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攸关中国发展的成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52:06

近代以来,在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上,世界各国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其中,中国模式与其他发展模式一样,将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作为根本的目标和方向。由于苏联模式的失败,中国模式还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制度、展现先进生产关系优越性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结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教训和借鉴世界资本主义模式的积极因素,向工业化现代化目标快速推进,也使社会主义事业克服了重重困难后走出了一片新天地。然而,中国模式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不管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还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都面临着十分繁重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共同富裕和城乡统筹发展,更是重点和难点所在,攸关中国模式的成败。破解“三农”问题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关键。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西红柿之乡,而皇城镇南卧石村又被誉为西红柿第一村。该村农民李春保在当地农行小额贷款的支持下,今年把种植的西红柿塑料大棚由一个扩展到了三个,一年就可增加收入三万多元,眼看着收成一天好似一天,无比的喜悦令他们喜上眉梢。

到6月未,临淄区农行已累计发放小额贷款4600余万元,使2000多个像李春保一样的柿农从中受益。赵新喜 王方杰 摄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封建性半封建性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因此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和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任务是相当繁重而艰巨的。特别是如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民的共同富裕、城乡的统筹发展,是中国模式必须面对和完成的重大历史课题。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为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农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劳动力;等等。于是,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可见,我国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工业国,农业现代化是必由之路,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提出了“农业近代化”的目标,“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强调了农业现代化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此后,邓小平也较早地认识到了农业现代化的困难。

假若不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加快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发展就会缺乏粮食保障、劳动力供给和市场的支撑,从而丧失持续发展的动力。我国改革开放是以农业为起点的,30年来成就重大,但与工业的发展成就相比,极不平衡、极不协调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市场体制下农业的产业弱势也是十分显著的,因此农业现代化任重而道远。目前,我国农业粗放型、自给自足的耕作方式,可挖潜力的前景已十分有限,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的耕作方式是大势所趋,但这又面临农业基础设施、科技、人才、资金等一系列难题。我们必须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调整我国发展战略,以工促农,加快农业的现代化步伐,改变农业长期落后的局面,实现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全面实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也才具有坚实基础。

农民的共同富裕是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条件

我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人数上一直占绝大多数,时至今日,我国还有8亿农民。于是,在从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迈进的历史进程中,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农民能否实现共同富裕就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民主革命时期,无产阶级无论是反对帝国主义还是反对封建主义,都必须依靠广大的农民。如果把农民的力量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无产阶级领导也就落到了实处,其他中间力量也向无产阶级靠拢,中国革命的胜利也就有了保障,因此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止农村新的两极分化。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农民问题仍然至关重要。针对市场经济的贫富分化风险,邓小平在1990年就预见性地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这是多么高瞻远瞩的警示。此后,江泽民也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应当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也应当实现资本主义难以达到的社会公正。从根本上说,高效率、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决定的。”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但是,农民的收入增加远远落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市场体制步伐加快推进后,农民收入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目前城乡收入差距已达3.33∶1。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克服市场体制自发调节、贫富分化、农民弱势的弊端,必须深化利益调节机制改革,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发展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要把发展的成果落实到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中。所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得到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才会稳固,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稳步前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景才会有辉煌的未来。

城乡统筹发展是中国模式成功的标志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自从进入近代以来,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便摆到了国人面前。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力、农民状况、农村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时至今日,“三农”问题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而且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必须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新世纪新阶段,农村的稳定、农业的现代化、农民的财富增长和素质的提高关系全面建设小康进程,关系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关系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更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和未来命运。

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快速工业化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农业要为工业化提供大量原材料和尽可能多的、价格稳定的商品粮,于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农业、农民、农村为我国奠定工业化现代化的基础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后,虽然城乡经济都得到了发展,城市居民和广大农民生活都有了改善和提高,但是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根本改变,加之受市场机制的影响,城乡发展差距还越来越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使乡村从属于城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可以说,我国现阶段城乡差距是最大的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最大的不平衡。若不从根本上改变和扭转这种趋势,经济发展势必会出现危机,社会发展也可能呈现动荡局面。

中国模式的成功不能只看经济总量、大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水平,还应看人均状况、广大农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的现代化程度。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对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农村的现代化既是我国农业实现“第二个飞跃”的需要,也是农民走向现代化的愿望,还是工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所以,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全面的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从这个意义上着眼的。如今,“三农”问题已不再是农业如何为工业作积累、作贡献的问题,而是工业如何反哺农业、城市如何支持农村的问题;已不再是农民能不能进城的问题,而是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后,农民工的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如何解决的问题;已不再是国家财政要不要覆盖农村、强化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以城带乡的问题,而是在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农副业生产如何发展、新农村如何建设以及妇女、老人、孩子“三留守”等难题如何解决的问题。所以,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中国模式面临的最大挑战。(作者:邓庆伟 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