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的改革教育(备忘录)----_创新思想理论品读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25:47
杜郎口中学的非典型教改
中国教师报 2006-03-22 茅卫东 李炳亭
 
这是一所地处鲁西南平原上的乡镇初中,曾经连续10年在县里考核羞居倒数之列;如今被誉为具有“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特色的农村教育改革的先锋。“杜郎口”如同一股突如其来的旋风,数月内影响已经遍及山东全省。
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最多一天达700余人。有人说,他们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希望;也有人说,他们的教改是“非典型”的,因为不可复制。
杜郎口中学坐落在离杜郎口镇约一公里的旷野中,距山东省茌平县城23公里,一条东西向的简易公路从校门口经过。
如今的杜郎口中学,每天都向参观者开放,校园里到处都能看到胸前挂着“听课证”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听课教师可以随意走进任何一个教室听课。如果哪天听课教师人数太多,学校会安排几位老师在报告厅上课。课后由上课老师向参观学习者介绍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回答同行的提问。
我的课堂我主宰
记者走进报告厅,看到主席台变成了课堂,台上一字排开的3块黑板上写满了物理题及答案,一个学生正拿着话筒向其他同学讲解其中一题。学生有坐有站,也有的蹲在地上或靠在同学身上的。台下大概有200多位听课教师,有的教师干脆跑到了台上。
来自淄博的一位物理老师告诉记者,这是一堂物理练习讲评课。上课老师先让学生把题和答案都写在黑板上,然后由学生自己向同学解释,其他同学可以随时提出补充或否定意见。这一节课讲了13个题,课堂容量是比较大的。
3月3日下午,初一(1)班,历史课,隋唐文化,反馈课。
和其他学校的教室不同,杜郎口中学每一间教室的前、后及靠走廊一侧的三面都有黑板,学生桌椅也不是纵横摆放而是摆成6个方阵,每个方阵也就是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分两排相对而坐。每个学习小组由班主任任命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管理全组,各学科教师根据月考情况任命本学科的学习小组长。
上课伊始,部分学生拥到黑板前,先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最上方,然后将上节课学习过的知识点一一写上。在当地,这叫“爬黑板”。没有“爬黑板”的学生在座位上自己读书,有个别学生蹲着在教室地板上书写。
学生写完,老师开始提问,学生的回答普遍非常流利,声音都很响亮。特别是那些女生,说话的嗓门似乎个个都很大。面对众多听课的老师,学生很有自信,没有羞涩。或者说,学生们在课上已经能够做到对听课老师视而不见,尽管听课老师可能就在他的身边。
历史老师抽背完学生,开始将教材中的问题分配给各学习小组。各小组派出成员将题写在黑板上,经过一番讨论,再将答案也写在黑板上。
有些学生趁同学“爬黑板”之际整理预习笔记,被老师严肃制止。
题和答案都写在黑板上了,老师组织学生交流。先由一位同学大声读题及答案,然后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有赞同,有补充,也有表示不同意见。教师话不多,只是适时点拨一下,一节课就结束了。
记者注意到,第一组写的题 “阎立本的《步辇图》描会(绘)了唐代(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中有两个错字,不知何故,师生都没有指出来。
问了两位来参观学习的历史老师,一位说这堂课容量不大,另一位说这样的方法便于学生记忆历史知识。
记者又来到初二(7)班,这是一堂议论文写作课,老师不在。学生自己在写作文,第一节课已经写完作文的学生有看书的,有交流的,还有随意走动的,没有一般课堂上的那份安静。
15分钟后,在一名班干部的主持下,学生开始交流和点评作文。
第一篇交流的作文题为《班干部是否应该事事严肃》。小作者走到黑板前读完作文,两位班干部——其中一人即是主持人——站起来,点评了同学的作文之后,做了自我批评,表示班干部应该尽心尽职为同学服务,但是该严肃的时候还是要严肃。
第二位学生的作文是《学校是否应该组织活动》,建议学校少些文化课,多组织一些娱乐活动。
主持人像老师一样指点某些同学:“听的时候,不要停下笔,把你的想法记下来。”“某某同学语速太快,声音可以再响点。”
听了《沉默是金吗》一文,一位女生大声呼吁一直没有发言的同学:“沉默的同学们,快点站起来!”
一名学生读完作文,马上就有同学站起来或点评或谈感受,中间没有冷场。有的同学在朗读作文时还演唱了经过改编的流行歌曲。半个小时内,共有10位同学朗读了自己的作文。
教师在快下课时才出现在教室里,这位两年前从小学调来的年轻女教师语言颇有感染力。听学生朗读了主题为“历经磨难,超凡脱俗”的《苦与俗》,老师让大家看教室正前方黑板上的名言——“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对小作者作了充分的肯定。
在杜郎口中学的三天半时间里,记者走遍了学校两幢教学楼的20个教室。每节课几乎都是讨论确定学习目标——分配学习任务——小组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这样一个过程。其间学生的讲解,不同意见的交锋,欢快的歌声,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学生或站或坐或走动,加上“爬黑板”时的人头攒动,听课教师在教室里随意晃动的身影,难怪有人把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称为“教育超市”。
“你以前接触过这样的课堂吗?”
回答记者的都是摇头。
“你觉得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什么优点?”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的确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来参观的老师回答相当一致。
为了生存,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新基础教育的领军人、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近年来大声疾呼的理想课堂,在杜郎口中学得到了印证。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杜郎口中学师生付出了差不多10年的努力才换来的。
10年前,杜郎口中学是一所极为普通的农村初中,而且在县里20多所初中里排名连年倒数,甚至县领导都几乎要撤掉这所学校。可以说,这所学校处于生死边缘。
1997年,现任校长崔其升来到这这所学校,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为这所学校找一条活路。
可是出路在哪里?
当时的杜郎口中学除了拥有基本够用的平房校舍外,几乎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由于位置偏僻,已经很多年没有新鲜血液补充,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师年龄老化,上课方法陈旧。课堂上,学生不是昏昏欲睡,一派死气沉沉,就是桌底下,你捣我一下、我踢你一脚,寻开心。
为了找到出路,崔其升经常到教室听课,和学生交流,倾听他们对学校的看法。有一次,一个学生说:“老师讲的课,还没我们自己讲得好呢!要他们干什么?”
这句学生不经意间说出的“气话”,让崔其升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是啊,既然新教师来不了,老教师走不了,何不就按学生的想法试一试?小时候,他常听大人们讲,过去有的私塾先生学问浅,怕上课滥竽充数露了馅,经常绞尽脑汁叫学生代替自己讲课,结果孩子们学得还很好。崔其升想,如果我让老师们尝试一下,说不定效果也不错呢。
经过翻来覆去地筛选,崔其升决定让当时教学成绩最差的一位老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没有把自己的考虑对这位老师和盘托出,怕伤了老师的自尊,只是说希望这位老师对课堂教学作一些调整,提高教学质量。此后,崔其升经常跟班听这位老师的课,与其商讨教学技巧。节骨眼上,他就用商量的口吻说:“先让学生自己讲讲怎样,看他们预习的好不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个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这位老师第一次领到了教学进步奖。
初试有成,崔其升不免心中窃喜,他在全校教学工作会上明确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要求。
从“0+45”到“10+35”
这一次,杜郎口中学全校老师吓了一大跳,因为校长对他们提出了“0+45”的目标要求:一个星期谁也不能讲课,不能板书,就站在讲台上,任学生自己发挥。
不让老师开口讲课?不但老师们有意见,家长也不干了:“我们花钱送孩子来学校,老师怎么可以不讲课?!”一时间,茌平县教育局几乎每周都要收到反映杜朗口中学问题的群众上访信件,聊城市教育局、市内各媒体对崔其升的名字也不再陌生。
“0+45”毕竟是矫枉过正之举,崔其升的本意也只是希望老师们在课堂上能够少讲些,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统一思想和认识,崔其升召集学校领导班子开会,会一开就是几个小时。
面对现状,老师们的思想慢慢开始转变。
为了使改革稳步实施,崔其升决定缓步前进,分层实施。他将“0+45”模式改成了“10+35”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35分钟时间交给学生。同时,他要求领导带头上示范课,然后,选取学科带头人或教学骨干上公开课,最后,全体教师上达标课。
2000年,世纪之交,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始整体转型。
为了全面推行“10+35”的做法,学校在每一间教室的醒目位置悬挂学生课堂表现要求:举手积极、声音洪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抢答,欢呼跳跃;多种角度,创新实践;笑逐颜开,热闹非凡。然而,让崔其升意想不到的是,学生竟然用沉默来回应他好不容易才设计并推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相当一批学生却不说话,鼓励没用,批评无效,崔其升百思不得其解。
听课,座谈,终于,学生说话了:“校长,我们不知道说什么啊!”一语点醒梦中人,崔其升立刻要求全校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课堂预习指导。后来,预习课成为杜郎口中学的一种专门的课型——学生有话说了。
就这样,不断地听课——发现问题,座谈——分析问题,整改——解决问题,一种后来被称为“三三六”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课模式慢慢形成了。
学校采取了强制手段推行新模式。“我们提出了一谈二警三停课的措施,老师一次上课不达标,要找他谈话,挖缺点,指方向,找措施。接下来是警告,再不行就停课。”崔其升介绍说。如果发现有老师超时讲课,不但进行经济处罚,还要给予停课两周的处理,考核中给予减分处理。即使这样,有些心怀疑虑的教师,还是偷偷给学生讲解。为了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学校甚至采取了“株连制”,发现一名教师违规教学,班主任、年级主任、学科组都要受考核减分的处罚。老师讲得喉咙嘶哑,效果微乎其微的状况终于得到了扭转。自然,期间还是伴随着质疑与告状,但崔其升不为所动。
为了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2004年,他撤掉了所有教室的讲台,将学生面对教师,课桌纵横摆放的教室格局,改为桌对桌,面对面,以便于学生分组、交流、合作。有人讥笑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是“课堂乱了,学生反了,到处都是黑板了,老师也不管了,教学质量危险了”。
“这是瞎说!”崔其升告诉记者,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是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师生互动,共同发展。2002年,教育局对全县23所初中进行综合考核,杜郎口中学的排名由1998年以前的连续10年倒数第一第二上升到第10位。以后,学校每年的综合考评都在前3名。
光环下的沉重
2005年11月12日至13日,山东省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在杜郎口中学召开 。
“这是一场根本性的革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山东省教科所所长王积众说。
“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触及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若干深层次问题,解决了若干重大问题,是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的农村教育改革的先进典型。”——山东省教科所研究员陈培瑞认为。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光华要求教育专家“对杜郎口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用更概括更准确的语言来对它的教改模式进行总结”。
聊城市已经决定全市学校学习杜郎口模式,如果校长抵制,“不换思想就换人”。
山东省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及有关领导对杜郎口中学的教改作了高度评价。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
在杜郎口中学的课程表上看不到“自习”课,包括一般学校都有的语文、英语两科的早读,在杜郎口中学也是由语文、英语教师上课。学生上午、下午各有四节课,晚上还有三节课。学生大多住校,少数走读的学生三餐在学校解决,因为有早读和晚课。
“学生每天上12节课,初三连周日都要补课,这正常吗?”
“你不了解情况嘛!”为了在升学竞争中获胜,在许多地方,这些已经是大家默认的事实了,记者似乎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你要把注意力放在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成功点上,补课这种事,靠一个杜郎口能够解决吗?”许多人这样对记者说。
“现在素质教育举步维艰,教育行政部门说学校阻力太大,校长说教师素质不行,教师说专家理论太空……杜郎口中学在内外条件均无任何优势可言的情况下,硬是走出了一条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不单是对教学理论的贡献,这种改革的精神更值得肯定。”山东教科所的许爱红研究员说。
《齐鲁晚报》的记者曾问崔校长,既然这种“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可以让孩子更快地掌握知识,为什么不缩短上课时间呢?崔其升迟疑着回答:“越是创新的东西,越要在中考上站住脚,否则就会被舆论淹没,目前我还没有十分的把握,以后也许会实行吧。”
杜郎口中学现在要求每一位老师每天写拓展笔记一则,记录教学得失、教学设想,篇幅一般为大32K笔记本一页;每周写育人笔记2则;每周听课三节并作听课记录。有的教师家就在离学校不到千米的杜郎口镇上,但是也只能在周六放假时才能回家看看,平时也难得有心情有时间看电视。“学校教改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每天有那么多同行来参观,我们感到很自豪。”一些老师对记者说,但他们同时也承认,工作压力太大,“很累啊”!
记者与一位经历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全过程的老师交谈,问及最近在看什么书,这位教师连说没时间看书。再问上一次买书是什么时候,买的是什么书。他想了想,说年前曾买过一本《同步练习》。进一步询问得知,从教以来,除了教辅材料,他没有买过其他书籍。这种情况在学校相当普遍。自然,学生的课桌里除了各科教材和相关学习资料外,也很难有一本课外读物。
这种情况让记者非常担忧。
“目前,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困难在哪里?”
“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崔其升毫不迟疑地说。他认为学校66位专任教师中有1/3还不合格,有的学科教师整体教学能力薄弱。
“很想有机会像他们那样能够出来听课、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师看着穿梭在校园里的外校同行们,眼神满是羡慕。课堂教学改革解放了学生,学生胆子大了,发言积极了,思维活跃了,促使教师精心备课,研究驾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改革也提升了教师。仅从每一堂课都是公开课这一点来说,杜郎口中学的教师的心理素质就是一流的。但是,“学生提高比我们老师快啊。”开放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们渴望有时间有机会充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之路
作者:多人     动态来源:本站编辑整理     点击数: 187470     更新时间:2006-10-29
 
搬走讲桌,舞台还给学生
回忆起当初全面开放课堂的情形,老师们无不感慨万千。
刚开始,首先在学校领导班子内部酝酿此事。为了统一思想认识,班子会一开就是几个小时,不管校长讲什么样的道理,大家就是不表态,他们想:我们跟着你干工作,不求有功,但决不能有过,不能背千古骂名,误人子弟,做历史的罪人。
别人不能推行自己的主张,崔其升就让自己的妻子率先实践。对这种课堂改革,虽然妻子心里也是一百个反对,但是,看着丈夫日渐消瘦的面孔,瞅着他真心实意为改变学校面貌操心费力的那股子韧劲,在选择的天平上,她还是偏向了丈夫,不再以自己是全市最早的教学能手而据理坚持。在有些前途未卜的事情面前,往往占上风的都是浓浓的情字。
在她的影响下,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也慢慢开始融冰。为了改革稳妥,不起大的波澜,崔其升决定缓步前进,分层实施。在杜郎口中学,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兼课,他们带头上示范课,然后,选取学科带头人或教学骨干上公开课,最后,全体教师上达标课。
刚开始,他们大胆提出“0+45”的目标要求,即:课堂上,把时间全部还给学生,提倡老师少讲或者不讲。为了全面推行这种做法,学校甚至采取了强制措施,发现有人超时讲课,不但进行经济处罚,还要给予停课两周的处理。有个思想转弯较慢的数学老师,直到连续两次被罚停课,才彻底改变教学方法。
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他们的教学改革也随之补充、完善、提高。“0+45”也变成了“10+35”。
再后来,他们的这种做法发展成为
措施有了,怎么落实,用什么做保障?改变传统的课堂评价机制,超常规发展。关键时刻,学校明确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教师,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怎样动起来?怎样活起来?这的确是一个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的事情。
“那时候,我们不敢明着顶,就暗地里抗。”现在的教学骨干、当时反对呼声最高的数学教师徐利,提起话题,依然滔滔不绝。“老师不讲,学生能会吗?”徐利老师几次找校长理论。找校长不行,心急火燎的他,就走夫人路线,关切地对高俊英老师说:“你可要给校长把好舵,别让校长逞一时之能,犯终生错误,收不了场,到时候哭都没地方。”
“什么‘0+45’,纯粹胡闹,我们教了半辈子书,没听说过这样大胆的事。”听到校长在全校教学工作会上公开提出这样的要求,校园里立刻开了锅。那段时间,县教育局、聊城市教育局还有新闻单位几乎每周都要收到反映崔其升问题的群众来信。
“真是自己错了吗?”看到自己这么不得人心,遭到这么多人反对,崔其升开始也有点动摇。可是,一想到不改革学校就不能发展,不创新学校就没有前途,不坚持就会前功尽弃,重蹈过去的覆辙,他的心又硬了起来。他重新梳理了一下思路,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重要的是一定要坚持。
为了“剥夺”教师对课堂的主宰,崔其升砸掉了所有教室的讲台,搬走了所有的讲桌,改变了千百年来学生面对先生的课桌摆放形式,实行桌对桌,面对面,让教师融入到学生当中,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交流、合作。学校还明文规定,如果发现课堂上谁给学生多讲,就算违规,考核中给予减分处理。即使这样,有些心怀疑虑的教师,还是偷偷地给学生讲解。为了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学校甚至采取了“株连制”,发现一名教师违规教学,班主任、年级主任、学科组都要受考核减分的处罚,这样,才慢慢纠正了老师满堂灌而效果甚微的现象。感受到课堂改革阳光雨露的学生,长舒一口气,慨叹说:“我们再不是背书的机器、被填的鸭子了。”
和崔其升吵得最凶,现在尝到甜头最大的本家姊妹、英语老师崔淑君感触最深。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讲课,为了能长时间占领讲台,崔淑君老师不止一次地找到校长哭闹,焦急地说:“别的学科不讲、少讲,学生可以通过使用其他辅助资料弥补。英语学科不讲能会吗?”原来每次考试成绩都很差的英语教师朱伟利,更是牢骚满腹地议论说:“本来俺的教学成绩就差,这样做更没有出头之日,谁教英语算是倒霉透顶了。”
为了让普通教师坚定课堂创新的信心,崔其升要求每位领导班子成员都必须兼任一门课程,并且和老师同样进行业务考核,每周还要上一节示范课、公开课,不要条条框框,不要形式主义,要的是课堂效果,要的是把舞台还给学生,把发挥的空间留给教师。他们把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课堂形式是否活泼、学生互动是否强烈作为课堂评价的标准。崔其升说,我们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自信、勇敢有为、敢于创新、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人。
随着课堂气氛的活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杜朗口中学的创新课堂开始渐入佳境……
正是这种被好多人挖苦为“放羊式的教学方法”,其中却蕴含着无穷的奥妙和乐趣。
请看那一堂堂激动人心的教学场面吧。
一堂常被称作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在这里却上成了情趣昂然的情形剧。随着老师引导点拨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情绪一步步被调动起来,他们可以用快板、小品、讲笑话等形式表述,也可以临时自编自导课堂剧。孩子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争抢着表述自己的意见。一道数学题,学生居然说出了11种解法。试想,如果不是采取这种无拘无束的开放性教学方法,单凭老师一个人,绝不会想出11种解题方法。
过去的历史课,总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拼命地记,结果,学生真正的收获却很少。现在,放开课堂,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学习、思考,在收获课本知识的同时,学生还收获了许多视野之外的东西。比如,有一次,历史老师在讲到有关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时候,一个学生就大胆反驳教师,并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他说:“这件事并不是坏事,却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它可以激励我们提高警惕,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如果不是开放课堂,学生听到的可能只是老师的一种声音。
地理课是老师们认为最不好讲的,可是,他们通过预习交流、展示反馈,课堂变得十分活跃有趣。通过课前查阅大量资料,学生除了掌握课本知识以外,还了解了许多当地的风俗民情、人文景观、生存环境,环保力度等。
再看这节语文课吧,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小组的同学居然采取奏乐、伴舞的形式表演朗读,这样,不但增加了效果,活跃了气氛,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如果不是具备这样的开放课堂,绝对是不会允许的。这节普普通通的语文课,融入的却是音乐、舞蹈、表演等综合内容,培养的是学生方方面面的综合素质。就连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总结,他们也不要求学生一种模式,无论用诗歌,还是用演唱,还是引经据典,只要能完整表达意思,老师都许可。在这里的课堂上,完全没有了传统意义的教学过程。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张扬学生个性,体现出的是“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
在杜郎口中学,所有的课都是这么生动有趣,每一个课堂都立体式开放。学生的名言是: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命运我掌握。目前,他们日接待外地参观学习者数百人,每一个学生的出色表现都令他们瞠目。连尼日利亚的外籍教师来学校听课时,孩子们都敢主动和他用英语交流,这位黑人教师惊喜地竖起拇指,一个劲地“ok,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