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中国的机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49:17
发表日期:2004-11-18 09:19:00  点击次数:5361
到今天,中国的软件产业已经在前进的道路上摸索了将近二十年,尽管在这二十年里涌现出了一大批类似用友、金蝶、东软、亚信……这样著名的企业;王文京、刘积仁、王志东……这样优秀的人物;用友财务软件、金山WPS、瑞星杀毒……这样应用广泛的产品;甚至还孕育了一大批软件与服务的提供企业,比如神州数码,比如联想亚信……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一个真正能被称得上是世界级的成功软件企业。中国的软件产业,也还远没有达到可以与欧美等软件传统强国并肩而立的局面。更加应该引起国内软件业从业人士警惕的,是另一个严酷的现实—目前国产软件在中国软件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依然很低,仅占约为35%。技术含量不足是软件企业的心病,市场绝对规模不足令他们头痛,客户信心不足让他们无可奈何,全行业普遍的利润率不高更是让他们为生计问题担忧!
这也正是为何许多软件业内人士一直为这样一个问题辗转反侧:我们应该如何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软件产业发展之路?曾经热门一时的印度模式已经被否定,美国模式又该如何?
从10月28日开始的《软件中国的机会》一文的六期连载结束了,刘亚东博士所撰写的这篇文章,所激起的涟漪却刚刚散开。刘博士的文中讨论了中国的信息化建设正处在何种水平,指出了软件中国应该选择自己的发展之路——面向构件。在《软件与管理版》连载的一个半月里,来自读者的反应强烈,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不少。为此,我们采集了来自软件业内各大企业老总、行业专家的意见,成就此一篇—众说纷纭软件中国的机会。
讨论焦点一:系统建设期,还是系统整合期?
有的才能放矢,国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正是这一场讨论的基础。国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什么水平,决定了软件的提供者—软件企业要走怎样的发展之路。针对这一问题,参与讨论的嘉宾们意见针锋相对。
声音一:我们仍然处在IT系统建设期
现在我们跟欧美所面临的问题并不一样。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已经逐渐将ERP、CRM、SCM等各个系统建设起来,开始要解决系统之间的沟通问题了。在我看来,我们大多数的国内企业还是处在一个进行企业信息化模块建设为主的时期,而并非系统整合时期。
用友软件产业发展总监 许建钢
声音二:从顾客需求看来,还是以系统整合为主
现在国内企业级用户的信息化需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础建设不足;还有一种是已经有了一些应用,头疼的是怎么将这些系统加以整合,消除孤岛。实际上,似乎还是后一种需求比较多。
远迅战略咨询总裁、远卓咨询总裁孟凡宇
声音三:我们处在过渡期和整合期
我一直认为,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正处在一个过渡期、整合期。二十年来的信息化建设,使得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国家也已经进行了大量信息骨干网的建设;对于企业而言,他们也在各种IT系统的建设方面,进行了巨大的投资。
中关村科技软件总裁 朱希铎
声音四:我同意刘亚东博士的观点
“快速多变的市场特点、大规模的企业应用、普遍缺乏的基础管理体系,以及如处女地般的IT实施环境,中国呈现出与美国完全不一样的产业环境格局”,这一观点总结得很精辟,我同意刘亚东博士的这一看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声音五:问题要分两面看
问题要分两个方面来看,现在各个行业领先者的需求一般都是整合。但是,如果就整个中国市场来看,当然还是处在建设阶段。如果非要做一个判断,我们可以从现在国内行业收入的分布比例与美国相比较来看:软件加服务在美国所占的比例是60%;而在中国,这个比例仅只有30%,硬件占去了70%。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整个行业需求还是处在建设阶段。
联想亚信首席运营官 马越
声音六: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2004年,某权威机构对2000多家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显示,应用ERP的企业仅占调查企业总数的10%;对3000家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的调查显示,只有3.7%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成熟期阶段。这可以说明,我们的信息化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中国电子学会ERP专委会副主任 金达仁
声音七:这个回答要打个叉
如果说国内目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是以系统整合为主,我觉得在这个回答上面要打个叉——错误。这是因为,如果在国内的500强、1000强的企业范围内看这个事情,当然是以系统整合的需求为主,但是在国内所有的企业范围里来看,毫无疑问,还是要以系统建设的需求为主的。
IDC中国 崔晶炜
讨论焦点二:美国模式是否适合中国?
我们一直在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软件产业发展之路,由于软件产业环境的不同,我们的软件产业发展模式,尤其是企业级软件,能否拷贝美国模式而获得成功,来自欧美的大型软件能否适应国内企业的需求?
声音一: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中国软件的发展应有中国特色,中国企业应用软件应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整个中国软体业也应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我们不主张拷贝“印度模式”,也不主张拷贝“美国模式”。前者已讨论得较多,后者则是刘亚东首先提出的。应该感谢刘亚东博士,他基于对中美两国国情,以及软件业的深刻了解,向人们揭示了拷贝“美国模式”的危险。中国“没有必要去浪费时间按照‘美国模式’去重建自己”,而应该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声音二:国内的软件应用情况是高级架构、初级应用
美国的企业IT系统大多是封闭的紧耦合结构,比如说CRM、SCM、ERP。但是,由于国内企业的需求分散,造成了企业IT系统模块较小、系统分散、更加灵活。这种架构比起美国的软件模式,更加灵活,是先进的软件架构;但是,现在国内的企业应用,却又是初级的。因此,盲目照搬美国模式,我觉得行不通。
中关村科技软件总裁 朱希铎
声音三:是否适合需求,要看行业
SAP固化的成分比较多,是因为它已经将多年来的行业经验封装到一个个大型的软件系统里面去了,里面有很多非常好的结构化的内容。但是,这是否适合中国企业的情况,还是视行业而定。比如说,在石化和汽车行业,全世界的情况都比较相似,不存在什么区域上的差别。但是在某些行业,比如说房地产,有着很多的中国特色,来自国外的结构固化的软件就很难应用了。
远讯战略咨询总裁 孟凡宇
讨论焦点三:中国软件产业究竟应该走何种发展道路?
由于用户需求、文化差异、管理模式、发展速度的不同,中国的软件企业很难套用美国模式。与此同时,中国用户在建设自己的IT系统时也面临难题。那么,我们究竟应该选择何种道路?面向构件,是否是我们的机会和软件模式上的一种革命?
声音一:这是量变,不是质变
对于软件编写速度,构件化的确会给予极大的提升。但是,对软件产业本身,这并不是一个革命性的改变。拼装的办法可以加快开发周期,但是这仅仅是量变,而不是质变,就像原来的收音机,拆开来是电阻电容,现在拆开来,看到的是一整块电路板而已。因为革命的标志不是来自于技术,而是在于这种技术的变革带来了客户需求的变革。
联想亚信首席运营官 马越
声音四:面向构件的企业应用软件是真正的软件“银弹”
对于中国企业应用软件所面临的这一机遇和挑战,我相信,市场将会证明,面向构件的企业应用软件是“真正适合中国特点,技术上可以实现,并有后发优势的软件‘银弹’”!本文的主题——中国企业应用软件应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也适用于整个中国软体业。当前,中国软件正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的对策应该是:推广使用开放源代码的Linux操作系统,进而建立中国自主的完整的软件产业体系,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声音二:这是对客户服务水平的严峻考验
构件化的软件模式,会意味着更多的客户服务需求。其实,这种模式将是将软件成本与服务成本进行了转化。因为,这种基础架构软件与操作系统不同,它在提供给用户“搭建”成应用软件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二次开发,客户决不会简单地买软件,而是还要买软件的捆绑服务。同时,国外企业需要标准服务,而国内的企业需要的服务是非标准服务,这就更增大了软件企业的困难。因此,能否做好客户服务,是这一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
中关村科技软件总裁 朱希铎
声音三:想法很好,但是成熟了吗?
构件化是一个很好的想法,思路是可行的,但是可操作性如何,这种构件的稳定性又如何?是否有成熟的软件产品、是否有一套可行的商业逻辑,是能否将这种模式推广起来的关键。
远讯咨询总裁 孟凡宇
声音四:两种模式殊途同归
以前人们争论的焦点,是大而全的软件系统尽管可以满足应用,但是会面临极大的成本。而软件是无形的,现有的东西可以被重用,系统的成本主要来自硬件。而由于摩尔定律,日后硬件的性能将不再是问题。经历了长期的积累以后,也许一套完整的系统可以提供无限的可能,如果成本相差不大,那么,相对客户多变的需求,构件化与大型系统两种软件模式对于用户而言,也就殊途同归了。
联想亚信首席运营官 马越
后 记
机会何在?
从嘉宾的讨论可以看出:首先,国内的信息化建设,的确正处在一个系统建设和系统整合需求并存的时期,只是由于企业规模的不同,而显示出了泾渭分明的特点。这,似乎也是软件中国的中国特色之一。其次,尽管嘉宾们都认为中美两国的国情不同、管理风格不同、企业文化不同、产业环境不同,但是,对于美国模式的看法,还是有着分歧。比如联想亚信的首席运营官马越,还认为两种模式会在未来殊途同归。最后,对于构件模式的未来,在惊喜之余,他们也表现出了冷静的质疑:这种模式是否已经成熟到可以为客户所应用?软件厂商的服务能否跟上?客户的教育完成了没有?
所有参与讨论的嘉宾,都对软件中国的发展充满了期望,也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了事物的多个角度。一场讨论过后,对于软件中国的机会究竟如何,我们似乎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结果,但却对整个软件产业的脉络,有了更清楚的把握。软件中国的未来究竟如何?软件中国的机会何在?现在下断言还为时过早。但是,面向构件显然已经显示了它的巨大潜力。
摘自《中国计算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