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事——穿东西交民巷 觅旧时金融街(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54:16
2007-7-10北京娱乐信报 www.stardaily.com.cn
本文PDF
如今被天安门广场隔开的东交民巷和西交民巷,从前有控制漕运米粮进京的税务所和海关,是南粮北运的咽喉要地,又称江米巷。当年也因商业的繁荣,成就了这条巷子旧时“金融街”之说。东交民巷因曾为使馆区,以“洋银行”颇多。本期我们将带着您一起去逛逛东交民巷,找寻旧日的金融历史。
原横滨正金银行现为某集团大楼
夏日的上午,空气中酝酿着雨意。同仁医院南和新侨饭店北中间的那条小巷,入口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看病的、抓药的、卖水果的、摆地摊儿的……嘈杂喧嚷,像所有的胡同一样。但是你如果走得深一点,顺着槐荫覆盖的街道一直往西,越走越静,越走越幽深,路两边开始出现各种西式风格的老洋楼,这些建筑提醒着你,这是一条有故事的街道,它们曾经发生和见证了很多历史。
这里就是东交民巷。《辛丑条约》签订后,东交民巷被划为各国使馆区,此后至1949年以前,外资银行大多设在东交民巷,如英国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俄国俄华道胜银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等。所以东交民巷除了是旧使馆一条街外,也是一条“洋金融街”。如今虽然部分建筑已被拆除,但留下来的建筑里,仍能展现出当时的风貌。
正义路4号
第一次路过东交民巷和正义路交叉路口的东北角,看到“民生银行”的招牌时,就觉得这老房子一定有故事。果然,这里曾经是横滨正金银行(1946年后更名为东京银行)的所在地,银行北边是现北京市政府所在地,是曾经的日本使馆,1915年,北洋政府在那里签署了卖国的“二十一条”。
1910年,由建筑师妻木赖黄设计的正金银行北京支行开业。这座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属西方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内部为木结构,外部墙体为砖石立面,以花岗石做台基,壁柱、隅石、门窗套框与壁龛多是拱券式的做法,与周围的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大楼、荷兰使馆办公楼、美国使馆办公楼同调。大楼平面为曲尺形,大楼转角即街道转角,转角中心处设置的由三层铁皮蒙面的穹顶做工精细,比例严谨,形象鲜明美观,而在大楼背面内侧多设日本木制回廊和拉合门窗,又融合了西洋与日本两种古典风格。
这次去,看到转角大门旁的招牌又换成了“××集团”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沧海桑田,风云变幻,而建筑之美长存。
原法国东方汇理银行附近的法国邮局现为一家饭馆
东交民巷34号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1875年成立于巴黎,1898年,先后在我国上海、广州、汉口、沈阳、北京、天津、湛江、昆明等地建立过分行。位于东交民巷34号的这座建筑建于1917年,离法国邮局、法国使馆不远。银行属三层西洋式建筑,下层用花岗石拱券窗做基础,上层用爱奥尼式壁柱,并用花岗石套和女儿墙加强立面。
曾经的法国邮局现在是一家川菜馆,而银行旧址在新中国成立后曾是北方交大本部所在地,差不多两年后迁走。现在这里铁门深锁,不得而入。
如今的东方汇理银行北京办事处位于国贸,不知他们是否来过这里寻旧。
东交民巷36号
走到花旗银行旧址时,酝酿多时的雨落了下来。这里现在是北京市警察博物馆,终于可以走进建筑里面,看看其中的风貌了。买了门票过了安检。大堂挑高很高,前面的雕塑警魂柱与后面的浮雕壁画英雄纪念墙相互呼应,自然光从半透明的天顶落下来,使壁画显得分外庄严肃穆。楼为四层,每层有每层的展览主题,层高较矮。大堂东西两侧皆有楼梯,但东边是新建的,西边却完整地保留了从前的螺旋式水泥磨石楼梯,以及一部老式铁栅电梯。
原花旗银行现为北京警察博物馆
看过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的人想必还记得那个镜头:红玫瑰王娇蕊仰着脸,老式电梯起落,昏光透过铁栅投影在她明媚娇艳的面孔上,明明灭灭。而如今在这里看到这部电梯,却觉得非常亲切。保安走过来,问他这部电梯还是不是好的,他点点头:“好是好的,不过早就不敢用了。”沿着螺旋式楼梯爬到顶层,顶上有一锁着的小门,大概是通天台的。那一小截石梯没有光,也没有空调,分外逼仄闷热,像国外恐怖电影里的场景,不禁一阵恐惧涌上心头,赶紧下楼。螺旋石梯一直通向地下一层,转角处挂了个牌子,是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办公室,“游客免入”。不知道地下一层是不是曾经的花旗银行金库。
花旗银行的建筑风格亦属折衷主义,竣工于1914年。砖石结构,楼体为西洋古典式,做工精细,比例严谨,外观坚固厚重,古朴大方。花旗银行旧址后来成为北京市公安局签证处,2001年,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建系改建成北京警察博物馆。
东交民巷39号
出得门来,雨下得急了,不一会儿全身湿透。雨打槐花,地面浅浅地铺了一层黄蕊,别有韵致。一路向西,高墙里都是西式小楼,不知里面曾发生过多少故事。寻找着39号门牌,却寻来寻去不见,眼看前面一座楼正在施工,被绿色围布包裹,心想这大概是了。走到楼前一问,却没人能确定这是39号。
问正在施工的建筑工人,他怀疑地看了我两眼说,“应该是吧。”继续向前,露出一面没被包住的红墙,下面有汉白玉石碑,确证了这里果然就是麦加利银行。楼西又有一幢稍矮的建筑,院门口挂着一个宾馆牌子,看来现在这里是一所宾馆。
麦加利银行即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渣打银行,是最早在华开业的外国银行之一。北京的麦加利银行建于1919年,主体建筑三至四层,沿原户部街西侧至东交民巷拐角处,西侧有二层楼与其并联为一体。麦加利银行也是西式折衷主义风格。整体红砖清水砖墙,在底层壁柱、挑阳台、门窗套、挑檐等处用灰白石装饰。可惜现在正在维修,难以看清全貌。
麦加利银行是东交民巷游的最后一站。从这里再往西,就是西交民巷,明天咱们继续逛。
实习生蔡一玛/文
信报记者张成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