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打架” 阳光下谁在撒谎?·每日商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4:17:13
同行是冤家? 两浙企上演“罗生门” 数据“打架” 阳光下谁在撒谎? 2010-08-19

  商报记者 吴轶凡 实习生 阎鸣秋

  同行是冤家。

  绍兴的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向日葵)和宁波的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日升),在IPO的康庄大道上,不经意间演绎了这句老话。

  同在太阳能电池行业,同在浙江省,东方日升6月28日过会,向日葵则在次日紧随其后,他们的股票代码分别是300118和300111,只差7个数字。翻开履历,两家公司几乎是同时期进军同一行业,客户与供应商均有江苏顺大,海外市场均在德国与西班牙。

  然而,两家公司各自的招股说明书,在对同一事实的陈述上,却出现了明显的矛盾。如果东方日升说了真话,那么向日葵就撒了谎;反之亦然。

  当然,还存在另一种解释:国内新能源行业乱哄哄的产业背景,好像一出《罗生门》的大戏,真相,根本无从寻找。

 

  两份表格“打架”

  两家公司,两份招股说明书,最大的分歧在于他们各自在行业中的地位。

  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

  在招股说明书的第71页,向日葵阐述了“行业竞争格局”,称“目前,我国从事硅锭及硅片的生产厂家超过100家,从事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企业约50家,而有能力及具备生产线对电池片进行封装生产电池组件的企业达200余家”,“未来几年,国内光伏电池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东方日升也在招股说明书的第69页作出了类似阐述。在解读全球行业格局的时候,两家公司都采用了国际著名的新能源行业杂志Photon International的数据,但在随后的国内行业格局阐述中,矛盾出现了。

  向日葵的数据显示,其在2008年的太阳能电池产量为41.46MW(兆瓦),为2008年中国大陆该行业排名的第十位。江阴浚鑫以65.32MW的年产量排名第九位,行业“老大”则是无锡尚德。

  而在东方日升的数据排名中,2008年前几位与向日葵的数据大致一致,只是江阴浚鑫以基本相同的产量,退居第十位,紧随其后的是年产量50MW的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东方日升自己则以34.11MW的年产量排名十五位。

  如此,问题就出现了——如果向日葵2008年的产能确实为41.46MW,那么它应该在交大泰阳和浙江太阳谷之间,排在第十四位,但事实上,向日葵并未入围这张共二十个席位的榜单。

  “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很多IPO公司都会自我美化,把自己装扮成行业龙头或竞争实力排名靠前的优势公司,既有助于IPO发审顺利通过,又有助于在推介询价时卖个好价钱。”一投行人士指出,“但问题在于,两家公司几乎同时过会,招股书这么不一致,在审核过程中就没有什么疑问吗?”

  那么,究竟是谁的数据出了问题?

  纷乱的数据源

  首先看看这些排名数据都是从哪里来的。

  向日葵招股说明书第71页的排名表附近,并未明确说明该数据的出处,只是在第15页和第77页两次称,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电专业委员会”排名,2008年度公司产量已进入同行业前10名。

  此前有媒体报道,向日葵董秘杨旺翔谈及此事时确认,“该排名内容确实来自于光电专业委员会,且我们有资料原本。”

  但商报记者昨日致电杨旺翔时,他却显得非常谨慎,不愿提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电专业委员会”的名字,仅表示,“数据出处就写在招股说明书里,仔细看,一定有的”。他同时表示,数据的原件“都在证监会备案”。

  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电专业委员会的会长助理杨小姐却表示,该委员会并没有单独出具过对国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的产量排名,“但可能在一些行业年鉴、研究报告中会有提及。”至于是否有可查资料,她称报告非常多,一时间还无法找到相关资料。

  另一边,东方日升的行业排名数据看上去似乎更“挺括”一些。

  数据排名表格下方,很清楚地写着两行备注:第一,数据“来自德国Photon Europe Gmbh杂志社出版的Photon International 2009年3月刊”;第二,“不同机构对行业内的公司排名可能略有差异”。

  其董秘雪山行告诉记者,这份数据的确来自于Photon International。“因为中国太阳能电池市场很大,因此该杂志也专门对中国企业做了一个产量排名。”且他表示,排名是原封不动翻译过来的。业内人士均称,该杂志相当于新能源界的“福布斯”,在全球具有一定权威性。

  “Photon International在做排名时漏掉了向日葵,这也是有可能的。”雪山行说。

  第三方的缺位

  但事实上,向日葵在自己的主要市场欧洲,也并非十足的无名小辈。商报记者查阅了一份欧盟联合研究中心发布的2008年全球光伏产业报告,其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章的“其他光伏电池片企业”标题中,报告花费5行的页面,专门介绍了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公司当时希望将年产能从75MW扩充到100MW——与前文所述的各组数据相比,显然难以契合。

  三份报告,三组数据,三个结论。就像电影《罗生门》中各个角色看似严密确有相互矛盾的供词,让人永远理不清真相是什么。

  一笔糊涂账,这或许正是国内光伏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向日葵和东方日升数据“打架”的潜在原因。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新兴行业,新能源产业目前在国内缺乏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可以做出行业全景报告,而境外机构的报告,也容易产生偏差。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坦言:“目前来看这种统计机构是缺失的。包括机构去上市公司调研,形成报告的基础数据也是来自于上市公司。一些业内的统计数据,其实也是来自于各家企业自行提供的产量数。”

  如此统计出来的数据,当然有可能存在严重误差,甚至是有意识的失真。但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也没有更好的统计办法。

  另一位分析人士则指出:“如果有办法,可以从海关那里查到出口数据,这个还是比较客观的。”但上述业内人士也提出,销量并不等于产量,也会存在出入。短期内,这似乎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3.

  行业难兄难弟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没有人撒谎,谁撒了谎,似乎已经无从判断。

  但国内光伏行业的问题,却不止于此。至少,在数据“打架”的同时,向日葵和东方日升其实称得上是一对难兄难弟。

  同样是招股说明书,透露着两家公司利润严重依赖出口退税、应收账款比重过大等相似的问题。

  东方日升的招股说明书称,2009年公司应收出口退税额为1亿元,占主营业务毛利、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7%和76%;当年的净利润为1.16亿元,退税占86%!

  与之类似,向日葵2009年收到了1亿元的税费返还,占该公司当年主营业务毛利和利润总额的44%和84%;该公司当年的净利润为1亿元,几乎全部是当年的退税总额。

  这意味着,假设扣除出口退税,东方日升在2009年的利润仅为1600万元,而向日葵光能则几乎为零。

  东方日升也意识到,如未来出口退税率大幅下调,而公司不能及时相应上调(组件)价,就存在利润快速下降的风险。据该公司称,所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每下降1%,利润总额将下降5.81%。

  类似的问题也困扰着那些实力榜单上的佼佼者。比如2008年,无锡尚德、英利等公司的出口退税占各自利润总额的比例就高达88.54%和82.43%。

  招商证券研究员汪刘胜表示,中国大部分的光伏产品都出口欧洲,而正是因为有现行的出口退税率,才形成了自己的价格优势。如2009年6月~11月,欧美厂的平均组件售价为2.13欧元/瓦,而同期国内企业的售价约为1.5欧元/瓦。假设出口退税率取消,中国公司是可以涨价,但与国外对手的优势也变得不明显了,在欧美市场的局面将会陷入被动。事实上,这个问题在近期已经出现。“由于欧洲货币贬值、加上德国光伏电价补贴将减少,因此,相比去年年底目前中国的光伏组件价也上升了20%,但生产商的利润并没有大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