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影视的尴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23:37
  






主旋律影视的尴尬

■ 毛牧青



  “主旋律”一词的出现,大约与当年搞“五个一工程”有关。“主旋律”原本是音乐的专用术语,一般指主调或第一声部主题旋律,引申到社会泛指含义就是“主流”基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在党的领导下,大力提倡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等思想和精神。它表现在文艺作品上,曾以歌颂党、领袖、制度、军队、祖国和先模人物开始,是以严格的意识形态划界的,后来延伸到改革开放、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诚实劳动、美好生活等范围,甚至连当年“敌对势力”的爱国事迹也算作“主旋律”(如《血战台儿庄》、《南京!南京!》等)。核心必须是进步向上的而不是腐朽反动的价值观。
  前些年关于“主旋律”概念范畴出现过争议。有专家认为,凡是表现真善美的健康作品,都应算是“主旋律”。当然,现在高层所说的“主旋律”作品,核心价值观应以符合“以人为本”和“三贴近”的艺术手法,来弘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人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含义,我是很赞成的。应该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旋律”。把特定时期的“主旋律”看做一成不变的各个时期的通用,就会犯教条僵化的错误。
  关于歌颂领袖、党和祖国,及诸如音乐小说舞蹈戏剧美术等文艺形式的我就不谈了,只想简单谈谈在影视方面“主旋律”的一点自己感受。
  一
  过去没有“弘扬主旋律”一说,多为“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的“正面教育和宣传”叫法。建国后30年到文革结束,无论从政治理想学习方面,还是各个领域平凡工作方面,都曾涌现无数先模人物和群体,多为工农兵代表,如工人有时传祥、孟泰、赵梦桃、王进喜等;农民有王国藩、陈永贵、王永幸等;解放军有杜凤瑞、雷锋、王杰、欧阳海等。青少年和干部的也不少。客观讲,那个时代用这些楷模激发国人的思想进步和工作积极,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去建设社会主义的确发挥过巨大作用。但是,世事难料时事沉浮大浪淘沙。当年的许多楷模如今能有几人经得起历史推敲?最近电影《铁人》的原型王进喜之所以让人记住,那是“工业学大庆”的标杆和“中国人民有志气”的象征;雷锋没去世前就是抚顺市人大代表稍有名气,死后有中央所有领袖题词定音,遂成几代不竭的“万金油”妇孺皆知;我们山东淄博人焦裕禄,60年代初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因肝癌去世,还是当年老记者穆青道听途说采访挖掘出来的。如今“铁人”能有几多?“见义勇为”的“雷锋”能有几人?一篇《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如今能熏陶多少“县官”不为钱权利色所动?
  而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又拍摄(或重拍)了不少如《失去雷锋的日子》、《焦裕禄》、《蒋筑英》、《孔繁森》、《任长霞》等英模“主旋律”影视,效果究竟如何,想必大家比我还清楚。上级文件单位组织干部学习党员必看搞了一拨又一拨,还不是“听听感动看看激动过后无行动”?甚至还出现我市纪委下红头文件号召党员领导干部去看《一代廉吏于成龙》来激发反腐倡廉、一些地方组织党员干部去包拯墓拜谒宣誓要清正为民等等奇怪现象。先进阶级的“楷模”不灵了去求封建官吏楷模救场,也不管是否正史野史、是否是戏说演义编造成分,顶礼膜拜煞有介事作虔诚状,可谓“病急乱投医”。如此沦落闹剧至今回忆起来我颇觉荒唐可笑。看来我们历来号召学习的“主旋律”遭遇肠梗阻尴尬,不能不说是对我们多年来“主旋律”宣传教育的挖苦和嘲弄。
  二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还是个十几岁的毛孩子,很愿意看“解放军打坏蛋”的电影,一看战斗故事片就“小过年”。记得当年电影《南征北战》、《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等等不知看了多少遍,以致如今电影的动作、乐曲、台词我背的滚瓜烂熟。那时的电影很注重“脸谱化”和“简单化”,看了头就能推算尾。我们像灵猴,“关起门来打狗,堵住笼子抓鸡”;坏蛋像蠢猪,全是不堪一击的熊模样。我们打敌人一枪毙命干脆利落既不挣扎也不叨叨,我们战士牺牲前却又是要缴党费又是要看红旗久久不合眼。每当银幕出现解放军(或红军、八路军或新四军)吹冲锋号把打的敌人落花流水激动场面时,我们这些孩子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和高兴的眼泪。那时候我爹娘不能早生我几年恨自己没能赶上“打坏蛋”的年代。如此简单漫画式的“主旋律宣传教育”,把残酷的十年土地革命、八年抗战和四年解放战争,以牺牲数千万生命代价才艰难换得的胜利,完全描绘成小孩儿“过家家”、“戳尿窝窝”般的轻松喜剧游戏。这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自我意淫作法,可以说愚弄蒙蔽了包括我在内的两代人。那时倘若哪位导演要客观反映历史和战争残酷,就会被扣上“渲染战争恐怖美化敌人”、“大长敌人威风大灭自己的志气”等帽子遭到灭顶之灾。这种简单灌输战争思维的“主旋律”电影像愚昧无知的蒙汗药,简直是在误导没经历残酷战争年代青年人。若是用这种“想当然主旋律”教育出来的人上战场,大约十有***就会稀里糊涂成了炮灰的。
  后来到了“十年浩劫”文艺凋零,如此漫画式影片也难逃厄运。许多战斗片被视为“毒草”、“为XXX翻案”等罪名封存入库,许多塑造的正面人物也成了“中间人物”遭到批判。革命样板戏的崛起,和后来与样板戏类似的“高大全”电影炮制,就成了一群好人与一个坏蛋斗争的固定“主旋律”模式广为宣扬。剧中英模人物成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无私无欲无错的“高大全”。好在后来我们摈弃“极左”的那一套,样板戏不顾客观人为拔高的不可信形象也就成了人们厌恶的对象。除了留有几首好听的曲子供人们消遣或怀旧外,革命样板戏几乎没得了市场。
  你说,当年这种“主旋律”倒底是喜还是悲?尴尬不?
  三
  大约上世纪八 九十年代拍摄的一些“主旋律”影视,如我前面所述,多为昙花一现迅速销声匿迹没给人留下什么印象。这里原因很多,但继续人为拔高脱离生活掩饰人性弱点,导致现实生活中的不可信,却是最重要的传统痼疾。往往片子出台的目的是教育宣传而忽视情节娱乐,国家投资不小,可观赏人寥寥无几。为了造声势,上级相关部门当做政治任务又是发红头文件又是层层落实,或用“公费”垫付或用“党费”“会费”组织党员职工观看。用“这口袋向那口袋移钱包”的泡沫效应来掩饰入不敷出的窘境。至于真正社会效应就更不用说了。看来算政治账总不能老拿纳税人钱打水漂啊。这种劳民伤财是不是也算折腾?
  近些年来,一批 “主旋律”影视剧纷纷拍摄相继播映。其中不少影视剧不少战争场面有好莱坞战争大片的模仿痕迹(如《集结号》等),主题曲不少也有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早期苏俄革命歌曲抄袭嫌疑(如《亮剑》、《潜伏》等),但总的说一改过去脱离生活的“高大全”套路,注重人性和复杂面的刻画,让观众感到有血有肉忠于实际比较可信而受到欢迎,有的甚至赢得市场票房收入爆棚。应该说这是“主旋律”影视注重“以人为本”“三贴近”等价值观的可喜趋势。“主旋律”影视要打破票房和投资尴尬,就是应该走与商业片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吸引眼球。理念与金钱联媒共赢不一定都是坏事,关键是如何科学引导把握尺度。如今是市场经济。人们生活好了追求多元娱乐,但并不排斥寓教于乐的主旋律的潜移默化。所以过多枯燥乏味八竿子拨拉不着的说教干预,我看还是歇歇吧,因为那只能把人们愉悦心情弄得更浮躁更郁闷,甚至还会出现大面积的恶搞(如对所谓的“红色经典”《闪闪的红星》等)尴尬,我们不能不汲取历史教训。
  四
  这两天我看了《齐鲁电视台》首播的电视连续剧《七十七封阵亡通知书》。这是一部向建国60周年献礼的“主旋律”作品,是根据真人真事的小说改编的,与冯小刚的电影《集结号》异曲同工。故事叙述一个叫曹立有的老工人,退休后在一次捡破烂中,无意发现50年前自己的牺牲战友未送出的七十六封阵亡通知书。于是老曹这位枪林弹雨幸存、默默无闻从不炫耀自己的老革命愤怒了,用他的话说就是“政府把它弄丢的,除了我自己我谁也不相信”。决定不惜拼上老命自己倾家荡产,也要为自己战友讨回公道送他们“回家”。在他个人这种看似“不合理不可能”的高尚塑造精神和行为主线下,也便派生出形形色色的“走马灯”人物纷纷登台,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当今现实缩影:老伴和儿子对他年老逞能、变卖家产房屋的行为不理解;该市分管副市长为了怕影响自己城市“双拥标兵”政绩而施展各种手段压制老曹的行为;一些干部(如民政局长)充当说客想方设法要把通知书要回“让政府解决”;老曹的背井离乡送通知书还受到官方和民间的白眼和阻挠;当年丢失通知书、后成民政局养尊处优离休干部敬先贵的委琐跟梢(尽管后来被感化而忏悔);……更让人难以忍受却是一个个残酷的历史和现实:那些为革命捐躯的先烈,因为没有“阵亡通知书”证明,在当年那个“战死就光荣是烈士,被俘有可能是叛徒,失踪有逃兵变节嫌疑”政策的年代,这些死难烈士的家属,却不同程度背负政治恶名待遇、遭受歧视迫害、生活无助贫困、有的甚至悲惨离世。也就是“每送一份通知书,都会牵引出一段痛彻心腑的苦难记忆”而令人激愤而备感郁闷。
  于是在感慨这些老革命前辈的固有本色和剧情映出的震撼力时,我想起《致加西亚的一封信》中那个忠诚专一不放弃的罗文,和《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采取残酷的生命选择,去努力争取去获得自由希望的自我救赎精神。结果,这部电视剧我只看了前十几集就不看了。为什么?因为我太感到压抑和气愤了。我为这些无名英雄和他的妻子家人儿女亲戚遭遇感到不平和流泪,总觉得这部献礼主旋律巨作,与其说是向国庆60周年献礼的歌功颂德,倒不如说是对我们某个历史时期对无名英雄的非人性冷漠政策的申讨和谴责。这使心里难免萌发出一些很复杂的感受来。
  说实在的,这部电视剧让我看到的只是一个顽固不听劝、对任何人都不相信的老战士牵线奔波的“主旋律”,其他人都是陪衬甚至还是设绊子的阴暗面。最终曹立有同志以自己的生命代价,换回七十六封阵亡通知书冤魂的回归(包括他自己的第七十七封)。《七十七封阵亡通知书》起码对我产生了这样的复杂印象——主观臆想的“主旋律”歌颂,未必不会落个自曝家丑的尴尬客观!
  五
  诚然,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但要相信先今人民群众的分析判断能力。不要把自己当诸葛亮把群众看做阿斗——毕竟时代不同了,老一套失灵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说:“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这是个基调。但决不应是某些宣传文化部门滥用职权恣意干涉群众喜好的权力依托。文艺创作如何做到“放而不乱,管而不死”,首先要看这些部门官员的法律道德意识素质水准如何。这些年来,一些宣传文化部门官员的滥权行为,已引起了社会上严厉的批评和不满,近来出台的一些规定遭到抨击和质疑也可见分晓。一些宣扬封建糟粕奴性十足的“辫子戏”,主流媒体可以在黄金时段轮番滚动播出、官员们可以佯作不知视而不见,任由封建腐朽意识沉渣泛起。而对一些反映普世价值很人性的东西却上纲上线横加指责,甚至采取限制封锁打压强硬手段对待。这难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么?看来29年前赵丹逝世前夕哀叹的电影“管得太多,文艺没希望”话语,至今回忆起来仍振聋发聩。看来,我国影视创作和效益未来如何能出现实质性突破,还尚待艰苦努力。
  顺应历史潮流的真正意义上的“主旋律”没有错,而且还要继续发扬光大。能否改变传统的僵化陈腐观念,去顺应世界文明这个“主旋律”潮流,积极努力鼓励和尊重事实尊重人性的艺术创作是当务之急。现实国人冷漠许多“主旋律”作品,不但制作者应该反思,相关部门更应该反思。要知道,好的意识形态与普世价值并不冲突。群众如何选择也是反映一个国度的实际欣赏水平。观众选择什么需要一定引导,但不是自作主张的胡“堵”乱“禁”,再说如今采取落后的堵禁手段是愚蠢的。我们更应尊重的是:人民有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精神食粮的权利,需要的是意识形态和人性真善美的统一。而不是其它!

                   2009年6月30日中午想到哪打到哪


   我的博客:http://blog.qingdaonews.com/4/36359/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