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鹏:关于机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11:07
李景鹏:关于机制时间:2010-06-12 11:25 作者:李景鹏点击:751次
  摘要:机制概念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和学科的常用语,但是人们对它的理解不够确切,常与制度概念混淆。文章首先界定了制度与机制的区别,分析了机制的基本特征。进而阐述了机制形成的规律,分析了机制形成的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因素,并特别指出人性发展的规律和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潮流在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文章最后分析了与制度无关的各种机制形成的规律。
  关键词:制度   机制  社会土壤  反机制
  一,机制与制度的区别
  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外部引进“机制”这一概念之后,到现在,“机制”已成为各个领域和学科的常用语,频繁地在各种文章和文件中出现。只要上网查询就可以找到对这一概念从词源到运用及其与制度的关系的各种解释。人们通过这些介绍和解释可以对机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我以为多数人对于机制的认识还不十分确切。这主要表现为人们大都认为机制是可以构建的。然而实际上,机制只能形成,而不能构建,这是理解机制这一概念的关键。无论人们如何称呼(人们往往将相互谅解而建立起来的一些共同承认和遵守的规则称作机制如协商机制等等),但只要是人们主动建立起来的规则都只能是制度或规则而不是机制。机制这一概念无论是在哪个领域中使用,都体现为某种主体自动地趋向于一定目标的趋势和过程。因此,作为机制有三个基本的要素,第一是动力,第二是目标,第三是路径即过程。人们注意到制度与机制的关系是对的,机制确实与制度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也有巨大的差别。制度是静态的,而机制是动态的;制度是具象的而机制是抽象的(机制是在事物的运行中体现出来的);制度是可以而且需要由各种强制的力量来建立的,而机制是不能用强制力量来建立,而只能是形成的;制度是可以立即建立和生效的,而机制则是需要相对长的时间逐渐地成长的。每一种制度的功效都是要靠机制去实现的。一种制度建立了人们并不一定会遵守,甚至会反其道而行之。只有当制度形成了机制,也就是人们能够自动地趋向于制度目标的时候,制度才算真正地建立起来了。这是人们建立制度的一种理想状态。然而要使制度转化为机制,不仅是一个十分艰巨而复杂度过程,而且还需要一系列的中介环节和因素。从制度与机制的这种相互关联和相互区别中,我们应该看到制度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当制度的制定者要建立某种制度的时候,其目的就是要对现实生活的某个领域进行规制。而规制的实质就是对人们相关的行为进行调控、约束和限制。但是,作为在某项制度管辖范围内的具体的人,则自发地倾向于绕开或突破制度的约束和限制。虽然制度的制定者可以通过各种惩罚性的措施强制人们接受制度,但仍然难以避免人们对制度的疏离、阳奉阴违、甚至公然抵制。这样,表面上制度是建立起来了,实际上仍然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甚至形同虚设。这就是因为制度没有形成机制。也就是说人们还不能自动地趋向于制度的目标。所以,一项制度制定之后,要想使制度的效能真正地发挥出来,就必须努力促使其形成相应的机制。
  二,机制形成的一般规律
  那么如何才能促使一种制度形成机制呢?这就要探讨机制形成的一般规律了。
  如前所述,机制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便是使人们趋向于制度目标的动力问题。有了驱动力,人们才能自动地趋向于制度的目标。所以探讨机制形成的规律就必须围绕着动力问题来展开。一般地说,人们行为的动力来自何处呢?首先,它来自每个人的观念、利益、习惯、情感和理性。其次,它还受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来自权力的强制、媒体的诱导、社会的风气、各种潜规则、人际关系,等等。当然,外部的因素最终还是要通过每个人的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因此要使一种制度的目标符合这些构成个人行为动力的因素,从而使人们自动地趋向于制度的目标就变得十分艰巨和复杂。那么,如何才能促其实现呢?这就要求在制定一项制度的时候,首先必须要考虑到制度本身与人们的内在的各种构成行为动力的因素的关系。其次要考虑制度的目标与足以影响人们行为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或政策才有可能形成机制。另一方面,即使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已经充分地考虑了上述各种因素,也还需要在制度制定出来之后,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人们的行为动力,使这种可能的动力最大限度地变成现实。这样,制度和机制便有机地联系起来了。可见要使制度转化为机制是多么不容易!这和空谈机制是有天壤之别的。
  那么,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如何考虑制度与人们的内在的各种构成行为动力因素的关系呢?
  首先是人们的既成观念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如果制度所规定的各种约束和人们的既成观念有冲突,那么即使采用很大的强制力也不能使制度的目标深入人心,人们对制度的态度只能是貌合神离。在我们的社会中,还存在着许多旧的既成观念,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的观念、政府作为父母官要为民做主的臣民观念、视公共财富为己物认为可以随意占有和浪费的流氓无产者观念、“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狭隘观念、蔑视公共规则甚至以违反公共规则为荣的机会主义观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观念,等等。当某种制度的目标与人们的这些旧的观念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就会自发地倾向于回避甚至突破制度的约束,从而极大地阻碍机制的形成。
  其次是人们的利益对机制形成的影响。每个人的利益是影响机制形成的最关键的因素。人们的利益主要表现为人们的各种需求,包括经济需求、社会需求和政治需求。
  人们的经济需求首先就是保证人类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此外还包括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需求。人们的社会需要是指人们的社会生活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各种基本条件,包括围绕着生老病死的卫生需求,围绕着生活质量的环境需求,围绕着人才培养的教育需求,围绕着贫困问题的社保需求,围绕着人们兴趣爱好的文化娱乐需求,围绕着各种群体和个人发展的利益表达需求,围绕着各种人际矛盾的社会调节需求,等等。而人们的政治需求则包括作为公民对对自由、平等、人权等政治权利保障的需求,对政府决策参与的需求,对政府行为监督的需求,对各种政治事务自由发表意见的议政的需求,对政治和社会活动的结社需求,对政治生活自我管理的自治需求,等等。所有这些经济需求、社会需求和政治需求都是通过无数的个体表现出来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而且这些千差万别的需求还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就形成一个极其纷纭复杂的状况。这些不同领域的需求就是人们利益的具体表现。而当某种制度目标妨碍人们去实现这些需求的时候也就和人们的利益发生了冲突。这样,人们也就会自发地去抵制这种制度,从而使制度落空而根本无法形成机制。
  第三是人们的习惯对于机制形成的影响。习惯对于新事物来说就是一种惰性。习惯往往表现为人们行为的某种定势。例如人们往往绕过正式渠道而寻求非正式渠道办事的习惯、人们忽视或蔑视正式规则而重视潜规则的习惯、人们通过人际关系进行感情投资和期权交易的习惯,等等。但是一种制度的建立则是体现着一定的创新的,而创新则与人们的既有的习惯是矛盾的。所以当制度的制定者还没有或还不能改变人们既有的、与制度目标相互矛盾的习惯的时候,制度也就很难转化为机制。
  第四是人们的情感对机制形成的影响。人们的情感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因而也是影响机制形成的重要因素。人们的情感与其观念特别是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与制度的关系上则表现为对制度目标的好恶即支持与反对。一种制度的建立如果因为伤害了人们的情感,从而遭到人们的反对时,当然就无法形成机制。
  最后,影响制度转化为机制的因素是理性。每个人都是有理性的。人们通过思考来权衡利弊从而对一件事情做出决定,这就是理性的作用。一种制度即使对人们的暂时利益有所损害,即使与人们的观念和习惯不符合,即使人们不喜欢,但是经过理性的思考认为是符合长远的利益的,这时人们还是可能支持制度从而使制度形成机制的。反之亦然。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与制度建设相联系的个人行为的动力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益和理性。其他的如观念、习惯、情感等等,都与利益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涵盖在利益中。理性虽然也是以利益的权衡为基础的,但是它也可以超越利益,并可化解观念、习惯、情感造成的阻力,因而成为构成与制度建设相关的个人行为动力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除了内部因素之外,制度建设还需要外部的因素,这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来自权力的强制、媒体的诱导、社会的风气、各种潜规则、人际关系,等等。在这里,来自权力的强制和媒体的诱导对于机制的形成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而社会的风气、各种潜规则、人际关系等等,则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起阻碍作用的。权力的强制虽然不能直接对制度转化为机制起决定的作用,但是它可以影响人们对利害的权衡。当人们觉得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时候,即使制度的目标与人们的利益有矛盾,人们仍然可以自愿地接受制度,从而形成机制。这就是人们的理性在起作用。同样,媒体的诱导也是通过开启人们的理性而起作用的。至于社会的风气、各种潜规则、人际关系,等等因素对于制度转化为机制的阻碍,则可以通过权力的强制和媒体的诱导来减弱之。
  需要引起人们特别注意的是:在机制形成的过程中,除了上面分析的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之外,还有两个影响机制形成的极重要的因素:一个是人性发展的规律,另一个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潮流。
  所谓人性发展的规律就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身价值认识的深化过程。——从隶属性到拥有独立人格、从被视为手段到被视为目的、从集体本位到个人本位、从没有权利到享有权利等等,这就是人们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这种体现着人性发展规律的自我认识的深化会极大地影响人上述的内在与外在各种因素,从而对机制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
  所谓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潮流,是指人类社会发展所必然要经历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所形成的趋势。例如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趋势、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趋势、从专制制度向民主制度转化的趋势、从文化的一元化向文化的多元化转化的趋势、从思想统治向思想自由转化的趋势等等,也会极大地影响上述的内在与外在的各种因素,从而对机制的形成起巨大的作用。
  这两个因素是宏观性的,它们对机制形成的影响是通过作用于上述的内在和外在的因素从而间接地发生影响的,特别是通过人们基于利益的选择来发生影响的。这种影响作用往往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中才能显现出来。但是,他们的作用一旦显现出来就会形成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由于这两个因素是间接地、缓慢地起作用的,因此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甚至认为可以逆趋势而动,这样对于机制的形成是十分有害的。
  以上的分析便告诉我们制度与机制的区别于联系。凡是要建立一种制度,人们都希望它能转化为机制,而制度确实也可以转化为机制。但是不讲转化而轻言机制则是不对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机制形成的路径和过程
  在探讨了机制形成的动力问题之后,还需要探讨一下机制形成的路径或过程。这里体现的是人们如何自动地趋向于制度的目标的问题。当人们在内在的和外在的、微观的和宏观的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地趋向于制度目标的时候,实际上是经历着两个过程,一个是理性思维的过程,一个是心理转换的过程。理性思维的过程是指人们通过理性地权衡利害,逐渐认识到制度目标与他们的利益有某种一致性,至少不太有害,从而认为应该趋向于制度的目标。而心理转换过程是指人们在获得了理性的认识之后,通过自我调整使自己的行为适应制度目标的过程。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一个要经历较长时间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说是痛苦的过程,是因为它要人们去克服自己身上的不利于实现制度目标的那些观念、习惯等等,甚至于还要牺牲部分的或一定程度的利益。说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是因为人们无法在短时期内一次性地改变自己,而只能不断地、一点一滴地有所前进,甚至还包括在一定的时期内的停滞和倒退。这样,人们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蜕变,人们便逐渐将自己的追求与制度目标重合。这样便逐渐形成了人们自动地趋向于制度目标的趋势,也就是机制的形成。在理性思维和心理转换的这两个过程中,制度的制定者应该而且可以利用上述的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因素去施加影响,使这两个过程得以实现。那么,这两个过程通过什么形式来体现呢?这就是程序。形成了机制的行为总是通过一定的程序表现出来,这样便形成一定的路径。人们通常正是通过对于一定的行为程序所形成的一定路径的观察才认识了某种机制的。
  总之,对于从事制度建设研究和实践的人们来说,不仅要设计制度,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使制度转化为机制。也就是研究如何使人们能够自动地趋向于制度的目标,以及为此都需要做些什么。这样,制度建设才不至于落空。
  四,更广泛意义上的机制
  机制除了与一定的制度相联系之外,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也还有并不与制度相联系的各种机制。如果说与制度相联系的机制是狭义的机制的话,那么不与制度相联系的机制就是广义的机制。什么是广义的机制呢?从好的方面来说,人们形成传统的一些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待人处事的基本规则等等,其中都体现着某种机制。从坏的方面说,凡是屡禁不止的各种社会现象,其中也必然体现着某种机制。也就是说,在社会生活中或政治生活中凡是自发形成一定行为路径的现象,都体现着一定的机制。至于体现什么样的机制,则需要具体地分析。进一步说,一种社会现象如果体现着一定的机制,就是说明这些现象在社会中是生了根的,而之所以能生根,则是因为现实存在着适合其生长的社会土壤。什么是社会土壤呢?我们前面所说的形成个人行为的各种动力因素,如果变成广大群体共同的体验,也就是在社会中形成深深的共识,这便是一定的社会土壤。所以,如果我们要想使一些理想的事物变成人们共同地、自动地追求的目标,就必须促使其形成机制,而要促使其形成机制,就必须促使原有的社会土壤发生改变,生长出新的社会土壤来。反过来,我们要消灭一种恶的社会现象,也必须通过改变其原有的社会土壤来促使其原有机制的改变。
  对于社会土壤的形成,人们往往有一种误区,认为只要从自己国家和社会的特殊性出发就可以促成某种社会土壤的形成,而不去考虑一般规律的作用。以为这样才是从实际出发,实则大谬不然。实际上,人性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人们只能在一个较短的历史时期中通过强制的力量来回避和抵制,却不可能长期地违反它。当我们回避和抵制一般规律的时候,似乎也可以形成一定的机制,但却时刻与一种反机制形成巨大的张力。而这种反机制正是反映着一般规律的要求。当反机制消解了原有机制的时候,原来所坚持的理想也只能被迫退出历史舞台。历史告诉我们,在为一种合理的理想准备社会土壤并促其形成机制的时候,不可以回避和抵制人性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要想使特殊的国度和社会生长出符合一般历史规律的社会土壤,又是一个极其艰难、极其复杂的历史使命,它要经历非常曲折的道路和长久的努力,才能缓慢地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新的社会机制。所以,即使人们顺应历史规律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急于求成的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总之,当我们要推行一种理想,并希望它形成机制的时候,首先要用人性和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检验一下我们的理想是否符合这个一般历史规律根本要求。这是从根本上避免走历史的弯路的关键。这里就牵涉到对这个一般历史规律的理解问题了。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在理解历史规律的过程中掺杂过多的情感因素和主观愿望,不但不能真正理解,往往还会偏离甚至背离历史规律。只有将一般规律与国家与社会的特殊性正确地结合起来,并在这种正确结合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努力来促进新的社会土壤的形成,这样才能为新的机制的形成准备好社会条件。
  综上所述,无论是与制度直接联系的机制还是与制度没有直接联系的机制它们所体现的都是社会本身各个领域自动运行的体系。这种自动的运行是由社会上亿万人自主的选择汇聚在一起而形成的。决定着人们进行选择方向的除了前面所说的内在的、外在的、微观的、宏观的各种因素之外,还有对历史积淀(诸如规则性的、心理的、人际关系的等等方面的传统)的路径依赖,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博弈的状况。所以,一种机制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甚至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亿万人的选择既无法完全控制,也无法精确地预测。当然,人们可以创造一定的条件来从宏观上改变人们选择的方向,从而影响机制的形成。例如我们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便从宏观上改变了人们选择的方向,从而促进了新的利益机制的形成,等等。但是,人们又无法完全控制在新的利益机制中人们的具体选择,也无法精确地预测这些具体的选择所产生的各方面的影响。这些只能通过实践才能逐渐地显现出来。所以,在机制形成的问题上,我们在宏观上虽然可以比较自觉,但是在微观上却相当盲目。特别是不同的机制往往纠缠在一起,其所产生的行为取向,更难预料。所以,机制问题的研究是一门大学问。可以说,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终生使命就是:研究如何促进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机制逐渐形成、如何促使那些不利于社会进步的机制逐渐解构或消解。
  北京大学  政治发展与政府研究所  教授  李景鹏
  On Institutions and Mechanisms
  (Li Jingpeng, the professor of Institute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Peking University)
  Abstract:Though mechanism has been a commonly used term in many fields and disciplines, people always confound it with the concept of institution. This article firstly differentiates mechanism from institution with its basic character, secondly explains the formation of mechanism with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and then points out the influences the law of humanity and the rule of society development on mechanisms. At las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mechanisms unrelated to institutions.
  Key words:Institutions, mechanisms, social soil, counter-mechanisms 
 来源: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
[文章来自共识网: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xzmj/article_20100612113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