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坚持 宜昌网瘾少年终成武汉大学博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4:14:44
2010年7月13日,彭晓接到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通知书。全家人激动不已,彭晓的母亲陈新华更是喜极而泣,她一次次地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曾经,彭晓是亲友眼中被网瘾毁掉的“天才少年”,是被老师判定“今生与大学无缘”的差生,是让陈新华几度绝望过的儿子。这一路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奇迹?
儿时被誉为“天才少年”,父母无意中娇惯了他
2010年7月13日,小雨淅沥,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了难得的凉爽。在金岸阳光11楼一间宽敞的办公室里见到59岁的彭兆华,他笑容满面,很开心的样子。提起儿子彭晓,他的眼里更是充满幸福的光芒。
“小时候的彭晓很聪明,也很调皮,我们什么都由着他,包括允许他不上幼儿园。他上学后,我们从来不给他报特长班,甚至在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太多时,我主动模仿儿子的字迹,帮他做作业。我们是想给他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时代,但在无意中却娇惯了他。”虽然彭晓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但从上小学开始,成绩却一直都是全年级的佼佼者。所以亲友、老师都觉得他是个“天才少年”。
在彭兆华夫妇眼中,只要孩子将来能考大学就成,不能对他要求太严厉。当时陈新华的好友也是心理医生的刘超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诫她:不要因为孩子智商高聪明而放弃对他的严格要求,她看到不少因贪玩而堕落的“天才少年”。可当时的陈妈妈对刘医生的提醒并没有在意,而且儿子在中考前尽管没怎么复习,可依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本市一所省级重点高中。这更让妈妈坚信了儿子是“天才”的说法。
儿子已成网瘾少年,妈妈含泪为儿送夜宵
1995年,彭兆华离开单位,到外地创业,照顾儿子的任务落在陈新华一个人身上。那时,儿子刚上高中,常常找她要钱在课余时间“学电脑”,她二话没说,爽快地答应他。从此,每周给儿子数十元的“学电脑”费用。
陈妈妈以为儿子很“勤奋好学”,直到有一天被老师请到学校才知道真相。在老师那儿,陈妈妈看到儿子一直隐匿不交的成绩单,“天才儿子”已从佼佼者变成班级倒数一二名。她问老师,孩子还考得上大学吗?老师遗憾地说,“彭晓今生与大学无缘,成绩差的一塌糊涂,还上网成瘾。”
陈新华不能接受老师的评语,开始了与网络争夺孩子的战争,她甚至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可儿子已迷失在那个虚拟世界里不能自拔。这网瘾已如毒瘾,一旦染上,想戒掉谈何容易啊!陈妈妈陷入了绝望中,万般无奈之下,她找到了曾警告过自己的好友刘超。
详细了解了彭晓的情况后,刘超给陈新华三条建议:适度妥协,坚持和守候,永远陪伴和支持。
按照刘医生的建议,陈妈妈不再硬逼儿子与网络断绝关系,而是和儿子达成协议。第一,彭晓继续上学坚持到高三,哪怕是坐在教室里什么都不干也行;第二,不能再逃学,也不能再离家出走。第三,每周可以上网不超过三次,周六可以到网吧玩通宵,但是要告诉妈妈在哪个网吧,妈妈夜晚两点钟按时送一次夜宵。如有违反,则减少上网费用和上网次数。
以后的日子里,儿子基本上能遵守协议约定。与此同时陈妈妈也履行自己的承诺,每周六给儿子送一次夜宵,每次送完夜宵妈妈就守候在网吧外面等儿子一起回家。
高考前夕,彭晓主动和妈妈交谈了一次,他说:“妈妈,书我是再也念不下去了。我不可能考上大学。”陈妈妈只觉得五雷轰顶,她再也支撑不下去了。
心力交瘁的陈新华疾呼丈夫回来,彭兆华放下当时手中几百万的工地,回到家里。那时距高考还有整整一个月时间。那一个月,父子齐上阵,爸爸24小时陪着儿子,每天用10个小时补习高中落下的课程。一个月很快过去,奇迹出现了,彭晓居然考取了三峡大学(大专班、计算机专业)。
网瘾复发难自拔,与网络“争夺”儿子长达十年
陈妈妈高兴得太早了,儿子进入大学后,无人监督,网瘾很快复发,不分白天黑夜地泡在网吧里。刚刚松了一口气的陈妈妈再次走上了与网络的争夺战里。
直到彭晓读大二时,儿子的同学奉辅导员之命找到家里来,她才知道,儿子已经整整两个月没有到校,一直沉浸在网吧里。
儿子哭着给她“坦白”:“每天上车后只坐了两站就下车进网吧,到放学时候再坐车回家。我控制不住自己,网络世界太精彩,我身不由己就想上网,我走不出来。妈妈,大学课程我已经跟不上了,我不想上了,我知道自己这辈子毁了”。陈妈妈欲哭无泪。
按照刘医生的建议,妈妈再次和儿子签订协议。让儿子坚持“混”完了三年时间。妈妈想让儿子继续读专升本。可这次儿子坚决不干了:“妈妈,你就是杀了我,我也不再念书了!”
妈妈再次求助刘医生,最后达成共识。既然儿子喜欢电脑,不如让他先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儿子在电脑城找到一份工作,因为和电脑接触,非常中意这份工作。妈妈和爸爸也感受到了孩子对电脑的痴迷,便鼓励他参加计算机类的考试,那样他可以终生从事他喜欢的职业了。
通过努力,彭晓拿到了软件设计师的证书,他对自己充满信心。2005年夏天,彭晓对陈新华说:“妈妈,我还想读书,我觉得知识不够用了。”那一刻我觉得特别幸福,从1995年迷恋网络开始,我们陪了他十年,他才说想学习的话。他终于迷途知返了。彭新华说。从那以后,儿子终于彻底戒断网瘾,走上新的征程。
迷途知返势不可挡,考研之后再考博
漫漫十年的网瘾拉锯战终于结束。那个迷失的儿子重新回来了,那个曾经在网络里颓废沉迷的儿子重新焕发出激情和动力,显得那么势不可挡。爸爸看到了孩子这股动力,建议孩子直接考研,因为他毕业已过两年,具备考研的资格。
这时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挡儿子前进的决心了,他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一旦找到新的方向,就勇往直前,儿子开始了新的挑战。他辞去了工作,经过一年多艰苦的补习,考取了三峡大学的研究生。入学前,刘医生给陈妈妈建议:可以适时的给孩子更高远的目标,因为这个孩子的潜力巨大。爸爸妈妈和儿子一起商量着给他新的目标和建议:考博,而且是名校的博士。
儿子毫不犹豫的答应,在学校非常刻苦地学习,似乎要把以前荒废的时光全部补回来。三年后,儿子终于把一张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交到了妈妈的手中。
十年的拉锯战,终于以一个家庭的胜利而终结。十年的坚持和守候,终于从网瘾少年群里抢回了一个武大的博士。
而让彭兆华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 “天下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只要父母坚持,并充满爱心充满耐心,不管怎么坏的孩子都能救回来。还有一点就是要懂得在必要的时候寻求专业的帮助,这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