型降落伞直接空投到美军狭窄的环形阵地里,其中6套安全落地。

    经过一天的紧张施工,陆战第一师的工兵部队在8日16时架起了一座可以通过所有重型装备的临时桥梁。当晚18时起,美军1000余辆车和坦克大炮,顺利通过桥梁。过桥后,美军炸毁了桥梁以阻止志愿军的追击。

    事后,志愿军在总结这次战斗时曾表示对敌估计过低。实际上,这是一场人力思维与机械化思维的碰撞。志愿军指挥员从己方人力保障方式出发,认为经过3次破坏,美军已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修复一座钢铁桥梁。但美军创造了奇迹,而奇迹的产生正是基于美军的坚韧执著和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机械化优势。

    上甘岭战例同登两军讲台,美军以敌为师抛弃消耗战

    在中美双方军事院校的教材中,“上甘岭战役”都成为经典战例。这场战役自 1952 年10 月14 日始,至11 月25 日结束,历时43天。美韩军共投入步兵10个团加两个营,共6万余人。另有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300余门,坦克170余辆,飞机约100架,消耗炮弹190余万发,航空炸弹5000余枚。志愿军先后投入了两个精锐野战军的9个团,11个炮兵营,一个火箭炮营,共计4.3万余人,一共打炮弹45万发。

    这次行动被命名为“摊牌行动”,其策划者为第3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计划伤亡人数为250人。但战役一打响便处于失控状态,大大超出了交战双方的预想。

    根据赫尔辛基军事学院披露的资料,开战第一天,美方即投入了7个步兵营,18个炮兵营,200架次飞机,投航空炸弹600枚,发射炮弹30万发。中方应战的是15军的两个连另加一个排,消耗40余万发子弹和近万枚手雷。志愿军当天死伤550人,攻方伤亡1900人。结果,原本双方都以为是一场小规模的攻防战,而后来却演变为一场惨烈的肉搏。整个战役志愿军阵亡7100人,伤残8500人;联合国军阵亡11300人,伤13600 人。

    战后,交战双方都在总结这场战役,而出发点却完全不同。我军从中总结出精神力量足以支撑血肉之躯对抗飞机大炮。美军则看到了机械化部队在“近战”、“夜战”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美军从此开始大力发展夜视技术和防弹技术,注重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避免消耗战。

    经过数十年调整,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创造出以数百人伤亡代价摧毁伊拉克几十万军队的战争奇迹,其过程摧枯拉朽,没有一场消耗战。美军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支军队都有短板,关键在于如何凭借自己的优势主导战争形式,使其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

    朝鲜战争就是拼后援和后勤,美军的后方遮断与志愿军打穿插异曲同工

    朝鲜战争中,交战双方都认识到后援和后勤的重要性,并围绕阻断对手后援展开了一次次较量。

    受武器装备的限制,志愿军主要采取穿插迂回的战法,把目标选择在敌人后方安危相关的薄弱点上,通过占领这些要点打乱美军的部署。

    美军则凭借其空中优势,把破坏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作为其最重要的作战任务之一,对朝鲜北部的交通运输线进行长期的战略性狂轰滥炸,企图使志愿军前方部队陷入缺粮少弹的困境,不攻自破。

    美军的具体做法是,在横贯朝鲜半岛的蜂腰部划定一个阻滞地带,以绝大部分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进行长时间毁灭性轰炸,切断志愿军的后方交通线,破坏志愿军的前后方联系,窒息其作战力量。美军把这种战略性轰炸称为“绞杀战”或“空中封锁战役”。

    1951年8月,美军以其在朝空军的80%%开始执行“绞杀战”计划,半个月内炸毁铁路桥梁165座,线路450多处。到8月底,1200多公里的铁路线,能通车的线路仅有290公里,公路也受到严重破坏。9月以后,美军由普遍轰炸改为重点轰炸,每天出动500架(次)以上的轰炸机,重点轰炸清川江桥及其以南铁路枢纽地带,朝鲜北部铁路运输几乎瘫痪。虽然志愿军后来实施了反“绞杀战”,但后勤供应在长时间内仍处于一种较低水平,增加了志愿军组织大规模战役的难度。

    美军实施的后勤“绞杀战”,实际是用火力切断后方支援和联系,孤立正面战场的志愿军,以获取作战优势。这种火力控制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对伊方通信系统的打击、在科索沃战争中对南联盟工业体系的破坏,都可以看作是火力控制思想的升级。美军正是通过对后方目标的打击,从整体上削弱了对手的作战能力和作战意志,从而在正面战场上取得了压倒性优势。

    从朝鲜战争起,美军培育出总结失败、不断创新的传统

    朝鲜战争中,美军挟二战横扫德、日之威,却受挫于装备落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也正是从这场战争起,美军收敛起目空一切的骄狂之心,恢复了一支军队应有的理性,开始了迄今为止仍未停止的总结、反思、创新、提高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此,对战争行动中的得失成败进行深刻系统的总结成为美军不变的信条。每一场战争或较大的军事行动结束后,美军都要进行专门的评估和分析,发布官方总结报告,直言失误和不足,提出新的军事理论。

    如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军不仅对其失败进行了深刻反省,还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军事战略和建军思想,拉开了改变世界军事格局的改革大幕。针对入侵格林纳达行动中三军通信不畅、协同不力的情况,美军又提出,必须提高军种之间的联合作战能力。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不仅检验和实践了“空地一体”作战理论,战后更提出“全维作战”、“信息战”、“精确战”等诸多全新的作战理论和概念。

    近年来,美军更是把这一传统发扬得淋漓尽致,其发动的每一场战争不但成为其检验作战理论的试验场,还是其进行作战理论创新的发源地。美军这种直面得失、善于总结的做法,值得全世界的军队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