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锡良:中国传统文化的要害在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08:05
中国传统文化的要害在哪里?
许锡良
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是最重要的阻止中国文明进步的根本原因。有人也许可能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因为中国历史就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而且外来的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一直在中国并行无阻,这不是开放性又是什么。确实,中国文化并无强烈的宗教排他性。但是,这并不等于中国文化是开放的。融合周边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在细枝末节上,特别是器物文化上,而非思想价值观念上。而作为思想价值观念的科举考试制度、官本位制度、皇权制度、祖宗崇拜制度、迷古好古的倾向,一直是没有改变过的。至于宗教的进入,只有当他有利于或者至少不妨碍于中国的官僚体制的时候,才不会遭受迫害。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世俗的功名利禄和家庭宗族的文化,所以,对外来的真主、耶稣还是如来佛,都是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任其发展,但是前提是不能动了政治体制。与中国人的核心价值理念。因而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是放弃了宗教精神领域的照管,也无力与真正的宗教分庭抗礼,于是显得就宽容了,开放了。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是意外遇到鸦片战争,遇到真正强劲的不仅包括宗教精神的文化,而且还包括世俗功利的文化,特别是政治经济上的对抗。不但是物质上,而且还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流行了几千年的政治观念与人际关系都要完全颠覆了。这个时候才真正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封闭性与顽固性。谭嗣同说:中国遭遇数千年未遇之变局。这种感叹正说明中国传统文化遇到西洋文明的时候,算是遇到了强劲的敌手了。
以中国遇到西洋文明的鸦片战争到现在为止,已经是一百六十多年过去了。但是令人感叹的是,中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人的价值追求方面,都几乎没有任何根本性的变化。“百代皆行秦政制”。其实何止是政制,现代的高考与古代的科举考试简直可以一一对应起来看待。而现在的政治体制结构及权力产生方式则倒退到科举考试之前的“中正察举制”那里去了。连科举这道门槛也没有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其实并不过时。没有哪种文化遭遇此等巨大的变革,而仍然如此顽固地保持不变,或者外表作些改变,而核心里仍然是不变。从天不变道亦不变,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再到“排泄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其实都为不变作了充分的借口。弄到最后,还是一往如前。铁打的朝廷,流水的姓。江山轮流坐,今年到我家。但是龙椅却始终存在。大家争夺的不过是那把交椅,但是没有人怀疑那样的龙椅是否放得恰当。
自孔老夫子开始,他的话就是充满了权威性及不容质疑性的。他的思想也许是系统的,可是记录下来的却是支离破碎的。不幸的是,这些支离破碎的思想及互相矛盾的片言只语,在统治中国的同时,也阉割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而且使多少代中国人陷入愚昧而不自知。发明创造被权威性的圣人之言扼杀了,科举制度使这种有害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不断得到强化。最后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十分封闭而且异常保守的文化环境中。
直到五四时期,终于使一部分中国精英认识到西洋文明,其精髓乃在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思维与行为的方式方法。在这个短暂的时期,中国人本来还有多种选择,但是传统文化的封闭性与专制性最终决定了,中国人仍然选择一种可以用来大一统及做成专制的思想观念。选择了一种极其懒惰的思维方法——辩证法教条。以为学会了那么简单的几句套语,就可以像昔日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一样,可以一劳永逸地永远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而日本人学习西方的心得体会就是:“随时记下你那灵光闪现的想法”。仅从这一点上看,你就知道,这是一个不懒惰的民族学习智慧的文化之后的智慧之语。天下哪里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思想方法。但是,不幸的是中国传统文明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圣人之言”的权威上的。“天不生仲尼,则万古长夜”,反映的正是这种惰性思想文化的特点。后来的“三民主义”、XXX主义、XXX思想、XXX理论,都是这种传统思维惯性的表现。虽然提法可以不同,但是文化的外壳却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封闭性与惰性阻止了多样的选择性与尝试性,也扼杀多元思维的可能性。所以,日本在遇到西洋文明后,立即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其保守性与封闭性极其不利于其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来了一个“脱亚入欧”,当机立断就把这个曾经学习了二千年的老师抛弃了。
中国传统文化后来会选择辩证法教条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且强制性地以某种思想来统御整个社会,使中国人才短缺,创造乏力,智慧枯萎,体制僵化。这仍然可以看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惯性所致。身在其中的中国人深受其害而不自觉,在思想文化领域不是强迫别人,就是被人强迫,不习惯于多元共存与自由选择及思想自由。而一个社会多元共存、自由选择及思想自由对社会文明的进步有多重要呢?这基本上说有这些则有创造,无这些则无创造。如果我们认定只有一种思想是真理,而且其权威性不容挑战,那么这后面其实蕴藏了一种什么可怕的理念呢?就是认为这个思想已经包涵了人类的一切真理,已经无需再作其他尝试与多元视角的反省了。那怕只是在思想观念上作一次思想试验,也是大逆不道的,是反动的,会被视为洪水猛兽。
中华民族的文明已经二千多年没有进步,对此我们难道不需要反思吗?是以那种当初偶然产生的思想作为最终标准呢,还是以现实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变化性作为标准呢?我们总不能老是说祭母文是好的,坏就坏在他家死错了人。其实哈耶克对一种不再前进的文明作了这样的描述:“一种文明之所以停滞不前,并不是因为进一步发展各种可能性已被完全试尽,而是因为人们根据其现有的知识成功地控制了其所有的行动及其当下的境势,以致于完全扼杀了促使新知识的出现的机会。”(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第39页,三联书店1997年12月版。)这段话其实很好地解释了中国二千多年来文明停止的原因,更为准确地解释了过去三十年时间里中国计划经济的极端萧条,及辩证法教条使我们的思想僵化懒惰,创造发明几乎完全灭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