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敌为师:朝鲜战争同时促进中美两军的军事学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5:27:49
以敌为师:朝鲜战争同时促进中美两军的军事学术 2010年11月05日 08:06 中国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1

从1950年到1952年间发生的朝鲜战争可以说是中美两国军队以流血的方式进行的一次“军事交流”。60年来,交战双方都在不断总结这场战争中的得与失。虽然美军在这场战争中遇到过惨重的失利,但其战略战术上的成功之处仍然值得各国军方学习。

靠数据分析得出志愿军“礼拜攻势”规律,李奇微力挽败局依赖运筹学

志愿军的战略战术多来自中方高级将领的头脑,而美军则更依赖严密的战场分析体系。

美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刚上任时恰逢志愿军第3次战役进攻的高潮,美军出现潮水般的撤退。有关资料显示。当时,美第8集团军运筹小组通过收集志愿军入朝参战后与美军交战的全部战斗记录,发现了一组至关重要的数字:从1950年年底到1951年年初,中方军队3次大规模攻击持续的时间都是8天。

运筹小组敏感地意识到,出现这种状况并非巧合。通过查阅相关情报资料,运筹小组发现“8天“这一数字是由志愿军的后勤补给方式严重落后,加之美国空军强大的空中封锁,致使其战斗物资往往只能支撑一周的作战行动。一旦粮食和弹药消耗殆尽,攻势只能被迫停止。运筹小组由此得出结论,志愿军从发起战役到战役结束最多持续一周时间。

李奇微头脑中随即形成对付志愿军“礼拜攻势”的有效方法:当志愿军凶猛的“礼拜攻势”接近尾声的时候,联合国军队再将强大的反击力量投入前沿,向弹尽粮绝的志愿军反扑上去,把志愿军死死缠住。按照这个思路,李奇微分别于1951年1月15日、25日、3月7日连续发起了代号为“猎犬行动”、“霹雳作战”、“撕裂行动”的3次进攻作战。

1951年3月14日,经过“横城战役”、“砥平里战役”等一系列作战行动,最终于深夜,联合国军队重新占领了被志愿军夺取的汉城,一举扭转了联合国军队的颓势。

今天,随着作战要素和单元的不断增加,军事系统愈来愈趋向复杂化,任何一位指挥员都难凭一己之力勘破战争迷雾,只有通过科学的计算分析,才能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

志愿军3炸水门桥可歌可泣,美军“坚韧和执著”的机械化精神惊天动地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交战双方在水门桥上展开的破坏与反破坏斗争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水门桥位于古土里以南5.6公里,跨度8.8米,两端是悬崖,桥下是万丈深渊。周围没有任何可以绕行的道路。一旦桥被炸毁,过往车辆只能被堵截于此。战役双方都看到了这座桥的巨大价值,展开了一场炸桥与修桥的反复对抗。

12月1日,志愿军第60师炸桥小分队穿插到水门桥附件,将水门桥炸毁。但是美军陆战第一师第一工兵营迅速将其修复。12月4日,志愿军小分队趁黑夜第二次将美军架好的桥梁炸毁。美军陆军第10军第73工兵营又在原桥残留的桥根部架设了钢木桥梁,使其恢复通行。

12月6日,志愿军炸桥小分队索性将美军新建的桥和原桥的根部彻底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