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56:31
    2002年09月26日        谈起职业教育现状,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校长万国栋感慨地说,职业教育再也忽视不得了!如果照目前态势发展下去,十多年的职业教育成果将会毁于一旦。谈起职业教育发展,市教育局局长曹代颖掷地有声:职业教育要收复失地,并要有一个大发展。万校长所言难道是危言耸听?职业教育如何收复失地?带着诸多疑问,日前记者进行了走访。困惑篇路,咋会越走越窄职业教育曾经有过阳光明媚的春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出台,我市为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而制定的不少优惠政策刺激了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辉煌一时;但自1997年,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职业教育开始步入低谷,出现了学生不愿上、教师不愿教、学校难生存的危难局面。职业教育春光不再。 提起职业学校曾经有过的辉煌,职业学校的校长们至今还喜形于色;目睹近两年职业学校的窘境,从事职业教育的人们心中不免生出几分酸楚。我市职业教育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1985年,我市最早的一所职业高中——漯河市第一职业高中(即现在的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挂牌。这一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一决定犹如一股春风,职业教育从此进入春天。1991年,国务院作出决定,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更进一步刺激了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为促进职业教育上台阶,我市也先后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对职校毕业生实行农转非、安置就业、聘干等。不少职业学校在人员、物资等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上阵。一时间各种职业学校群雄并起,漯河卫校、大华艺术学校、华侨电子学校、乡镇企业中专、财政干校都是那个时期建起的,职业教育呈现超常规发展的趋势,1997年达到顶峰,招生数量、规模处于全省前列。1997年,全市职业学校征地1500亩,投资超亿元,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达23所。为求得快速发展,职业学校想出不少办法,有些还作为典型经验予以推广。以漯河大学为例,该校提出“贷款建校,招生还钱”的办校思路,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当时职业教育的一大经典之作。说起当时的情景,职业学校的老师们至今还兴奋不已。可以想像,上职业学校转户口,又转干,还安置工作,这不就是大学生吗﹖这不就是给无缘于大学的莘莘学子又开启了一扇圆大学梦的门吗﹖当时,考生挤破了门,学生要优中选优,拉关系、走后门也不一定能进校门。但1997年以后风云突变,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对职业教育冲击最大,生源迅速减少,到2001年步入低谷,不少学校出现生存危机,出现了关停并转,个别学校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有的则干脆转为普通高中。职业学校从炙手可热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一时间搞得人们不知所措。出现了学生不愿上、教师不愿教、学校难生存的危难局面。在炎热的招生季节,职业学校的教师们还是感到一阵阵寒意。 “寒流”是全国性的。以技校为例,现在全国技校数量已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4500所下降到3500所。从1999年开始,全国技校招生数量持续走低,到2000年,全国招生人数降到50.4万人,下降22.9万人。职业中专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比技校更惨。据报载,外地一职业中专有200名教师,而全校只有80多名学生。更多的职业学校只好倒闭或者只是成了一个空壳。解困篇 “寒流”从哪里来造成职业教育步履维艰的原因,从外部看,一是生源组织难,不少学生不愿上职校,留不住,送不出,毕业生就业无保障;二是办学缺乏有效管理,存在乱办学及不公平竞争等问题;三是投入不足,有些学校债台高筑。从内部看,主要是学校市场经济观念不强,办学观念落后,重“虚”轻“实”,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其中,内因是最重要的。 暑假,本该是学校教师轻松的闲暇时光,但恰恰相反,暑假是职业学校教师们最忙碌的时候,忙于招生。记者曾遇见一个农村学生,今年初中升高中只考了300多分,按说上职业中专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他父亲一直在托关系、找门路,让儿子上高中。他父亲告诉记者,就是砸锅卖铁也得让孩子上高中。他说,他们村有几个学生职业学校毕业后,照样在家务农,有两个毕业后去南方打工,听说,现在初中毕业照样可以去南方打工,何必要多花钱上职业学校呢?再者,现在大学好考了,听说十个能考上七个,咋不上高中呢?他的这种心态有一定普遍性。学校把学生升入重点高中作为成绩,家长把升入重点高中引以自豪,职业学校招生越来越难。各学校为抢生源、维持生计,使尽浑身解数,不少学校给当事人回扣、宣传费,甚至登门请客送礼等,儒雅之气,荡然无存。一教师坦言,在职业学校当教师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无奈之下,学校的择优录取变成了“择钱”录取,有个别学校连小学没毕业的学生也招了进去,学生素质可想而知。随之而来的是管理问题。在某校采访中,记者正在与该校校长交谈,门“嘭”的一声被推开。校长疑惑地问来者找谁,这位不速之客嬉皮笑脸地说:“校长,我没钱了,能不能借你30块钱?”这位校长没有给他。待学生走后,他苦涩地笑了笑说,学校教师经常碰到这类事,你借给他再多钱也不够他吃喝。某校春季招生200多人,撵走120人,只剩下80多人。不是学校不想要学生,而是这些学生实在不成器。再者,培养出来了,也送不走。一是本地就业容量有限,不少学校只好组织学生去外地,但很多人认为去外地打工不叫就业,不愿意去,说得直接点就是不愿当“蓝领”,希望当“白领”;二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另外,这几年,有些单位盲目抬高进人“门槛”,招个一般工人动辄要大专文凭,也是职业学校毕业生不能就业的一个重要外在原因。由于前些年一哄而上,有些不完全具备办学条件的也办起了学校,有人形容这类学校是:校舍是租的、人员是外聘的、牌子是人家的。记者就曾接到过某校学生来信,反映学校招生骗人,学生纷纷上访告状。市技工学校校长张西杰对社会上乱办学极为愤慨。他说,国家提倡多种形式办学,但不能混乱办学。他建议有关部门要严格评估,没有办学条件的,要取消办学资格。现在职业教育有几大块:一是教育系统,二是劳动系统,还有其他部门办的。教育系统重在学历教育,劳动部门重在技能操作。分块办学,如何相处呢?采访中,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对此都三缄其口,但记者已闻到这股硝烟味。今年,记者不断接到投诉,反映某县教育局用强制手段,给初中学校下指标,要他们必须给职业学校送学生,一个班主任五个指标,完不成要罚款。这类投诉,不乏非教育系统职业学校所为,以此表达他们对此做法的不满。某技校教师抱怨,现在教育系统职业中专毕业生可以聘干,而技校毕业生只能是工人身份,这不平等。如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协调、统一、有序管理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俗话说,要让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职业教育发展,同样离不开投入。职业学校的特点决定了它更需要较普通学校较多的投入。比如,买一台较好一点的实习用机床费用要10多万元。根据《职业教育法》和《河南省实施职业教育法办法》的规定:职业学校学生人均经费标准应当高于同级普通学校,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费的10%至20%用于农村职业教育,城市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费附加和人民教育基金应当安排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支持职业教育。但现实是不少学校一分钱也没见。市第一中专是靠银行贷款建起来的,仅利息支出就压得学校喘不过气来。市第二中专(原郾城一职高)校长陈江林提起这事就哭笑不得:学校几年前赊回人家部分微机,眼看就要过时淘汰掉,但钱还没给人家。经费的严重短缺,使得不少学校债台高筑,影响了职业学校健康发展。外部因素不是主要的。市教育局局长曹代颖在分析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时认为,关键在于学校市场经济观念不强。一是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务虚的多,务实的少,不注重实践操作。有些教师会唱功不会做功,有些职业学校开设种植、养殖专业,但教师本人就不熟悉种植、养殖;有些无线电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竟然不会修电视机,上几年学只是学了一堆大道理。二是办学观念落后,甚至存在衙门作风,放不下架子。像现在社会上热门的驾驶员培训、烹调、餐饮业等,看不起、瞧不上。市技工学校校长张西杰坦言,国家劳动部教学大纲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十多年来一直改动较少,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如果学校不能灵活办学,那就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职业教育就只能是一条死胡同。张校长所言确有道理。我市某学校就是前车之鉴。当时该校红火一时,但由于不重视专业结构调整,不注重研究社会需求,关门办学,学生所学非社会所需要,社会需要又非学生所学,最后学校被迫并入其他学校。答疑篇职业教育路宽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可能,而且必须。一是为提高地方教育投入的收益,必须通过职业教育来实现;二是目前技术劳动力缺乏,无论是与发达国家比或是与现实需求比,都有不少差距,发展职业教育有广阔的空间。同时,还是解决当前失业问题尤其是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 我国对基础教育的发展,长期以来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方针,地方政府虽然对教育事业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收益并不高,出现了一种出人才但留不住人才的现象,增加投入却是为他人作嫁衣。有关人士在分析原因时指出,一是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存在人才的“虹吸”现象。高中生考上大学毕业后多留在大城市,很少返回家乡工作,地方教育投入的回报率太低。二是高中毕业未能顺利升入高校的学生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工作技能,不能及时就业,即使能就业,从事的也多属技术性不强、收入较低的工作,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很有限。大城市对于毕业生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地方城镇的吸引力,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为提高地方教育投入的收益,应把重点放在当地人员技能的提高上,并通过扩大职业教育来实现。技术劳动力的缺乏也是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据报道,因为极度缺乏纺织机械工人,前不久“童装之都”浙江织里发生了大规模的哄抢事件。许多企业的老板整天守候在车站附近,高价竞聘和哄抢有基本操作经验的外地挡车工。据统计,我国高级技术工人的缺口不仅集中在机械、建筑、印刷等传统行业,更大量集中在电子信息、环保工程、工艺美术等新技术产业。仅软件行业高级技术工人的缺口就高达42万人。为了招聘能够操作大型机械的数控技术工人,浙江十多家企业连续参加了十多场招聘会,月薪一提再提,最高达到了6000元的月薪,也未能如愿。招聘者感叹:“好技工比研究生还难找!”一些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招收优秀大学毕业生,这些大学生进企业后,因为劳动技能差,企业不得不对他们进行劳动技能培训,甚至送到技校学习一年,社会上称之为大学生回炉。事实证明,我们缺少的不是理论型人才,而是工匠型人才。据报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十分重视技术劳动力的培养,技术工人所占总人口比例远远高于我国。有关人士评论说,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如果我国技工的素质、技能达不到要求,就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是世界工厂搬出中国;要么是取而代之,抢走中国技工的饭碗。有志之士已发出疑问和感叹:谁来制造中国制造?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靠谁转化?科学技术与实践的对接点在哪里?答案就在于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国家如此,一个地区同样如此。我市要建设一个中心、三个基地,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劳动者, 我市开展技术创新,更需要一大批成熟的技术工人。2000年,有关部门曾对我市技工情况作了调查,我市只有6名高级技师。技工缺乏的不良后果是看得见的。我市一企业引进一条先进生产线,但由于工人素质较低,所生产的产品长期不合格,先进生产线不仅没有成为企业财富,相反成为包袱。就农业而言,近年来,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也要看到大面积调整还有一定困难,其中还不乏盆景成分。缺乏有素质的劳动者是农业结构调整乏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职业学校毕业生有出路,同样有前途。为鼓励学生深造,我国在升学考试上,对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要求并不同,考试内容有差别,充分考虑了职业学校的特点。只要学生努力,升入高等学校深造还是大有希望的。今年我市技工学校首次组织学生参加对口升学考试,上线率达90%。市第二中专,今年有159名学生参加对口升学考试,有145人上了省定大专线。职业学校毕业生还是大有前途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还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日前透露,国内外经验表明,搞好职业教育与培训,是解决失业问题,特别是结构性失业问题最有效的手段。今后,我国将加大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作力度。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当前不少地方之所以仍然存在“有事无人干,有人无事干”的现象,既有观念问题,也有技能问题。但无论是解决观念问题还是技能问题,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关键。出路篇与“市”俱进天地阔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职业教育同样如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职业教育要取得大发展,一是必须转变观念,包括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学生个人等都要更新观念;二是政府加强引导,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要求,出台新政策,扶持职业教育发展;三是学校必须与市场接轨,面向市场;四是规范招生市场,加强监管。 春风又绿沙澧两岸,职业教育重新展现出一派春光。 最近,有两件事让职业学校的校长们、教师们很高兴,一是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朱基总理、李岚清副总理强调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二是我市在一些行业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定不参加职业培训,不得上岗。前者让他们感到鼓舞,看到了希望;后者则让他们感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对如何搞好职业教育,我市不少职业学校经过长期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适应我市实际的路子,在全国性职教大滑坡的情况下仍创造了不少奇迹:总体上看,我市职教水平位居全省前三位;全市有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两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3所。2000年,省教育厅在全省创建10所由省厅出资支持的示范性职业学校,我市卫校申办成功,从而开始向全国一流的职业学校迈进。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招生,结束了我市没有普通高等学校的历史。全省职业学校共有40个重点专业,我市有3个,市第一中专计算机专业等位列其中;郾城县被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十强县等等,这些为职业教育大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市场竞争的风风雨雨,职业学校的校长们已充分认识到面对新形势,职业教育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与市场接轨,要么彻底关门。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围绕经济社会需求,树立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就是抓职教的观念。市场意识的确立,使我市职业教育有了活力,为实现“跳高”找到了可靠的跳板。要实现职业教育大发展,观念的转变是最重要的。一是政府要转变观念,切实把职业教育看作是振兴地方经济的一个支点,多为学校办实事,理顺管理体制,统筹规划,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学校要转变观念,紧盯市场,为社会培养出有特色、有专长,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每个学校都要发挥专业优势打造名牌专业,创造特设学校,在特色上下工夫。三是用人单位要转变观念。大学毕业生是人才,硕士生是人才,技术工人同样是人才。要警惕当前一些企业用人中的盲目攀比现象,建立合理的企业人才结构、技术结构,防止人才的浪费。当前要着重提高技工的各种待遇,形成重视技术工人的良好氛围,促进技术培训良性发展。四是毕业生择业观念要转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干啥,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能得到社会尊重。比如我市不少浴池都有搓背工,他们大多是扬州人、温州人,鲜见有我们漯河人。我们不少人宁可下岗在家歇着,也不肯干,关键还是择业观念没转变过来。事实上,一个搓背工,一天的收入并不少。不见得人人都当“白领”,人人都当干部,“蓝领”工人同样可以有所作为。政府的引导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了解,浙江省明确规定,各地在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初中生分流的宏观调控,确保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数占高中段招生总数的50%以上,促进普教和职教协调发展。浙江省各地都采取了鼓励学生报考中职的特殊政策。义乌市教委出资80多万元作为职校录取新生的奖学金。长兴县等地向志愿就读职校的初中毕业生发放面值300元的教育券,作为政府给职校新生的学费补贴。1999年,浙江省作出“把社会力量办学的重点引向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决策,并制定出了允许按生均培养成本收费、允许以股份制形式合资办学、允许投资办学款项税前列支、允许减免征地配套费、允许进行“国有民办”改制实验等激励措施。如台州市政府规定:对自建校舍举办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按每个毕业生一次性拨付5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对自办校舍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按不少于公办学校预算教育事业经费的20%给予财政补助。由于政策到位,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迅速。2001年,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总量仍在减少的情况下,浙江省中职招生增幅仍达20.6%。就我市而言,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法》,加大对职业学校扶持力度,改变目前职业学校步履维艰的状况,是一个现实而急迫的问题。一是要依法办学,加大投入。按照 《河南省职业教育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把职业教育的投入落实到位,鼓励多方投入,拓宽融资渠道。二是要统筹规划,实现综合管理与分块管理的有机结合。三是要帮助职业学校疏通“出口”,建立统一的机构,统筹协调,建立职业教育人才市场、就业市场,优先接纳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避免资源浪费。四是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并且要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地位,从师资培训、职称评定给予职业学校教师与其他学校教师同等地位。五是要改革办学体制,以政府为主导,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办学、民间办学,形成多元办学格局。六是要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实施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谈起职业教育如何大发展,市教育局局长曹代颖表示我市仍将把职业教育作为重点切实抓好,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议精神和市四次党代会精神,在多方面寻求突破。一是把师资培训作为振兴职业教育的突破。市教育局准备从每个专业中选出1~2名教师到经济发达地区培训,真正让教师不仅会唱功,还会做功。二是从财力上支持职业教育。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强化热门专业,如计算机、艺术装修、幼教等。帮助学校完善必要的教学条件。三是实行绿色证书制度。实行初中“3+1”学制,即学生初中毕业或从初中二年级起,用一年时间学习专业,让他们学习一技之长。四是成立职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为毕业生提供咨询、信息服务,切实解决“出口”问题,进而带动“入口”问题的解决。学校如何积极适应市场需要,灵活办学?市教育局局长曹代颖举例说,现在一提起职业教育好像就是人坐在教室里上课,其实未必,现在农业实用技术缺乏,职业学校完全可以深入到农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只要市场需要,何必那么呆板!同时,学制也可灵活掌握,只要学会达到目的,何必非要三年!就在很多学校感慨毕业生安置难的时候,市技工学校毕业生却被订购一空。记者采访中发现该校注重与市场接轨,一是调整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的比例。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的课时比例由6∶4调整为4∶6,在全省技校系统中第一家实现了实习课时间超过了理论课时间。二是加大教改力度,设置复合型专业。学校将相关或相近的专业合并在一起,使学生在校期间可学习两个专业,掌握两种技能,这在全省技校系统中首开先河。该校原来没有开设食品班,他们根据我市情况,于1999年又开设了食品班,很受食品企业欢迎,也为我市食品的基地建设作出了贡献。面对新形势,校长张西杰告诉记者,市技工学校将进一步改革、积极适应市场。一是增设素质教育课。不分专业,作为必修课程全部增设英语、计算机、就业指导、书法、普通话、应用写作等课程。二是培养高级工,填补我市没有高级工培养学校的空白。记者认为,职业教育招生面应该再宽一些。在继续招收培养初中毕业生的同时,应该把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纳入其中,结合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度,加强对全社会劳动者进行技能培训。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职业学校之所以火爆,一个重要原因正在于此。记者还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学校普遍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这是一个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在教师选用上,职业学校可以跳出本校教师的小圈子,聘用社会上一些有实践经验、有一技之长的人,比如说技师来为学生上课。这些人员不一定是长期的,可以是临时聘用的,以丰富学生动手能力。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市场竞争需要规范、有序,职业教育招生市场同样呼唤自律和他律。采访中,不少人提起目前招生市场的无序竞争痛心疾首,呼唤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据新华社报道,今年7月8日,广东吴川市委办陈先生代女儿收到一封寄自广西玉林市电子工业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上面赫然写着陈某同学,根据我校招生计划及结合你本人自愿,经招生办审核批准,决定录取你为我校2002年秋季期“做鸡”专业新生。学校在分析时认为,如此荒唐之事很可能是学校竞争对手为毁坏该校声誉而采取的恶意行为。校方称,为了争取更多的生源,学校在初中生毕业前夕,就将加盖有当地招生部门和学校公章的空白录取通知书给生源地的教育部门。学校、班主任或学生家长,让这些人介绍学生来校读书,这样,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录取通知书。广西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负责人指出,这些年来,职业学校招生工作逐步放开,学校招生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玉林市电子工业学校出现这样的事情,跟教育部门缺乏有效监管是分不开的。我市目前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类似问题。采访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作为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环节,目前职业教育的招生混乱状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危害的不仅是职业教育本身,还将影响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依法办学、规范办学,加强监管,教育部门责无旁贷。采访中,万国栋校长呼吁社会对职业学校给予更多理解。他说:培养一个人成才固然是成绩,但把一个素质差的人塑造成一个合格的劳动力也是成绩。职业学校个别生源素质差,学校往往要投入更多精力,培育他们成人、成才,这怎么说,也是对社会的贡献。就在本文将要完稿之际,前文中提到的那位考了300多分非上普通高中不可的学生家长打来电话说,他想通了、想好了,决定让孩子上职业学校。从他坚定的语气中,记者感受到了社会对职业学校的期望;从他的思想转变中,记者感到了职业学校的希望。职业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