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德育渗透”课题研讨会上的演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34:56
教学产生思想,而教育则形成品格。教育不能脱离教学,这就是我教育的全部。
——赫而巴特
按——
感谢区教委让我参加07年12月下旬三次课题研讨。我这个在学校负责“教学”的人,有了三次抒发感想的机会。真好。这是富有创见而且脚踏实地的教研。以往,不知大家是否有如下感受:上级口号惊一阵,校长老师哄一阵,手脚忙乱过一阵,表演表演就一阵。德育教育,虽有目标,却无市场;有冲动,却无行动,有眼前,无将来;分数代替了口号,个人主义代替了集体主义。而相同点都是——我们都在以教育为本,“坚持德育渗透”。
这次研究,于整体着眼,从学科着手,紧扣学科,联系生活,多维渗透,细节滋润。教委要将德育渗透进行到底,不是挖一个个坑,而是打一口有着甘泉的井。是的,德育要可持续化,要内化,要生命化,要避免德育的政治性、功利化、世俗化、活动化,甚至运动化。下面的内容是我听课后的演讲,因反响不错,整理在一起,作为记忆。
断想一:以学科的方式教学科,就是最好的德育
读到“学科德育渗透”,眼前一亮,因“渗透”一词说的好。德育渗透,是让德育浸泡在学科中,即德育教育必须通过学科教学的方式实现。德育不是贴上去的,而是“润”在课堂里面的;不是染上去的,而是“浸”在其中的。一句话,德育不仅仅是生成的,更是生长的。
过去,“高大全”的假德育口号中,德育已经失去了面子。最可怕的是,我们的学校德育,损害的不是德育“面子”上的事,而是一种堪称道德“肌里”和“质本”的东西。有些活动,有些课堂,把道德咬定为道德驱动的示范标本,给了道德一个最坏的名声,对道德涵义作了一次最大的篡改。因此,以外在运动和奖惩来刺激和教唆儿童内心的方法,无疑是对道德本质最大的背叛和不敬。
“对学科本质的认识是一切教学法的基础。”(贺斯)他的话就是笔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好比“以语文的方式教语文”一样,无论什么内容的德育渗透,其前提必有一节优秀的学科课。成功的数学德育渗透课,一定是一节优秀的数学课。脱离学科特点和学科规律,有效的德育渗透就无从谈起。
这次听课较多,加起来共16节,每一节课都立足学科特点。《墨梅图题诗》一课,从对诗人的了解到对文本的表达的理解,从诗歌的朗读到工整地书写,从诗歌的背诵到诗词的扩展,无不体现语文学习的方法。教师从诗的诗眼——“淡”与“满”入手,一点一点引发到对整首诗的把握,课很有“诗”的味道。
《我必须去》一课,教师结合低年级的教学特点,充分利用识字的内容进行德育渗透,由生字过渡到词语,由词语到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课上得比较“语文”。《扫一室与扫天下》从“一”与“天”的对比中,让学生体会什么叫“乱七八糟”、“胸怀高远”,引导学生理解什么叫“细节决定成败”。《养花》一课抓住一个“乐趣”,在对文章的不断品读中,让学生体会老师对花的爱和对生活的爱,以及养花那“始终如一,不离不弃”的精神。
海淀区拿出的不同学区、不同年段的课中,凑巧的是,除了《桥之思》和《我必须去》外,课文涉及的王冕、陈蕃、老舍都是名人。要知道,任何时代、任何国度都不乏这样的“英雄名人”,但由于在教学中却抓住了“言语”,通过教学法的“漂洗”让学生在心理、生理、感情和信念上发生变化,从而让他们对“英雄”的品德产生一种美丽庄严的“情愫”。相信,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带着这种一贯思维或意志,在突发事件中不会选择另一种可鄙的行为。
你看,以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就是最好的德育渗透。我们还听了数学、英语、美术等学科的课,这些课也都体现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亦即以学科的方式教学科。
当然,这次选出来的公开课,有易于进行德育渗透的“点”。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有显而易见的德育渗透点。一堂计算课,德育渗透点就应是“实事求是”,落脚于认真准确上。思维训练课的德育渗透点就应体现在“思维的品质”上。
因此,如何跳出德育看德育,如何让所有的教师明白知识就是德育的一部分,这也许是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有更高远而广泛的认识去理解这句话,这样德育就不是过去的单一理解,而是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可见,教师不必刻意寻找有教育点的学科内容,但是一定要提醒自己:比你选择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你对学科本身的认识。当我们不是刻意追求某种东西的时候,我们的收获可能要比“为了什么而什么”大得多。对那美好的性情的养成一定蕴含在学科教学中。学科特点体现得越明显,德育效果就越显著。当一切学科知识成为生命的营养时,德育的渗透也就进入了生命的深处。好比语文课中,教师运用语言文字中的自然细腻的“语词”之时,就能成为儿童记忆中美好而神圣的瞬间。
“道德是金子,但当金子变成标本,就不再是道德”。必须去除明显的道德说教,方能成就“盐在汤中”的课堂,于是学生方能在鲜嫩可口的汤中不知不觉吸收该吸收的“盐”。可见,海淀学科德育的提法更为恰当。德育渗透承前启后,任重道远,循序渐进方能水到渠成。学校与教师必须是以一个个教室为基地萌生来的德育课堂;是以一节节内容为基础而进行的德育课堂;是以一位位学生的成长为要旨的德育课堂;是以一位位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为基础的德育课堂。
断想二:文本性质的把握,就是德育尺度的把握
有人这样形容课改下的教师专业瓶颈:视野不宽,知识贫乏,学识单薄干瘪,以本为本,搬教参,对答案,不善举例和比喻,不善联系和联想,不能把知识扩展和深化,教不活,化不开;底蕴不厚,缺乏见解力和创造性,智慧疲软,人云亦云,教学没有深度和厚度;修养不足,育人乏术,责任心似乎挺强,艺术性却很差,貌似很优秀,其实多问题,自我感觉良好,反思能力低下;情趣不多,生活乏味,类似套中人,心灵缺乏阳光,难与学生交往沟通。一句话,这样的教师真是“认认真真”误人子弟!
如何上出课堂的高度是当下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学科德育渗透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砌,而是整合中的组装。高度来自于教者对文本的真正把握。你首先要清楚手里的教材属于什么文体,方能拿到解读文本这扇门的钥匙。例如美术课需要学习或创作的作品,是水彩还是油画、是国画还是素描,你需要分清特点并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否则就是四不像。语文课的文本样式那么多彩,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抒情散文、诗词歌赋、议论说明等文体——教师必须循着文本自身的“脉”走入文本。目前,我们教师大多不管青红皂白,明明是一片“草地”,却偏偏当做“鱼塘”,在那里一个劲地撒网。或者,明明应在泥土里播种,却偏偏当作河塘撒鱼苗。还有,就是理解了文体样式,深度开掘也是严重不足的。即课堂上得很肤浅,学生走出课堂和进入课堂,虽四十分钟,收效却没有“落差”。下面就有些课例谈谈。
1. 关于古诗
教《王冕墨梅图题诗》时,要让古诗与今天的儿童联系在一起。首先要了解古诗的几种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古人做诗有三种情况:一是借物抒情;二是托物言志,三是以物自况。细读这首诗,我感觉属于第三种,不完全是“托物言志”。
针对具体的诗歌,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把诗和诗人的境遇联系起来。王冕是元末明初人,屡试不第,加之赶上政权的更迭,晚年又因诗差点陷入文字狱。这首诗是他晚年的心境表达,以梅花自况,显示不随波逐流、不随俗浮沉,而有梅花的清白本色。于是,学生会明白,诗人与物象是同一的,诗人把自己比作一株梅,而不是渴望自己成为梅,因为梅那样的品格作者已经具有。在诗人心里,虽然扭转不了乾坤,但天地间自己多一份正气,世间就少一分邪气,心胸磊落如这朵梅花一般千古无枯荣。王冕借助梅花,表现自己,表白自己,安慰自己。
可见,这首诗不是高亢的号召与呼喊。我们教师如果理解到这一点,就不会在“托物言志”上“呼喊”了。其实,深究诗的表达“托物言志”的意向也没有错,但这样的角度就会让诗变得坚硬了一些。尤其是,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诗人号召天下所有的人,都要有梅花一样的品行。这就“坏”了,没有回到王冕本身的心境。要知道,每一个独特的内心世界,不是以集体主义的身份出现的。不然,德育就是悬在空中的口号,和学生自己没有建立一点真正的心灵联系。
在我们这个社会,对自身人性心灵关注得太少了,我们总是追求宏大的东西,好像谁都是先驱。但是,已经境遇潦倒的王冕,他心中只有借梅花安慰自己吧。这个社会,我们总是要求别人,自己却做不到。我相信,九泉下的王冕不是这个意思。因此,我们必须让诗回到内心里去,这样,学生品读了诗中因“淡”的清高和因“满”“乾坤”的“心胸”,于是静静揣摩王冕内心的时候,就会对诗中的“清气”有一番别样的感悟。有了温度便有了生命,于是课堂就有了灵魂。不然的话,黑板上写的“清气高洁”只是教师自己的概括,和个体没有联系,变成了对所有人的抽象号召。
再有,一节美术课上,教师让学生体会战争中母亲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最后让学生画一画自己的妈妈如何保护自己。只是,我们的老师缺乏细节的关注,学生难以对细微的光辉体会得非常深入。建议教师可以从宏大的场面引导到具体的场景,启发学生:“我们的妈妈在什么情况下会保护我?比如“天下雨的时候”、“过马路的时候”、“逛商场的时候……”这样一引导,学生不就关注自己了吗?不就回到微观的细节上了吗?孩子不就有了具体的灵感了吗?
2. 关于现代诗歌
《桥之思》是现代诗。首要的是否可以关注语言本身?我感觉,这堂课的教法与记叙文的教法没有区别,好好的一首现代诗,上成了形式多种的训练课。为了体现课堂落笔训练,教师安排了一个练笔环节,出示“我喜欢——桥,我要建造一座——桥,我希望——”的句式让学生完成。这是根据诗的特点尝试写作吗?这样的形式放在哪一篇课文中不可以呢?在现代诗中进行这样的训练是否合适?这些,都需要教师自己追问一下。离开了学科本身特点的学科渗透,就跑到为了思想品德的内容训练而训练上去了。
教师应该知道诗与叙事文本的差异、古诗与现代诗的差异、诗歌中的抒情、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怎么回事等等。这样的话,教师就能就关注现代诗本身的语言特点了。古诗和现代诗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现代诗《乡愁》中,船票、邮票、坟墓、海峡表示意向放大,表达乡愁的加深。再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则是意向缩小,显示命运的逼仄。如果不了解古诗和现代诗的相同与不同,教师容易把诗歌都当作“课文”来上,就好比分不清人的“性别”,后果就麻烦了。
《桥之思》这首诗,语言平实深沉,最后一个小节发人深思,是题目中的“思”的落脚点。这样的课应采取多种形式朗读,吟咏诗歌,想象画面,感受氛围,体悟情感,进入情怀,走向结尾。
在一篇文章中,为什么我提出“教育性大于教学性”?就是说,教育性一定不能脱离学科性。尤其是语文课的各种体裁形式,如神话、童话等,都需要在分清体裁的基础上,教育性蕴育其中进行教学。是的,一定要注重培养儿童对“语文”的敏感,而不是仅仅关注于对思想内容的分析。一定要注意意向的选择、组合、叠加、放大和缩小,如此才能渗透最美的诗意。
当然,如果老师心中无诗,怎么解读、怎能教好?我看,首先要规定每一位教师熟背诗歌的数量才好——这里又涉及到教室自身的积淀问题。
3. 关于《历史故事》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师关注“一室”,与“天下”不错,但还欠点火候,要努力发现其中的语言密码。比如第一自然段中,讲陈蕃认为自己“志存高远”,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细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体会陈蕃怎么好高骛远。原来,“志存高远”的背后,实际上却是“好高骛远”——你看,又一个成语被揭示出来,然后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积累多好啊。
直到后面的内容,再回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志存高远”上。启发学生要想实现如此抱负该怎么做,于是学生就会明白“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的道理。其实,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顺势引入老子的格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故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贞。其致之,一也。”“一”是基础,是脚踏实地,不是陷于细节,只陷在细节也不成。脚踏实地,才能胸怀高远。
在教学方法上,如何真正让学生积累那些格言警句并留在心中?我看,课前就让学生读师生一起找来的格言,包括课后练习“语文天地”中荀子、刘备的等。讲到陈蕃的“好高骛远”时,让学生用上这些格言劝劝陈蕃;后来陈蕃明白道理之后,教师再让学生用上这些格言赞美陈蕃。看似两次说,可都是在积累中学会运用这些经典的语言。这两次说,你说能不内化在孩子心中吗?而这内化的,不就是该课渗透的德育点吗?
当然,这篇课文中,有一个人一定不能忘记,那就是唤醒帮助陈蕃的人——薛勤。可采用人物对话,深入内心其世界,追问薛秦为什么“盯”而不是“看”或“瞅”、为什么用质问的语气指点陈蕃而不是骂他或直接讲道理。总之,历史故事题材的课文时,教师一定要穿越时空,连接历史——告诉学生历史以外的历史:陈蕃因为为官清廉而深受人们的爱戴;而且,也许因为有了薛勤的“教育”,就有了后来“徐庶下陈蕃之榻”的典故。
4. 关于童话
《一枚金币》是格鲁吉亚的童话。怎么讲?很关键的是千万不能讲成真实故事。童话借助幻想表现现实生活和人们的理想,把天底下所有的东西当作人来看,让所有的东西互相交朋友,让好的愿望都能实现,让一切有趣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不论写的是动物还是植物,是石头还是空气,是人还是魔鬼,都是在写人类最朴素的梦想。
童话有常人体和拟人体、超人体之分。教育性的儿童文学作品似寓言,其实最早分际并不清楚的,划分是后来的事。有些童话接近神化,有些神话接近接近民间传说或寓言。也许统一的标识是讲给儿童的幻想作品。基于此点,我们可以幻想,人生就是一部童话。看来,基于体裁的教学,一定要在童话的情境中,建构童话的意义。
既然童话是人类对于生活的一种想象的表达,应该让人类读着童话走向美好。遗憾的是,两位老师都把这篇童话当作生活素材,“严肃庄严”地,甚至带着一种“紧张”的气氛进入了文本的学习。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给文字里面的爸爸“表决心”时,有的说,爸爸,你放心,我一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有的说,爸爸,我错了,我一定要……听着一点都没有童话的味道!
还要注意,童话表达的意向是多维的而不是单一的,要不然就不是童话了。所以,这篇童话不仅仅只是父亲和儿子的关系,还有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在教学的时候,千万不能单线思维,虽然重点讲父子,但是母子的关系也要顾及的。这篇童话表现的是父亲的严爱与母亲的溺爱。父亲的“三扔”、母亲的 “三教”和儿子的“三做”,让故事在文学的“反复叙事”的手法中,一波三折,层层递进。同样是爱,爱的态度不同、爱的方式不同,儿子体会的爱也不同,最终爱的结果就不同。如果像老师那样,停留在“珍惜劳动”的层面上,视野就窄了。
教师鼓励学生提问题固然也不错,但也要引导学生跳出故事内容来提一些写作上的或者童话创作上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眼界,打开儿童的眼光,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童话的魅力与神秘。另一位教师扩展了伊索寓言《葡萄园里的珠宝》,意义上是同构的。老师起码知道还可以根据意义进行扩充,这很好;不过,文本本身没有深入下去,扩展的内容就没有真正的链接。
5. 关于叙事文以及叙述诗
《养花》养的究竟是什么?是人的性情。老舍的文章,平静的背后常常是波澜。在《养花》中,我读到了“分享”。老舍的劳动不是仅仅为了自己开心,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掌握养花的知识。请看文中的“分享”:“我不知道花草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可我得感谢它们”“腰酸背痛,热汗直流,可这多么有意思啊”“送牛奶的同志,约朋友分享昙花一现的时刻,分根,分盆,送给朋友。”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由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老舍揭示的养花的乐趣,其实就是生活的乐趣。这个乐趣,就是我们应告诉学生的,也是所有人起码应该做到的。要带着敬意来看“养花”这样的平凡举动,因为“养花”代表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与别人分享的情怀。蓦然,当我们的心被那些博爱的心灵震撼的时候,当我们的泪水为那些伟大灵魂的逝去而流淌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想到的是,在现实与平凡中首先要爱自己、爱生活、爱身边的人,而后才是博爱——爱所有的人。
《体育颂》是多美的抒情散文啊,文字优美而富有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让你感受到,透出体育,这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你猝然降临在灰蒙蒙的林间空地,苦难的人们,激动不已,你像是容光焕发的的使者,向暮年人微笑致意!”文本一个段一个段抒发对体育的意义的评价:啊,体育,你就是美丽……啊,体育,你就是正义……啊,体育,你就是勇气……啊,体育你就是正义……啊,体育,你就是荣誉……体育,你就是乐趣……啊,体育,你就是培育人类的沃地!啊,体育,你就是进步……啊,你就是和平……
这么美的文本,不好好诵读,可惜啊。那些省略号中的文字,细腻而深入诠释了体育代表的意义。这些语词怎么理解?我们的教师如何在文字中感悟这些意义?遗憾的是,我们教师并没有在上下文中理解,而是找到一个词就跑到外面去扩展——“我们走得太远了,以至于,忘记了回家的路。”
比如,文中说的“勇气”一词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如下:“肌肉用力的全部含义是敢于搏击。若不为此,敏捷强健有何作用?肌肉发达又何益?我们所说的勇气,不是冒险家押上全部赌注似的蛮干,而是经过慎重的深思熟虑。”你看,勇气是什么?是敢于搏击,是自我极限的挑战,不是赌注,更不是蛮干,而是深思熟虑的勇敢!具有这样的勇气的人才是“勇士”!我们老师没有很好在上下文中咂摸,而是用了“阿赫瓦里”跑到终点时已经结束一个小时的结局来诠释勇气。如果说这是勇气,还不如说是荣誉,因为教师引用的是这位运动员的心里话:“我们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以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的,而是要我完成比赛的。”
关于课文中“荣誉”一段,教师没有很好在文本中感悟荣誉的真正含义,却引用王义夫的事例并且还在讨论中挖掘王的心理,让人感觉很不对劲。其实,文中这样说“荣誉”:“荣誉的赢得要公正无私,反之便毫无意义,有人耍弄见不得人的诡计,以此达到欺骗同伴的目的,他内心深处却受着耻辱的绞缢。有朝一日被人识破,就会落得名声扫地。”可见,这“荣誉”是为自己获得的一份清白,不是欺骗,不是投机取巧,而是用实力获得真正的掌声与承认。这荣誉是写在自己人字上头的尊严,因此为着荣誉就不会受着耻辱的绞缢,而享受人们给予自己的掌声。当然,老师也可以结合国情,谈到一点国家荣誉,但应注意掌握分寸、提醒赢得荣誉不仅为了国家更为自己。
我总在想,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对语词不敏感?是不是我们忘记了自己语文教学的“本分”?深入文本才是最重要的。不然,丰富的形式打扮之后,青松就不是青松,而变成是圣诞树了。一位美术教师在说课的时候,说 “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审美素质”。这话乍听觉得没有什么,但细听就发现教师对语词不够敏感。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谈不上提高素质,因为还没有基础。正确的表达应该是“培育”或者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也许是我们忽视语言自身的意义的原因吧。为什么我们大多学生不喜欢语文?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愿意拿起书来津津有味地阅读?当我一次次追问自己的时候,就是要回到“原点”——文本里去。
6. 关于综合实践课
这样的课型,定位是什么?综合实践课与平时的中队会或者主题班会有什么区别?第一点,学生必须亲身参与。看得出,老师课前给孩子更多的实践时间。那么,亲身实践究竟体现在哪里?首先,应该是自己亲自体现。这堂课的展板、幻灯片(ppt)和小黑板等都是学生、家长还有老师共同劳动的结果。在汇报过程中,老师适当进行帮助。看得出,学生可能事先作了排练,但不管怎么样也是学生自己的成果。第二要明确,综合实践课有大主题,有成周期的研究过程,当然也有小主题和短时间的研究过程。不管长短,课程开展需要一个过程、一个阶段,可能是一个月,哪怕一个学期,这堂课只是汇报。第三,一定要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渗透。在一个大主题下,学生自选了5个自主研究的课题,能够初步呈现综合实践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信息等多个领域的学习。
课堂呈现的应该不等同于春游活动等所呈现的。综合实践是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性学习的味道足。很多情况下,课程只停留于资料收集,比如对每届获得金牌列表。是否我们应该探究获取真正信息的有效方式?比如可以研究金牌的数量的规律、哪一位运动员获得的金牌数量多……金牌背后的东西,应该呈现出来。
再有,学生的实践做得不够。“综合性”体现在哪?“实践性”体现在哪?学生的亲历亲大多表现在技术层面上,而真正的“实践”应超越坐在电脑前的搜集,以求让学生走出去。如果学生亲自到那个地方,在具体的氛围中进行实践,那该多好!因为我们就是北京的学生啊。只有这样,这种实践才是真实的。
还有一年级的这堂美术课。属于欣赏评述课类型,重在去发现。听的是欣欣然而赏之。虽然欣赏,但也需要学生评述。学生点评中“农民画色彩鲜艳”,“主体很大”,“形象饱满”等,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老师平时所受的美术专业熏陶,但学生的发现的光彩和收获的有效还不明显。总之,学科教师啊,站在讲台上,你就是学科的化身。教研,既要有研,也要有究,方能走向专业高度。虽这只是目标,向上是我们的姿态。如何走向德育高度?教师首要的是找对起点。
断想三:站在讲台上,教师的一切都是德育
“师道尊严”,在今天提倡师生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时,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有的 是教师的神圣地位似乎有些被消解。但,无论教师的地位怎样变化,要注意的是,无论何时,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都是课堂的资源与课程。这里的“一切”当然包括上面教师对学科性质的把握,对文本深度的开掘,对学生心理、教育等,具有教育学意义上的引领等。这里仅从教师的细节来谈。
我们已经深深认识到,教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也就是,教师的一言一行,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一个还未有学科兴趣判断的儿童,往往因为喜欢他(她)的老师而喜欢他(她)所教的学科。时间久了,学生就自然而然走进了学科的里面,看到知识的风景、体会到情感的芬芳。一句话,教师于各个环节都可打造由一堆细节组成的德育。
教师的表情,就是写在脸上的德育;教师的动作就是写在行为上的德育;还有教师的倾听,就是写在耳朵上的德育;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发言的那份等待、那份引导,就是写在眼睛里的德育。
比如那位英语教师的每一个肢体语言,就是无声的渗透;那位品德教师的绵绵细语,就是一次次心灵的按摩。还有那位美术教师,和学生对话是那么轻松自然,感觉很舒服。总之,每一位老师的动作表情都是那么熨帖。他们站在台上,没有脱离文本而抒发豪言壮语,没有脱离文本而言不由衷,而是离自然的人性越来越近。
除了以上看得见的外显行为,还有哪些细节更值得我们关注?比如,语文教师,更多的在黑板上只写几个字,有的帖字条;低年级的课,教师更应该好好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字,但像课中出现的“张”字等却让电脑代替了。再有,教学中采用的图像和音乐是否合适?还有,教师语言的腔调是否出自于内心?
更有,课堂的突发信息,你是否会处理与转化?
比如《墨梅图题诗》一课——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是否给予了恰当关注?德育是互动的人性教育,几百年前的王冕与今天的儿童是否建立了心灵的对接?教师的这座桥,又是怎样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对王冕这首诗要表达的内涵教师是否清楚?如何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联系当下的生活现象谈谈对“清气高洁”的理解。不是所有的诗与这首诗都表达同一“命题”,这首诗的意义不能包罗万象,因此,有个学生举例子说“有人救了落水的某个人,不留姓名”的事例,与这首诗的“清气高洁”是不搭界的。遗憾的是,教师并没有去梳理,结果“清气”就成了一种可以任意拥有的东西。
如果教师回到王冕内心,关注学生的自省,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导: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不得不去面对的时候,还有,也许在你们未来的生活出现更多诱惑的时候,保留好自己的“清洁”与“志气”,那就是一种清高的气节;拥有高贵的干净、淡定与从容、清白的人生、清亮的心灵,你方能听到自己人生的脚步的拔节声音。
结尾的时候,你一定会这样唤起同学们:感谢王冕的诗,那份经历过人生的沧桑的“清白”就是人高贵的心灵!这是一颗怎样的心啊,拥有整个世界。心有多宽,路就有多远;心有多么美,这个世界就有多么美。于是,虽“一树梅花小”,我却胸膛满“乾坤”。这就是心灵的乾坤,就是一个人的品格。愿我们拥有这样的品格。
比如《一枚金币》一课——教学中有一处要体会文本的句子:“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事,才挣来的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有一个学生说,儿子此时的心情对爸爸就是无比的“痛恨”。这个时候,又是体现教师应变的时候。教师可以马上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看看这个“痛恨”形容文中儿子的情感是否合适,而不是一口回绝或马上纠正,没有给学生一点引导的时间。
如果学生认为儿子的心情就是“痛恨”,教师此时也可以不做声,然后继续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待有一个环节,教师让学生扮演文中的儿子给爸爸写“忏悔”信的时候,细心的教师就应该再叫一次那个说“痛恨”的学生,让那个学生结合儿子的信再看看是否是真的痛恨。如果学生还用这个词形容,那就再次追问,痛的是什么、“恨”的究竟又是什么。可能这样一个小小环节,恰是这堂课通过“痛恨”而要落脚的关于“严爱”与“溺爱”的过渡途径。
鲁迅的三大教育原则是“理解、指导、解放”。这三个顺序不能颠倒。我们常说,学校与班级就是一个优秀的“合唱队”。这里,教师们的帮助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战略伙伴式的学习,如果说构成一种理解的话,别忘了教师的身份,需要引领的就要引领。好比你的班集体的合唱队,需要你这位“独唱者”良好的素养和独特的演唱艺术的时候,就需要在众多的合唱声中,凸显你领唱者的魅力。为此,你的“领唱”才能真正让儿童走向心灵与人格的解放。
教师,你的“周身”该怎么梳洗打扮?如何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人格,形成正确而坚定的教育主张,追求和形成教学风格,最终形成你的教育品格?平日里,要善于分析自己、总结自己,反省自己。
最后让我们用赫而巴特的话作为结束——“教学产生思想,而教育则形成品格。教育不能脱离教学,这就是我教育的全部。” 德育,最终形成精神品格。感恩教育!
在“学科德育渗透”课题研讨会上的演讲 张泽皋在北京电子健康(eHeahth)2005研讨会上的演讲 在MBO合法性研讨会上的发言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在三鹿受害者诉讼案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鱼峰区党建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研讨会上的讲话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大学教学论文 高举复兴社会主义的思想大旗---在马宾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张宏良 刘国光在11·23研讨会上的重要发言 贺卫方:地震与法律--在维护灾区稳定法律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六届全国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六届全国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话》解读 - 诚明的角落 - 西祠胡同 :: 李金华在全国审计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 :: 共创和平与繁荣 ——在第二次中印关系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学校家长会上家长代表的精彩演讲稿 李克强在瑞士知名企业家见面会上的演讲全文 郎咸平2005在上海理财博览会上的演讲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 《信息技术学科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研究... 孙立平-在反思改革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在改革:时局与选择研讨会上的发言) 蒋笃运在全省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研讨会上讲话 蒋笃运在全省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研讨会上讲话 高中生物和物理化学学科间的知识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