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巴黎骚乱反思形式多元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04:53

欧洲为什么彷徨?
  ——由巴黎骚乱反思形式多元主义
  由法国巴黎开始的骚乱仍在扩大,已经波及300多个城镇,甚至可能向邻国蔓延,危及整个欧洲的安全和稳定。这个事件也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关注,不时有学者分析事件的因缘。大多数人将原因归结为为移民就业难等社会问题,但也有学者敏锐地从中发现了深层的文化冲突,并由此看见了整个欧洲在价值理念上的彷徨。(邱震海《巴黎骚乱凸显欧洲的彷徨》,《新京报》2007年11月18日)
  在反思法国骚乱事件时,包括邱震海先生在内的评论员都只分析了欧洲主流文化的欠缺,似乎问题的关键仅仅在于欧洲传统价值观念与开放性的国际背景的冲突。这种说法忽略了骚乱制造者的责任,并非公正之论。那些在大街上四处纵火、破坏公共设施和私人财产、直至将救火者活活打死的人,尽管可能以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但他们的行为已经逾越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甚至对平等、自由、博爱等基本的价值理念构成了挑战。我们在探求法国骚乱的根源时,不能因为同情弱者而放弃对他们的道德拷问,并且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欧洲会出现这些无视法律和道德底线的民众?
  制造法国骚乱的民众虽为外来族裔,但他们作为非洲和阿拉伯移民的后代是在法国长大的。按照通常的逻辑,在法国长大的他们应该早就接受了平等、人权、博爱、民主、自由等基本的现代理念。然而,残酷的事实表明,身在法国的他们却没有在心灵上认可欧洲文明,他们的精神并未本地化和现代化。这固然与他们所隶属的传统有关,可他们毕竟在法国长大,生活在现代文明的氛围中,因此,他们的选择至少说明现代欧洲文明并未生长出足够的矫正和融合力量力量。我们不得不反思和追问:是不是当代欧洲文明本身出了什么问题?
  答案恐怕是肯定的。不过,这问题不出在现代欧洲文明的总体价值体系(平等、人权、民主、自由、博爱),而源于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欧洲日趋极端的形式多元主义。
  多元主义本是现代文明最积极的成果之一。自由作为现代性理念的核心扩展到不同文化主体上时,必然演绎出文化多元主义。以平等之心对待诸种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推动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格局,无疑是多元主义的本质。这种多元主义先是在欧洲文明内部生长和普及,而后扩展到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造就出当代世界的文化共生模式。去掉一切不必要的禁忌,尽可能地允许人们进行实验,鼓励个人和共同体过与众不同的生活,乃是多元主义精神的核心。当代世界之所以能从偏执走向宽容,由多元对立走向多元对话,进入空前繁荣的阶段,就是因为多元主义精神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深入人心。
  然而,在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多元主义欧洲人逐渐形式化,由此形成了一种可以被恰当地命名为形式多元主义的价值立场。形式多元主义不加区别地将各种文化并列起来,反对对它们进行任何价值评估。于是,宽容蜕变为无原则,不同文明的对话则走向了几乎悬搁任何价值判断的状态。现在,这种潮流日益极端化,以至于使用好/坏、是/非、进步/落后等与价值判断相关的词语成为禁忌。从表面上看,形式多元主义让民主原则在文化领域获得彻底实现,与之相应的该是文化在各个层面的自由发展,但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在法国,形式多元主义的盛行不但造就出了不同层面的文化冲突被遮蔽的日常生活世界,而且阻抑乃至消除了批评的声音和校正异端的力量。它单纯地希望所有文化和所有人都甘为多元中的一元,却不愿意正视某些基本价值理念之间的实质性冲突。这种任其自然的态度只适合“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想世界。即使在“诸善之争”中,它也难有作为,更不可能应对不同文化价值的实质性冲突。形式多元主义的最大问题是放弃了任何实质性的价值评估尺度,对于多元中的任何一元都持无原则的包容态度。当它所包容的多元文化中的某些单元既不允许自己的内部多元化,又视异于它的其它文化为应该清除的异端时,形式多元主义便无力守护文化的多元性本身。在形式多元主义文化语境生长着消解多元主义的力量,这便是形式多元主义的悖谬之处。
  去过法国的人都会对其多元主义文化印象深刻。街上走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从其装束就可以看出他们信仰的不同。大学多半都有多元信仰中心,信仰巴哈依、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拜火教的人与信仰基督教的人都可以在这里组织活动。这种平等对待各种信仰的宽容精神虽然令人赞叹,但形式多元主义原则却使其缺乏必要的方向。在多元信仰中心发起的辩论会上,有人竟宣称自己信仰魔鬼,人们则一笑置之。几乎无人敢说信仰魔鬼不好,更没有人谈论多神教与一神教在信仰史上的阶段性,否则,就难免要背霸权主义的罪名。不管一种信仰是否甘愿做多元中的一元,也不管它处于信仰历史上的哪个阶段,它们在这里都不会获得必要的批评。与此相应,法国在教育、日常生活、大众文化领域也是形式多元主义大行其道,多元化异化为无原则,以至于许多妨碍他人的行为非但获得不了矫正,反倒受到鼓励。众多参与制造法国骚乱的青年恰好生长于形式多元主义泛滥之时,因此,他们虽然在以民主、自由、平等为主流的文明语境中长大,却未能受到现代价值观的足够引导,没有融合到现代公民社会中。他们具有如此这般的精神状态,并非完全由于就业压力等经济原因,文化层面上的形式多元主义是更重要的原因。正是在这种极端形式多元主义语境中,一些威胁多元化本身的力量在无约束状态下茁壮成长。法国骚乱由在欧洲居住多年的移民所发动,不能不说是对形式多元主义的莫大讽刺。许多欧洲人看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但因为惧怕霸权主义之名而迟迟不敢向形式多元主义挑战。所谓欧洲的彷徨,根源就在于此。
  人类当然不能因为法国骚乱而否定多元主义本身。多元主义是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成果,具有永恒的价值。守护真正的多元主义是所有热爱自由者的终身使命。真正的多元主义可以被恰当地命名为实质多元主义。它不但主张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应该进行对话,而且要求每个文化共同体对内实行多元主义。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对内和对外都持多元主义原则的文化共同体才被承认为多元文化中合法的一元。对于那些不允许其成员多元化且视与它不同质的文化共同体为异端的文化单元,我们至少要揭露其不合理性,与之进行辩论,提出供选择的建议,尝试性地向之呈现更好的文化模式和文化前景。这并不是提倡新的霸权主义,而是要消解任何霸权主义产生的机缘。人类社会在未来能否处于长久的和平与繁荣状态,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实质多元主义能否在全球范围内深入人心。不坚定地推广和捍卫实质多元主义,欧洲乃至人类整体都将继续彷徨。
  

  从震惊世界的法国社会骚乱中应得的启示  雁鸣轩主

儒家讲以礼治国,法家讲以法治国;区别是平衡点放在哪里。
  法是下限,礼是上限。面对物质骚乱,当然要法;可对精神骚乱,我看还是要礼。

 食人部落的道德真的比文明社会低么?

  形式多元主义、实质多元主义,这两个概念的提出很有创见。

 

“真正的多元主义可以被恰当地命名为实质多元主义。它不但主张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应该进行对话,而且要求每个文化共同体对内实行多元主义。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对内和对外都持多元主义原则的文化共同体才被承认为多元文化中合法的一元。对于那些不允许其成员多元化且视与它不同质的文化共同体为异端的文化单元,我们至少要揭露其不合理性,与之进行辩论,提出供选择的建议,尝试性地向之呈现更好的文化模式和文化前景”。

其中 “那些不允许其成员多元化且视与它不同质的文化共同体为异端的文化单元” 大家简单思考就知道,直指YSL教,我们看一下国内的情况吧,公认中华文化融合能力在世界文化上是最强的且相对最成功的,但对穆斯林文化呢?几百年前在中国的少数波斯阿拉伯人发展到现在的上千万回族穆斯林,活生生的在中华这块土地上出现了不同且并不很好溶于的族群,河南这块中华汉文化发祥地是中国人口主要聚集区中伊斯兰化最严重的地区,几乎每个县城都有穆斯林聚居区,这些本来都是汉人的回族同胞是否很好的融入当地中,在这块地上生活的汉族人民最清楚不过了,心里怎样大家也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