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市农业局2007年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打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34:13

 

一、2007年工作情况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xx市农业局等业务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系统干部职工以”奋战五年、再造xx”为总目标,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已任,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努力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被省人事厅、农业厅、财政厅评为全省先进单位。

(一)服从服务大局,倾力推进重点工作任务。争取实施的政策性项目有:2007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无偿资金738万元;2007年度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无偿资金250万元;2007年度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无偿资金50万元; 2007年阳光工程项目,无偿资金20万元;200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无偿资金40万元,2007年度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无偿资金110万元。无偿资金累计1200多万元,资金在年底前全部到位。苹果非疫区疫情监测站建设项目;农产品质检站建设项目,正在加紧争取有望明年实施。

(二)认真落实党的惠农政策,让农民直接受益。一是严格落实粮食直补政策,经过基层严格自报折实面积、核实、公示、确定、统计上报五个环节,经市认真核实,严格督查,全市共核实小麦播种面积32.36万亩。按照每亩15元的补贴标准,直补款已全部发放到户。二是严格落实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争取省、市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补贴资金40万元。经过宣传发动、报名申请、政务公示、签定购机合同等程序,全市落实补贴大型拖拉机6台,玉米收获机6台,蔬菜大棚卷帘机87台。三是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今年我市承担了省级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培训任务1000人,上级财政对每名受训农民平均财政补贴200元,地方配套60元,全部完成任务。四是认真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06年度小麦良种补贴的面积20万亩,经测产补贴的小麦平均亩产339.6公斤,比全市平均亩产增28.5公斤,增9.1%。07年落实补贴面积25.02万亩,供应包衣小麦良种187.65万公斤,安排小麦品种对比试验14处,参试品种11个,安排新品种示范方42处面积1500亩,安排区域化种植方78个面积24285亩。2007年度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安排小麦肥效试验和对比示范各4处,供应配方肥11000吨,示范推广小麦、玉米、果树、大棚蔬菜等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5.8万亩,总节本增效3600万元。五是认真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严格标准,狠抓质量,加快工程进度,2006年度全市1000座沼气池建设竣工,并获得省农业厅、财政厅三等奖,省给予奖励资金7.5万元。2007年度建设任务涉及6个11个村,1036座任务现已建成400座。

(三)突出重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粮食产量有所增长,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107.2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9.7万亩,总产42590万公斤,其中小麦面积32.3万亩,平均单产311公斤/亩,总产10045万公斤,玉米面积37.5万亩,平均单产490.7公斤,总产18399万公斤;地瓜3.8万亩,折粮平均单产474.2公斤,总产13041万公斤;大豆面积6.1万亩, 平均单产164.6公斤,总产1004万公斤;其它作物0.6万亩,平均单产为168.9公斤,总产为101万公斤;花生面积27.5万亩,平均单产252.2公斤,总产6936万公斤。在产业结构上,一是大力发展林果、牧草、芦笋、食用菌、花卉、中药材、观光农业等新兴产业,新建大棚集中方8处,建设大棚数在100个以上,二是优化品种结构,发展名优特品种;引进作物新品种30个,蔬菜新品种10个,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加快科教兴农步伐,提高为农服务水平。一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根据农时季节,举办农业新技术电视讲座20期次;新闻报道20多次;举办培训班、推介会5次,参加人员1000余人;深入镇村开展各类科技培训300多场次,参训人员10000余人。印发新产品、新技术明白纸10余种10万余份,印发《xx农技推广》简报20期10万份。二是试验示范工作。申报承担科研课题项目3个,通过烟台级鉴定二项;承担了省玉米区域试验1处;承担省农科院试验1项。安排新农药、新品种、新肥料在各种农作物上的试验十几项,安排优质花生新品种、玉米新品种对比试验20处,花生、玉米、肥效对比试验2处。三是农技信息服务。在烟台农业信息网上报各类信息100多条,海阳政府网站、海阳农技推广网站发布各类信息200余条。科技服务热线接待来人来访上万人次,电话咨询800多人次,现场服务1000人次。四是农民教育工作。招收中专生40人,成人高考注册40人。

(五)加大农业执法力度,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坚持“堵源、截流、打假、扶优”原则,对全市包括种子、农药、化肥在内的农资市场进行了严格规范整顿。农药方面,采取逐镇逐村排查的形式对全市所有农药经营户进行了检查,查处违法案件81起,其中查处假劣农药2起,查处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2起,收缴高毒农药14公斤,查处农药登记证和农药标签不合格产品59起,查处卫生杀虫剂不合格产品18起。肥料方面,重点以生产厂家和批发大户为切入点,对其生产经营的肥料产品进行全面检查,查处无登记产品10个,查处违规业户10余家。植物检疫方面,开展了农业有害生物疫情普查、防治和检疫。发布病虫害情报12期,发电码模式17期,准确率95%以上,组织防治各种病虫害约30万亩,检疫种子200万公斤,种苗600余万株,调运苹果检疫200余吨。种子方面,对种子市场、经营业户全面排查,抽检105份,对2份质量不合格的种子予以转商。

(六)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一是扎实开展农民减负工作,严格执行农村取消农业税和农村“两工”政策以及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两项政策,全面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四项制度,即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农村公费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件责任追究制。在盘石镇、朱吴镇、行村镇设立了15个农户监测点,实施动态监控,建立了农民负担负担信访接待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查处。二是在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山东省《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补发)工作,印发了57万份农户承包土地基本情况调查表,目前基本完成了调查摸底工作。对全市603名农村会计分期分批地进行了培训;三是加大农村财务监管力度。将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纳入全市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派出6名业务骨干参加农村财务清理整顿工作,配合市委、纪委、公安、检察院等部门对朱吴镇东朱吴、朱吴、里店镇靠山等村资产和财务进行彻底的清理整顿,使其逐步走向依法治村的轨道。

(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认真抓好了2006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项目开发面积0.7万亩。新建拦河坝1座,修复拦河坝1座,修建蓄水池4座,修建扬水站1座,修复配套机电井3眼,输变电线路配套2公里,开疏渠道36公里,修建桥涵83座,铺设输水管道35公里。改良土壤0.7万亩,整修机耕路18公里。栽植防护林0.04万亩。通过对项目区进行综合治理,项目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7万亩,年节约水量90万立方米,增加农田防护林面积0.04万亩,年新增粮食450万公斤,年新增种植业产值450万元,年新增利税270万元,项目区农民纯收入年增总额216万元。项目于2007年5月24日顺利通过市级验收。2007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上级已批复在朱吴镇实施,正在按照实施方案实施。

(八)加强农机管理,搞好农机服务。开展了“农机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新发展农机合作组织10个,开展了农机旱作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制定了实施方案,投资60万元,开发面积3000亩。抓好“三夏”农机生产,组织60多台联合收割机参加跨区作业。检修拖拉机1056台,收割机140台,脱粒机1600余台。抓好农机安全生产,换核发拖拉机牌证762个,新培训拖拉机驾驶员642名,纠正违章4000多次,安全检查车辆8000台次,农机事故死亡率为零。

(九)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做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申报并取得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证书5个,无公害产品证书17个,绿色食品证书1个。政协提案、信访、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工会、青年、妇女、保密、保险、老干部等工作有条不紊,进展顺利,有了新的进步。

二、2008年工作打算

2008年,我局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有快发展工作中,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粮食生产和结构调整的关系,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突出抓好一村一品,继续扩大发展林果、牧草、芦笋、食用菌、花卉、中药材、观赏农业等新兴产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为重点,继续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区域布局合理、带状经济突起的发展格局。在品种质量结构调整方面,蔬菜业,要坚持质量并重、突出质量、提高档次原则,在适度扩张日光温室规模的同时,加快名、特、稀、优、新品种引进推广步伐,年内引进新品种10个以上,无公害蔬菜基地保持在15万亩以上,走质量兴菜之路;粮油业,要进一步压减低效粮食作物,增加出口花生、饲料用玉米、鲜食玉米、专用小麦等品种的面积。2008年实现粮食总产3.5亿公斤,其中夏粮1亿公斤;花生总产5万吨;蔬菜总产70万吨;食用菌面积达到7万立方米。专用优质小麦面积达到25万亩。总之,要通过调整,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应对市场挑战,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二)、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一是推行农业标准。大力宣传推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标准,并随时根据国际贸易准则要求加以完善。通过举办培训班、电视讲座、科技下乡等活动的开展,采取教育培训和培树典型带动等形式,面向全社会,宣传农业标准化及其实施的深远意义,增强农民群众标准化生产共识和技术技能。2008年计划申报并取得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证书5个以上,申报并取得无公害产品证书10个以上。二是提高农业监测能力。多方筹集资金,配套设施,建立健全农业检测中心,提高检测能力,尝试在大型批发市场、加工企业、重点原料生产基地建立检测点,对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监测把关。三是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加强指导,组织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申办绿色食品使用标志,搞好商标注册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提高我市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2008年争取申报1个以上。五是健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在植物保护方面,年内发布病虫情报12期以上,模式电码16期以上,并加强指导,落实防范措施,减少种植业生产损失。

(三)、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加强引导。要充分利用好市政府出台《关于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意见》等激励政策,充分发挥好政策的引导作用,引导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走产业化之路,发展订单农业,建立优质原料基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二是发展壮大“农”字号龙头企业。一方面要利用优惠政策,引导现有企业增加投入,膨胀规模,提高带动力,推动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重点发展壮大海阳市津成泰农产品有限公司、烟台广合食品有限公司、海阳龙海果蔬有限公司、海阳黄海水产有限公司四家烟台市2007年农业产业化百强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结合招商引资活动的开展,立足我市农业实际,编制相应招商引资项目简介、建议书,扩大对外联络,通过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尽快改变我市农业产业化链条不均衡,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滞后、带动力差的旧状。推动全市产业化进程。 三是发展农业合作社。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农民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鼓励引导各行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与专业合作社、技术研究推广等部门组建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开拓市场、协调生产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着力推进农业国际化要转变观念,主动组织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洽谈会,大力宣传我市农产品的优势和名牌产品,展示形象,扩大知名度,力争与国内外大型商业超市达成合作,健全农产品销售网络,扩大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份额。

(五)、着力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一是依法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大力开展农村土地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全面落实土地延包30年不变的政策,努力解决“两田制”、机动地超标和“四不到户”问题,积极推进换发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工作,确保承包地块、承包面积、承包合同、承包证书和基本农田“五到户”。依法引导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和产出效益。二是加强农民负担监管。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规定,不断创新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积极规范完善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度,切实加强农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全面开展村干部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村级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筹资“以奖代补”试点,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兴办农村集体公益事业的多元投入体系。逐步化解农村债务,按照“制止新债、锁定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原则,妥善解决农村债务问题,建立逐步化解农村债务的有效机制。

(六)、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一是加快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不断加大农业技术技术推广力度,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培训科技示范户,积极推广农作物优良新品种、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组织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努力培肥地力。鼓励农业科技人员采取多种方式,向农民传授先进生产技术,逐步建立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年内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1200户,辐射带动1万户;实施测土配方施肥40万亩;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面积25万亩。二是全面培育新型农民。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积极整合培训资源,千方百计创新培训方式,多形式对农民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把阳光工程和农民免费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有计划的开展订单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着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进程。

(七)、着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发展能力。一是加快推进农业开发。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提高农田生产能力为重点,通过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引导农民科学施肥,鼓励农民多积农家肥,多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二是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沼气,重点建设以沼气池和改圈、改厕、改厨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户用沼气工程,鼓励和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有效解决农民生活用能、农村人畜粪便污染和农村环境脏乱等问题。积极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全面开展农业污染源普查,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年内新建农村户用沼气示范村2个,沼气用户1500户。三是深入推进农业信息化。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三电合一”信息服务模式,鼓励引导有条件的村、户、基地购机入网,不断延伸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切实加强农业监测预警、主要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等应用系统建设,不断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

(八)、着力抓好惠农政策项目争取和实施。要加强联络,动员各种有利因素,争请上级领导、专家莅临我市,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给予指导的同时,争取信息、资金、科研项目。重点在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农民培训、农村沼气、玉米良种补贴、小麦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项目上下功夫,使更多的农业项目落户我市,要强化措施、科学规划、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确保实施的农业项目在烟台市名列前矛,效益显著。同时要做好已争取项目的实施工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要按照规划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顺利通过5月份市级验收。沼气建设计划安排在辛安镇、大阎家镇、盘石镇、朱吴镇、发城镇、郭城镇6镇11村建设1036座,烟台市级资金16万元,重点建设市级示范村。要强化措施,真抓实干,确保于2008年5月底前完成任务。

(九)着力加强农业执法。按照“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知识学习,进一步健全农业执法责任制、违法责任追究制、执法公开等制度,坚持依法治农,深入开展农资市场经济秩序整顿活动,抓住重点季节、重点市场、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加大对农药、种子、肥料等农资的监管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十)着力加强农机服务管理。大型农机具购机补贴政策,重点向玉米收获机、小麦联合收割机等大型机具倾斜,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和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发展大中型农业机械60台(套)。加强“平安农机”建设,继续开展“十、百、千、万”活动,开展农机专项治理活动,加强农机安全管理。

 

                                     2007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