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适应性研究刍议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00:03
新课程适应性研究刍议
王纬虹     冉泊涯
[摘  要]  新课程适应性研究存在“七多七少”。新课程的适应性是新课程的一种双向多元的适应域,即指新课程双向多元适应(实施、推进、改造、完善,选择,等等)的变化空间或幅度。研究新课程的适应性,实质是研究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课程的实施者、使用者对新课程的认同与接纳,丰富与发展,是新课程实践、磨合、创造、完善的过程。应该从新课程主体的适应性;适应性的内容;区域的适应性;社会系统的适应性等4个方面研究新课程的适应性。
[关键词]  新课程;适应性;研究
[作者简介]  王纬虹,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学特级教师、教育学硕士,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重庆 400015);冉泊涯,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助理、中学高级教师(重庆 400020)
新课程改革已经从实验走向推广,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新课程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大家对新课程的适应性问题尤其重视,正在深入地探索。本文拟就新课程适应性研究,谈谈我们的粗浅认识,就教于方家。
一、新课程适应性研究的现状
新课程经过三年多的实验,正在全国全面推广实施,新课程的适应性究竟怎么样,对新课程适应性的研究能否适应新课程全面推广的需求?我们认为,在新课程适应性研究中存在“七多七少”:即肯定赞扬新课程的居多,质疑修正问题的较少;研究新课程理念和内容适应性的较多,研究新课程理念与实施行为间的适应较少;埋怨学生不适应新课程的居多,反思教师怎样适应新课程的较少;要求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居多,反思领导如何适应新课程管理的较少;要求教育部门适应新课程的居多,研究社会系统怎样适应新课程的较少;要求新课程教学过程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居多,研究新课程考试评价如何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较少;要求中小学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居多,研究师范院校学科建设怎样适应新课程的较少。这“七多七少”表明,对新课程适应性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存在一些偏差。这些问题不解决,不利于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适应,在心理学中常常用来表示主体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在生物学上,则通常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变化,以有效地应付和顺应自然和社会环境。一般认为:适应性是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或生活方式的能力[1]。
我们理解,新课程的适应性是新课程的一种双向多元的适应域。所谓适应域是指新课程双向多元适应(实施、推进、改造、完善,选择,等等)的变化空间或幅度。这种变化既表现为课程研制者及其课程在实施中的积极反应和变化,也表现为课程审定者、实施者、使用者、管理者和评价者为适应新课程而对自己所做出的改变,以及对新课程所做出的的选择、改造、补充和完善。双向一是指新课程是否满足、如何满足不同区域的老师、学生、家长等等对新课程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二是指老师、学生、家长能否、如何积极地理解、认识、把握新课程新理念,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发展新课程。多元是指新课程面临着不同区域、学校、师生和家长的适应,同时,各类师生、家长和学校也需要积极主动适应新课程。这种双向多元的适应是建立在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背景和个人教学习惯经验基础之上的。
二、新课程适应性研究的本质
达尔文有一句名言:“适者生存”。新课程的适应性研究,就是要研究这个“适者”。换言之,新课程适应性研究,就是要研究新课程适应什么?如何适应?我们认为:适应的本质是选择、接受和改革、发展。研究新课程的适应性,实质是研究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课程的实施者、使用者对新课程的认同和接纳,以及丰富与发展。也是研究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阶段和区域人们对教育及其课程的适应性、选择性、创新性、催生性或者制约性。综合这种双向多元的适应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适应性研究是实践的过程。
首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育领域改革的实践,更是一种社会系统的改革实践。新课程是否适应我国的历史和国情、不同区域的区情以及多元主体的需求,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其次,新课程的适应性研究要研究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其社会保障和支撑系统在实施新课程中的诸种现象与关系。所以说,研究新课程的适应性,既是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也是检验新课程实践效果的过程。
2.适应性研究是磨合的过程
磨合通常指新组装的机器,经过一定时期的运转,把摩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吻合的过程或结果。其实任何新事物,都会与原有事物发生矛盾和碰撞,或在矛盾和碰撞中磨合,或在矛盾和碰撞中受挫。在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上,不论是磨合还是受挫,都是对人类的一种启迪,对人类文化的一种发展。研究新课程的适应性,也就是在研究新课程与社会诸因素、社会诸因素与新课程如何去磨合的过程,是多元主体与新课程寻求契合点的过程。
3.适应性研究是创造的过程
人类的生存首先是实践与磨合,但人类的发展本质是创造,没有创造,可以说任何新生事物都不可能适应人类的需要。同理,推行新课程也应该首先是实践与磨合,并必须在实践与磨合中不断创造,否则新课程就不可能具有适应性。按照创造和发展的逻辑,研究新课程的适应性,实质上是研究如何创造、发展新课程的过程。一方面,是新课程的研制者的创造过程,以及课程评价者、课程实施者对课程研制者的创造的理解、认识过程;另一方面,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在实施中对新课程进行丰富、完善和再创造的过程。课程研制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在适应性研究中共同创造、发展着新课程。
4.适应性研究是完善的过程
“初始之物,其形必丑”。新课程体系也如此,它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因而研究新课程的适应性,实质上也是研究新课程不断完善的过程。新课程的适应性研究,是研究新课程的发展态势,研究理解新课程的过程,研究理念转化为行为的过程,是研究多元课程主体对新课程的取舍、选择、修改、完善的过程,是研究教师、学生、家长和教育管理者、课程研制者与课程共同成长发展的过程。同时,这种适应性的研究,也是新课程本身不断深化、不断矫正、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三、适应性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研究新课程的适应性,应该取什么样的思路和角度呢?我们的思路是:从4个方面研究新课程的适应性,即研究新课程主体的适应性;研究应从哪些方面去适应新课程;研究不同区域对新课程的适应性;研究社会系统如何支撑新课程的适应性。
(一)多元主体的适应性研究。
我们这里所说的新课程的多元主体,是指对新课程研制、审定、实施和评价具有话语权、决策权、行动权的多元人群或群体。这些主体包括课程理论研究者和研制者、课程管理审定者、课程实施者(教师、教研人员)、以及课程使用者(学生)和以家长为主要代表的社会群体。所谓主体的适应性研究,就是指新课程与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适应性。
1.新课程研制者的适应性。需要研究新课程研制者所具有的课程理念、课程知识、课程资源与我国课程文化历史和经济社会现实的适应性,以及他们对我国现行课程实施基础和环境的了解与适应,还要研究新课程研制者与课程管理审定人员、课程实施者(教师、教研人员)、以及课程使用者(学生)之间的适应关系。
2.教师的适应性研究。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研究教师与新课程之间的适应性,需要研究五种状况:一是要研究新课程对教师已有教育理念和心理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比如:兴奋、求索、矛盾、焦虑、困惑、恐惧、茫然等;二是要研究新课程倡导的的教学行为与教师已有教育行为习惯之间的适应,比如:穿新鞋走老路、机械照搬、表里不一、内外有别和创造发展等;三是要研究围绕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情感态度以及教师相互之间的影响状态,比如积极互动、消极等待、众人拾柴和相互挑剔;四是要研究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与教师实际水平的关系;五是要研究新课程的可变性与教师的选择性、创新性的关系,等等。
3.学生的适应性研究。学生既是课程的主要使用者和分享者,也是课程的创造者。学生与新课程之间的适应,要着重研究四方面的问题:一是新课程与学生学习的情感、知识基础和学习行为习惯的适应;二是学生对新课程的情感态度,比如喜欢、厌恶、麻木、茫然等;三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与新课程知识内容之间的关系;四是新课程与学生终身可待续发展的关系。
4.家长的适应性研究。在课程问题上,家长的态度一直是容易被忽略的。但新课程则不然,因为新课程是开放的课程、对话的课程、共享的课程,需要家长最大限度的参与。家长的生活理念、家长的文化背景、家长的教育观、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代表和反映了社会对新课程的需求,也就影响着社会对新课程的适应程度和支持水平。因此,研究家长与新课程之间的适应性,就要研究新课程对家长的触动状况,比如:新课程对孩子未来产生影响的预期值的估计、引发家长了解、理解、参与、支持新课程的点与面等,还要研究家长实际参与新课程的状态及侧面。
5.教育管理人员的适应性。这里所说的教育管理人员有多个层面,既包括新课程的决策审定者,也包括学校的校级干部、中层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研究教育管理人员与新课程之间的适应性,首先要研究他们所具有的课程管理理念和行为模式与新课程需要的理念、模式之间的差异,其次要研究新课程对他们管理理念、模式的刺激程度、驱动程度,再次要研究他们对新课程实施管理的变化状态。
6.教研人员的适应性。在新课程改革中,教研人员介于课程研制者和课程实施者之间,既是新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也是新课程的实施者、使用者,担负着对新课程进行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研究新课程与教研人员之间的适应性,一是研究新课程对教研人员教学研究视野、角度、方法、策略的冲击程度与冲击面,二是要研究教研人员面对新课程产生的情绪、态度、认知和行为变化,三是要考察新课程对原有教研文化,即教研理念、模式、形式和方法的冲击,及其所引发的对教研人员研究、指导、服务新课程实施的行为变化情况。
7.社会的适应性。社会的因素很复杂,可以说它是舆论系统,也可以说它是权力、权利系统,还可以说它是监督系统和保障系统。要研究新课程与社会系统之间的适应性,首先要看新课程对社会系统及其诸群体、行业等的触动程度,其次要看社会系统及其诸群体、行业对新课程的态度,更重要的是看社会系统对新课程的督、导和支撑行为的角度与力度。
(二)适应性的内容研究。
新课程适应性研究所要研究的内容很丰富,涉及方方面面,重点应研究以下三种适应性。
1.观念的适应。决定课改成败的是与课改具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人。人是主体。课改的关键是人的观念的更新和转变,观念在新课程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要研究研制、审定、实施和使用新课程的各类主体在观念上与新课程的适应性,因为不同的主体适应新课程的观念往往是不尽相同的;其次,要研究适应新课程的观念的内涵,因为能够适应新课程的观念,不完全是理性的认识,还包括基本的情感、态度、心理、价值观甚至使命感,等等。
2.行为的适应。这种行为的适应,同样涉及与研制、审定、实施、评价新课程有关的各类主体。就研制者而言,既需要研究其课程理想、理念在其所研制的课程中是否得到充分体现,也要研究其研制的课程是否符合课程实施环境的实际,还要研究其研制的课程是否为课程实施者和使用者留下了足够的选择和创造空间。就课程审定者而言,则需要研究其教育决策行为与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实施环境的一致性和吻合性。就课程实施者(教师)和使用者(学生)来说,行为适应既包括教的行为适应,也包括学的行为适应。无论是教的行为,还是学的行为,都会涉及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变为具体行为,如何从本地、本校和本人的实际出发,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行为上去,都要研究新课程能否转变为师生的教学行为,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师生已有的教、学经验和行为习惯与新课程的距离和关系。从家长来说,主要指家长对学校实施新课程所表现出来的接受与排斥、支持与反对、鼓励与阻挠等不同的行为,以及在家庭教育中所采取的相应的行为措施。从教育管理人员来说,则指教育管理机制和行为是否适合或者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如:脚踏实地与敷衍了事、等待观望与积极创新、阳奉阴违与真心诚意等行为。从教研人员来说,重点是研究其教研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发展和实施的要求。
3.管理、评价的适应。管理、评价的适应,既涉及观念,也涉及行为,之所以单独讨论,是因为新课程的管理和评价从体制上直接影响着新课程实施的方向与成败。研究管理、评价的适应性,既要研究管理、评价人员群体的素养,也要研究管理、评价人员的个体差异,最重要的是要研究管理、评价的体制、机制及执行状态是否适应新课程的实施与推广。
(三)区域的适应性研究。
由于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均衡,不同区域所拥有的课程实施基础是不尽相同的。新课程只有与所在区域的课程资源和基础交融结合之后,才会对所在区域的教育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新课程区域适应性研究,重点是研究新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及管理和评价机制在不同区域的适应状况,特别是不同区域课程主体对新课程文本,如:课标、教材、课程设置等等的适应。依区域的不同,研究似可以分为三组以资比较。
1.城乡的适应。面对同一种课程或教材,城市和农村乃至平原、高原与山区的适应性都会明显不同,而这些不同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具有怎样的变异性,产生哪些不同的效应,是我们在研究城乡对新课程的适应性时要关注的。
2.东西部的适应。我国的东西部地区,因为历史、经济、文化等原因,差异是突出的,新课程及其教材的适应性也就比较复杂。研究新课程在东西部的适应性,要综合考察地理、人文、经济、历史的现实诱因,研究不同适应性的原因,研究其可能和已经出现的变化,并评价这些变化的利弊价值。
3.内地与沿海的适应。我国的内地与沿海,历史地、客观地存在着文化与经济的差异。这些固有的差异影响着教育及相关人员的种种差异,也就带来新课程适应性的差异。研究新课程在内地与沿海的适应性的差异,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扬长避短和特色发展。
区域适应性的研究,并不是仅仅强调由于区域不同而导致的差异和个性,也需要研究其中应有的共性,这是国家、民族意志在课程中的体现。同时,我们还要研究并考虑为不同区域的课程主体留出足够的选择和变革空间。
(四)社会的适应性研究。
一般看来,社会系统既是新课程的制定者、执行者、评判者,但同时,社会系统也是新课程或者说教育的被作用者、被推动者和受益者。所以尽管前面从主体的适应和适应的内容上讨论了社会的适应,但由于社会在新课程发展与建设中的特殊地位,有必要特别研究社会与新课程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适应。
1.人才观念对新课程的适应。按照常理,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反之亦然。社会对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才观是否普遍承认,就成为社会与新课程之间是否相互适应的焦点。这是我们应该花力气去研究的。
2.评价观念对新课程的适应。新课程作为教育、社会、经济、文化的体现和载体,无疑对社会具有某种评价的意义;同时,社会也对新课程是否适应并推动社会的发展拥有评判性。因此,社会用什么观念评价、判别新课程的效应与价值,往往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命运与发展。
3.政府引导对新课程的适应。在社会系统中,政府具有左右、引导教育及其课程的权力,反过来,教育及其课程也应该有影响政府如何来引导自己的权力,因而政府的引导与新课程的实施是否适应,关系到新课程发展的方向是否正确、程度是否深入,这是研究新课程适应性的关键。
4.媒体宣传对新课程的适应。从新闻媒体真实性的本质看,它应该具有呈现新课程实施状态的义务,但媒体舆论一旦形成,就对新课程的进展具有较大的制约或推动力量。因此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能否与新课程的实践相适应,是新课程适应性研究不容忽视的。
我们对新课程适应性的认识是肤浅的、不全面的。我们认为新课程适应性的研究还应该不断拓展领域,挖掘深度,提高科学性,全面地研究新课程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现状及未来趋势的适应水平,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践行能力,真正发挥新课程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应有的促进与保障功能。
注释:
 
[1]      《辞海》(1979年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050页。
原载:黄翔主编 《国家课程标准实施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第50-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