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与人的全面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25:46

【论文分类】成人教育学刊【期刊期数】2009年02期【论文期刊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6期第5~12页

【英文标题】Lifelong Learning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Human Being
【作者简介】顾明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北京 100875)
【内容提要】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the ultimate pursuit of the advancement of humanbeing. It is a historical concept coherent with the social progress. Socialdivision of labor has resulted in the unilateral development of workers, but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not only demands but also creates many conditionsfor laborers to experience an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 new scientific andtechnical revolution today has brought forward more requirements for it, andlifelong learning has become a major approach to the realization. 
【日 期】2008-07-08
【关 键 词】全面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all-round development/education for all/lifelong education/lifelong learning/learning society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8)06-0005-08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 
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曾追求过人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都没有能阐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和发展的条件。只有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才科学地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及其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是劳动,是意识、是创造性的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到:“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1](P201-202)劳动改变了人自己,也就是我们常常讲到的,劳动创造了人。而人的劳动是创造性的,是从创造工具开始的。马克思讲:“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18)
人的发展取决于生活方法、环境和社会分工。马克思指出,分工是和私有制紧密联系着的。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一部分人只发展脑力,另一部分人只发展体力。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的片面发展越来越严重,到工场手工业时代,人的片面发展到了极点。
但是,大工业机器生产却要求工人的全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是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产物。生产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互相促进。科学技术一有突破,生产力就会几十倍,成百倍地提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由于生产的不断变革,也就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并使工人职能不断地变换。过去传统生产中,一个工人的职能一辈子没有变化,在大工业生产中就大不相同了,工人的职能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变革而不断变换。所以马克思说:“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1](P533-534)而劳动的变换成为大工业不能克服的自然规律,并且带有自然规律的盲目破坏力。“大工业又通过它的灾难本身使下面这一点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更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又说:“大工业还使下面这一点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用适应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而可以随意支配的人员,来代替那些适应于资本的不断变动的剥削需要而处于后备状态的、可供支配的、大量的贫穷工人人口;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1](P535)
大工业生产不仅要求工人全面发展,而且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另外,大工业生产创造了高度的劳动生产率,“于是,资本就违背自己的意志,成为社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创造条件的工具,使整个社会的劳动时间缩减到不断下降的最低限度,从而为全体[社会成员]本身的发展腾出时间”[2](P221)。马克思认为,自由时间,即劳动时间以外的时间,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大工业生产要求工人全面发展,但大工业在它的资本主义形式上又再生产出旧的分工,生产的不断变革不断地把只有局部发展的工人抛向后备军。这是很大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除了需要社会变革以外,就要求工人学习,把生产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所以马克思讲,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指出:“教育将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使他们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3](P243)
人的片面发展是私有制及其分工造成的,只有消灭私有制及其分工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但是反过来,只有个人全面发展了,私有制才能最终消灭。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的脑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4](P633);人的全面发展是通过生产劳动同教育的结合来实现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概念,必须在消灭私有制及其分工以后,才能真正达到这个理想。同时又辩证地指出,只有在个体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私有制才会彻底消灭。
马克思的伟大就在于他不是抽象地论述人的全面发展,而是第一次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生产联系起来,而且预见未来发展的必然。①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命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远程教育、互联网、数字化的普及更给世界带来了无穷的变化,也为人们学习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极大的便利,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今天我们所处的知识经济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工业革命初期的时代有很大的不同。那时把工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体脑的结合)作为大工业生产的生死攸关的问题。而新的科技革命时代对人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时代的生产不仅要求工人全面发展去适应大工业生产,而且要求劳动者创新知识,创新技术,把这种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当作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去推动社会生产;过去劳动者主要指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现代的劳动者已经不是指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而是包括参加生产的所有人员。因此,新的时代不仅要求工人(体力劳动者)把生产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接受教育,促进体脑结合,而且要求所有劳动者不断的学习,终身学习,在学习中创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工业化社会初期和信息化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模型(见图1)来说明。
新时代的另一个特征是教育的民主性。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人的全面发展已经不只是政治经济学上的概念,不只是为了大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是人类对自身完善的追求。虽然在当今社会里,由于分工还存在,像恩格斯所说的人的体力和脑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还不可能完全做到,但人的全面发展已经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目标。已经有了全新的意义。没有全民的文化水平的提高,个人的全面发展是难以实现的。

图1 社会生产与人的发展的模型

因此,今天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外延上都有扩展,它不仅是指生产者的体力和脑力的充分发展,而且指所有人的体魄、智力、精神、兴趣、爱好、人格等各种能力得到圆满的发展,也就是指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我国,它的内涵全部体现在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中,即“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表述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又在新的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但是过去教育方针主要是针对学龄期教育,也即学校教育而言的,今天党的十六、十七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全体人民通过不断学习达到全面发展,其外延更为广大,意义更为深远。
如何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教育与学习。《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科学技术革命使得知识与训练有了全新的意义,使人类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获得许多全新的内容和方法,并且是第一次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革命。”[5](P5)教育和学习已经不限于学校,而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结合的多种形式。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互联网都给学习者提供了随时随处学习的条件。

三、全民教育是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二次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民主化是普遍的要求。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和后来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都强调教育是人人享有的权利。人民大众也对教育抱着极大的期望。
1990年3月3—5日在泰国宗滴恩召开的世界教育大会,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在全世界掀起了教育民主化的高潮。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都竭尽全力落实全民教育行动纲领,推动教育的普及。2000年又在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召开大会,通过了《达喀尔行动纲领,全民教育:实现我们的集体承诺》的文件。文件提出共同承诺的六大目标。不仅强调教育的普及和公平,而且把保证教育质量作为重要的目标。全民教育追求的是人人享受教育的权利,满足他们的基本学习需要,丰富他们的生活及其全面生活经验。
全民教育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要求和涵义。对于许多不发达国家来说,全民教育主要是满足他们的基本学习需求,摆脱贫穷,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对于发达国家或者社会进步的国家,全民教育,提高全民的受教育程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只有全体人民真正享受到教育的权利,社会才能进步,个体才能不断完善,得到全面发展。也只有社会每个成员都得到全面发展,人类才步入现代化社会。这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已经不只是为了大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是作为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目的,教育和学习不再只是为了谋生,而是成为人的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对自身完善的追求。

四、终身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途径
终身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刚刚提出来的时候仅仅被理解为成人的职业培训以适应生产的不断变革。当时许多国家的终身教育立法仅涉及企业对工人的培训。但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化,对整个教育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整个教育系统都要纳入到终身教育系统之中。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教育的形式不限于学校,包括了一切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学会生存》一书对终身教育是这样描述的:“最初,终身教育只不过是应用于一种较旧的教育实践即成人教育(并不是指夜校)的一个新术语。后来,逐步地把这种教育思想应用于职业教育,随后又涉及到整个教育活动范围内发展个性的各个方面,即智力的、情绪的、美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修养。最后,到现在,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了。”[5](P180)
可见,终身教育的概念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终身教育开始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潮,逐渐发展成一种制度,一种教育系统。到21世纪初,终身教育的概念正在逐渐被终身学习的概念所代替。终身学习更强调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更体现了学习化社会的特征。
终身教育不仅要求所有教育都纳入它的系统,而且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教育那种只传授僵死的知识,脱离实际教育模式再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动态的,脑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发展也是动态的,我们不能说到哪一天,哪一个水平我们的脑力和体力就已经达到了极限,人已是全面发展了。据脑科学研究发现,我们今天的人脑利用开发还仅仅是一小部分。同时脑力也是在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社会生活在不断变革,人脑也在不断发展。同时,随着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劳动时间在减少,闲暇时间在增多,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因此人们通过终身学习,不断适应社会的变革,人的能力才能不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从一个高度向另一个高度发展。

五、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和谐社会,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要和谐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和谐。要达到人人和谐,人自身需要全面和谐发展。虽然我们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还没有消灭,还不可能达到人的彻底解放,使脑力和体力得到充分自由发展和运用,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达,无论在需要上还是在可能性上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言的那样,在工人阶级掌握政权以后必然会把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就是根据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原理,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提出在我国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把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同时提出来,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彻底解放。
那么,什么是学习型社会?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就是不断创新的社会。具体的内涵包括:以个体学习、终身学习来追求个体的全面发展;以组织的学习和创新来追求组织的发展;以社会的学习和创新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个体学习是基础,以每个公民的个体学习、终身学习来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反过来又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最终达到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学习型社会可以用下面的模型来说明(见图2)。
这个模型说明,在学习型社会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知识经济都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通过个体学习、组织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又反过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达到人类的最高追求。
要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在教育观念上有所转变,制度上有所创新。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社会的事情,绝不是教育这一个部门的事,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努力。按照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校教育要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不是单纯地传授现存的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特别重视职业培训和员工的继续教育。因此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应该成为终身教育的主要形式,应该受到劳动人事部门和企业界的重视。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大批农民要转移到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上来。这批劳动力的培训是能否建成学习型社会的关键。要重视社区文化教育的建设,尽可能地为全体公民提供自由学习的条件。

图2 学习型社会模型
注释:
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可参阅王焕勋主编:《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NU1DA200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