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的BLOG--《冠心病名医方6》54-42(冠心病预防与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3:15:14

47.高粘血症方  田芬兰

组成

沙参20克   石斛15克 芦梗30克  桑叶12克

草决明20克 茵陈15克  竹茹12克  云苓20克

山楂25克   丹参15克 郁金12克

制用法 温水浸泡20分钟,文火煎30分钟,晚睡煎服.

功用:  益气养阴,活血祛瘀。

主治:  冠心病高粘血症。

 

48.来氏降脂方   来春茂

组成

生山楂15克 菊花9克    草决明15克 黄精30克

郁金9克    桑寄生12克 何首乌l2克  紫丹参9克

泽泻15克   川芎9克    益母草12克

用法 上方煎服,每日1剂,7天为一疗程,服完一疗程后,可相隔3天,再服第二个疗程,如此可服至6个疗程再作血检。亦可碾成细末,制蜜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服1丸,长期服用。

功用 降脂,并有补肾阴、益精血、化浊滞、柔养润燥、活血消积的功用。

主治 冠心病高血脂(血胆固醇、β-脂蛋白、甘油三脂)。

 

49.建中行健汤  曹永康

组成

清炙芪12克 挂枝5克  炒白芍10克  制川朴5克

制苍术10克 川芎6克  制香附10克  片姜黄6克

鸡内金10克 砂仁2克  陈皮5克    山楂10克

功用  益气健中,理气疏滞。

主治  冠心病患者,脘腹痞胀。

按语 部分冠心病患者,每兼有脘胀痞胀,饮食后易淬然心痛,其人多形体肥胖。舌苔粘腻,此乃心阳内衰.火不生土,痰浊内盛之征,当心胃同治,益气健中,理气疏滞,法取温疏。

 

50.冠心通幽汤  曹永康

组成

苦参10克   当归10克   土贝母10克 苁蓉l0克

生首乌12克 全瓜萎12克  火麻仁10克  桃仁10克

血余10克   生白术10克  枳壳10克   川楝子10克

功用 温润养液,利窍散结,行气通腑。

主治  冠心病便秘。

加减 命火衰微之便秘,随药吞服半硫丸3克。

按语 本方借用《金匮》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而成。

 

51.解郁舒心汤  曹永康

组成

太子参10克 麦冬10克   五味子6克 桔梗5克

枳壳5克    川芎5克   香附10克 丹参10克

婆罗子6克  佛手片3克  玫瑰花3克

功用  清养心肺,理气和血。

主治  冠心病胸闷。

加减

若见苔腻脉滑者,则合瓜蒌薤白汤通阳化痰;

苔黄腻者,则合温胆汤泄热涤痰。

按语 本方依据“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的原理,采取“轻可去实”之法,在清养心肺的基础上,加入和血理气之品,使心气舒展,气畅血行,则胸闷可除。

 

52.益气和血汤  潘澄濂

组成

党参12克 淮山药12克  焦白术12克  当归9克

茯苓9克  酸枣仁9克  陈皮9克    川芎6克

丹参15克 广木香4.5克  肉桂l克

功用  益气和血,养心健脾。

主治 隐性冠心病,属气虚证:症见短气,乏力,胸闷,胃纳不香,大便常溏,心慌心悸,舌质淡而带紫,苔薄,脉象濡细或弦缓,偶或结代。血压一般正常,心电图提示供血不足或二级梯运动试验阳性.

加减

若脉象急促,心动悸者,加龙骨、牡蛎;

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去当归,加生地、牛膝、仙灵脾、泽泻,或金匮肾气丸。

 

53.养阴宁心汤乏 潘澄濂

组成

孩儿参15克 生地黄15克  菊花l5克  制首乌12克

杞子12克   柏子仁12克 麦芽12克  川石斛9克

香附9克    麦冬6克    川芎6克  丹参18克

功用  养阴宁心,活血调气。

主治 隐性冠心病,属阴虚证:症见头晕,目眩,心胸烦热,失眠怔忡,口苦咽干,舌质红或带紫。苔薄,脉象弦数,或结代。可有血脂偏高,心电图异常。

加减

若见失眠或梦寐不安者,加酸枣仁、琥珀;

伴有高血压,手指酸痛或麻木者,加豨签草、桑寄生;

脉促而见歇止者,加龙齿、远志;

脉缓而兼结代者,加菖蒲、远志。

 

54.益气活血汤  曹健生

组成

黄芪30克    党参20克 黄精20克  当归15克

赤芍15克    红花10克 丹参20克  水蛭6克

三七参粉3克  檀香20克

功用  益气活血。

主治  胸痹。

方解

胸痹病是一个较长时间气虚血瘀的病理过程,诸多病例可以较长期的处于稳定状态之中。唯有严重气血失调才演变出阵发性的胸痛。本病既为血瘀之病机,活血化瘀之药当属必用,但补气法终不可废,故宜通补兼顾,寓补气于化瘀之中。

方中黄芪、黄精、党参意在补益心气,勃发心气运血之力,以解血滞经脉留而不行之阻。再伍用活血化瘀之品,使心气布瘀滞活。经脉通而血运复,此无一不是“补“‘通”之效。然以通为补其来也渐,其力也薄.对于胸痹这样的急病重病,恐难奏其效。参芪类补气之品不足以当此重任。益气活血之法,增活血化瘀以通为补之不足,其妙处而在于此。

其中水蛭行血化瘀之力较强且有小毒,许多人望而生畏。其实用之得当,尚属安全。水蛭行血破瘀之力专.三七参在脉内则行血,在脉外则止血,行止兼顾.二者为伍,可免除出血之虞。

加减

寒凝心脉,症见天冷时心痛易发作或加剧,形寒肢,手足不温,冷汗出,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脉紧,舌质谈苔白者,加桂枝10克,细辛3克,以宣痹通阳。

痰浊闭阻,症见阴雨天易作,胸闷重而痛不甚,咳吐痰涎,纳呆恶心,倦怠乏力,脉滑,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者,加瓜蒌15克,薤白10克,以温化痰浊。

肾阳虚弱者,兼见头晕目眩,面色恍白.精神不振,腰膝酸软,胸痛彻背,连至腰腹,脉沉细,舌质淡紫苔薄白,加仙灵脾15克,莬丝子20克,以补肾益精。

津液被耗者,兼见汗出不止,口渴咽干,烦躁气粗,小便黄赤,大便硬结,脉细数,舌质红,苔黄燥,可加寸冬20克、五味子10克,以生津敛阴。

 

55.冠心安方  张金衡

组成

鸡血藤50克 乌梅50克 滑石50克   当归50克

川芎25克   苏木50克 代赭石40克

制用法 代赭石、滑石水飞后,共为细末,再合上其余药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早、晚饭后1时,温水送下1丸。

功用  行气活血化瘀,安神养心。

主治  胸痹。

方解

芎归饮活血化瘀;

代赭石重镇安神;

滑石利尿,以防水气凌心;

乌梅酸收软坚;

鸡血藤、苏木行气活血。

共奏行气活血化瘀,安神养心之功。

按语 语方书论治胸痹,皆以饮邪为患;论其治法,则以宣痹通阳为主。而今之诸家又皆以活血化瘀为主,尽用活血化瘀之品亦收其效。作者认为胸痹一证。为痰湿之邪与气滞血瘀并存。故在行气活血化瘀之中,

兼祛痰湿水饮之邪,收效甚佳。

 

56.益气通脉汤  李辅仁

组成

丹参15—30克  党参15—30克  麦冬15克

郁金10克      川芎10一15克 赤芍15克

五味子6—10克  檀香(后下)5克  陈佛手10克

广木香5克     葛根15克

功用  益气强心,活血通脉。

主治 胸痹证,即现代医学之冠心病,症见胸憋、胸闷,气短,心慌,过累则尤甚,甚则胸痛彻背,舌淡或暗.舌体偏大,苔白或黄,脉象欠有力或结代。

方解

李老认为,冠心病之根本病机是心气衰微,导致血行不畅,使各脏腑血脉痹阻。因而在辨证施药时.李老特别强调抓住“心气衰微,气血失和,血脉瘀阻”这一关健。

故方中用生脉散(重用党参)、葛根,补气升阳(心阳)强心;

用丹参、赤芍、川芎以活血通脉,

用郁金、佛手、广木香,以理气和血,使补而不滞,气机调畅,血脉得通。

加减

气虚甚者,加黄芪15—30克、炙甘草10克;

血虚甚者,加鸡血藤30克、阿胶(烊化)、熟地黄20克;

胸痛发作较频者,加三七粉(分冲)3克、草红花、元胡各10克;

心慌眠差甚者,加柏子仁10克、龙眼肉10克,或加炒远志10克、炒枣仁15克;

大便偏干者,加全瓜蒌15—30克,肉苁蓉30克;

胸闷甚,苔白腻较厚者,加薤白10克、半夏10克;

心阳不振,水气凌心者,加桂枝5克、茯苓15克。

按语 本方及其加减变通方,实际上是生脉散、炙甘草汤、苓桂术甘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经方加减化裁而成。具有益气活血通脉之功效,可以改善心脏供血,从中医、现代医学两个角度,均后治本之法。临证只要辨证正确,加减合理,屡用屡效。对于顽固性心律失常、久服本方,也有奇效。李老曾经治疗多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发作较频,服多种西药效不显,经服本方加减方三付左右,心绞痛明显缓解。李老认为本方具有治疗和预防双重作用,对老年人常服,(可以做成丸或膏剂)必有裨益。

 

57.胸痹汤  王炳勋

组成

党参10克   桂枝10克   薤白10克 全瓜萎15克

五灵脂l2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乳香10克

清半夏10克  炒枳实10克 陈皮10克

功用  通阳宣痹,祛瘀化痰。

主治  胸痹。

方解

党参、桂枝温通阳气;

薤白、全瓜萎、五灵脂、桃仁、红花、乳香祛心脉之血瘀;

清半夏、炒枳实、陈皮温寒湿化痰浊.

全方共奏通阳宣痹,祛瘀化痰之效。

前一篇:《冠心病名医方5》54-41(冠心病预防与治疗)后一篇:《冠心病名医方7》54-43(冠心病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