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云老和尚留长发说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2:24:15
2010年08月23日 18:57《甘露》【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5条

虚云老和尚113岁法相。(图片来源:资料图)
在人们的印象中,僧人似乎只能是剃光了脑袋才算合乎规矩,但做为海内外著名高僧的虚老为何不剃光头而留起长发来了呢?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虚云(1839-1959年)和尚作为禅宗巨匠,有着无法低估的重大影响。近读由上海佛学书局1993年刊行的《虚云和尚年谱》一书,感慨颇多。老和尚在世120岁,僧腊101年,一生颇多传奇色彩。论道德修行,诗论文章,都十分让人叹服。但让我想得更多的是老人在112岁(1951年)时的一张照片。从照片上看老人颌首垂目,长发及颈,白须拂胸。这是老人在刚经历了长达三个月几死几生的“云门事变”后,北上途中在武昌三佛寺拍照的。
在人们的印象中,僧人似乎只能是剃光了脑袋才算合乎规矩,但虚老在当时,已是海内外著名的高僧,其一言一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何不剃光头而留起长发来了呢?我觉得,这首先是一个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问题,作为僧人,剃掉头发,这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方便,并不是内容,更不是根本。那么内容和根本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佛法,是对佛法的学习和修持,再深一步说,还包括对佛法的研究和发展。佛法的根本宗旨就是“缘起本心”、“万法无常”。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也就是一个“空”字。而修持佛法的主要外在表现是持戒。佛教对不同层面的修行者有不同的戒条,但根本大戒却是五条: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并没有规定不可以留发,只是人们习惯于“削发为僧”的传统而已。佛教的戒条如同世俗的法律,是一种强制性规定,违犯者是要受到惩处的。也可以说,一个佛门中只要能真正地持守这五条根本大戒,就可以称得上一个合格的佛教徒了。
扯远了。回到虚云和尚留长发这件事上来。读过《坛经》的人都该知道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事。五祖弘忍将达摩衣钵传给他时,他还不是僧人,还是个在寺院里干杂役的行者,按俗常的规矩是绝对不可以接法称祖的,但弘忍大师说:“达摩祖师衣钵,只授得法之人,不论贵贱僧俗,年长年幼”。五祖破除形式之见,有了《坛经》问世,也因而有了禅宗的发扬光大,而我们现在看一下我们身边的人或事,有多少是重视真实内容的?大多是形式主义,走过场,造声势,谋名利,对于真实的佛法修行,止恶扬善,却是越走越远了。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宗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持民族一种最雄大之自然力,人民不可无宗教之思想。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这是一个政治家的见解,但他也抓住了内容而不是形式。而虚云和尚对佛的理解,更可以让我们破除对形式的迷信,他说:“佛并不是什么造物主,而是发现一切事物生灭相续底理则的哲人。也不是什么神,而是充满大悲心,惘念众生苦难,以无我的精神,为众生谋福乐的伟人。他一生之中,化导众生,破除迷信,教令出染返净,舍迷归觉,未曾少有休息。”我想,这应是对佛教最真实、最正确的理解和评价了。能这样理解佛的人,又怎么可能在无用的形式上下太多功夫呢?
但愿后人不负前人,佛子不负祖师及前辈大德,不要将觉悟改写成迷信;更不要只知道烧香拜佛,而不知道为何要烧香拜佛,以及这些事情有什么用?也就是要明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犹如穿衣戴帽是为身体服务的一样,而不是相反。
手机上网,首选手机凤凰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