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中医讲堂》第二讲 怎么学中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51:15

《龙图中医讲堂》第一讲 怎么做学问

发布: 2010-2-22 12:02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 查看: 110次

  这个问题在唐宋以前几乎不是问题,可以想象,那时候人们会觉得问这有意义么?用心专一、跟着老师学不就行了?是呀,孔子早就告诉了我们学问之道,古代的知识分子也循规蹈矩学成了。本来是个极简单的问题,到现在变复杂了,甚至不明白就做不成学问。这是因为衰世之人背离了圣人之教,导致学问之道暗而不彰,问题遂生。

  学问是什么?学问是指系统的知识。做学问就是去获取系统性的知识并生成明白的见解,是真功夫。从古到今,有学问的人受人尊敬。如果一知半解、信口雌黄,那就不是做学问了,而是自欺欺人。例如,一个良医受人敬重,一个江湖骗子被人识破之后受人唾弃。可是当今现实却是真有学问的人寥若星辰,滥竽充数的比比皆是。无数的专家、教授、博士,无数的大学,俨然是学问的代表。十多年过去,南郭先生们有点忽悠不下去了,老百姓也开始怀疑了。专家,顾名思义,就是专门骗大家。教授要防备那是注过水的禽兽。博士是知道很多没有用处名词的书呆子。有大师才称大学,既无大师,就是小学。孔子说,“斯文在兹”,孔子远去了,如今斯文扫地。严复说:“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读书人这是怎么了?没做成学问,却学会了沐猴而冠?

  问题出在哪里?两个根本:心与师。心不正、听从庸师或邪师之说,不仅做不成学问,反而成为学问之贼。扪心自问,有几个人做学问之初有求道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抱负?即使不为古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起码也为做个明理的人。大多数的人读书是为了混碗安逸饭吃,这虽不算过分,已经决定做学问的出息不大了。偏偏有很多人贪心大、投机心强,做学问已不是为了对得起五斗米,而是为了房子、票子、女子、位子,名利熏心,真学问就绝缘了。学问是道,是智慧,不是载道之器,哪里会有学问呢?“君子上达,小人下遂”,没有君子的志趣哪里能上达于道,只能如市井之徒下遂于移花接木、招摇撞骗了。借学问之名混迹朝市,这就是很多学者的心。心不地道,邪师之说、庸师之言就分外亲切了,于是南辕北辙,炮制出来一堆假学问,反过来祸害求学的人。真学问本来不难获得,因为假学问太多了,真的就隐没了。邪师、庸师有四种无间道,你可别着了他们的黑道,一头走到黑。第一招:炮制名词、理论;第二招:站在评论立场;第三招:训诂、考证;第四招:科学观念。这四招,环环相套,坑蒙拐骗全齐了。一大堆的新名词,标奇立异的理论,听得如坠五里雾中,有高深莫测之感,于是你就被坑了。保健品骗子与专家们用的同一伎俩。骗子知道自己在忽悠别人,专家则不一定知道,他们有时连自己都被忽悠了。庄子说:“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且无师焉?”他们在脑袋里堆砌名词、理论,就像搭积木似的,当然随便就能造出一个模子来。也许从没想到过自己的理论连最基本的底层都是经不起推敲的。这样的书呆子在经济学领域很常见。例如,一开始就先入为主,市场经济一定好,计划经济完全不好,于是取向就是怎样进行完全的市场调节,不可以政府干预,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市场理论焉知道根本方针就不是错误的?我的邻居有一个老学究,家里有一次让他照看一下牛,他一会儿就回来了,牛吃得饱饱的,他说发现了一块特好的草地,别人都不知道去那里放牛。过去一看,原来把人家的小麦吃了。这些坑人的家伙有很多是留过洋的,盘踞在高等学府。真有本事的在国外就下海了,没本事、只会自欺欺人的就被海外机构相中了,给与学术荣誉,好让他回来误导大众。张五常就是一个例子。第二招的这个蒙字诀是社科系统的拿手好戏。例如评论孔子,说孔子的思想某些是精华,某些是糟粕,并加以总结,俨然公正客观地向你说明了孔子。可是事实上呢,他可能连《论语》都读不懂几行。红卫兵批判孔子是阴险毒辣的,因为他说“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不知道这句话的本意是君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用到道德的准则。社科高才们也是这一套。问题是谁给了你资格去评价?你能知道哪是精华哪是糟粕?那么多的古人尊敬赞叹,执弟子礼都觉惭愧,你一上来就比他们全都聪明?第三招的拐是很多人欺世盗名的手段,他把人从求知的大道上拐走了。前人有言:“训诂是学问之最下”。先不说训诂、考证所得的结论对不对,这个学问本身就只是旁支末歧。别有用心的人还能利用这个来怀疑、否定一切他们不喜欢的东西。居然有人考证出尧舜不存在,龙的原型是鳄鱼,等等。又如夏商周的明确年表中国早就有了,偏要弄个“断代工程”画蛇添足,不仅没有意义,估计还是错误的。按照他们的逻辑,看不见的就是不存在的,因此就否定了灵魂、经络等。不仅藐视了几千年的古人智慧和无数证据,而且即使有了逻辑性的物理验证,也认为是不能充分证明的个案。第四招是经典骗术。骗子要给你造成一个先声夺人的错觉,然后才能以假充真行骗。学者们先给你灌输学院派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的,一切古代的、民间的都是玄学,是不科学的。于是“说地震不能预报的是科学家,说地震能预报的是骗子”。他们代表科学,不在其位的、不合其意的就是伪科学。他们这种对相左观点的态度才是真正的不科学。牛顿的理论、飞机的出现当时在权威们看来都是荒谬的。再说了,科学就能包罗万象,放之四海而皆准么?科学只是探索真理的一种途径,它不是真理。学者们认为他的思维模式就是科学,科学就是真理,于是对我们洗脑,诱骗我们上他的道。他们闻所未闻“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大制不割”、“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为道日损、为学日益”的道理。因此日全食居然成了可庆贺的现象。教育家们也就有了所谓循序渐进、文理分科、复习考试等教育规律,害了几代人。说起主导中国教育的那帮蠢货,气就不打一处来。我简略说说自己的觉悟历程。我从小读了几篇古文,以后语文就不用学了。有很多文章写得好的都是这个路子。现在一教语文,就是修辞语法、文章解剖、写作技巧,学生的作文反而让人喷饭。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很不高兴,说为什么那么多课时,学生语文这么差。他不知道自己就是罪魁祸首之一。毛主席曾对他说,自己不懂这一套,不也会写文章么。我在中考之前一个月,班上倒数,记得弄了一本老的《初中化学五百题》,很多超大纲的,翻来覆去做了几遍,以难通易,后来就全会了,几次模拟考试都接近满分。我就把这个秘诀带到高中,发现整个高中课程半年就行。如那些跟着老师亦步亦趋、从易到难的,一遍遍做习题,一遍遍炒夹生饭地复习,累死了。我完全不理睬老师,天天玩,结果那一届理科就我一个人考上。记得大学考理论力学课,从头到尾只有大半天功夫就生吞活剥了。我在一个学术论坛看到一位老者,喜欢发言,一发言就是依据矛盾论、辩证法等,人们都烦他,认为不可理喻,没有一个人能说动他。他用这些看待一切人文、心灵方面的事物,明明牛头不对马嘴,还是套。他是中央教育研究所刚退休的资深研究员。我年轻气盛,想试着说服他看看,一番长谈雄辩,他总算认识到教育出了问题,但是不认为问题的源头出在他们自己的认知上,不是他的智力不够去判断,而是他心理根本就不允许怀疑自己。跟书呆子是讲不明白的,因为他们的脑壳生锈固化了,不敢或者说不曾想过否定自己,所以这世界只有自以为知的才是真正的无知者。网络刚兴的时候,我曾做过一个万有引力的课件,从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引起联想,一步步想到万有引力并推导出公式,运用公式去推演几个题目,最后讲述了牛顿把万有引力定律发表出来前前后后的不易。这个课件顺从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规律而编制,效果与普通讲课对照明显优越。当时北师大的一个导师看到后发懵了,这样也行?他提出了谨慎的疑虑。我记得他当时的惊愕。在他眼里就该是提出公式、证明公式、习题三步曲。不过他未泯的良知也朦胧觉得这样有些说不出来的好,所以并没坚决反对,加上主管老师出国多次,见识过人家素质教育的出人意料,因此得以试用。窥一斑而见全豹,教育家们的脑壳有多死,哪里能有创新,不扼杀创新就不错了。如果是涉及到大宗大旨的分道扬镳,必然要动用自己的行政和话语权加以扼杀。办私熟的尝试就总有人以教育规律说事。他们没见过世面前,可说打死也不会相信在国外几岁的小孩子就要写论文。对于他们,人是什么,孩子是聪明还是傻,才智是怎么来的,这些最基本最要害的问题都没个明白的,就敢奢谈教育规律,不是纸上谈兵么?他们的大前提把孩子都当成傻子了,不教成傻子都难呀。

  上面讲了学问做不好会成学贼的两个根本,而做成学问也是这两个根本:心与师。求道之心,以圣贤与善知识为师,没有不成就的。求道就是寻求真理、真谛,让自己也成为有道之人。是这样的心地,你就已经与道结缘了。“道不远人”,孔子说:“我求仁,斯仁至矣”。正因为此,才有无师自通的一路。有的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已在其次。什么是生而知之呢?就是对某个深奥的问题,自心从小就有答案,不待教而知。或者一经点拨,就全悟了,因此有人慨叹:“书到今生读已迟”!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师智自然涌现”。我们自心就有无穷的根本智慧,个个具足,这是不假他求的。圣贤与善知识也只是启迪出我们自心的智慧来。正因为此,一切圣贤,都是“善事其心”的。六祖惠能大字不识,却能一闻经典就明白意思,为什么?因为“吾性田常生智慧”。六祖到法性寺,见两个沙弥在争论风动幡动,六祖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这学问做到家了,任何话都有本源。风吹幡动,这个现象的根本是什么?幡是能动的因,风是动性的缘,因缘结合,现象产生。可是这个因缘是对谁而言的呢?是对观察者而言。观察者的心先要取动的相,才能感知这种因缘,进而遭遇了现象的果。如果心不取相,则因缘、果都不存在。一个人执着于荣辱,就会产生虚荣心,进而种下骄狂、虚妄之因,喜作夸夸之谈,也可能喜欢喝酒,因为酒是助长骄狂、虚妄的缘,于是就会有高血压直至脑溢血的果。这一切都是唯心所造的呀。因此修心向道,是做学问的根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吾日三省乎吾身”,就是让自心的智慧明朗起来。反之,一味地求多,“少则得、多则惑”,反而是舍本逐末、背道而驰的。“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专家、教授比常人总要愚蠢。毛主席问钱学森庙产能否万斤,钱学森认为可能,说只要太阳的照射能量吸收十分之一就绰绰有余了。因此,“上上人有没意智,下下人有上上智”。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是他的写照。内心如果安详淡定,妄想就消泯了,智慧也就涌现了,因此“圣人知之则为愚,愚人知之则为圣”。学问如果没有到“绝圣弃智、绝学无忧”的地步,就不算通彻。孔子说:“吾扣其两端,空空焉”,到老都是一种虚怀若谷的心态。虽然比不了圣人,最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能做到的吧。我们做学问,内以修身,外以作物成务,不求道怎么能行呢?“夫唯道,善贷且成”。有了求道之心,还要有明师指路才能入门上道。“师傅引进门,修行在各人”。可是指路的明师在哪里呢?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数,善知识难值难遇。任何学问都是这个局面。“我眼本明,因师故瞎”,对老师也要如履薄冰呀。一个明师,他一定对本门学问是追根溯源的,不到根源之处,他自己都是迷糊的、不透彻的。“以己昏昏,使人昭昭”,那是悖理的。如今死抱着科学精神的,往往陷入偏执、狭隘的瞎子摸象中;标榜玄学的呢,有很多是脚不着地的精神病人。就像西医弱智、中医有病,正是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学各方面的写照。学者们无所适从,迷惘之极。怎么办?只有追根溯源,归向本源的道,才能得到学问的终极答案。明师既然是追根溯源进于道的,就一定博大包容而不偏执、不欺人也不受人欺。像鲁迅、李敖之类偏激的读书人,摆出一幅亢世模样,对于道德学问而言是不足为师的。不过,如今做个特立独行的读书人也不容易。无论什么学问,在道的层面都是相通的,都是需要身体力行的。因此,明师一定不会把学生拘禁在书斋里,他会懂得 “世事洞明皆学问”、“辐辏并进,明不可塞”,他会要求学生积极观察、深刻思考和社会实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问这样去做,才会有成。前些天看到季羡林先生的藏画事件,我就简单下了个判断,这是小偷与大贼的一场戏。可怜钱文忠、唐师曾两个被人利用,真是“君子可欺以方”。一个明师,他知道学问、才能不是可以授受的,得靠学生自己发心来求道印证,因此他善于启发,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自己去“学思益,出才人”。正是因为他要不即不离加以引导,才给人以“瞻之在前,忽然在后,既竭我才,若有所立”的感觉。这就是“不见顶”。他不怕人打破砂锅问到底,你很难使其穷迫。如果总给人高不可攀感觉,一到要害顾左右而言它的,往往是眩人耳目的。道很平实,有道之人“其不欲见贤”。一切咋咋唬唬,甚至把自己当圣人的,都是假的。他们的言论、书籍要当心,那不是真能启发人透彻的,很可能是跟你兜圈子的。注解《易经》、《内经》的书很多,教人学佛的也很多,真实启发人契悟的寥寥无几。因此,我是几乎不读一切近代、现代书的。既然明师难遇,我们该向谁求教呢?只有以古代的圣贤为师。这些圣贤的遗教就是经典。能够明彻一部经典都是十分难得的。经典有很多的解释、引申,我们又当如何对待?只能“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经典是我们真正的良师,是我们一生服膺的,它指引我们求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需要处处参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指师从某个长处。“善者,吾之师;不善者,吾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必迷”。对待现实中的师资都要保持这样一种求道心态。不求能遇明师,但求得到善知识饶益。

  “朝闻道,夕死可矣”!

《龙图中医讲堂》第二讲 怎么学中医

发布: 2010-2-22 12:07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善者,吾之师;不善者,吾之资。”从古到今有无数学医之人,他们之所以成功、失败,可以给我们提供师资。先看看现状。彭佩云说:“新中国五十年来没有培养出一个真正的中医”。几乎所有的中医论文都相当于垃圾。全军尽墨呀!几个老的死去以后,良医一个也没有了,合格的中医师也是凤毛麟角。江湖骗子或者南郭先生遍地都是。若说某某是个庸医,已经高抬了,绝大多数连庸医都够不上。我常说父亲是个标准的庸医,就他这样的也都不多见了。这不是愤世嫉俗的说法,这是中医客观的标准。传统的针灸没有几个会的了,电针、针刀、砭石、刮痧之类招摇过市。有人针灸甚至埋线,连到乌龟身上,使人挥汗如雨。“造作杂术,谬言为道”,如此之流,炽盛世间!中药呢,成份分析、提纯、静脉注射、经方派、时方派、火神派等等,捡个芝麻就当西瓜,乱哄哄你方闹罢我登场。傅景华先生说目前的中医界是“高位截瘫”,中央的头脑还是清醒的,想振兴中医,可是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一帮人给卡壳了。他形容眼下的中医师很多是“人妖”,三不像的都出来了。整个中医界已经乌烟瘴气、邪师充斥,学医的人要是钻进这个迷魂阵出不来,也就离丧魂落魄不远了。医道旁落到今天这种地步,其来有渐。我们上溯去找歧途所在。我有个舅爹,是个残疾,刻苦学习,连中药的药典他几乎都背会了。中西医都学了,参遍了一个县的名师。早年第一次给人用针灸,下手太重,把自己吓着了,就只用药。晚年在县城很有名气,县医院想方设法要关他的诊所,因为医院的生意受了影响。他是旧社会很多学医之人一生勤勉的写照。我有个姑父则不然,看曾祖父的针灸厉害,就跟着学,因为针灸赚钱少而且危险性大,又羡慕起某个老师的中药本事,也没学多久,西医来了,又去跟风,最后一样也没学到,穷困潦倒、夸夸其谈,成为江湖郎中。如今很多学医的人与他神似。他们二位的差别在于是否专心致志。不要说现在邪说纷纭之际,就是明清以降,如果不是特别的根器,即使你专心致志,穷一生之力,也难有良医的成就。请看裘沛然先生的《瘦因吟过万山归》。穷一生之力,也只有个“一间微明”的所得,这是师道的终结呀!这个局面从金元四大家之时就开始了。中国文化也是从宋末就开始剥落的,“五四运动”就是摧枯拉朽,现在则是剥极来复之时。四大家之后,各执己见、互相针砭,就都有所知障了。“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已经成为学医的人几乎都要经历的过程。甚至读方多的还不如守几个方子一门深入的。医道分崩离析,落入了“流散无穷”的境地,学人开始了绕圈子、瞎转悠,争讼、没落之象显现,到了今天外道介入,开始妖变。这种衰败在秦汉就埋下伏笔了。秦越人、华佗遇害,针灸从此生弊,伤贤之祸,流传后世。“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蔽贤之过,药方之谛遂致暗而不彰,后人只得余绪。幸有孙真人出,一时方术全盛,但是祸根已埋,至金元四大家开始了分歧。正法就是这样式微的。由真而正而邪,由大明而明亏而晦暗。到了没落之极的时候,“大师”遍地,头头是道,各说蹊径,而真正的医道就弃绝了。黄帝为何要“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因为教授非人,未得云得,欺世盗名,就会衍生旁说,遮蔽大道。医是道术,有德可能成苍生大医,无德可能成含灵巨贼。一旦道德不够,根器不具,“小人负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那就有心生邪见、惑乱师教、引人入暗的事情了。“君子不可以小得,而可以大受”,如果“乐于小法,则蔽大道”,很多不究竟的东西就把人从大道上拐走了。就如修行,根本在心地,对于气功、神通之类,应当不赞也不毁。中医医道的式微,由来已久,如果不是大心求道之人,好的结果是在不究竟中转悠一辈子而一间微明,坏的结果是如人入暗则无所见。罗大伦先生写了一本《古代的良医》,那些良医的成就历程值得我们借鉴。张景岳、朱丹溪、徐灵胎(我象)等,没有哪一个不是文理兼备,而后半途涉医,最后在《内经》、《伤寒杂病论》上勤求经旨而有得。“秀才学医,笼中抓鸡”,是经历了印证的。最后不约而同要回归到经典上。如同学佛“不见本性,修行无益”,学医不溯本源,多闻无益。天资好,勤学拜师,都只是积聚资粮而已。张仲景、扁鹊他们有几本医书?为何他们成就?因为他们从源头上来的。

  再说说我的学医路。到目前为止,我仍然只是中医的门外汉。从小我就拒绝学医,一直屏蔽自己。妈妈劝我:“艺多不压身”,我说:“艺多是累赘”。傅景华先生说你多学一下中医多好,我说万一学会了怎么办。谭晓阳先生是知道我的,在我们一起讨论医学之后,有几次我拿起《内经》、《伤寒杂病论》,又放回去了。我不打算改变自己的初衷。很多人拼命学一辈子也学不会,我却唯恐学会了。为什么有这种天壤之别呢?只在于道路不同。我是从心而不从人的,因此天真任运而不受庸师之欺。就说自己学《易经》,一拿起就觉得这是象的简明推演,如果去看很多后人注解的,说这个卦是哪个变来的,越看越糊涂,你就会在里面瞎转悠,一辈子学成个神秘兮兮的。我根本不看后人著作,自己用心,反而通达。这种个性在学校就形成了。给你们讲一段故事。以下摘录自《上学记》:

 省略

  在大学的时候,我看《道德经》也是很吃力的,以后陷入身心黑暗,与心病作斗争,慢慢就有感觉了。这实质上是一个损之又损的过程。一切都失去了,在身心废墟上重建自己,完成了一个归根复命的过程,也与道有了契合。与中医的接触始于妈妈的一场病,我在书中写过了。后来又救了朋友的母亲。去年年底决定对中医探求宗旨、追溯本源,这个意愿也达成了。我甚至不曾学医,现在却要来给中医播种。这一切都顺理成章发生了。我知道自己只是个先行者,只要人们从我的路来,在这条中医路上每个人都会比我走得远。这条路也不是我的,是张仲景、孙思邈、邵雍等先贤早就铺好了的。宗旨、本源既彻,以此慧眼就可以入于经典了,对《内经》、《伤寒杂病论》的探赜索隐、光明大昭只在目前。门看得见,钥匙也有了,我怕没有人拿钥匙开门进去,只好多走一程,进到门里招呼人。因此就要组织参学小组,带头学习二部经典。这条道路的创始是不易的,后人走起来就轻松了。

  从古今学人和我的经历,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首先,学医必须要有文化资粮。中国文化是土壤,中医是树木,土不厚积是长不了乔木的,只能长出灌木荆棘。学习古文就是工具,进一步才能学习人文经典,而有形象、会意思维,培养悟性、理智,形成慧眼。再进一步才能从人事参悟天道,进于道而得法。在医道的学习途中,有四种境界:肉眼、天眼、慧眼、法眼。西医形而下的就是肉眼,科学手段只是肉眼的延伸。像刘力红先生羡慕的内视,以及一些“道医”等,都是神通、巫医之类,相当于天眼。就是一个神,碰到了大疾病也要求医,可见那些都是不足以为道的。中医是从根本、从究竟处来的,道无鬼神,如果“信巫不信医”,无药可救。从《道德经》、《易经》等经典能培植出慧眼,就是通过悟性、智慧,明理而求达宗旨。法眼就是《内经》之义谛,《伤寒杂病论》是其引申。不到法眼,都是不究竟的,处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状态中。因此,学医必须要空怀、归宗、回溯,以进于道。空怀就是去除所知障,归宗就是求其真要,回溯就是回向经典之根源,这是一条“为道日损”之途。越学越简单,执一而御万。现在的人学医则是“为学日益”的,留意于一些繁杂失真的知识,“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这是背道而行的。我目前能贡献大家的有两点,一是指明学医的路,二是提其宗旨,给人一颗龙珠,若有龙象,就被点睛。有了这两点,不想学医、业余的立刻超出一世庸医,能除自己和亲人身病,因为人最关心自己;有志学医的再进一步,参学《内经》、《伤寒杂病论》,即入其门,无不成就,成就的大小就看愿力和广益了。这个学医过程也是一个渐和顿的过程,我送朋友们一程。以前的见识都是渐得的,是在反省感悟中随机缘而生的,处在找不到堂寝安隐的路上;现要顿悟根本,自己有眼,甚至有无师智,可以登堂入室而受法了;然后再去“学思益,出才人”。

《龙图中医讲堂》第三讲 世界观

发布: 2010-2-22 12:09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 查看: 125次

  大家知道,中医的理论是脏象经络学说,而其基础则是阴阳五行。也就是,阴阳五行是古人的世界观,脏象经络则是这种世界观下的人体观。我们学中医,要从源头上来,就要先明白阴阳五行是什么,它的所以然,有何深刻意义。

  这就要从我们怎么看世界谈起了。对于意识、物质的不同偏执,有了唯心、唯物两种主义,却没有人肯去追溯意识与物质的本原。如果不清楚世界是怎样来的,做到知根知底,就武断地对世界加个判决,那是容易自欺欺人的。世界太大,因缘太复杂,每个人的感知都是非常有限的,如同瞎子摸象。因此在你不具备超凡入圣的智慧之眼时,你只能是盲从的。爱因斯坦揭开了真相的一角,在没有相对论之前,人们不易理解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无法设想质量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同理,如果没有古代的圣人教导我们去看世界的真相,我们也就局限在自己本能的认知中。唯心、唯物是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的,在世俗谛上对于执持唯心见解的,唯物就是相对的真理;对于执持唯物见解的,唯心就是相对的真理;在殊胜谛上则两者都不究竟,一偏于空,一偏于有,都是边见。古人不去这么分别,而是把世界的本原归于道。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一有“唯”字,就偏离于道了。对于人们悟道的途径而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是一种自然的次第。唯物、科学具有地的德性,可以作为基础;唯心、宗教具有天的德性,可以进一步作为引领;道就代表真理、本原。“道,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我不知道是什么衍生出来的,好像是在上帝之前就有了。先有虚空,后有实质,先有天,后有地,在天地诞生之前道就存在了。道是一切现象的根本,无名无相,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而又不即不离。所谓修道,就是让品德与道相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美丑、善恶都是现象,都是本真所取的相,对于本真而言,原本是无所谓什么名相的。“若离诸相,即名诸佛”。山河大地就不是虚幻的么?如果从不生不灭的角度看,沧海桑田,成住劫空,也只是变化的现象而已。

  古人用道来看世界。问题出现了,我们怎么知晓道就是真理呢?这是否需要验证?如果道是如同1加1等于2的公理,也就没有争议,更谈不上验证。如果道是真实不虚的,你验不验证它都存在,验证也就失去了意义,只是让不了解的、狐疑的一些人醒悟而已。站在道的角度看世界,就是对一切现象加以分析。一棵树的一片叶子发生了枯败的现象,你可以拿这片叶子进行显微观察、化学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但是这个结论只是一叶障目的。因为这片叶子与枝干、土壤、空气、昆虫、气候都有关系,你如果对全局不了解,对一个局部的专注并不足以让你找出究竟的原因。甚至你还得分析这棵树的种性,看它的基因有无变异。同理,如果对世界没有根本的了解,就不足以分析其中的一个现象。因此不推究世界是怎么形成的,我们的认识就都是受局限的、片面的,所谓的道理就都有欠缺、不究竟。一旦打破沙锅问到底,就不行了。道既然能说世界的缘起,而且“其精甚信”、“不出户,知天下”,那是怎样的一种眼光和推演方式呢?它是正确的吗?我们是否也能信受奉行?这得从我们的认知方式谈起。

  我们从童蒙时期开始认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从象开始感知的,慢慢开始识数,长大了开始懂理。我们的认知通常是从形象上标注万物,又从实质的数量上加以衡量,然后分门别类区别对待,理就是有规则的分类。我们的思维规则总是把现象进行分类,一直归类到某个种性,这就是理的根本。例如,树木可分成灌木、乔木,又可加上热带的、寒带的等等标记,然后是具体什么松、柏之类。树木就是大类,就是种性。例如我们接触到黄金,首先从形象上感知与铜相似,然后知道比铜要重实得多,再归类到贵重金属的范畴中。象、数、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的意识是象、数、理融合在一起的信息流。任何一个现象,都可以加以表述,这种表述就是信息。信息是对于空的一种进驻,在空里有了象,这个象占据一定的空间,就有了数,这个象、数属于哪个分类就有了理。我们的意识与森罗万象在世界的分布是如出一辙的。意识与物质是同一个游戏规则的产物。人类为什么能知世界?因为我们的意识与世界万象如出一辙,因此可以模拟。打个比方,电脑屏幕上的显示,五花八门,都是虚拟现象,这些现象是在屏幕上演示的。我们的意识则是在心体上演示的。世界的现象则是在时空背景上演示的。再进一步,电脑屏幕上的显示实质上是背后的二进制编码所演绎的。这个二进制编码流就是信息。同样,世界现象的纷纭变化从表述而言也是信息的演绎。因此,从信息去推演现象就是顺理成章的思维方式。中医和中国文化是从信息学的视角去看世界,就如同从基因的编码信息去看会有什么人身现象一样。古人的形象思维、类比思维是非常自然的信息学视角。形象思维是数、象的模拟,类比思维是理的运用,是天生的本领。如今科学发达,把一切建立在逻辑和数量的基础上,其实有邯郸学步之感。逻辑只是帮助人们严谨分别的,“逻辑的心虽然有趣,却是迷惑的种子”。逻辑把一切建立在是与非的基础上,假如有一种存在既不是也不非,那就有根本问题。人们偏执于有遗漏的逻辑,却丢掉了本能的认知能力。我们知道,电脑的编码流是受程序支配的。世界变迁的信息是否也有程序支配?古人把这个支配世界的程序命名为道,追溯于道的学问称为天人之学。我们既然明白了古人是用信息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运用对象、数、理的形象、类比来进行模拟,从而追溯于道的,现在我们来看古人追溯出了一个什么。

  请参看《文明的对话》335页。世界是怎么来的,穷其本始,必然先有一个最初的1。如果以0表示无、虚空,1表示最初的有,定义这个1为一个实点,占据同样虚空的一个0为一个虚点,这个实点与虚点就有了1个1和1个0的现象差别。也就是二进制的11与10的差别。是在空的基础上先分1、0,又有了1个、0个的分别,进行了两次区分。11的实质是3,10的实质是2,也就是实有和虚无的差别。世界就是实点和虚点累积而成的。实点累积成实有,虚点累积成虚空。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生于有,有即三,有生于无,无即二;有名万物之母,无名万物之始,同归于玄,玄即本初的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真正的1不可见,是真正的无象,可见的是3与2,显示出1有、0无的表象。这个1先天地而存在。这个1不可见,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无所从来,也无所去。这一推演,我们知道了世界的本源是1、2、3,太极1不可见,可见的有2、3两仪。2的虚象就是阳,3的实象就是阴。阴阳贯穿于一切的现象中,互相交流而相依存,太极则作为生生不息的根本。

  站在我们栖息的这个天地之间来看,天主要是虚的,也有些星辰是实的,地主要是实的,也隐藏着虚,因此天为阳,阳中有阴,地为阴,阴中有阳。以阴阳言天,以刚柔言地,刚者充实而象气多,柔者不充而象气少,就有了阴阳、太少的差别。假如天地不交流,也就没有天地之中的纷纭万象。天地之间的一切物象都是天地气交的产物,因此就有了四象。四象继续分演,就有了先天八卦。乾属天,坤属地,处天地阴阳之交的有六个卦,就是我们所处天地之间的六种变化,也就是说在天地之间将演生出六种大象。风寒暑湿燥火是这六种大象的表现。这六种大象可以通过六个卦来表述,而卦象又是三才的阴阳,因此把我们所处的这个天地之间分为三才,三才各分阴阳,就有了与六种大象对应的三阴三阳,天地的交流就通过这三阴三阳的流转而实现。这就有了厥阴风、少阳火、少阴热、太阳寒、太阴湿、阳明燥的匹配。三阴三阳匹配的气化现象有多有少,就成了十二地支。

  这个阴阳是就象而言的。世界的本源是1、2、3,相继还会生成4、5、6、7、8、9、10。1是无象而有的,2是虚的,3是实的。1在于3中生出了4,这个1是多的,故4是实而有余的。2与3结合成5,5是虚实之中的界,也是成形的基础。请参看《文明的对话》336页。界上载1的无象而实有就是6,界上载虚就是7,界上载实就是8,界上载实而有余就是9,界复制而成空间就是10。接着又在空中继续这个生成的循环。以这十个数为基础,可以衍生出不同的数值,显示出实质的千差万别。这十个数都有一定的个性和现象,可以参照八卦来理解。1为坎卦,是隐没不见的;2为坤卦,是容纳的,虚就是含一而孕生的;3为震卦,是能动的,实就是动于虚空无碍的;4为巽卦,是发散的,实而有余要逸散;6为乾卦,为天,界上无象而实有;7为兑卦,为泽,界载虚;8为艮卦,为山,界载实;9为离卦,为热,界上实而有余要辐射。这十个数既然生成了,它们各有性格、品质,是否杂乱无章地漫游在虚空之中呢?不是的,它们会按河图的形式组织起来。1与6居于北,2与7居于南,3与8居于东,4与9居于西,5与10居于中。这五对为何配合在一起?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阴阳类别不同;相差是五,个性类同。我们可以理解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志同道合走到一起。这是我们从人事的通理去领悟的。究竟为何会发生这种组合?首先1与6是一对生成关系,1结合了5成为6,就像成家有居室了,若离开家还是1,1与6是以家5为媒界而聚的,由于5的寓意是有无得失之间,故1与6同宗共处。余皆类此。为何这五对有五方的部署?这是由四象的分布原理决定的。请参看《文明的对话》340页、341页。8代表实的增加虚的减少,7代表实的减少虚的增多,5代表虚实的中和,9代表实的极限,6代表实的隐遁。以四象而言,8应少阳,7应太阳,9应太阴,6应少阴,太少是多少的意思,8、7应虚的少多,9、6应实的多少。由于在对我们这个小世界的观察中,北极星是不动的,星系围绕北极而左旋。轻虚者动为阳,重实者静为阴,众星有向心归附之势,阴而内凝,故为少阴之象。北极又名太一,就是因为其象为天中之一。少阴既然位北,对应的太阳就在南,左旋而动阳进阴退,故少阳在东,太阴在西。5是阴阳的和合分界,故在中央。

  这五对组合就是五行。行是什么意思?是运行的意思。运行意味着状态、趋势以及对状态、趋势的主导。例如我们常关心某个事体行进得如何了,就是想知道其状态、趋势以及怎样去主导。在这种变趋之中会派生出很多现象。五行就像是主干,现象就像是分支。这就是天干地支的由来。五行主导时有太过有不及,故为十天干。如果仅有阴阳的现象,变化就没有根本;如果仅有五行的代谢,也就失去了变化的灵活。既有现象的变迁,又有实质的规范,才导致了世界变化的多姿多彩而又合乎规律。我们用阴阳之象、五行之数去看世界,也就把住了世界的脉搏。例如一个周期性的现象变化我们认为是阴阳五行的一次往复。一年地球围绕太阳一周,对于万物既有生长化收藏的一个主干代谢,又有一个从属三阴三阳现象的支派轮回。从象、数两个角度能够准确表述一个信息,因此阴阳五行就是从信息角度表述现象的根本。天地之间没有现象不在它的范畴、不在它的经纬之中。信息与现象一一对应,信息的变化也意味着现象的变化,因此从信息角度发起变化,就会影响到该信息所类属下一系列现象的相应变化。这就如同改变基因,最终会改变生物的现象。

  我们这个世界是在怎样的一个程序下演绎出来的?五行的实质、阴阳的现象,是信息的大纲。然而又是什么决定了阴阳的分演、往复、平衡和五行的生成、部署、代谢?这就是道了。观于太极图可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相交流又保持动态的平衡。河图五行是太极图之阴阳如何流转的数的表述。先天八卦图是太极图的阴阳在三才之中的具体分演,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阴阳保持对立平衡。太极图代表了道。道法自然,自然而然,我们不知为何世界的根本原理是这样的,但知这与一分为二是公理一样无需求证。因为只要有分别,是与非就是相对立相依存的,这就是太极图的内涵。太极图是公理,阴阳五行是这个世界的信息大纲,是从公理推导出的这个世界的定理。

  正因于此,才有了《太始天元册文》:“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我们这个婆娑世界从本初的1开始造化,取法于太极图之道而生成天地万物。既成天地之后,因为太一的移宫,又有了后天八卦图对世界的转运。佛家有五方佛之说,与五行的信息也有某种关系。这就像成人以后,行为会受到君主、社会的支配与转化。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这个系统成了古人推演世界一切现象的纲领,是道的分演。

《龙图中医讲堂》第四讲 阴阳

发布: 2010-2-22 12:13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 查看: 128次

  “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阴阳是这样的深刻简易而又无微不至,真是大明呀。一明阴阳,立刻就不是“一间微明”的状态了,而是恍然大悟、豁然贯通。对这样根本的学问不得其要,就是“受以明为晦”。

  阴阳源于3、2之数,一个是实点,一个是虚点。我们就以实点、虚点作为基本来理解阴阳。天为阳,地为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中杂阴为气,阴中杂阳为质。轻虚而浮者易动,重实而沉者易静,故动为阳、静为阴。火为阳,水为阴。上为阳,下为阴。阳主充塞,阴主凝实,如天与地,故阳在外包,阴在内凝。“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阳有阴牵故不脱走,阴有阳化故生机不竭。阴阳不即不离,相吸引又相排斥。离则不能统一相须而用,即则不能对立而行分化。在人阴阳相脱、关格、阴阳交都会死。故曰:阳者卫外而为固,阴者藏精而起焏。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观于原子核与电子关系即知。对于一个生命而言,阴作了阳的归附,故为之主;阳作了阴的消息和守护,故为之正。阴阳如同夫妻,妻把夫套牢,夫为妻的保护。生化出入是阴阳的往来,因此乾坤立而生化无穷。

  以上是阴阳的基本原理。由于水火、寒热为阴阳的征兆,外为阳,内为阴,当我们判断一个人的阴阳虚实(此虚实是少多之意)的时候,从寒热就知道了。阳实则表热,阳虚则表寒,阴实则里寒,阴虚则里热。八纲辩证就是这样来的。喜就热则阳虚,喜就寒则阳实,喜热饮则阴实,喜冷饮则阴虚。等等,皆可阴阳观之。
在天地之间阴阳变化最鲜明的现象就是昼夜、春夏秋冬。我们现在知道昼夜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春夏秋冬是地球的公转造成的。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是天文学的范畴。支配它们的原理还是阴阳五行,具体怎样的一串连锁反应我不清楚。只知道站在我们人的参照角度,这种日月的往来远近正是阴阳规则的体现。天人地三才有了空间的划分,昼夜、春夏秋冬有了时间的划分,一定的时间在人的视角会有什么主要的现象,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以天之征象而言阴阳,则寒热、日月为阴阳的征兆。因此昼为阳、夜为阴;春夏日来近为阳,秋冬日去远为阴。以地之气化而言太少,则冬春地气在下而为少,夏秋地气在上而为太。这个地气的盈缩是因为地热的张弛。当日靠近时,地气得热而升,当日远离时,地气失热而缩。天地交流,就有了少阳春、太阳夏、太阴秋、少阴冬的四象。天为阳,阳中有阴,故天有寒,真空寒;地为阴,阴中有阳,故地有热,地核热。因为寒热的推荡构成了四季变化。当春日渐增,地气升而寒冰化;当夏日渐盛,地气张而天气盈;当秋日盛极而减,地气浮弛而同天气转降;当冬日渐衰,地气缩而天寒沉。天地间气的这种升降浮沉造成了春夏秋冬物候的变化。南方烤炭火,立春之前,火种要放在炭上,立春之后,火种要放在炭下。

  为何少阳对应8,太阳对应7,太阴对应9,少阴对应6呢?八为加法,实增,艮山象,地气增而天气减;七为减法,实减,兑泽象,地气减而天气增;九为乘法,暴实,离浮象,地气大张而天高远;六为除法,暴虚,乾大寒象,地气大缩而天寒凝。因此四象与8796各个对应,春夏秋冬之时五行相应当值。实际上少阳为地气之扩张者,主象为离热;太阴为地气之固摄者,主象为坤地;太阳为天气之浮大者,主象为乾天;少阴为天气之沉凝者,主象为坎寒。因此春夏秋冬实际上就是四象在天地间的一个轮回推移。

  我们知道了四象是天地或者说阴阳交流发生的四种大象,既代表了一个周期的四个阶段,即四时;也代表了天与地的阴阳原配,天气为太阳中含少阴,地气为太阴中含少阳,因此天有星辰,有寒,地有空隙,有热。这虽然说明了四季,却还未说明人间的昼夜,虽然说明了阴阳在天地间的支配,却未详细说明人间发生的现象。这还不是就三才角度而立论的。从先天八卦图可以看出,阴阳在三才中分演成为八卦,除去乾坤二卦在天地定位,有六子卦六种阴阳杂糅的象在天地之间呈现,风寒暑湿燥火是这六象一种气的呈现。先天八卦、六子卦就是阴阳在三才中的具体分演。

  从先天八卦图我们可以看出,阴阳按一阳、二阳、三阳、一阴、二阴、三阴的次第衍生,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西北为艮,东南为兑,西北阴多故山高,天不足西北,天之星辰往焉,东南阳多故泽深,地不满东南,潦水归焉。这个先天八卦总天地阴阳的分演而言之。那么它与三阴三阳是个什么关系呢?

  我们先看看中医是怎样看三阴三阳的。天有太阳、少阴,地有太阴、少阳,天地交汇,在人之位,少阳、太阳两阳合明,为阳明,少阴、太阴两阴交尽,为厥阴。怎么理解这个阳明、厥阴呢?少阳之热升于天之太阳,犹如火得虚空而明照,故言阳明。因天之虚能容少阳之虚热,故合而盛明。少阴之寒降于地之太阴,犹如水土相交,土中之虚热尽丧,故嫌于无阳;水为土壅而逆其沉凝下趋之性,故名厥阴。故阳明当昼,厥阴当夜。昼则日丽于天,夜则月交于地。厥阴、阳明有寒暑之异、幽明之配,故而昼暖夜凉、昼明夜暗。春夏秋冬四象的变化反映在昼夜阴阳交合的程度上,则昼夜出现长短变化。这样,按照三才就分出了三对阴阳。这三对阴阳代表了阴阳之气的多少。少阳为阴之衰阳之始,太阳为阳之壮、阳之纯粹,阳明为两阳之杂合故而大盛,厥阴为两阴交尽,故而为阳之衰阴之微,少阴为阴之壮,太阴为阴之大盛。这与先天八卦图的三阴三阳之分布相应。我们可以从“方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角度看,阴阳不同而又志意类聚的有情,故少阳与厥阴、太阳与少阴、阳明与太阴相因应。其实这种配对是三阴三阳的气化现象,也就是六子卦所决定的。巽为风,坎为寒,艮为湿,震为相火,离为热,兑为燥,如果厥阴响应风,少阳响应相火,太阳响应寒,少阴响应热,太阴响应湿,阳明响应燥,则这三对就须按照先天八卦图上的三对冤家方位来重新部署。

  前文说到,从四象而言,天地之间,阴阳升降,天有少阴之寒故天气能降,地有少阳之热故地气能升,在天地之交,若寒水之气积成湿,则表示阳象极少,若寒水之气甚乏而成燥,则表示阴象极少。故太阴应湿,阳明应燥。天地为阴阳之大象,寒热为阴阳之征兆,少阴,阴之壮也,故当显地气之壮而应热;太阳,阳之壮也,故当显天气之壮而应寒。厥阴者,阳之衰而阴之始也,热减退而寒滋生,故应风;少阳者,阴之衰而阳之始也,寒减退而热滋生,故应火。这一配系,我们就完全清楚了这三对阴阳互为配合,发生联系。先天八卦图表示的是三阴三阳自有的标象,六子卦、六气表示的是三阴三阳响应的本气。

  若以先天八卦图的八卦进行三阴三阳之象的划分,大致是一阳少阳震兼离,二阳阳明兑、离,三阳太阳乾,一阴厥阴巽兼坎,二阴少阴坎,三阴太阴坤、艮。这样一划分,关于三阴三阳性情的描绘尽皆了然。三阳为父为经,乾也,君主之经纶,三阴为母为表,坤也,包容孕育。二阳为维为卫,兑、离也,悦言而附着,故为维络;言斥而甲胄相向,故为护卫。二阴为雌为里,坎也,蛰隐之静,故为雌;陷凝沉伏,故为里。一阳为纪为游部,震兼离,动而视察。一阴至绝作朔晦,为独使,巽兼坎,风寒散热而月失明,又因坎精入而月得资生,绝灭终又复苏故为至绝作朔晦;潜幽入宣故为独使。

  既然把三才划分阴阳,得出了三阴三阳,表征了春夏秋冬昼夜现象的变化,也体现了风寒暑湿燥火的实质气化,但是我们还不清楚三阴三阳是怎样在三才中流转的,与十二地支、十二月、十二时辰是何关系。

  三阴三阳在三才中按照司天在泉左间右间的关系配置。实际上就是先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配属三阴三阳之后,如图:

              太阳
        阳明              厥阴
               人
        少阳              少阴
              太阴

  大家以后学习五运六气就会明白,司天在泉左间右间之气是这个图的旋转推移。如果要研究,注意其中有面北、面南、右旋、左旋的不同,最终结果就是太极图在天地间的部署和轮转。

  那么问题又出来了,是什么在推转着它呢?还是因为太极图的这种阴阳递生,造成了天地的阴阳演变。冬至日最短,阴极而阳生,故少阳当王;夏至日最长,阳极而阴生,故厥阴当王。从冬至日起算,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各王60日。这个王是得神而昌之意,开始生聚壮大,相当于发起变化的生力军,不等于就是当政者。从地的角度,若少阳生聚多了,取代太阴在泉之位,则推动上图轮转一步,厥阴就当司天,风气就当机出现了。正因为天地这种阴阳的推移变化,将带来对于万物的主气六步。如图:

  太阳
  阳明
  少阳之位 太阴升此

  太阴之位 少阳降此
  少阴
  厥阴

  这六位实际上既是万物阴阳的内外部署,又是先天八卦图对五行的主导。风、热、火、湿、燥、寒,是木火土金水的次第表达。为何太阴、少阳在中间位有一个交互呢?不仅是遵循五行的规则,而且代表阴阳的上下交流,太之气多故外承,少之气少故内合。这也代表了六爻。从初始而微、显现、变动、阻滞、大行其道、终结,正是三阴三阳的反映。初爻为厥阴巽,为入,故“潜龙勿用”;二爻为少阴离,为见,故“见龙在田”;三爻本太阴艮止之位,而少阳震动来客,故“终日乾乾,夕惕若”,虽戒备而不宁处;四爻本少阳震动之位,而太阴艮止来客,故“或跃在渊”;五爻为阳明兑,为悦,故“飞龙在天”;上爻为太阳坎,为险,故“亢龙有悔”。“六位时成”,故“《易》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以上既说明了三阴三阳在天地间司天在泉左间右间的部署,又说明了这种部署的推移原理,以及这种推移原理给万物带来了一年来风热火湿燥寒的常规气化。但是对于处于人位的万物在一年来具体会有什么样的阴阳现象相继当政呢?天地之气升降于人间,上半年气升为阳,天气主之;下半年气降为阴,地气主之。按阴阳在三才中的部署,天之太阳在上,厥阴、阳明相左右,地之太阴在下,少阳、少阴相左右,故上半年太阳、厥阴、阳明主之,下半年太阴、少阳、少阴主之。阳明、少阴之象处天地之中,又阳为始为先至,阴为终为后至,故有太阳、厥阴、阳明、少阴、少阳、太阴的轮流次序。阳极盛于五月,阴极盛于十一月,次序明确。《脉解篇》已经说了太阳当寅、厥阴当辰、阳明当午、少阴当申、少阳当戌、太阴当子,但是人们不清楚为何另外六个地支没有对应。实际上这是说明了三阴三阳配合的气化多或平的六个地支,而没有说明气化少的六个地支。因为有主气六步的五行气化来相克制,使得气化少,六个地支虽然仍归三阴三阳主导,但是已经不能作为三阴三阳的代表。就如87596代表五行一样,不能用3241作代表,虽然3241属于木火金水,是木火金水的不足之数。卯属太阳寒气不足,巳属厥阴风气不足,未属阳明燥气不足,酉属少阴热气不足,亥属少阳火气不足,丑属太阴湿气不足。为何确定是这样的?需要从十二地支的意思谈起。

  子为儿在襁褓中足并之象,万物孳孽,意为孕生。丑为扭曲挠动之象,意为胎动。寅为阳气领出黄泉之象,意为开演。卯为开门之象,意为冒头。辰为万物伸舒之象,意为发展。巳为卷舒自如之象,意为章法。午为阳盛遇阴之象,意为遭逢。未为木升有阻之象,味是口在协洽,昧是日光在协洽,故未之意为协洽。申为上下贯通之象,阴阳和济志意畅达,意为得志。酉为上盖之坛象,收藏果实,意为闭关。戌为阳下入地之象,意为入灭。亥为核心凝结之象,意为种子。从十二地支我们可以领略万事万物一个周期绘声绘色的变迁。

  子为太阴,坤地以载成终成始者,故包藏孕生。寅为太阳,乾象之辟坎寒,故开演。辰为厥阴,巽之上达,故发展。午为阳明,悦言来附,故阳遇阴。申为少阴,坎象以应离热,故志伸。戌为少阳,震之动下,故入静。以上知三阴三阳与六个地支的对应。丑虽然仍是孕生之际,但参有风化挠曲之象,这是湿气艮止不足的缘故。卯虽然仍在开演之际,但参有热化显现之象,这是寒气坎幽不足的缘故。巳虽然仍在发展之际,但参有火化取决之象,这是风气巽随不足的缘故。未虽然仍在遭逢之际,但参有湿化阻止之象,这是燥气兑悦不足的缘故。酉虽然仍在得志之际,但参有燥化收成之象,这是热气离张不足的缘故。亥虽然仍在入灭之际,但参有寒化内凝之象,这是火气震出不足的缘故。由于主气六步的存在,使得十二月风生、二月热生、四月火生、六月湿生、八月燥生、十月寒生,干涉了万物的阴阳之气。这是五行主干对阴阳支派的影响。十二地支代表主导的三阴三阳气的多少,能说明万物的演变现象。

《龙图中医讲堂》第五讲 五行

发布: 2010-2-22 12:14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 查看: 112次

  河图就是五行的示意。三八木、二七火、五十土、四九金、一六水,按方位次序排列。八代表木、七代表火、五代表土、九代表金、六代表水。五代表虚实中和之界,天地之交,安然载物,应形而为土。八为界上载实,意味着实的增加,木就是实的增长。七为界上载虚,意味着实的减少,火就是实的销殒。九为界上实而有余,意味着实的暴增,金就是实盛。六为界上实而无象,意味着实的消失,水就是实溶。从虚实的状态、趋势分出了五行,这是五行最底层的根源。结合洛书,从五行的生数、成数之应象来看,又有震三、艮八,坤二、兑七,巽四、离九,坎一、乾六的共寓性情,可以进一步了解五行。

  《尚书-洪范》篇记载“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实归于下,虚归于上,水是溶实而向下的,火是张虚而向上的。曲直是线条的延展伸直,是实的渐进。从革是随从的沙汰精简,是实的余溢。稼穑是春耕秋收的农事,土能引用于农事,因其是天地之和而能载养转枢。

  润下为坎卦,故坎卦为水为寒;炎上为离卦,故离卦为火为热;曲直、延伸为巽卦,故巽卦为木为风;从革、精简是健、精力有余溢的表现,为乾卦,故乾卦为金。后人又进一步把兑卦配金与燥、坤艮配土与湿、震卦配木与相火。八卦与五行建立了对应,这与洛书之数与卦象的对应不一致,为何?

  首先,从数的角度我们知道了五行的状态,每个数对应一个卦象,五行相当于两个卦的共生;五行不及用生数,意味着生数的卦象多而成数的卦象少,五行有余用成数,意味着生数的卦象少而成数的卦象多。例如:震三有余而艮八不足,易动而难止,故肝虚善恐,由于洛书巽当机以平震,动而摇散,故病发惊骇;反之,易止而难动,则是犹豫固执之象,由于洛书震当机以平艮,故肝实则怒,以泄其动郁。坤二有余而兑七不足,易卑而难悦,故心虚自卑,由于洛书兑当机以平坤,故自怨自艾;反之,易悦而难顺,故心实则喜,由于洛书乾当机以平兑,故雄于言语,而近于狂。巽四有余而离九不足,易散而难附,故肺虚落魄,由于洛书离以平巽,故寄望于侥幸;反之,易附而难散,则是执着热望之象,由于洛书坤当机以平离,遭遇明夷,希望暗灭,故肺实则悲。坎一有余而乾六不足,易劳而难健,故肾虚无精打采,由于洛书艮以平坎,故固步自封;反之,易战而难归,则是穷途之兵,由于洛书坎当机以平乾,战而遇险,故肾实则恐。

  从数配卦而言五行,是就其实质的根本而言性情的。若就现象而言,则有上面八卦与五行的对应关系。现象是根本的一个推荡。我们知道,世界上现象与根本的不一致是种常态。例如有些人穿着极贵的衣服显示其高贵,实质上是因为内心的卑贱而自然要求一种平衡。为何说坎卦为水为寒?一为水减,坎多而乾不足,沉凝之象显现,故为水减而润下之象。为何说离卦为火为热?九为金增,金增则木残,火、金相制,故为火炎上之象。为何说巽卦为木为风?四为金减,金减则木舒,故为木延伸之象。从这里我们知道为何有木德在散,以辛补之的道理。为何说乾卦为金?六为水增,水增则火弱,金就可去其附丽了,故为金从革之象。坤为土,因二为火减,火减而木泻,故为土安和之象。艮为湿,因八为木增,土要隆起,参木之功而化湿。兑为燥,因七为火增,金要缺口,参火之功而化燥。震为甲木为相火,因三为木减,木减则土失攀附,又动不止而致土崩,是木克犯之象,故为甲木,又木减为扰动之象,故为相火。从八卦的现象而言五行,有助于我们从现象剖析根本。

  知道了五行的虚实态势和配属的数、象,就可以知道各种分类的所以然了。在天为气,在地为形,五行在天为风暑湿燥寒,在地为木火土金水。天地之交,天气因坎寒而降,地气因离热而升,故在天之坎象多少,即表天气之盛衰。寒热为阴阳之兆。风能带来凉意,故为天气之阴增。热为天气之阳增。湿为坎寒停驻而成水,是气之和合不动。燥为水象消失,是地热有余,地气盛天气衰之象。寒为坎,是天气盛地气衰之象。天为虚,地为实,故各以虚实之状而分五行。五色,青赤黄白黑,是五方之地色,土地是藏精的,故五色应五方之精,归五行。五味,酸苦甘辛咸,酸收而实之为木,苦泄而虚之为火,甘缓而不动为土,辛散而溢虚为金,咸软而溶实为水。五嗅,臊焦香腥腐,臊有窜入之性,尿臊为水之所生,经火而减尽,故为木之嗅;物变火而焦,焦有飘升之性;香有柔和之性,常因火而生,故为土之嗅;腥有弥散之性,鱼腥在水则无,是水能减尽之,故为金之嗅;物变水而腐,腐有沉淀之性。五声,呼笑歌哭呻,因声之透达、明快、舒缓、凄楚、隐伏而合于五行。五液,泪汗涎涕唾,泪源于目,汗源于血,涎源于口,涕源于鼻,唾源于齿,根据五官和五脏所主而分。再进一步,肝主色,心主嗅,脾主味,肺主声,肾主液,又可根据现象的五中之五,而知脏象之互参。五气,筋脉肉皮骨,筋收束,脉容虚,肉柔顺,皮溢表,骨内凝,合于五行。筋膜,对应艮八震三;血脉,对应坤二兑七;肌肉,对应五十;皮毛,对应离九巽四;骨髓,对应乾六坎一。五官,目舌口鼻耳,目外鼓以凌虚,舌内纳以下食,口含裹以载味,鼻呼吸以荡气,耳虚陷以应声,合于五行。

  五行有生克关系,进一步引申成乘侮胜复。我们在对世界的观察中,可以看到:木干可以生火;火焚可以生土;土藏可以生金;金熔可以生水;水润可以生木;木可以破土,火可以销金,土可以堤水,金可以伐木,水可以灭火。为何五行有这种生克关系?还得从数理上分析。八为界上实点增加了,虚点二游离出来,成了火的生数。七为界上虚点渐进实点渐减,实点不见了是与虚点结合了,生出了五的界点。五为虚实结合,界点多了,就要溢于界,而有出入虚实之巽象,其数为四,成了金的生数。这个四是因为界点多而界象偏实,三、二之间不可见的一倾于三而生的。九为实象有余,溢界而外面虚点显实,对虚点而言是有一来客,这个一成了水的生数。六为虚面除实,实点三游离出来,成了木的生数。以上五行相生之理,拿人事来做类比,就好像一个人要去赚钱(木增),才有钱花(火减),钱花了才成穷光蛋(土无),人穷才想暴富(金乘),钱多了才会大手大脚(水除),钱花得狠了又得去赚钱。八为界上实点增,界消退,故木克土。七为界上实点减,九为实积有余欲溢出界,九逢七则暗泄其势,故火克金。五为和合界限,六为实消融入虚,六逢五则受限,故土克水。九为乘为暴增,废八渐增之势,故金克木。六为除为暴减,废七渐减之势,故水克火。以上五行相克之理,拿人事来做类比,就好像一个人去赚钱能够摆脱贫穷,花钱能够减少积蓄,贫穷能够孤注一掷,富有可以不用去赚钱,钱糟蹋多了会拮据。有人可能会问,为何不用减对付加、用除对付乘呢?加减乘除是自然的代谢,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这样去对付是逆而治之,只能招致变本加厉的结果。

  五行有生克之理,就有了相乘相侮的状态和太胜于母气则子气来报复的变化,在人五脏则有虚实之状和转归之势。某脏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叫做气淫;某脏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叫做气迫。于是邪僻之六淫内生。因此治五脏虚实既要考虑五脏的补泻神势,又要除去邪淫。五行有相生相克之理,《内经》说:“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不明其妙谛,就不能治五脏虚实之病。首先,为何不对五脏虚实用针灸直补直泻?

  五行是一个整体,是一种动态平衡,实则乘侮,虚则被乘侮,不单是一行自己的事情,任何介入都会引发连锁反应。因此必须顺应五行之理,无为而治。就如治理腐败,不是单靠起大狱就能治好的,有其本源。虚而直补,有可能虚不受补,也可能形成依赖而养懒汉,如补胰岛素之于糖尿病。实而直泻,有可能真邪已并,真去而邪益著。因此必须取法五行代谢之理,去故就新而成兴废。五脏精真在内,气质在外。精真自然以最优方式与虚实拮抗,不应该轻易去劳动精真而使虚实之邪乘袭。“代大匠斫,鲜有不伤其手者也。”病传以相乘流注,生机则五行更代,五行的更代本来就意味着大匠手段。五行代谢,一行王,则其继承者变去之。既言母子,就有生养和反哺关系。母气是生养者,子气是制克乘母者。唯泻其子,则其受到制克,而且将生助于子,母气减而子气如常。一行不王,则意味着没有受继承。故补其母,使母气王而有余力生助于子。这个补母泻子是对一脏出现了虚实之象而言的。如果虚实已经成病,造成乘侮之变,则需要更深切的调治。为何不说东方虚西方实?这种现象如果存在,将难以维系脆弱的平衡,一旦过临界点,会立刻造成病的传变,或者招致子气的报复而达成平衡,最终有眚于母。因此在没有传变和报复之前,仍只相当于一方的虚实和派生的乘侮现象。以东方西方而言,不以五脏为说,是依法度而言病在一脏精真之虚实,其余之脏不过是受乘侮影响的变化。若东方实西方虚,则是肺不能平肝,肝将不制,则补水泻火。泻火则减木,又使金不受克,容易理解。若补土则不可,土被木克,自顾不暇,无力救济于金,是尚望于金者。而且补土既劳动撑持的脾真,对脾不利,又不利于泻火。补水使火受制,则金得生机,这就是子能令母实;火既受泻又受制则木需源源生助,达到泻木的目的,这就是母能令子虚。然而补水是否也助于木?不是,因子已长大充实,不需母哺,这时增加母气,相当于劳之以琐事。水气增加,木已王则需减水令,故反劳之。五脏虚实之病造成乘侮要依照这个原则来行补泻。

  张仲景在此基础上引申了五脏虚实的用药原则。脏实则要注意先补其被克制者,例如肝实,则肝将乘脾,必须先补脾,补脾不仅防病传变,而且也是对肝气的防御和消耗。如果四季脾王之时,则不当补脾,因王者不受邪,补味反而劳之。如果是肝木有实,则通过泻木中之火来调治,兼泻心火之源。兼见肺不足,则还需补肾水。即所谓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如龙胆泻肝汤之方则。脏虚则须补以本味,助益子脏气味,并以被克制者之味来调之。例如肝虚,补以酸,助以焦苦,益用甘味之药以调之。为何补以本味?是脏虚则补以味。这种补只是气质上的,精真并未兴起,精真必须要禀神势才生。犹如贫穷不能自给,青黄不接,这时需直接赈济。赈济只是暂时缓解危机,却并不等于调动了精神的积极性,就如贫穷不是靠救济就能改变的,必须要把生产搞上去。因此肝虚要改变,必须去除心火的索取,去除肺金的制克,因此就需补心火的气味,资助心火并使之去胜肺金。心火还受到肾水的克制,受到脾土的索取,因此还得稍微增益脾土。因此仲景之法是千秋师范,不知大匠心法不能调治五脏。

《龙图中医讲堂》第六讲 脏象

发布: 2010-2-22 12:17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 查看: 84次

  脏,繁体字臟,与腑都是肉字旁,一个是藏,一个是府。藏是秘室、禁地,府是生活、办公场所。犹如中南海与国务院各行政部委的不同。一个属阴,一个属阳。

  脏腑命名的不同在于藏泻、满实的不同,根源于地气、天气之异。天气是虚的,充满的;地气是实的,有空虚之处的。虚天自然充满空间,实地必有空隙纳虚之处,故满而不实、实而不满。受天气者,则满而不能实;受地气者,则实而不能满。五脏地气所生,法地之德,藏而不泻,受藏天精;六腑天气所生,法天之德,泻而不藏,传化地气。泻者,过客传化输变之象也。天地气交,在地则木火土金水之藏,在天则寒暑燥湿风变化无定、周旋推移。天之昏浊,转瞬即作虚变,故在天者泻其地气而不藏也。天精在地则不同,是天施地受,坤载乾元者也,故藏而不泻。天气为乾,君主也,辟浊秽者;地气为坤,藏也,含纳精元孕生也。

  人之形骸肉体,都是天地二气的交流所成。或具受于天,而施于地;或具受于地,而承于天。五脏地气所生,载奉于天;六腑天气所生,主持于地。国务院、大臣是按治形地的,中南海、帝王是侍奉天意的。奉天承运,帝王之事。脏腑对于身体,犹如一国的根本政教,皮肉筋骨之类形骸是百姓众庶,是脏腑化运所之。五脏应地气之木火土金水,六腑应天气之风寒暑湿燥火。

  人先有五脏,后有六腑,犹如先有君主,后有政府。父播精与母,坤地载此乾元而生五脏。精元在其中生生不息,而使五脏化气生成六腑。天地气交,考其本始,在气交之位所谓地气者,是五方之精生聚而成;在气交之位所谓天气者,是地嘘吹而成,风寒暑湿燥火皆木火土金水所化之气。故脏腑合论仍为五行,别论则分地气、天气,分属阴阳。

十二脏腑统治形体,故以十二官职统治众庶来比拟之。五脏六腑皆有经脉为其政使。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气本于艮八、震三,而厥阴经巽风为其消息,艮为戒止、约束,震为出动,待巽宣使,故为将军之官。动止之间进退权衡,故曰谋虑出焉。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气本于兑七、坤二,而少阴经离明为其消息。兑为悦言,坤为众,言令于众,向明而治,故为君主之官。神者,妙万物而为言。幽而能彰,显性见言,故曰神明出焉。
脾者,谏议之官,智周出焉。脾气本于五、十,而太阴经艮止为其消息。十为虚空,五朝八风而转枢于空中,戒以终始,故为谏议之官。兼顾八方,冷静处之,故曰智周出焉。
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肺气本于离九、巽四,而太阴经艮止为其消息。离为明,巽为洁齐,明而齐之,合于规矩,故为相传之官。相是辅相,传是传授。进退有明,以行法度,故曰治节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肾气本于乾六、坎一,而少阴经离明为其消息。乾为健、斗争,坎为劳归,虽劳而奋,有所附丽,故曰作强之官。明于取舍张弛,故曰技巧出焉。
膻中即心包,是相火所居,火为震为动为行出。厥阴经本气为风为巽为入为进退。出入往来,故为臣使之官;本于心气所生而宣达之,心为喜悦,故言喜乐出焉。
胆是风气所化,风为巽为进退,少阳经本气为相火为震为守位之纪,进退而动不失德,故为中正之官;本于肝木所生而行震之决躁,肝为谋虑,故言决断出焉。
小肠是热气所化,热为离为附丽。太阳经本气为寒为坎为劳归为隐蛰。附而来归,故为受盛之官;本于心火所生而隐含其精华,心为神明,故言化物出焉。
胃是湿气所化,湿为艮为积为门禁。阳明经本气为燥为兑为口舌。积聚有禁而干燥之,故为仓廪之官;本于脾土所生而见于口舌,故言五味出焉。
大肠是燥气所化,燥为兑为悦言。阳明经本气为燥为兑。悦人以言说,故为传道之官;本于肺金所生而说情,肺为治节,故言变化出焉。
膀胱是寒气所化,寒为坎为水为蛰为地气凝。太阳经本气为寒为坎。因水泉聚土而蛰居,故为州都之官;本于肾水所生而暗伏,故言津液藏焉。若气化解冻则能出。
三焦是火气所化,火为震为雷为龙为动为行出。少阳经本气为相火为震。龙雷动则行雨,又与心包之悦泽相应,泽动而下,故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理解了五脏六腑的职能,就可以根据病态的失常而加问责。例如饮食失常,首先问责脾胃;小便失常首先问责肾膀胱;大便失常首先问责肺大肠。

  五脏出现了问题,从脏象可以推知。脏腑的失职只是脏象出现了危机的呈现。其来有渐,这种危机早就影响到方方面面。刚开始影响到精神气色,继而影响到形骸脉象,最后影响到脏腑职能。就像一个国家,首先是精神层面产生了骄奢淫逸,然后在民众中小人当道、君子受祸,最后是官场腐败,危机出现。


  五脏各有什么神志?五脏在精华化生魂神意魄志,在形骸化生筋脉肉皮骨。在天为气,在地为质,五神未有形也,故与在天之气风暑湿燥寒类应。魂类风气之进退者也,神类暑气之虚明朗照者也,意类湿气有水之私虑停驻者也,魄类燥气无水之无忧于险者也,志类寒气之坚凝不动者也。肝之志为怒,止而动决也;心之志为喜,得众而悦言也;脾之志为思,居中而心意合于八风也;肺之志为忧,摇摆不定而悬望也;肾之志为恐,争胜而遇险也。从神志的变化可以推知五脏的病邪与虚实。例如肝实则怒,肝虚善恐;心实则喜,心虚则悸;脾实则畏,脾虚善忧;肺实则悲、肺虚丧气;肾实则恐,肾虚则劳。

  色以候五行之精。青赤黄白黑五色,各应五方地色,故应五脏。形精之动,如根本之于枝叶,故在地五脏之根本有盛衰,精当上见于天,在地幽晦,在天光明,故五色见于面目。地上五运更迭盛衰,则五星见于天际而耀,即是类比。五色决于明堂,明堂为鼻部。首先看是何色浮现在明堂,即知五脏目前是谁当机。正常情况下五色当顺应春夏秋冬微微映现。这时观察五色的明润、晦暗而知五脏的吉凶。真脏之色不可见,见则死,真脏之色对应败露之象,例如青若枯草。色有旺色与败色。旺色,得生机者,故见脏真之光辉;败色,失生机者,故见脏真之幽暗。犹如当机之主,善者王则久安,恶者王则速败。因此从五色可知脏真之状。

  从形骸的变化上能知五脏虚实与病。筋脉肉皮骨五者,分别对应五行。筋多实,实而收;脉多虚,虚而容;肉为静谧中和之载;皮为气之盛溢于外;骨为气之凝结于内。此五者五脏之气所生也,如果有不足之象,则知五脏不足。爪色唇毛发五者,亦应五行。爪是实增之显象;色是虚明之透;唇是肉气之盛;毛是皮实之外溢;发是骨髓内凝之有余。此五者五脏之气所成而有余也,可以察知五脏精气之有余,故曰荣。五官对应五脏,如果五官有病,则当推究相应之脏气是否受病。五脏各有所主,如肝藏血、心主血、脾主四肢、肺主气、肾主液等,所主之物象有病,则当推究相应之脏气是否受病。

  从人所喜所厌之五味,可候知五脏之欲。酸苦甘辛咸五味,属于地气而性各合于五行。酸是收涩实质的,苦是降泄实质的,甘是柔缓和合的,辛是气盛溢向外的,咸是软坚而凝向内的,故各归五脏。假如人常欲食酸,是其肝气不足。

  从脉象可侦知五脏之变。首先,气口脉象何以独为五脏之主?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则鼻为之不利。心肺受纳天气,心肺有病,则天气之出入有变,鼻见不利。类同的道理,五脏禀受于胃之五味,五脏有病,则胃气与之共出入者有变,变见于气口。气口即寸口,能兆五脏之精与胃气之间的相互得失。得胃气为和,失胃气为真脏脉。得胃气为有中土5,不得胃气为无5,5之得失即盛衰之本。然而气口何以能见五脏胃气得失?五脏之气皆因胃气而能至于手太阴肺经寸口。五脏皆地气所生,在地为化,化生五味,故五味归于五脏。胃出五味,由足阳明胃经和合于五脏之地气,而阳明是地气之热上合于天。肺为太阴金,主地气之隆盛于天,故五脏地气当合胃气朝会于肺。五脏得胃气之盛阳,而能有余以至于肺经气口。真脏脉者,失胃气之和而真精败露。手臂分为三节,根、中、梢,应地、人、天。阳明胃气朝于肺,是在中位而归并于天气,故应寸口之位;阳盛故搏动,虚明故能显见于外,故寸口能候胃气与五脏之精并合多少之状。并合得多而呈现的,就是当值的脏气。于是从五脏之脉而知是谁当值。若当值者与春夏长夏秋冬时令相克则害,相生则利,相应则不病。

  五脏之脉,肝弦、心钩、脾溜(或代)、肺毛、肾石。肝之艮、震,止而动,故为弦脉触指弹动之象。心之坤、兑,含裹而悦,故为钩脉触指钩引之象。脾之五,虚实安和而似无物,故为溜脉之触指滑溜之象。肺之巽、离,舒而浮披,故为毛脉触指浮舒之象。肾之乾、坎,健而陷,故为石脉触指坚凝之象。因此从气口的五种特征脉象能知五脏之变。

  最后从《内经》对五脏之病与虚的论述,参照病的轻重时间,而加印证。

《龙图中医讲堂》第七讲 经络

发布: 2010-2-22 12:20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 查看: 91次

  经络讲座
  
  经是主流,络是支流,经络系统对于形骸就像水系布在地上而资生。若以一个国家来比拟一个人,则经络就是一个国家的维系。一个国家有财政、政法、国防、人事等系统,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就好比十二经脉。中央有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等贯彻领袖意志的系统,就好比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应后天八卦,后天八卦图是帝之循行、精神变运的法则,是神的无为而治。十二经脉流通的是气血,像江河中的水,如果满溢就要备设沟渠以图之,奇经八脉就是对十二经脉的调剂,并通过这种调剂来自然提纲挈领。例如,阳气养足,阳跷脉盛则眼开而起,人就要动作以消耗阳气了;其脉不盛,则眼不自开,人仍在卧而养阳。治病通常只就十二经脉而言,不言奇经八脉,因为奇经八脉代表了神明之默相,人事当求诸己。
  十二经脉像一张分支网一样维系着五脏的根本、六腑的主干和手足形骸的枝叶。两手两足应四季,各三节应十二月,这是形的相应;两手两足共二十四经,应一年流行的二十四节气,这是气的相应。人身之形气相当于天地之交汇,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气就是天地交合而成的,故有此对应。为何又说两足之经脉对应十二地支、十二月,而不说手的经脉呢?足在下而手在上,下者少而近地,上者太而近天,故足之经脉当地之支。手足经脉有什么差别?手经加载的天气要比足经多。例如手少阴心经就比足少阴肾经的热气多,手阳明大肠经就比足阳明胃经的燥气多。正因这种临治的正气多,故病邪通常先化于足经,盛则变于手经。如同一个国家的腐败,先从根上、基层开始,到时就只有上层还有几个正直清廉的了。
      六经的本质是什么?一句话:六经以三阴三阳为标象,以与六气等同的六子卦为本气。地之五里和天之八纪通过对六经标本的影响而播德政,在此损有余补不足。(请参看《六经之本气为六气、六子卦》)地之五里即五行,天之八纪即后天八卦。对于人而言,八纪之政与五行之德的相互影响、输应是怎样实现的,是因为六经主司着这个枢纽。例如,肾虚则水弱热兴,少阴应热而兴,坎为少阴之标象,于是神知于坎;反之,神临于坎,加忧、心病,少阴得神当令,布热而散寒,于是肾水化寒而减弱。六经就是政教的使令。
  天地之中,三阴三阳应春夏秋冬昼夜,推转五运阴阳。五脏之精气通过六经上奉于天,八纪之信息、指令通过六经下输于地。如果上行下达之使路出了问题,犹如政令否塞,则考之于六经。六经是政令之枢机。五脏代表地之五德,民众所葆持。政之乱,可败德,可害民;德之坏,民之变,可乱政。德政相扶济,则神形俱而长保,否则灾害生。其关系为:根本、德(地之五行)——联系(人之六经)——枝叶、政(天之八卦)。故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通过六经来达成。对于人而言,人法地,人应天,五运为主,阴阳为变。阴阳若偏,害于五德,德之众寡以持之,不能持则害于五脏。五行若偏,阴阳必有象应,政则有变。故病有在脏腑的,有在经络的。出了问题,首先要考虑问责政府、清除腐败,故曰守经隧焉。
  
  明白了六经的本质,就能用来分析六经的病变了。六经有阴阳多少的差别,有位置部署的差别,有风寒暑湿燥火气化的差别,合而参之,则知病邪所客。
  (请参看《阴阳离合篇》)阴阳在人分而言之为三阴三阳,合而言之则一阴一阳而已。这一阴一阳应于人身具体是如何离则为三阴三阳、合则为一阴一阳的呢?我们需要先知道三阴三阳在人身的部署。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为何要说圣人南面而立呢?这是圣人向明而治以分定阴阳之意。只有南面而立,三阴三阳才处于各在其位没有偏倚的状态。人有上下,分应天地;人有内外,分应阴阳;人有前后,分应明暗。前为广明,离所在也;后为太冲,阴血所寓,坎所在也。离为阳明之象,坎为少阴之象。故阳明在前,少阴在后。太阳与少阴配对,故太阳也在后,为少阴之上。厥阴在最里面,少阳在表而行体侧。这里分阴阳,先以出地与否作分,再以特征作分。腹为地,头为天,足三阴在腹,未出地也;足三阳在头,出地受天气也。太阳的特征是应天在上,故对少阴而言上下。阳明的特征是应明在前,故对太阴而言前后。厥阴的特征是在最里面,阳气极衰与外隔绝,故对少阳而言表里。中身而分,上为出地而明,下则为地,太阴所应。太阴之后为少阴,少阴之前为厥阴,可知少阴在内偏后,厥阴在内之里,太阴在内偏前。
  三阴三阳在人身的基本部署知道了,再参照三阴三阳的性情,也就可以知道其离合了。阳明阳气极盛阴气衰,处在前面而向明,因此其意与阴相绝而不往来,故名绝阳。厥阴阳气极衰,处在最里面而幽暗,因此其意与阳相绝而不往来。太阳阳极而当生阴,处在后面坎之阴域,因此其意与阴往来,故名阳,是欲与阴相会也。太阴阴极而当生阳,处在接近离之阳域,因此其意与阳往来,故名阴,是欲与阳相会也。少阳配于地气而又为阳性,处在前后之间,因此其意既可与阴往来,又可绝阴向阳,故名少阳,少者柔而志意不定。少阴配于天气而又为阴性,处在后,因此其意既可与阳往来,又可守其阴志,故名少阴,志意守而不执也。开合枢之义本于此。开者,门开而往来也;合者,闭门而不往来也;枢者,开闭之枢纽也。
  三阴三阳在人身有此图:
  
  太阳
  阳明
  少阳(太阴来)
  
  太阴(少阳来)
  少阴
  厥阴
  
  太阳在表上,阳明其次,少阴在里,厥阴里下,少阳、太阴交互于中。太阳、少阴相表里,阳明太阴相表里,少阳厥阴相表里,这三者可以说互为阴阳配对。外邪从表入,或由三阳而渐传三阴,或由表里相传。正常情况下,三对阴阳应该是平衡的,如果某个阴阳出现了不可调剂的虚实变化,则平衡被打破。一种是一方虚,尚未有病邪入客,阳虚生外寒,例如太阳之象不足,当见少阴;阴虚生内热,例如少阴之象不足,当见太阳。虚者以补为主,泻对方为辅。一种是一方实,则往往有病邪入客与正气相争并,例如阳明有余太阴不足,阳实而外热;例如太阴有余则阳明不足,阴实而内寒。实者以泻为主,补对方为辅。邪气侵入胁持正气,我们怎么能从寒热的表征而知病在何经呢?
  若阳明有余太阴不足,阳不与阴往来而阳又盛,阴来之于阳不足,故阳实而外热,同时有燥,邪在阳明。若太阴有余阳明不足,阴气盛而之阳,阳不能拒绝,故寒从中来,同时有湿,邪在太阴。若少阴有余太阳不足,阴壮开合利而阳来之于阴不足,故内寒大小便利,同时有热来化,邪在少阴。若太阳有余少阴不足,阳壮而阴之开合不利,故外热小便不利,同时有寒来化,在外泝然畏寒,邪在太阳。太阳少阴寒热之势未定,上言邪并之状,实际上有两种趋势。若其本气强邪气弱,则太阳在表寒化、少阴在里热化,就如同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可以责之于阴阳标象的不足。若厥阴有余少阳不足,阴不与阳往来而阳衰又兼开合不利,故阳遭拒时有不通而阴气厥逆,同时有风,邪在厥阴。若少阳有余厥阴不足,阳之开合利,阴不能拒绝,阳转枢而阴不能内守,在中阳有余作热入,阴解出又作寒出,故往来寒热于中,同时有火,邪在少阳。
  因此《伤寒论》在表里寒热、阴阳虚实的八纲统领下,再看其具体情状而六经分证。寒邪最成杀厉之气,正气反应最为鲜明,故有上段寒热之显变。若非寒邪,则还要看邪气与正气相薄的形势,这种寒热的表征不是一成不变的。阳明、太阳分应阳之盛壮,太阴、少阴分应阴之盛壮,少阳应阴之衰阳之弱,厥阴应阳之衰阴之弱。因此阳实要考虑阳明以及太阳,阴实要考虑太阴以及少阴,阳虚要考虑太阳以及少阳,阴虚要考虑少阴以及厥阴。同时从阴阳的位置部署,开合枢关系,关联的脏腑气化,就可判断病在何经。如果还能结合标本从化的道理,就更加准确。太阴、少阳从乎本气,湿、火常多于经;阳明、厥阴从乎中见之气,受太阴、少阳的影响很大;太阳、少阴从本从标,既可从寒热也可从阳阴之壮。
  确定病在何经最简易精要的是人迎寸口脉法。人迎候阳、气口候阴,从人迎气口的脉之大小比例直接就知道病在何经。人迎大一倍于气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病在手少阳;大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大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气口大一倍于人迎,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病在手厥阴;大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病在手少阴;大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病在手太阴。若大四倍以上则为关格。这个脉法的原理是什么?诸阳皆源于阳明胃气,阳明为地气之热与天气两阳合明,故见于胃经上合于头部之人迎。五脏诸阴皆朝会于太阴肺气,肺气为地气盛而上溢于天,故见于手部之气口。因此人迎候阳,气口候阴。人迎候阳,气口候阴,阴阳之气当互相流传而相平衡。若有邪气来客,则不顺阴阳流传之令,而杂载于阴阳之经气。若人迎大一倍于气口,则表示加临于阳之气多一倍于阴,则知阳载有与正气相匹敌之一份邪气,是一阳所能载受者,故病在少阳。正气越多,能匹敌的邪气越多。余皆类推。若至四倍,则邪气亢盛,太阳太阴不足载受,阴阳不能开而往来,故有关格。在足经气少应地而脉象兼静,在手经气太应天而脉象兼躁。
  人迎寸口脉法虽然失传,捡起来也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只需勤求一下就行了。大概是摸人颈部觉得非礼,才没有人肯做吧。除此之外,从寸口之脉的脉象中也可解读阴阳的变化,根据脉的至、去、动、静、迟、数的不同,分别对应太阳、少阴、少阳、厥阴、太阴、阳明之象。脉至是脉气应指来迎之象,近似于浮;脉去是脉气应指去遁之象,近似于沉。故亦常言为浮沉,浮在太阳,沉在少阴。从这几个常见的脉则知所病之阴阳。阴病必兼阳,一个阴脉常常还关联一个阳脉。另外,若有六气的变化,则脉见大、小、滑、涩、浮、沉,对应着热、火、风、湿、燥、寒。热使气血盈张,火使气血消耗,风使气血条达,湿使气血缓止,燥使气血浮表,寒使气血沉里。脉是阴阳之象和六气的结合,故从脉象能知有何阴阳之经发生了何种气化之变。善于解读的,能读明白阴阳之变、六淫之状;不善于解读的,则混淆杂乱。希望在色脉一讲中能够明其要。由于我以前未涉猎,估计要在讲学《内经》《伤寒杂病论》后才能确立纲领。
  最后对十二经脉的病状判断还要印证于《内经》、《伤寒论》之论述,才能确然无疑。

《龙图中医讲堂》第八讲 易龙图

发布: 2010-2-22 12:23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 查看: 92次

  龙图三变,一为先天八卦图,一为河图,一为洛书。这三个图是世界的公理,也是中医点睛的龙珠。
  
  如图:
  
  先天八卦图是未成天地先有此象,代表着道。先天八卦图在中医有什么意义?先天八卦说明了三阴三阳和六气。天地定位,乾坤居于上下,从一阳而至三阳左列,从一阴而至三阴右列。故天地为万物之上下,水火为阴阳之征兆,左右为阴阳之道路。从图中可见西北山高而天气不足,东南海倾而地气不满。在人则左耳目阳多而灵便,右手足阴多而灵便。太阳为乾,少阴为坎,太阴为艮、坤,阳明为兑、离,少阳为震兼离,厥阴为巽兼坎,这就是三阴三阳的卦象。在天地之间,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周流,应六子卦。风寒湿为阴,火热燥为阳,巽为风、坎为寒、艮为湿、震为相火、离为热、兑为燥。天地之间有春夏秋冬昼夜的三阴三阳之象,又有风寒暑湿燥火的气化,全见于先天八卦图。
  
  河图是五行之部署,代表着地德。三八木在东应春,二七火在南应夏,四九金在西应秋,一六水在北应冬,五十土在中央应四季。不足以生数,有余以成数,土恒以生数。
  
  洛书、后天八卦图是九野八纪之分布,是既成天地之后的法则,代表着天政。“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悦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天帝在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个节候的移宫,推动着八卦纲纪的兴替。在人则是神的巡转。“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如果神不能顺转,就失去了主治于形的机枢,形就要出现变故、衰败。神执著于某一卦象而不移,或者神不能转物而为物转致使其行退屈,那就要引发五脏之德的盛衰变乱。每一个卦象都对应着一个数,成数使之有余,生数使之不足。王者之法尽在于斯。
  
  言乎道,则先天八卦图所示之阴阳,是生成天地的法则。言乎地,则河图所示之五行。言乎天,则洛书所示之八卦。人法地,人气应五行之主。地法天,五行之数应八卦之纪。天法道,八卦之纪应阴阳之理。道法自然,先天八卦图是太极图在三才的推演。太极图一分为二,二者相对立相依存,自然而然。在人而言,人的身形气血都响应于五脏;五脏精华的盛衰又响应于神运;神运又响应于阴阳之周旋。故违阴阳之道则神运有变,而致失德,于是病乱衍生。如一个人熬夜,神作强而不隐蛰,则留驻于乾卦,乾六当机则兑七受制、巽四弱,如此则震三得势,肝变弱而火兴。拿一个国家来说,如果人君不合于道,就会有所偏执,于是政偏而致教坏,国家就会生病。一个朝代、一个人,如果气数到了,精神就会不周,根本就会衰败,变乱就不可挽救。这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道理是世间的铁律。一个人生病与向愈是精神的消长,人的精神是自己最大的医师,我们只是辅相。一个人只有天真契道,心能转物而不心为物役,才能长生久视。
  
      雷公问黄帝,希望理别阴阳。黄帝说这不是你当问的,若知此,则“世主之学尽矣”,不然恐怕会以讹传讹,惑乱师教的传承。潜心阴阳是最精微的事情,搞不好就会“肾且绝,惋惋日暮,从容不出,人事不殷”,一副暮气沉沉的老夫子样,蔽却本来之明。所以,微细分别阴阳的奥妙是极难的,黄帝只教以大略,比类从容而已。
      谈起阴阳,谁都有恍惚之感。内经实质上是偏重于从形体角度而立论的,五行之道为主。若要从神用角度而立论,则备于易经。易以道阴阳。易学在黄帝之后经历了很多圣贤的努力,阐幽发微,已经变为人们能借用的利器。地道方也,有五行之定则,人法地,故立医道偏重于地。天道圆也,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故难倚恃。然而不明阴阳,终难会通。故孙真人言:“不知易,不足为太医”。
      三阴三阳与十二地支相应,在人则十二经。三阴三阳以阴阳多少而分别。内经有太阳、太阴,又有至阳、至阴,皆为三阳、三阴而殊名。可见太阳、太阴中应该蕴含至阳、至阴,又有阴阳之糅杂,故异名。三阴三阳实际上就是先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分阴阳而布体,为太极图之具体表现。其所表现者,即阴阳多少之分别。一阳震兼离,二阳兑、离,三阳乾,一阴巽兼坎,二阴坎,三阴艮、坤。知道了阴阳与先天八卦的对应,知道了其加载的六气,也就知道了三阴三阳如何因应洛书之后天八卦。
  
  为何洛书各象对应河图各数?因为各象正是各数性情的体现。一为有而无象,故为坎卦陷隐之象;二为虚,故为坤卦含载之象;三为实,故为震卦能动之象;四为实余,故为巽卦散溢之象;六为界上无象,故为乾卦天象;七为界上有虚,故为兑卦泽象;八为界上有实,故为艮卦山象;九为界上实余,故为离卦明象。
  洛书之数的分布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水木为少阴少阳,故水数在北、木数在东,助其柔弱而不变其位;火金为太阳太阴,故火数在西、金数在南,制其刚强而交相制衡。当北水旺,而以不足之一减之;当东木旺,而以不足之三减之;当南火旺,而以有余之金敌之;当西金旺,而以有余之火制之。洛书制亢扶弱,使五行期于中和。
  河图的数和洛书之象是什么关系?首先,五行之数与八卦之象是一种在地之形与在天之象息息相应的关系。有一定的五行虚实,则必然出现相应的现象,表现在精神状态、性格、变动上。其次,八卦之象与五行之数还是一种政与德的影响关系,地法天,德当应政而有兴衰。因此一定的情志、气象还会导致五脏的虚实趋势。知道了这二者的关系,就能推演五脏的各种现象。如肾有乾、坎,战而遇险,故志为恐;肝有艮、震,止而动决,故志为怒;心有坤、兑,得众而悦言,故志为喜;肺有巽、离,进退不安而寄望,故志为忧。因有八纪,故肾实则恐,健而险变;肝实则怒,止而动变;心实则喜,兑遇乾,言而履;肺实则悲,离遇坤,明夷。肾虚则坎多而乾不足故无精打采,肝虚则震多而艮不足故善惊恐,心虚则坤多而兑不足故沉默自卑,肺虚则巽多而离不足故丧气落魄。五行虚实而致八卦现象逆时停驻,就是心为物役;八卦变动不居而调治五行,就是神机转化。心当转物而不当为物所役,故心神为人身第一调治。
  八卦和五行之间如同主观与客观的相互影响,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对客观有反作用。五行有盛衰,而有十天干之精,数为一至十,河图说之。神运有九宫八卦,洛书说之。人之神应中宫之五,因八纪、八风而成心意。十天干各以不同之数当机,则五脏有虚实之应,其脏气是否得神五之赞,即定虚实。生数和成数是一个五的得失,得神则昌,失神则衰。故不足以生数,有余以成数,土恒用生数。
  河图洛书是终极的学问,在五行和阴阳之间架设了对应。一定之纪、一定的阴阳之象,将对应着一定的五行生数与成数。例如震怒伤肝、坤以减火等。洛书所立,是终极之因果,是对五德施治之宗旨。
  
  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有何关系?先天八卦未成天地之前先有此象,是道所生;后天八卦则是天地既成之政,天帝为之纲纪。帝之巡纪使阴阳的法则继续在天地之间周旋不息。先天八卦如同父母赋予形象,后天八卦如同成人之后听命于自心。故先天八卦言其体,后天八卦言其用。河图如五方佛与天地俱生,生成躯体之精神,不仅因自然四象演变而有代谢,并且响应加持于天之八纪。故在世间圣教与王法并立而化万类。
  先天八卦言其阴阳部署,后天八卦言其变化运用。怎么知道三才化合的后天八卦,是秉承阴阳周旋的法则呢?在天地之间,阳浮而为天,阴沉而为地,处三才中为阳升阴降之主者,日月也。故后天离坎居于上下、南北应先天乾坤之位,阳气浮张而包乎地,地气沉凝而藏于天。坎为幽泉,离为光明,故天地间上明下晦。四象中重阳纯虚为天气、重阴纯实为地气,震为重阴之下阳物也,故为龙,是地之阳用事于重阴,故主地气之升,应先天离位。兑为天之阴用事于重阳,故为天气之降,应先天坎位。此四卦应先天图之四正位。四隅在先天则山泽通气、雷风相薄。先天泽山为形属地损益,故后天应以巽乾,为地之阴阳从奉于重阳天气,地之阴,实也,地之阳,实中之虚、热,地之阴升上则地气损,地之阳升上则地气益;先天雷风为气属天出入,故后天应以艮坤,为天之阳阴系累于重阴地气,天之阳,虚也,天之阴,虚中之实、寒,天之阳降下则天气出,天之阴降下则天气入。由此可知,后天八卦之政取法于先天阴阳之道,是阴阳法则在既成天地之后的延续和运用。
  虽然后天八卦取法先天之道,由于道生成天地阴阳而不为主,故后天八卦为政令,先天八卦三阴三阳之气为政令之使节。如同君主因民心而产生,反过来又为民做主持。后天八卦和三阴三阳配属的先天八卦通过卦象相呼应。正因为有先天八卦配属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又加载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有标有本,才能充当天之八政和地之五德的中枢。木一弱,风就停了相火就兴了,少阳王,故震当机;金一弱,木就强了,风兴,厥阴王,故巽当机;水一强,寒气兴,太阳王,故乾当机;水一弱,寒气灭热气兴,少阴王,故坎当机;火一弱,地就湿了,太阴王,故坤当机;木一强,湿气就上升了,太阴王,故艮当机;金一强,燥气就浮现,阳明王,故离当机;火一强,泽就干燥,阳明王,故兑当机。这是从德之变而有政应。反推过来,从当令之政也可推出德之变。例如,病人但欲寐是坎卦之象,坎卦在先天八卦配为少阴,表示热气当机而为肾水不足。三阴三阳以其先天标象应后天之八卦,以其本气应地之五行。后天八卦对五行的神治要依赖于三阴三阳的使令。
  
  洛书每一条线的和都是十五,这代表一个现象的生灭按时间律分为三段,下一个卦将会产生而转化现在的卦象。相对位置的和都是十,这代表两者是相互枯荣的关系。前者例如:湿则火生,雷则风生,大热则生神闭,自卑则生狂躁。后者例如:寒来则暑往,暑往则寒来,湿则困脾,健脾化湿,振作毁于欲望,欲望息于振作,刚健毁于躁进,发展毁于战争。故军队经商则不武、有龙兴则不干燥。洛书说明了世界的转化规律,是王者之道,知此则为大智之人。如大禹治水,决渎为主,土功其次,就是写照。以震之决渎而治艮湿,以坤之培土而制湿。再如去年地震,可以从旱震关系而知之,兑卦在形为泽,在气分为干旱,若旱久将作震卦。四川营造大泽,故出现罕见之旱,长江水枯,后来又出现罕见雷暴天气,这就是震的预警。
  
  病或体有损而妨于用,或用有弊而害于体,辗转相因。治病不是治症,是解症结。国家有什么样的病态,不是为之去应付,要思病态之本,不然可能焦头烂额越治越坏。社会往往根源于德化的弊病不是治标所能解决的。人或失德或失于纲纪则邪淫能客。有从经络而犯脏腑,六淫是也;有从脏腑而波及经络,七情是也。诊病就是要知病在人体存在的机理和其派生扰乱的情状。任何现象都是因缘而存在的。有其现象就有对应的因缘,所以治病要去变动根本的病机,解散其因缘,否则不足以治。
  症状包括精神方面的和形气方面的。人之病,精神先见其兆,而后形气变。精神八纪之变,究本于五脏所藏精神志意魂魄之动静,这个变化会体现在精神情志和明堂五色上。形气之变,见于六经标本的得失偏颇。或者由于阴阳不调,或者是因为六淫之邪客而干政,或者是五脏根本有变。辨脉能识阴阳,能知政令得失之所在,又能候五脏之变。色脉是大明之法,合参之确实可以万举万当,可是人们却以明为晦。
  五脏与阴阳是根本与枝叶,互相推荡变动。诊病治病以五脏为主,是病之本;以阴阳为变,是病之标。本标各有所先。诊病要察阴阳,又要察五行,二者汇通于一则诊符。人法地,脏象为根本,脏象大变,虚实之生,则阴阳必有见,根本与枝叶。阴阳有变,枝叶之变,脏腑将从之,德若能持之,未必为虚实之改易。阴阳过变,则不得不改。病之浅,先见于阴阳,见于经脉,深则入脏,故有修德禳灾。
  因此治病有三种法则:一是人之道,治其阴阳之经气,除去邪淫扶助经脉标本,使政通和。二是地之道,以五脏生克乘侮为制衡,导其德归于中和,例如肝虚以酸补之,助以焦苦,益用甘味之药以调之。三是天之道,以洛书为本,德政相参,变通于神机以去故就新。法天则地,不离于人,是治之极致。一切治病,皆在此范围中,只是各有所先而已。合而参之,则为辅周。例如肝虚有脾湿来侮而化虚火之症,肝虚则震当机,又当治于艮湿,故肝之相火应之而兴。不能靠泻少阳经虚火而治之,因为那会连肝木之生数震三一并泻除,肝愈虚,而应调以厥阴。肝虚当补以酸、助以焦苦、益以甘味之药以调之。又脾湿之邪淫可以风胜之,又当通过健脾燥湿渗湿而去之。震当机则当巽以代之,兑以安之,艮以匹之。故以柴胡为君,柴胡巽也,既调和少阳厥阴、去火疏震,又风以祛湿,并达木郁。臣以炒芍药之酸、焦苦、性寒,则补肝虚又匹火,当艮之德。佐以当归之甘、辛、温而补血行血,当归有恩夫之意,意为妻盼动出之夫归家,最能安震。这是由于当归补厥阴血而统之,又补心血而有兑妾恩泽之意。辛温兼能活血,故又祛血中湿邪。再以白术、茯苓去湿邪,甘草健脾缓急以调肝。这样既得神势,又和五脏,调阴阳去邪淫,自然病去,不愧为千古名方。
  
  先天八卦图即太极图之具体。太极图、河图洛书出,医之宗旨悉可见矣。

《龙图中医讲堂》第九讲 宗旨

发布: 2010-2-22 12:26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 查看: 75次

  对病情的诊察首当其冲。人不能悬其病,有病就会表现出迹象来,从这些病标的迹象中看到病机、病本、病因,是需要大明的。这种大明不仅是知几、见微知著,而且是有纲领的。这个纲领是什么呢?我们现在学医,有望诊、脉诊、舌苔、脏腑辩证、经脉辩证、营卫气血辩证、三焦辩证、八纲辩证等等,各执一端,杂然混淆,昏昏然。尤其是后世所说,僭越纲常,例如说几个脏病,分立肾阴肾阳等名。到了现在,各种懵人的脉学、针灸用药术派、针刀、刮痧、手诊之类都出来了,欺世盗名,医道为之裂坏。“大制不割”,这些小术小言即使有些文章,也是不足道的。我们需要知道中医诊治的纲领,以为明法。在黄帝时期一定有大明贯通的法则,至今暗而不彰,这得冀望未来的大医了。  

  对人体而言,有下图:  

  五脏(根)         六腑(干)       十二经脉(枝)       形骸(叶)  

  脏腑在内,经脉形骸在外,脏为阴为根本,腑为阳为天干,经脉为阴为地支,形骸为阳为叶,就像一棵树一样。在这里面流淌着营卫气血,营注五脏,卫注形骸,气注六腑,血注经脉。病在根本,则干支叶皆受影响;病在干,枝叶受影响;病在枝,叶受影响。邪从叶而入枝,从枝而入干,甚则入根。因此,病有在五脏的,有在六腑的,有在经脉的,有在形骸的。所谓病在,即为邪气所客之处。

  五脏有病而实或五脏虚,则会因为五脏的生克关系而有乘侮胜复之变,有病传之势。论五脏只言一脏之病或虚,或者言一脏之病兼相克之脏虚,也就是实虚并见。五脏有病,除了有五行的病传之势,还会出于阴阳配合的六腑,例如肺受邪则大肠当燥。五脏虚,会影响阴阳配合的六腑,造成脏腑阴阳失调,例如脾土至阴虚则见胃燥。五脏变,则三阴三阳经脉之象必变,以五行河图为德,先天八卦图阴阳为道,是失德必违道也。三阴三阳经脉之象变,五脏不一定变,是德以持之。若阴阳之象过变失治,则德不得不改,是害道必败德也。五行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联,《内经》有说,如“二阴二阳,病在肺”、“二阳之病发心脾”等,后世医家无有说明者。若能通明于此,则医理贯通。目前只有脏腑辩证、经脉辩证,以五行河图、阴阳先天八卦图而分应之。我认为沟通五行阴阳的是洛书后天八卦图,应天八纪,在人为神运,取法阴阳之道、和调五行之德,如果纲纪失治就会失德背道。阴阳和五行的交关变化正是通过洛书实现的。阴阳之气、五行之精,同归于八纪之神御。

  我们先看看阴阳辩证的纲领,如何知道病在何经以及施治法则。病邪并于何经,意味着经气之盛,就会显示出相应的阴阳之象。如先天八卦图,一阳为震兼离,代表阳少而阴衰;二阳为兑、离,代表阳盛;三阳为乾,代表阳壮;一阴为巽兼坎,代表阴微而阳衰;二阴为坎,代表阴壮;三阴为艮、坤,代表阴盛。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实生内寒,阳实生外热,这是最基本的阴阳情势判断。阴阳、虚实、表里、寒热之间有相互关系,张仲景因之演绎出八纲辩证。后人独立出阴证、阳证、虚证、实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八个证候,已经与阴虚内热之类意义不一样了,也不见得是张仲景之意。张景岳并以阴、阳为纲,表里、寒热、虚实为六变,以此指导论治,但是感觉并没有一目了然的法度。后人的总结就更乱了,例如阳明病说为里实热,这个里从何而来?因此有必要对八证加以重新定义,并且阐明纲领。

  如下图:

  

                      乾(表)  

               兑(实)                 巽(阴) 

  离(热)                                     坎(寒) 

           震(阳)                 艮(虚)  

                       坤(里)  

  为何兑艮当实证虚证?因为兑为阳盛斥阴之卦象,阴气不足以柔濡于阳,为燥;艮为阴盛阻阳之卦象,阳气不足以运化于阴,为湿。天包乎地,表里之象。为何巽震当阴证阳证?这里的阴证指阴象显现,阳气败亡,阳证指阳象显现,阴气衰败。巽卦为阴不宁处之象,阳失守阴而阴逆,故为阴证;震卦为阳潜于内之象,阴不主阳而阳屯,故为阳证。从上图可以看到,表证病在太阳,实热证病在阳明,里虚证病在太阴、真寒证病在少阴。病在少阳,少阳兼见离热而主有阳证,阳当潜于里而或行出,故表里寒热往来;病在厥阴,厥阴兼见坎寒而主有阴证,阴当逆于阳而或散入,故四肢厥热胜复。唯有伤寒少阴病,若从少阴本气作热化,则当详之,必无实证,故非阳明病。以上与三阴三阳之阴阳完全吻合,可以作为六经辨证的指南。热则寒之、寒则热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阴证回阳救逆、阳证和解之。   

  先天八卦图所示天地气化,至阳天气乾居上,至阴地气坤居下,火热燥居左,风寒湿居右。洛书、后天八卦图是取法之的,以五行之数应主于先天气化,肝主火热,肺主燥、天气,心主风寒,肾主湿、地气,脾居中转枢。把后天八卦图取法先天之义分演,则有下图:  

  雌     上     表

  阳            阴  

  里     下     雄  

  离九坎一应先天乾坤而主上下,天运当以日光明,阳因而上以卫外也,水、月以演化于地。乾六巽四应先天艮兑而主雄雌,艮山者男,兑泽者女,雄之道乾健、作强,雌之道随顺、相传。兑七震三应先天坎离而主阴阳,悦言以主阴,动以主阳。坤二艮八应先天巽震而主表里,坤以闭阴之入散,艮以止阳之动出。以上八纪主于阴阳表里上下雌雄,井井有法,是五中所主,五脏之道也。

  如果五脏出现了精气夺而生机匮乏以及有邪相并而病实的极端情况,则五脏的生数、成数之精就会不足于主持,那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状,导致其主持之气的失治。另外,德全则不危,德偏则有兴废,由于五脏虚实会导致神的执著,相应的现象、气化当机而昌,因此也会产生新贵之气。这就如同任命某人去主治某个行业,如果所任非贤而失德,则不仅行业会失治留淫,而且还会因其人造成新邪。得贤则治、失贤则乱,一定之理。故有:

  肝病则病里,有湿气滋生并且火有留淫;肝虚则病阳,有火气滋生并且热有留淫;肺虚则病雌,有风气滋生并且燥有留淫;肺病则病上,有热气滋生并且天气有留淫;心虚则病表,有阴闭并且风有留淫;心病则病阴,有燥气滋生并且寒有留淫;肾病则病雄,有阳亢并且湿有留淫;肾虚则病下,有寒气滋生并且地气有留淫。

  根据这个原理就能知道五脏虚实的病状。病雄者,失艮之纲而阳亢,故或巅疾而骂詈妄行;湿有留淫,下半身水肿。病雌者,失兑之纲而出入气,故不足于言语而呼吸困难。肺病热兴,故二阴二阳病在肺,离热当机也。二阳之病发心脾,兑燥当机也。从中还可以看到为何要以千金茯神汤治风眩心虚、解闭通阳,为何金匮肾气丸治肾虚,有附子去寒,有泽泻接引地浊之气,有山药摄脾土地气。

  洛书、后天八卦图既是五中所主的八纪,也是四时八正之气应天当机的次第。治政之道若取法于此,则为法天而转神治。  

  诊病要以八纲作为大略,以色脉作为精微,以信息的推演作为过程,以类比、形象思维作为工具,大方从容,而得出结论。剖出所有症状、现象乃至病史的因缘,贯通于一,有秋毫在目之感,如此则诊符。诊病是从“一间微明”的状态出发,反复推敲切磋,直到产生洞见感,然后勤求印证贯通,如庖丁解牛,豁然开朗,踌躇满志。因此不是心审谛的人,必不能进于此。每个病都不是那么容易看通的,只有经过对每一个病锲而不舍刻苦的琢磨,以求完全落到心中实处,这样分析了十几个病之后,才会上路。表面上是你在理解疾病,实际上这个过程就在无声地造就你。疾病本身的教训无足轻重,那个在应对疾病中自然成就的才是真正的手眼。就像学习佛法,一切法皆非法,那在一切法中自然成就的才是法。绝大多数中医师是不肯这样用心揣摩的,因此一辈子停留在似是而非状态。我们见过很多下象棋的,一辈子都那个水平,因为随手惯了。如果努力学习大师的手眼,很短时间里你就可能超凡入圣。正因为此,就是一个娃儿学棋,也可能很快胜过整天厮混在棋摊的。  

  诊病得到结论后,就是如何治病了。头几天在社区和人下象棋,我随意说只用20步就能将死对方,那几个人急了,冷嘲热讽都来了,还说就是胡荣华、柳大华来了都白扯。我早就知道如果能20步将死一个人,一般可以让一车一马,我还没说这个呢。被他们一顿数落,我就和那人下,五个高参帮他。结果是12步就将死他了。我的棋力很差,来个业余高手对我就可以像砍瓜切菜一样。这件事说明了人难得有自知之明,高手和低手的手眼差别无法以道里计。这种差别关键在哪里呢?高手关心的是神势,辅以算度谋划,低手关心的是棋子,下随手棋。“粗守形,上守神”,世界上人才的优劣都是这个道理。蒋介石和毛主席的角逐就是一个证明。“莫不贪强,鲜能守微”,守微的人能够知几,所谋都是围绕神势而展开。“得神势者昌,失神势者亡”,不识神势,就无法担兴亡之任,既不能医国医人,反足以杀身。前几天和几个朋友讨论一个新公司的问题,分明地感觉到自己几乎和一个朋友的见解处处相左,我须臾也不敢失神势,考虑的是从微渐而光大,他所想的则几乎全是自取败亡。信乎,神势得失是兴亡之机,苟非其人,则不知以神势为本。

  医生是辅助人神、降服病魔的,握生死之机,针灸、中药就是法宝。既是法宝,安可轻施?因此不知道宝而珍之的人,是其不知以心驭物,不知以心驭物则不知任转神势,如此则必为庸医。《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千金方》,都是珍重之意。针灸是利器,中药是护生之宝,秉如此心则能用之。如今人心浮躁,与道德相失,所思所想自然处处与神势相悖,因此杀人者多,活人者少。“勿药得中医”,有病了不着急吃药反而得到了一个中等的医治。这是因为病人会有敬畏、有休养、有五味喜好、精神调理等,病有可能自然减退;而且病势如果发展,各种迹象充分显示出来,医师就容易判断了,有可能一举而治;否则吃错药导致病情复杂化或者一利一弊而有转归,那就是无穷的后患了。不轻施治,而是深思熟虑,直到心中有了定见,仿佛有种神犀,因之感到敏捷而愉悦,再一发必中。不轻施治而怀敬畏是戒,定见有毅是定,神犀颖悟是慧,找不到那种感觉就不出手。张景岳治病就是那样,熟筹一阵半晌无语,到了神机迅发,开出寥寥几味药、药量不轻,一举而治。

  要识神势而得之,除了当如上驾驭、安隐自心之外,还应做三种经略。第一种经略是兵法,如将尚奇任势,取法先天八卦图,长在除阴阳经脉之邪淫;第二种经略是道德,如相尚正和服,取法河图,长在安五中;第三种经略是神治,如王转神兴废,取法洛书之八纪及其代谢之理,长在去故就新。兵法所思在形势权变法,借重人谋,最能知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紧紧抓住关键,懂得予夺之理,所用之方常行霸道。例如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甚则从之,虚则夺之;治病必求其本,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等。机势是兵家的核心。道德经所思在阴平阳秘,顺而治之,深根固柢、中庸和合保其生机,所用之方常行王道。例如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五脏虚实补泻推转之道;治未病、肝病先实脾;善补阴者,必借于阳,善补阳者,必借于阴;脾胃论,等。这些无不是大匠手眼,平淡中意味深长。资生是道德家的核心。易经所思在以简驭繁,以易御险,远取诸治国治人、天地之理,近取诸天时、禀赋、人之欲求,以解神之羁縻而昌之转物,所用之方简易而明。例如病人欲酸即当合其欲而与酸,肝病四季脾王则不实之,看人八字以知其禀赋、天机,木郁达之等。驭神是易家的核心。洛书、后天八卦图是神治政的枢要,既知如何主持运转于阴阳,又知代谢兴废之理。这三种经略都做到位,并加以取裁并合,思考既能辅周又突出要点,一条完整的治法就涌现在心里了。然后加以模拟,衡量治法与病势的情状,觉得足够降服之了,就因之形成决心。然后再去选贤任能,找能够担当这种决心的药物,并思考药物的配伍之道。不能够在治法没有深思成熟、决心没到就去搜罗药物,那不是胸有成竹的做法,将会既被药物所吸引而又内怀狐疑,造成心智迷惑而误入岐途。

   “我思仁,斯仁至矣”,心在神势而从容经略,则得之。常行之,智珠自生,而成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之大家。

《龙图中医讲堂》第十二讲:药方

发布: 2010-2-22 12:29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 查看: 104次

  确定了治病法则之后,就是组织药方了。这和写诗差不多,心中有意,有神韵,要传神地表达出来。名方(多是经方)就等于最经典的诗作。写诗要先读诗,打油诗、蹩脚的诗不值得读,只有名方才值得吟诵玩味。好诗读多了,下笔有神,名方读多了,开出的方子就得神势。最著名的名方有桂枝汤、金匮肾气丸、逍遥散、龙胆泻肝汤、白虎汤、承气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温胆汤、百合固金汤等。只要读懂十个名方,就初具大家风范了。
  前人呕心沥血,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药方,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只要具有眼睛,善于检索,就已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千金方》、《和剂局方》、《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都有很多经过了甄别的收录。不要说动用这些财富,就是对很多名方、经方领会了,能够套用,或者取裁加减,一般已能游刃有余。除非我们没有眼睛、没有神意,那才会“无方可用”。只要心中有意,眼中有明,几千年来的大医、良医就都站在我们身后了。
  例如群方之首桂枝汤,药用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水煎服。服法讲究,首先是药煎成取汁,“适寒温”服,“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同时“稳覆令一时许”,避风助汗,待其“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肺胃之气已合,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益佳”;至于服后汗出病瘥,停后服,不效,再服,“乃服至二、三剂”,以及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尤其是“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服解表剂应该注意的。这个方子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神效。从汗出恶风知道卫气阳虚,也就是表虚,在后天八卦是离卦不足,致使先天乾卦太阳之气受邪。离卦之虚意味着肺气不足。头痛发热代表邪中于上,邪之中人也高,风寒也,风寒在上郁阻太阳之气故头痛发热。鼻鸣表示肺气不利。干呕表示胃气逆。脉浮缓,浮表示邪客于太阳,缓表示阳弱致血气有湿之象。故用桂枝辛热疏散太阳经风寒之邪,解肌发表,助于卫阳,又能宣肺胜湿,为君药。肺气不利,肝胆当挟火起,甚至冲犯脾胃而致干呕,故用芍药为臣既摄营阴之不守,又安肝胆之逆动,又用生姜为佐平胃降逆兼化湿。再用大枣、炙甘草补脾益气,以助于肺,此虚则补其母也。用粥气胃阳助之,则邪去正复而愈。若大汗,是损阳气也,必不愈。大枣、甘草有坤土之德,得桂枝达之于阳,自然内闭于风矣。在桂枝汤上的加减出入又能有很多妙用。会得这一个方,立刻胜过抄方百首。
  药方由药物组成,对药物的相知是最基本的功夫,这与知人善任一个道理。药有气有味,这是药的体性;得天地之精神而有其用,这是药的精性。犹如一个人,有他的性情禀赋,也有他的技能专长。这二者又是不可分割的,体性为本,精性为用,故言药物必言其气味、归经、用处。对于精性致用,八卦言之是有长处的,故常有本草著作用卦象说药。历代本草著作很多,争讼也多,明智的做法是通过本草全收录的搜索、查询,对药物的体性、精性加以领会,然后言简意赅地归纳出它的神用,写意似地言之。就像《三国演义》中评判一个人,一句话就入骨三分。
  例如黄芪、柴胡、麻黄、鸡子黄、石膏、附子为六合之正精,就是最入神的写照。“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雀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春气散寒解冻,夏气阴向外荣,秋气收热降火,冬气阳向内守,昼则升阳,夜则助阴,正合六味药物的性情。因此,厥阴风则黄芪主之,少阳火则柴胡主之,太阳寒则麻黄主之,阳明燥则石膏主之,少阴热则鸡子黄主之,太阴湿则附子主之。这是为何?一年春夏秋冬,十二个月,依次是太阳、厥阴、阳明、少阴、少阳、太阴当机。依照洛书分布可知,水精治于冬,木精治于春,金精治于夏,火精治于秋。一二月春,故麻黄应太阳之治;五六月夏,故石膏应阳明之治;七八月秋,故鸡子黄应少阴之治;十一十二月冬,故附子应太阴之治;三四月春夏之交,阳气当升明,故黄芪应厥阴之治;九十月秋冬之交,阴气当扶正,故柴胡应少阳之治。
  我们组织药方,就像组织一个团队,必须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因此一定要讲究君臣佐使,严明法度,再三推敲,使自己都能分明感知到药方中具有某种神势,进而具有成竹在胸的感觉。不如此,不能必胜。
  例如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少白头,四肢冷痹,上肢肘关节已变形,下肢膝关节常痛,吹空调就很痛。应该怎么来治这个病呢?先从阴阳角度来看,躯干为本,四肢为标,四肢是诸阳之本。阳弱而四肢当见寒厥之状。他这是寒痹,寒气多,故知其少阴标象有余。风行四末,诸筋皆属于节,四肢关节之有风寒,故知厥阴盛而见阳衰。病在少阴厥阴,故有寒风也。在上为阳,在下为阴,风留上肢关节故桡曲变形,下肢阴气多故痛剧。因此当补少阴之本热而又搜厥阴风。再从五行角度来看,发白,是失肾水之荣、肝血之滋,肾气不足并影响肝血是肯定的。脾主四肢,四肢有痹,知为脾湿浸淫。一脏不足气迫,则相克者来乘而所生受病,故肾虚当见脾之湿淫和肝气受病。如此当补肾理脾,同时调治于肝。又从八卦角度来看,肾虚则坎象重,故生寒;乾象不足,以及肝受病,故有湿淫。其天性洁齐、进退,故有巽风气质。其精神常在隐伏、加忧而不言,知为肾虚坎象。又时变躁怒,知为震卦当机,因肝受病之故。据以上分析来选药组方。病在下肢关节,足少阴肾经所主、足厥阴肝经所之,故以独活搜少阴伏风为君,桑寄生去厥阴之风湿为臣。独活为君,以杜仲之强腰膝下元之乾品主湿为佐,以细辛离品散少阴肾经之风寒为佐,以牛膝之顺而健者引入膝关节利血水之气为使。桑寄生为臣,以秦艽去湿清虚火止痹痛为佐,以芍药、当归益肝血安火为佐,以川芎搜风活血、防风去风疏达、茯苓渗湿为使。肝病先实脾,故又臣以人参、佐以甘草,理脾益气,并助四肢之阳。肾虚肝受病,故又臣以干地黄以补肾,以肉桂心补少阴肾经之热为佐。这是一个大制之方,没有清晰的章法不能驾驭。朋友服用后,病势大减。如果病势较重,我认为可以在肝火已宁的时候加入几滴白酒以助力。若有残余的顽固痹症,应该考虑加入一点川乌,使大队人马有一个先锋猛将领队攻入,以获成功。
  记得当时费了很长时间的斟酌,我拟了一个方,有五六味药物相合,后来看到了独活寄生汤,才自愧弗如。如果病人采用我的方,效果肯定差一大截。我们训练的机会不多,也没有明师指点,这样我们上来开方等于是乌合之众而临战阵。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这种被动?我们是否也有拟出名方的才能?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出题目假设一个病人的病机、病形,或者仅说症状,我们精心模拟出药方,最后来对照应该对治的名方,这样就知道差距和怎样去修正自己了。或者出一些古代良医杰出有效的医案,隐去方子,自己出方之后再与良医对照。未来的中医出师考试估计会这样。现在如果行之,所有的南郭先生就没法混下去了。
  药方看到了神势的,就一定会得到相应的预期。例如我妈妈素来肾水虚便秘,春节牙齿痛,这是明显的少阴不足、阳明有余,这个火当是肾之真火浮游与胃火合并而成。我立刻想到了玉女煎,只用石膏6克不先煎,取其折下之意,一付而愈。石膏折阳明火,牛膝引下,熟地滋肾水以涵之,知母润胃燥制无根之肾火,麦冬滋肺胃之阴液泻隐伏之火,针锋相对。第二年春节又犯,而且便秘较前严重,已经立春,再用玉女煎,石膏9克先煎的,牙痛得更厉害。我急忙改方为生地、玄参、知母、芍药、瓜蒌仁、火麻仁(缺)、肉桂1克,爸爸不相信有用。我却肯定地说,最多两付,一付牙就不痛了。结果真的应验。立春少阳当王,这又是肾之真火失藏应阳生而出,故不能寒以折之。生地、玄参急救肾水,知母润燥泻在胃之肾火,芍药养阴安火。瓜蒌仁、火麻仁润肠通便,则阳明之邪火自伏。又以1克肉桂引火归原以招安,真火岂不宾服?

《龙图中医讲堂》第十三讲 境界

发布: 2010-2-22 12:31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 查看: 95次

  中医从神农、岐黄开创以来,名家辈出,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有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这两位属于大医的范畴,其余如张景岳、叶天士等,属于良医的范畴。张仲景有《伤寒杂病论》,孙思邈有《千金方》。仅从张仲景的伤寒自序、孙思邈的千金方序,就已经表达了他们的境界。如同学佛有两大境界,第一种是明心见性,入于禅定,第二种是大乘慈悲,张仲景不为繁华竞逐,孙思邈大医精诚,正是这两种境界的写照。因此他们注定成为中医的两大师范。
  每个学医的人造诣如何,最终取决于他的心地,也就是他的道德境界。很多人认为,医学不是一种技艺吗?不是靠智力、悟性的吗?怎么说到道德上了?其实,中医是一种大乘学问,需要心智,不是仅凭意识就能契入的。如果心智不足,即使一辈子勤思积学,仍然会是庸医。因此,从心智层面去学的,必定成为良医,从意识层面去学的,必定成为庸医。举凡今日教人学医的,都是意识层面,以己昏昏欲人昭昭,那是不可能的。懂得心智的,必定明白道德是心智之源,于是连心智也不执著,那就会有大医气象。因此一个人有多大的愿力,他就有多大的境界,有大心、大信的学医者一定会成就。
  学医的人可以分为大明、一间微明、昏暗三种状态。昏暗的一类人都是有为的,心智混沌,外道邪师充斥其间。举目望去,如今要找一些象裘沛然老先生一样一间微明的都不容易。这个明暗是对什么来说的,是心智。外道邪师玩的都是意识流,忽悠起来一套一套,殊不知意识是心智之贼,他们早就走入邪路了。昏暗的人采用的手段或者开出来的药方必定象乌合之众,其中入邪了的则有狂妄自欺甚至杀人的色彩。他们所思所虑都在“粗守形”上,开的方就像油画,只是依样画葫芦。那些入邪了的则是西洋的抽象派。一间微明的人开方总在求一种丰满的色调形态,常常以象害意,就像水彩画。大明的人开方却惜墨如金,简明而有一种神韵,充分体现出“上守神”,就像水墨写意。中医与国画是一脉相承的。“心如工画师”,什么样的心就画出什么样的图案。
  我们应该怎样培植自己,以与大医的境界相契呢?第一是禅心。先要立戒,骄奢淫逸四凶远离,再要习定,从入静的小定起步,悟后走向六祖惠能式的大定。在对待身心外界上, 动心忍性、“绝利一源,用师百倍”,就是对禅心的饶益。第二是慈悲。要知道父母恩重、人命关天,进一步学习菩萨的慈悲,仰慕舍己为人的大德,然后将心比心,以至存人无我。慈悲是心之安宅,是一个人最大的神通。第三是英明。英明是禅心与慈悲所生的,天真如父,慈悲如母。英明需要通过参学实践去获得增长。学习《孙子兵法》《道德经》《易经》、搞企业、待人处世都是历练,最重要的是要在征服自己、征服疾病的过程中去成就。心魔、病魔无时无刻不在历练一个朝圣者心中的光明。
  中医大致有医理学、诊断学、针灸学、药物学、方剂学几个部分,医理是总纲,是源头。如果纲领明、源头彻,其余几个部分有数年功夫当可席卷。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聚焦在源头的暗昧上,大家都不得旨要,流散无穷。《内经》、《伤寒杂病论》就是中医的源头所系。因此,医理的大要是睛、是龙珠,其余的都只是鳞爪。不求通达医理的精要,永远只能是叶公好龙,罪不在中医,罪在学医之人。知睛则为明医,不知则暗。我做这个讲座,就是为了画龙点睛,开方便之门,使人悟达医理。心得龙珠之后,必生光明,以此光明回向于禅心、慈悲心,同时学习《内经》、《伤寒杂病论》,就能与张仲景、孙思邈所代表的药师道法流水接,成就良医。http://www.puretcm.com/chinese/?action-viewnews-itemid-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