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海 发展现代流通 应对入世挑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0:07:35
黄 海  发展现代流通 应对入世挑战  我国现代流通业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仅从货物运输来看,去年我国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46304亿吨公里,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24亿吨。近10年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30%。同时,我国的流通也存在着巨大的成本空间。据专家分析,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GDP比重的20%至30%,而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仅在10%左右。浙江省是全国最富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并具有较大的消费市场,流通业潜力巨大,省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面向全球生产与经营,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快速、机动、便捷、高效的现代流通系统作为支撑。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国际形势与WTO"专题研究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烙印很深,这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好流通极为重要,是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只有现代化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生产。因此,要大力支持和推动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竞争力。"发展现代流通,对于应对我国入世带来的挑战,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入世对国内分销领域的影响   分销(DISTRIBUTION)所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可以归结为商品的转集,以及与之相伴的一系列相关服务,包括存货管理,整批货物的集中、分类和分级,整批货物的拆包和拆零,送货服务,冷藏、存储、仓储和泊车服务,批发商提供的促销服务,以及安装和售后维修服务。   在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中,涉及分销领域的内容主要包括佣金代理、批发、零售、特许经营。根据我国加入WTO所作的承诺,入世后将允许外商设立从事佣金代理、批发和零售服务的合营公司从事除烟草及其制品、食盐、书报杂志、药品、农药、农膜、化肥、原油、成品油以外商品的进口和批发、零售业务,并在3年内逐步取消对合营公司的数量、地域、股权和企业设立方式方面的限制,5年内除烟草的批发和零售、食盐的批发以外,逐步取消对其他商品的经营限制。三年内取消外国公司通过特许经营形式进行分销活动的所有限制。外商在我国投资的生产企业,也可以按照上述条件建立分销网络。对于入世后我国流通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从行业形势分析,中国零售业总体上可以经受冲击,但批发业将受到巨大的压力。外商投资零售企业的销售总额,去年只占全国消费品市场份额的5%左右,对整个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影响很小。而且,我国开放国内零售市场的政策,总体上已经接近并在很多方面超出了加入WTO所作的承诺。同时,目前中国市场不可逆转的买方市场状态,众多流通企业的激烈竞争,不断下降的流通平均利润率,不利于新的零售企业包括外商零售企业进入。因此,未来一些年内,外商很可能在国内零售企业销售排名中占据领先位置,成为"单打冠军";但是,在整个市场份额中,内资企业仍会占据较大比重,成为"团体冠军"。但批发业的状况完全不同,目前国有商业批发企业和外贸批发企业全行业亏损,至今尚未探索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批发业的成功模式。电子商务的出现,将使我国传统批发企业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入世以后,国内批发企业将有一批面临破产倒闭的局面。   从地区形势分析,东部沿海地区将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竞争将空前激烈。一般来说,率先进行改革的地区和行业,承受外商冲击的能力要更强一些。但是,这个论断是建立在外商平均进入各地这个条件之上的。实际上,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好,市场机会多,购买力强,开放以后外商将把投资分销业的重点,继续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东部的大中城市,从而使得这些地区的商业企业受到远比中西部地区更大的冲击。除了少数经济实力特别强大、以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定份额为目标的外商以外,短期内外商暂时不会大举进入中西部地区的分销市场。   从业态形式分析,外商将集中投资大型综合仓储式超市,并且在这一领域占有明显优势。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居民生活消费的绝大部分用于购买食品、日用品等,大型综合超市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开办大型综合超市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而且需要先进的营销方式、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在这些方面,我国企业明显处于劣势,特别是近几年外商纷纷看好我国的大型综合超市,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英国泰斯科等世界前几名的大型综合超市,都已进入或正准备进入我国。国外的大型专业超市,如德国的欧倍德(OBI)、英国的百安居(B&Q)等建材家居超市,也已在我国快速发展,影响不可低估。   努力做好应对入世的各项工作   入世五年后,根据中国政府做出的承诺,将取消对外商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切限制。中国国内的流通企业,将受到更大的压力。面对入世的挑战,我国流通行业除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以外,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关市场准入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在逐步取消对外商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后,通过国际通行的办法,对大型流通企业的开业进行必要的控制。如不少发达国家都对设立新的大型零售商店,围绕当地人口密度、现有商店的数量和服务地域范围、新开店对现有商店经营收入的影响和对交通环境的影响、新开店可以创造的就业机会等方面,通过听证等形式进行审查。当然,这种审查对本国的投资者也同样适用。国家经贸委已经要求各地借鉴国际通行的办法,引导外商投资于国内商品流通领域较为薄弱且国内企业无力经营或缺乏经验的环节。   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当前,买方市场使得紧俏商品不复存在,商品货源竞争的重要性逐步下降;持续下降的零售价格指数,使得价格竞争的余地也越来越小;在这种形势下,流通方式和营销方式的竞争对流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90年代以来,各种国际通行的现代营销方式和流通组织形式,在我国得到很大发展,并已经成为商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如全国连锁商业企业的销售额增长率,近两年一直保持在20%以上,大大高于全国零售总额的增长幅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以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切入点,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发展。   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集团。同发达国家的流通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小(规模小)、散(组织化程度低)、差(经营效益差)"的状况非常突出。目前,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上海联华超市公司,去年销售总额140亿元人民币,只相当于全球最大的零售商美国沃尔玛公司的0.7%。2000年全国273家主要大型零售商场零售额占全国零售总额的3.8%,美国前50家流通企业的销售额占全国销售的20%以上。我国连锁企业零售总额只占全国零售总额的6%,而美国达到50%以上。对于入世后我国流通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要抓紧对现有的大型商业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积极发展多元投资主体,吸引社会资本,尽快发展一批经营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一方面,要通过资金纽带的联结,建立母子公司体制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另一方面,也要大力通过商品、商号、配送、管理技术等联结方式,把众多的中小流通企业连接起来,充分发挥大公司的品牌优势、采购优势、管理优势,发展以商品作为连接方式的流通网络。   优先对国内企业开放对外商承诺开放的领域。在我国的入世承诺中,将在五年内向外商开放书报杂志、药品、农药、农膜、化肥、成品油等商品的经营。这些商品的国内主管部门为了应对竞争,都在建立专卖连锁体系。这是应对入世的必要措施。但是,我国的其他连锁企业要经营这些商品,目前还必须经过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批,并且程序比较复杂。实际上,无论从方便消费者购买,还是从减少投入出发,都应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向外商开放这些商品之前,优先允许国内规范经营的连锁企业销售这些特殊商品。  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的步伐   21世纪被称作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经营观念和现代流通方式将在经济运行中发挥越来越大乃至决定性的作用。推动流通现代化,是我国流通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大力发展连锁经营。要大力推广连锁经营这种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初步确定连锁经营在商业和服务业中的主导地位,使连锁经营销售额、连锁企业店铺数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十五"末期,全国连锁企业店铺数发展到10万个,销售额7000亿元,占社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0%左右。年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连锁企业达到20家,培育5-1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   一是在地区上,鼓励有条件的连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资产重组、参股控股或通过输出商标、商号和经营管理技术、发展特许经营等方式,把现有分散的连锁企业纳入大型连锁企业。二是在业态上,从超市、百货店向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店等多业态发展。三是在行业上,在零售和餐饮服务业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邮政、电讯、石化、烟草、图书报刊、医药等实行集中管理和专营专卖制度的行业中,以及在软件、租赁、房地产中介、教育培训、旅游等新兴服务业中,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四是在形式上,在直营连锁不断完善和规范的同时,选择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管理基础好的企业,积极探索特许经营的发展模式。   积极推进物流配送。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应用,生产环节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流通环节占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国际上普遍把物流视为"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称为排在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体系打好基础。对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和口岸地区大型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兼顾近期运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重新配置,防止出现各部门各自为政,物流设施功能单一,投资分散,重复建设。   塑造多层次、多类型的物流配送格局。一是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市场需要和生产流通的发展趋势,合理确定配送中心的建设规模和水平,建立高效率的配送体系。二是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建设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打破行业界限和地区封锁,发展社会化的物流企业。三是积极组织生产资料分销企业完善服务功能,为生产企业提供原辅材料及零部件的配送业务。   稳妥进行电子商务试点。我国企业互联网应用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目前尚处于信息发布与交流的初级阶段。企业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在网络安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信用、法制环境、网络支付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要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抓好重要标准规范的制定推广和数字流通基础设施这两项基础建设,建立社会化服务平台,为中小流通企业服务。进一步提高流通基础信息的规范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通过商情、价格等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挖掘系统的建设,提高流通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率。   研究制定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一是制定流通商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的目标与政策措施;二是制定网上销售的相关法规,规范网上交易秩序,维护交易方的合法权益;三是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如网站的经营范围问题、税收问题等,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作者系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