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教学领导实施策略建议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11:14
校长教学领导实施策略建议*
作者:张来春 惟存教育实验室eshao@being.org.cn
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  QQ: 54695424教学领导的作用方式教学领导的作用对象教学领导若干具体行为列举实施教学领导的若干建议
在现代学校制度中,教学领导是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引导教师形成和明确学校科学的教学理念,并不断推进学校教学理念的更新,引导学校教学组织与教师形成和明确可操作的、不断发展的教学目标,通过民主方式建立能够鼓励教师、学生和家长积极、主动参与,并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学管理制度,确立有效开发和科学配置教学资源的原则,指导学校教学组织激励和协助教师改进教学,增进学生学习成效,整体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教学管理活动。
教学领导包括了理念和行为两个层面:在理念层面,它包括了对校长职务的定位、对行政和教学的侧重或平衡、对人事物的态度、对"权力"的认识、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所抱持的信念,以及对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和展望等;在行为层面,教学领导包括增进教师教学成效和学生学习成就的种种努力和行为,如协助教师准备教学,了解并满足教学需求,评价与辅导、改进教学,运用与管理教学资源,提升教学策略,鼓励并协助教师专业成长,关心学生学习状况等。
对教学领导理念的认识和概念的辨析,笔者已有所论及①;对中学校长教学领导的现状与问题,也做过初步的实证研究②。那么,中小学校长在行为上究竟应该如何操作来实施教学领导?本文综合有关论述和研究成果,针对我国具体情况,对校长实施教学领导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
校长的教学领导行为,按作用方式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类型,校长可以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实施教学领导。
直接的教学领导,是指那些与教师教学直接关系的项目,如参与教师的教学研讨并辅导其改进、视导与评价教学、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协助教师正确的督导学生学习方向等;而间接的教学领导,则是与教师教学间接关系的项目,如了解并满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项需求、提供支持的教学环境、塑造学校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协助教师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领导师生共同致力促进学校教学的杰出表现等。

一般对校长教学领导任务的期望,以及校长本身教学领导任务的达成情况,大多偏向行政支援教学的方面,发展支持的环境,即"间接的教学领导";而对于教学专业性的指导,即"直接的教学领导",不管是期望校长从事者的比例,还是校长实际达成的比例,都比较低。也就是说,间接的教学领导执行较好,而直接的执行较差。因学校的行政工作多数直接或间接与教学相关,教学与行政实难截然二分,故直接的教学领导和间接的教学领导并无一个明晰的界限。二者的示意图如图1(此图仅为示意图,图中所列项目并未穷尽,亦可能有重叠交叉处,目的是抛砖引玉,给中小学校长一些启发)。
如果换一个角度,从作用对象来分析校长的教学领导行为,则可以分为作用于学校层面的教学领导、作用于教师层面的教学领导和作用于学生层面的教学领导。根据郑燕祥的"教学领导--建立有效校本教学平台"模型③,我们稍加修改,可得如下示意图(图2)。

在学校层面,校长可制订并宣扬、沟通学校教学的任务与目标,协调、管理课程与教学,发展支持的工作环境等;在教师层面,校长可提供教学资源,评价和激励教学,协助与辅导教学改进,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等;而在学生层面,校长则可增进学习气氛,提供学习诱因,维持较高期望等。其中全校层面的预期效果是学校组织的革新,教师层面的目的是增进教师的教学效能,而学生层面的立意则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这三者中,以提升学生学业成就为最核心的目的。
因学校组织实为一完整的有机整体,校长在全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的教学领导同样难以截然划分界限(但如此分层可为我们的分析提供便利),故上图中用虚线分割。
综合图1、图2,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化校长具体的教学领导行为如下表(不完全列举,见表1)。

以上从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方式以及全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的作用对象,为中小学校长提供了实施教学领导的模式,并不完全列举了若干具体的教学领导行为以资参考。下面则根据笔者的研究和有关文献,对校长实施教学领导提出若干建议。
1.校长在"间接的教学领导",即以行政支援教学,发展支持的环境方面,目前未刻意强调但却执行得较好;而对于教学专业性的指导,即"直接的教学领导",执行情况较差。因此,校长应摆正观念,克服各种障碍和困难,积极充实相关知识和技能,重视和加强"直接的教学领导"。
2.如果学校规模较大,则学校中的个人与团体的需求将更复杂,沟通也较为困难,因此校长的教学领导有别于较小规模的学校,要特别注意信息渠道的畅通和沟通的有效性。
3.在发展较为成熟的学校,校长的教学领导可较少采用直接的控制,而给教师较大的自主性,而应把精力偏重在协调课程和督促学生进步方面。而在发展尚为成熟的学校,校长则可积极提升学校气氛或视导评鉴教学,采取较显著的主导控制。
4.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层级的学校,校长的教学领导行为也应该有所不同。层级愈高的学校,校长的教学领导愈应采取间接式或精神式的方式。
5.对年长资深的教师,校长宜多采用间接性的领导方式;对年轻稳定性较低的教师则宜采用直接的领导。因此,在教师比较成熟或稳定性较高之学校,校长的领导策略以非正式、间接的领导为宜。
6.对于不必要的应酬与外务,校长应酌情避免,以免过度花费时间而忽略教学领导。校长应注意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并提出教学领导的具体计划,专心地投入精力于学校的教学领导活动,避免因时间的压力而牺牲教学领导的作为。
7.校长对"权力"(power)也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不应一味地凭借着强制与奖赏的权力来经营学校,而应多多培养与运用专家权与人格的参照权,透过领导者本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来引导学校成员朝向工作目标奋进,藉由领导者的人格风范以高度发挥影响力,进而激励工作动机,提升工作士气。
8.具体的教学领导作为相当多元,但大多停留在单向式的、非计划性的以及未见诸文字的行为,其它成员所知有限。因此,校长应拟定计划,公布周知,公开地、经常地在有关场合加以说明,则学校教职员工对各种教学领导的作为、目的、动机、构想有全面、深入、一致的理解,从而有助于争取教师配合,达成共同教学目标。
9.注意澄清教学领导即是教学评价的误解,让教师了解教学领导的真正目的是在协助教师改善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教学领导是要协助教师取得成功,而不是要挑教师教学的缺失。校长应避免被视为监督者,以免招致教师的抵触和反感,产生负面效果。
10.校长应主动、积极地建立多元而畅通的沟通渠道,透过各种正式的沟通场合(如各种会议等)和非正式的沟通机会(如私下交谈等),广泛地听取建议或意见,以汇集相关信息,作为推动教学领导的参考。
11.在进行沟通时,校长应避免经常使用"下行沟通",也就是以长官或上级的高姿态自居,不容有任何的批评与质疑;以权威和"仲裁者"自居,直接纠正的教学缺失。而不妨多采取"平行沟通"的模式,亦即彼此站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交换意见,态度婉转,讲求方法,以建设性的反馈代替消极性的批评,营造具有共识且积极的研讨气氛,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而共同努力。
:本文根据作者硕士学位论文《从传统的教学管理走向教学领导--兼论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的教学领导》(华东师范大学,2004)的一部分改写而成。
尾注:
张来春《从传统的教学管理向教学领导转型》,《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2期。
张来春《中学校长教学领导的现状调查》,《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1B期。
郑燕祥《香港教育的明天:优势与发展》,"Towards a Better School Movement-学校达善运动"周年研讨会,
2002.http://www.tabs.edu.hk/conference20020503/tabs-conference20020503-01.ppt
附注:
●本文尚未正式发表,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惟存教育,原文www.being.org.cn/unique/prinmaneuver.htm,文章引用请注明〔张来春《校长教学领导实施策略建议》,网址www.being.org.cn/unique/prinmaneuver.htm〕。
●期刊发表请和作者本人联系,联系方法--电子邮件:eshao@being.org.cn QQ: 54695424
http://www.being.org.cn/unique/prinmaneuver.htm  2005年06月01日 第一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