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本土化的探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15:23
[ 作者:湘社    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10-8-31    文章录入:admin ]
坛    主:陆学艺
主办单位: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论坛时间:2010年7月25日
论坛地点:华旗饭店国际会议中心408会议室
一、入选论文
1、陆学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
2、岳金柱(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研究室)
健全法制 创新体制 完善机制 构建体系
——北京社会建设与管理改革创新的实践探索和展望
3、高峰(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社会秩序的结构论析
4、王培刚(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
中国生活质量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
5、高中建等(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
“80后”新生代的社会认同建构与社会建设参与
6、孟利艳(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助研)
边缘危机、谐变冲突、主体期待
——我国“80后”新生代的社会建设参与现状及其对策
7、杨贵华(集美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社区公共服务发展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
8、谢俊贵(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网上虚拟社会的社会建设论略
9、李君甫(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城乡人口流动与社会建设研究
10、刘金伟(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从民生调查分析当前社会建设工作的重点
11、潘建雷(北京市委党校讲师)
差序格局、礼与社会人格——再议《乡土中国》之“差序格局”
12、卢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硕士研究生)
资产建设理论视阈下的中国城市反贫困
13、董 伟(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教授)
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结构关系的理论建构
14、周利敏(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学副教授)
“扩散论”视域下西方与中国内地社会工作教育单向关系的研究
——兼与香港、台湾比较
15、张祖翎(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2009 级硕士研究生)
大同思想与社区建设
——以康有为大同思想为例分析其对我国理想城市社区建设的现实意义
16、计彤(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建设视阈中的节约型聚落构想
17、杨帆(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
以社会建设视角看待中国的发展问题
18、穆璇、尹志超(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08级研究生)
我国家庭制度变迁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19、潘鸿雁(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教授)
基层群众自治实践与制度建设思考——以上海市“三会制度”为例
20、罗晓蓉(江西省委党校(江西省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
社会阶层结构:扩大内需必须面对的深层次问题---以江西省为例
21、陈天仁、宋大杰、王雅珍、蒋葵(上海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社会建设中基层民主自治组织的研究
——对上海城市社区235位居委会主任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
22、朱涛(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转型与基层法院行为方式的转变
23、华逢林(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
县域社会工作委员会职能的行使路径
——以“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模式”为发展方向
24、黄建新(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村财建设:基于福建省永春县“六个一”措施的分析
25、罗中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公民社会视野下的农村社区治理初探
26、张明(苏州大学社会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城乡一体化发展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
27、王彦斌(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谢和均(云南大学讲师)
吕文义(西双版纳州委党校教师)
当前边疆多民族地区政府的社会管理及其手段
28、吴永红(上海海洋大学讲师)
非对称性依赖结构下的居委会及其行动策略
——上海市L街道居委会减负的个案研究
29、张大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模式研究
——总体性模式、街道办模式和工作站模式
30、华平(江汉大学政法学院讲师)
城中村社区的存在价值及改造对策
31、蒋美华(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
靳豆豆(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研究生)
城市社区建设中老年人的社区参与——以郑州市为例
32、刘迟(东北师范大学讲师)
基层社区组织权威生成的制度空间研究——基于对上海WF社区的实证考察
33、刘栋明(北华大学助教)
石磊(北华大学研究生)
后单位时期,城市社区文化认同问题研究
——以吉林市汉阳社区为研究个案
34、刘中起(上海行政学院城市社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国际化社区治理进程中的公众参与及其路径选择
——一项来自S市B社区的案例研究
35、王卓(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华西平原农村社区自治现状考察
36、邢晓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
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社区阶层化问题研究
37、尹志超、穆璇(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08级研究生)
“城式化”新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下的农村社区建设
——基于山东Z市的调研
38、郭风英(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以宁波市江东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例
39、何海兵(上海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刘易(上海市卢湾区五里桥街道党工委办公室)
从包办到购买: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转变
——以上海市五里桥社区为例
40、石洁(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09级研究生)
城市低保制度下的“福利依赖”:现象、原因及对策
41、修宏方(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城市社区服务中的现实困境及对策分析
——基于对一个城市社区的实证调查
42、徐祖荣(杭州社科院)
困境与出路: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思考——基于杭州的研究
43、王永妍、孙荣会(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面向社区的滨海新区体育社团与组织创新研究
44、赵卫华(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海归博士与本土博士职业成就的比较分析
45、陈鹏忠(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刑事司法系副教授)
张雅(云南大理学院古城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老残犯问题实证研究
二、观点综述
2010年7月24日,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以“中国道路与社会发展”为主题在哈尔滨召开。本次年会,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学科部申请承办了主题为“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本土化的探索”的分论坛,这也是继2007年长沙社会学年会之后,北京工业大学以“社会建设”为核心主题在社会学学术年会上承办的第4 次分论坛。在本次分论坛筹办期间,筹备小组收到了相当数量的专题学术论文,经过学术优先、兼顾地域原则下的认真筛选,共接受了近50 篇论文编辑成册,并代表年会筹备委员会向论文作者发出了会议邀请函。
7月25日,“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本土化的探索”分论坛正式开坛活动,共有70余位学者参加了论坛的研讨活动。论坛负责人,中国社会学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陆学艺教授首先做了“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的主旨发言。随后,来自全国各地16 个教学和科研机构的17位学者先后在论坛上发言,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本次论坛发言及讨论可以归结为两个层面的探讨:一个层面是社会建设理论的探索,另一个层面是社会建设实践的总结。
就社会建设的理论思想而言,与会学者集中讨论了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内容。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社会建设是适应国家由农业农村的传统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的转变,适应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并由此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的需要,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各种有利于改善民生、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动与社会过程。社会建设的内容包括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安全体制建设以及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参与是推进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社会管理机制体制创新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制度保证,调整社会结构是推进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
在此基础上,论坛参与者进一步围绕涉及社会建设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展开了讨论。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高中建教授研究了新生代社会认同与社会建设参与的逻辑关系和生成机制,认为通过社会组织、公共活动、网络舆情等方式是建构新生代参与会建设的有效途径。集美大学政法学院杨桂华教授研究了公共服务发展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认为随着公众对公共需求的日益增长,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公共服务具有比较优势,并提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公共服务的方式。复旦大学社会学系陈天仁教授、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潘鸿雁教授等对基层组织自治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基层组织自治对推进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大社会”的有效路径。此外,北京市委党校潘建雷博士等社会学者深入剖析了礼与社会人格、大同社会、差序格局等思想的渊源及彼此之间的关联,有助于为社会建设的理论探索提供新的启示并开辟新的道路。
尽管研究领域不尽相同,发言的立场和观点各异,但一种范式的建构从发散到收敛是必然的历史过程,同时,这也体现了社会学界同仁努力寻求建立社会建设理论思想共识的执着追求。
就社会建设的实践进程而言,论坛参与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社会建设实践的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说并展开热烈的讨论。北京市社会建设办公室、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岳金柱博士介绍了北京市社会建设办公室成立两年多以来,在制度建设、体制创新、机制完善、构建社会服务等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着重说明了这一新生机构不断进行社会建设的新探索,将首都社会建设和管理推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路径。云南大学王彦斌教授,对当前边疆多民族地区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通过调查得出边疆多民族地区“政府主导型”的社会管理模式在某程度上会影响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的良性发展,进而影响社会建设的进行的有益结论。东北师范大学刘迟博士通过对上海浦东新区WF 社区的实证考察,结合制度理论视角对基层社区组织权威生成、转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基层社区组织权威的生成有着直接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制度空间模型,以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上述要素之间的关系。
当然,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在中国虽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什么是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建什么、如何建?社会建设水平如何衡量?所有这些根本性的问题还没有从学理上和实践中得到有效解决。可以说,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仍处在探索阶段。这就需要我们社会学者勇于承担这一紧迫性的历史重任,从古今中外有关社会建设的思想中汲取理论精华,集思广益,为构建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理论并有效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科学发展的推进做出应有的贡献。总体而言,“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分论坛的举办实现了既定的交流思想、提升认识、推动研究、促进合作的初衷,对于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学科明确学术发展方向、提高学术发展质量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坛综述:社会创新与社会发展
[ 作者:湘社    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10-8-30    文章录入:admin ]
坛    主:周红云、丁开杰、陶传进
主办单位: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社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论坛时间:2010年7月25日
论坛地点:华旗饭店国际会议中心506会议室
一、入选论文
1、何增科(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所研究员)
社会创新的十大理论问题
2、徐正、邓国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的成功要素分析
3、丁开杰(中央编译局《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副主编、副研究员)
中国的社会企业与社会创新:三点认识
4、刘铎(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开放式社区治理:社区治理创新的新趋势
5、王忠武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社会创新的结构与功能
6、韦克难(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工作系教授)
试论改善我国社会创新的制度环境的途经
7、王晓霞、齐冬梅(天津市委党校,教授)
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新探索
8、李德昌(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
势科学视域中的社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9、朱晓红(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杨经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
中山市环境学会社团企业化运营模式经验分析
10、杨华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副主任)
田春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助理)
中国的创业扶持模式研究
11、郭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512地震灾后重建中的社会组织服务
12、王新 (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李志国(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
日本低碳社会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13、庄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生、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助研)
社会治理创新
14、方爱清(江汉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生)
基于文化自觉的创新文化培育
15、苟天来(北京农学院讲师)
社会创新过程面临的陷阱和局限
16、 李玉(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论教师创新活动的动力机制与激励策略
17、王文俊、刘荣新(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
政府科学决策中的民意参与之道
18、高聪颖(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地方政府的治道变革:国外经验与中国借鉴
19、唐远雄、陈文江(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多元共处,和而不同
20、董伟(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教授)
对新自由主义的制度与结构评析
21、许军、高翔(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服务业国际转移及我国的承接
22、陈朋 (华东政法大学大都市基层政治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林( 广西财经学院讲师)
社会创新:概念框架、纬度和路径选择
23、张大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模式研究
24、臧雷振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社会创新概念:世界语境与自我话语
25、陈路(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
参与式发展:走向行动的发展社会学
26、李秀玲 (武警指挥学院政治工作系中外思想文化教研室讲师)
从非现役文职人员制度看军民融合式发展
27、张荣艳(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
中国道路形成的四大思想传统
28、马敏(安徽大学社会学系08级研究生)
社会资本论视角下的“拼爹游戏”解析
29、中共小河区委
关于小河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中社区治理结构有关情况的报告
二、观点综述
2010年7月25日,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经济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社会创新与社会发展”分论坛在哈尔滨召开。来自中央编译局、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江汉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辽宁社会科学院、天津市委党校、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并作了精彩的发言。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周红云主持论坛,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强为论坛开幕作了嘉宾致辞,中央编译局当代所所长、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何增科作了总结陈辞。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创新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动力之一。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社会创新已经成为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创造社会价值、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可行途径。本次论坛在“社会创新与社会发展”的主题下,具体设置了社会创新的基本理论问题、实证与案例研究、国外社会创新的理论与经验三个议题,与会人员围绕上述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与会专家学者首先探讨了社会创新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央编译局当代所所长、研究员何增科系统梳理了社会创新的十大理论问题,包括社会创新的概念、分类、背景、意义、动力、过程、评估、条件、培育和趋势。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忠武从解读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视角论述了社会创新的结构与功能,并认为应从思想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三个方面把握社会创新的结构与功能。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红云介绍了社会组织与社会创新的概念与制度环境,她强调,在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社会创新日益表现出民间化、市场化、专业化、联合化、志愿者组织化、虚拟化的发展趋势。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韦克难指出,社会创新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这些制度环境包括经济制度环境、政治制度环境、法律制度环境、教育制度环境。成都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庄明系统梳理了我国社会治理创新与公共参与相关领域的基本状况和发展,并探讨了社会治理创新的条件和原则。
北京农学院讲师苟天来探讨了社会创新过程面临的陷阱和局限。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分享了社会创新的实证与案例研究。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副教授邓国胜在对多个案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影响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成功转型的因素包括,一是非营利组织通过快乐公益进行发展,二是通过自身的精细管理和社会捐赠建立起杂交的商业模式,三是通过透明、保证公益目标来树立良好的公信力。《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副主编丁开杰在比较商业企业和社会企业异同的基础上指出,在从“类社会企业”向新型“社会企业”的转变过程中,中国的社会企业总体上仍处于启蒙、倡导和酝酿的初级阶段,只有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才能推动中国的社会创新事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郭虹指出,512地震灾后重建中的社会组织服务体现出了公民参与和机构参与并存、草根参与和组织参与并存、联合行动与自主行动并存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副教授陶传进指出,我国基金会的创新目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创新追求好大喜功,二是创新的执行能力较弱。天津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齐冬梅介绍了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镇宅基地换房的做法,并就如何探索切合自身实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提出了建议。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朱晓红以中山市环境学会为例,分析了社团企业化运营的模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助理田春芳在实证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的创业扶持模式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社会组织主导型和跨部门合作型四种类型。江汉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方爱清在对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文化发展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自觉和创新文化的概念内涵和时代价值。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刘铎从社会创新的视角剖析了社区治理变迁。
此外,与会专家学者还就国外社会创新的理论与经验进行了交流。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新介绍了日本低碳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并总结了日本经验对我国的启示,这些经验包括:第一,政府倡导、各界参与;第二,政策促进、完善法律;第三,技术开发、结构调整;第四,城市试点、低碳生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杨光飞以国外的格莱美银行为分析对象,解答了社会企业如何叫好又叫座的问题,他认为,一个能够存续的社会企业必须同时具备社会理性和经济理性,通过提升蕴藏经济理性的社会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充分发挥社会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通过研讨,与会人员在进一步推动社会创新研究方面达成了共识,并一致认为此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