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封建”在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50:33
中国的“封建”在哪里?
一个幽灵在中国的大地上游荡,他已在这里徘徊了几千年.人世间的朝代乃至自然界的景观都已屡经变易,江山不可复识。然而人们却仍感到他的存在,例如每当改革中出现波折,常听到这样的感叹,中国的封建影响太深了。
李慎之先生说:“封建”二字不可滥用,从学术上来讲,我是完全赞同的,因为在中国的典籍中,封建二字的涵义本来明确.是指周以前盛行的分封诸侯的体制;秦以后基本上消失了;在先叔父元甘先生六十年前写的西汉封建制不如周代兴盛之原因中就可看到这一点。但反帝反封建喊了好多年了,这个封建的概念是从西方来的,李先生的文章考证甚详。我以为这个封建已经中国化,其内容涵盖了一切被认为陈旧的事物,在今日的汉语中,“封建”可谓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程度.因此不如约定俗成,因势利导,明确这中国特色的封建主义的内涵,以便革除那些在中国传统中真正该革除的对象.
如果对我们自己的历史与社会缺乏研究,完全可能把不是应该革除的东西当成封建的事物破坏掉,而让本应消除的落后事物乔装打扮,乃至原封不动地招摇过市,这在文化大革命中大家都看到了。但仅仅是文革中的感受,仍不足以让我们认清封建之所在,而且很可能反过来矫枉过正,一些真正的封建遗毒又可借机扩散。
因此从认识上澄清对封建的一些混乱认识。我以为是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一步。
有一种观点存在很久,不事劳动的地主占有土地的制度,是封建的根本,斗争了地主。平分了土地,封建就消灭了。改变这种土地制度即日常习惯说的土改,是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足条件。事实上中国历史上让农民分得土地的事已做过多次,但其目的和结果都不过是使封建社会得以稳定和延续。及至到近代,有些打土豪分土地自以为反封建很彻底的人,也不知不觉或半知半觉地舒舒服服地接过了封建的权杖,都在说明,仅仅是土改消灭不了封建,
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认识,就是大家庭和家长制代表着封建,所以以为出走甚至背叛这个家庭就反了封建,就是革命了,像巴金早年的小说大多是这样的主题。封建的家庭和家长制,无疑是应该反对的,但是是不是一走就可以了之,封建社会就崩溃了呢?显然不是。而仅仅从家庭的组成形式而言,也不能以此说请什么是封建。先叔父元甘先生写的秦及西汉之大家族与小家庭 便让我们看到,小家庭在中国早就有了,而且正是强制实行小家庭制的秦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诸侯割据,也被认为是封建的特征,但这种割据也是皇帝所反对的。从先父1942年写的中国历代官制演变之方式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历代官制,即政府的组织。有过多次变革,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总趋向是巩固和加强皇权即皇帝的专制独裁。因此,反对分散,加强中央集权,与消除封建影响是两码事。
父传子,家天下,不经过选举,无疑是封建的特征。但是在中国,实行民选,甚至是选民直接选举,是否就能消除封建了呢?也不见得,南京政府举行首次国大代表选举是选民直接选的,据我所知,原来的封建势力仍可以起决定作用。当时农民占绝大多数,他们有投票权,但投谁的票,实际上是听当地的士绅话,这些人说选谁就选谁。有的还走一走投票的形式,有时干脆连这形式也不走了。有人代写代投。
民主的形式是重要的,但仅仅有形式,仍解决不了中国的封建问题。当然,如果像袁世凯,连形式也不要了,那更糟糕。
我以为,消除封建影响的关键还在我们每个人自身,问题的出现,在于自己仍保有封建意识。由于中国的封建皇帝是以超阶级,超各集团利益的全社会最高利益代表者,作为“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国家象征出现的,他奉为经典的哲学和发出的谕旨,一般都是冠冕堂皇,为了社会公平的言词,从语言上讲,与后来的共产主义有很多相似之处,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要人们警惕封建的共产主义。我感到确实点到了要害。但如许多学者已指出的,我们对封建意识形态的研究和清除都作得很不够,以致那些维护和代表封建专制社会的精神桎梏东西,依然可以成为今天人们精神上的枷锁。
如果仅从是否多占了土地;是否闹割据;是否大家庭,是否父传子这些形式来看,封建主义是在中国早没有了。难怪被一些人称赞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蒋南翔先生,在清华园内要致力于“灭资兴无”而不及“封”,这样“兴、灭”的结果,是在清华园内揪出了一大批资产阶级右派。元气大伤。而封建主义的货色是否因而漏网,甚至借机而起,不能不使人担心。
我的体会是决不可以低估封建思想观念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时候进城隍庙参拜,到街头听说“圣谕”和在草台看“太平戏”,那对封建的秩序道德伦理的宣传,可谓作得是很深入而多样的,接受者主要是农民。在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现在看起来,都有这方面的影响。在我的身上,通过所受的教育和与社会生活实践留下封建思想就不少。
当然这不是说又要对过去一概否定,在中国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伦理道德观念,譬如对家庭的维护,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现在甚为西方人所称羡。我也是四川人,也接触到不少大家庭,闹矛盾的是不少,但象巴金先生写的那样还没遇到,不少家庭并非那样尔虞我诈,顽固保守。而且对子女的成长起了良好的抚养教育作用。所以先研究清楚究竟在那里出了问题,是最重要的。
经过多年的思索,我感到封建在中国的特点主要有三条:等级制(与特权相联系);人身依附(无个人独立之人格);一个脑袋(无个人独立之思考,全体只需要和只能听命于一个头脑)其实只要我们大家都不赞成了,这几条自然也就不起作用。有些事明明多数人知道有错,那为什么还要投票赞成呢?这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了;还有这等级制特权,一面骂,一面其实是也希望爬上个更高的等级,结果使这等级特权成了臭豆腐,要是大家都看透了,再高的级别也失去了诱惑作用。1999年1月,我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写在别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文中,蒙郑仲兵先生不弃,拿去收在他主编的《告别20世纪-名人言论》上卷中,其实我那里算得上什么名人,是他抬举我。结果是书印出来了,但不知怎地没有发行,我把它上在这网上,那时没几个人来看。这次趁有几篇讨论中国封建的文章新发表,便又摆在旁边凑个热闹。总之是想这中国的封建,封建在哪里?需要弄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