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尴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2:01:34
最近两年,中国语文教育战线上,有两位著名专家相继驾鹤西去,一位是张翼健教授,一位是顾黄初先生。改革开放以来,张翼健教授和顾黄初先生,不遗余力,对中学语文教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生前对语文教学的忧虑,惊世骇俗。张教授讲: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语文教师自己不读书!黄先生说:语文教师成了要让人家读书,而自己不读书的人!两位前辈拳拳之心,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既体现出他们高度的责任心,又展现出他们敏锐的洞察力。
“学习,学习,再学习。”早在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处在领导岗位又不善于管理的情况,提出“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的著名口号。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而且要向人民群众学习,甚至向资本家学习,尽快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巩固苏维埃国家政权和推动经济建设迅速健康地向前发展。诚然,列宁谈到的“学习”,不仅仅是读书问题,既有理论学习,也有实践学习。
胡锦涛总书记号召构建学习型社会,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际交往增多,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能够静下心来,读读书,写写字,实属不易。当前“快餐”一切,成为时尚。“快餐”饭,自不必说,让工薪族省时省钱,优势多多,无可厚非。“快餐”文化,着实不宜提倡。读书一目十行,难以读出味道。据说,现在大学中文系学生,没有时间读名著,更没有时间读原著。为了节省时间,他们读《红楼梦》简缩本,真是咄咄怪事。读书人没时间读书,实在匪夷所思;大学出不了“大师”,也就在情里之中了。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读《红楼梦》要读七遍才有发言权。可想而知,《红楼梦》的博大精深,是很难读懂读透的,为何还要成立“红学研究会”呢?
要实现胡总书记的号召,许多专家、学者已作出广泛而深入的论述,我想从家庭、个人而言,谈谈自己的粗浅想法,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第一,要明确读书的意义。很多人读过培根的经典名言。他在《论读书》一文中谈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其对读书的价值,已作了再好不过的总结。温家宝总理谈读书的心得,也非常精辟。他说:“要处理好读书与人生的关系。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
第二,要静得下心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干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读书的尴尬,源于自己的浮躁。即使手里拿着一本书,“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做不到专心致志,“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古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虽不提倡,但也说明什么叫“用心一也。”
第三,要吃得苦。读书很苦。封建社会在“学而优则仕”思想的支配下,发愤读书的人很多,有头悬梁的孙敬,锥刺股的苏秦,堪为典范,一直是后人刻苦学习的榜样。更有“车胤囊荧”、“孙康映雪”和“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刻苦学习。当然,现在的学生“读书”也苦,但这不是一种自觉行为,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第四,就是关于读什么书的问题。2010年2月27日下午3时,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在回答网友关于读好书的提问时,温总理解释了“好书”的含义:“好书是那些能够给人以感染和力量的书,让人了解大学问家的思想和风范的书,特别是那些震撼人的灵魂的书,激发人的斗志的书。”关于读什么样的书,温总理在此作了很好的诠释。我认为,我们不但要读“有字的书”,还要读“无字的书”,人生与社会,更是一本看不完、读不尽的“百科全书”。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读“人之书”,读出世态百相。历代文人墨客都是先读“社会”,然后才具备描摹“社会”的本领。因此,要仔细观察和认真阅读好这本“书”。
最后,要营造读书的氛围。房子哪怕再窄,也要有一隅搁书的地方;房子哪怕再旧,也要让它飘洒书香;工作哪怕再忙,也要翻翻书本;事务哪怕再多,也要去去书房。温总理说:“如果我们这个国家在城市、在地铁上能够看到青年都拿着一本书,我就感到风气为之一新。”
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这位平民总理、慈善老人的美好愿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