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教学智慧 实施生成性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49:09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教师不断地探究,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在实践中遇到问题难以处理的现象。其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预设与生成的处理,一方面教师花很多时间去预设教学环节,希望教学设计能考虑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学生却永远不会如我们所愿地跟着设计走,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动态生成性教学,教师如何运用自身的教学智慧来解决课堂中根本不可预知的生成性问题,在目前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一、生成性教学及其意义
笔者认为,“生成性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的、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乃至错误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的教学。正如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所认为的:“生成性教学就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这种教学理念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首先,充分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与教学的知识点不断碰撞出思维火花,迸发出新的学习需求,学生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思考和困惑时有形成,不断地提高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之间感受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动态生成式的课堂教学,应该说是我们教学的理想境界吧;其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新课改要求转变教师的角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但是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和活动仍被束缚在教案框架内,主体性并不能得到彻底体现。而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就有可能实现。在这种教学中,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随时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再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课堂是变化莫测、丰富多彩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和固定模式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教学过程呆板枯燥,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智慧受到压抑。而在动态生成性教学中,教师敢于放手,敢于面对、处理“暴露”的意外情况,反而使教学技巧、教学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发挥教学智慧,把生成引向精彩
所谓“教学智慧”,就是“对教学工作的一种感觉、一种品味,就是对教学的一种纯正的、直觉的品味和价值判断,对学生的才情和灵性的发现的敏感”。(叶澜)缺少“智慧”的教师,离开了引导与调控,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时间的控制就难以得到落实,以至于学生中产生的思维创新的火花不能引燃,非预期性信息中活跃的生命力被扼制,这样就会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动态生成”成了“生而不成”,因此无法真正实践新课程所提出的理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传统教学多年来的僵化思维使他们失去了把握非预期性信息的信心和能力。为此,真正平等的对话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敏捷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而且要有能够面对生成灵活果断采用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的教学机智。
可以说有效教学资源是课堂预设的必然产物,它是星星之火,可以瞬间熄灭,也可成燎原之势。下面以笔者听过的公开课“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教学片段,阐述教师如何智慧地面对课堂中的有效资源,并生成精彩。这位教师将学生随机说出的分数写在黑板上,并把它们按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和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成两类,通过引导,学生分别对两类的分母进行分解质因数。这时,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分解质因数的结果,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分母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是这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所在。课堂上出现了瞬间的安静,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际却是思潮暗涌,此时的学生就处于“心欲想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教师如果没有耐心,就不会有后面的精彩,所以教师智慧的表现之一:耐心倾听,学会捕捉。一个学生说道:“只要分母分解出的质因数都是一样的就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教师听完后不急于评价,而是问学生:“你们赞同吗?”很快生2就提出的分母10=2×5,质因数并不相同,但也可以化成有限小数。甚至生3用反问的语气问道:质因数如果都是3可不可以呢?师生共同举例,大家马上看出也不符合条件。所以,教师智慧的表现之二:恰当应用延迟性评价。对学生答案不完整或错误时,教师不要贸然否定,要将评价的时间推迟,给其他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把遇到的问题抛给学生去解决。
教学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过程,决定教学应该是动态和生成的。我们应该在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以学生为本,通过合理的组织充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作者单位:福建省闽清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