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41:15
呼伦贝尔沙地成第四大沙地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28日电 由于自然气候及过度放牧等原因,呼伦贝尔大草原沙化面积已达87.63万公顷,纵贯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兴安岭西麓的沙带,成为呼伦贝尔生态安全的心腹大患,也成为继科尔沁、毛乌素、浑善达克沙地之后的全国第四大沙地。
呼伦贝尔沙地不规则地分布在呼伦贝尔草原核心区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海拉尔区境内,涉及33个乡镇、苏木。不断蔓延的沙地,是形成沙尘暴、影响大气环流和空气质量的根源。
呼伦贝尔市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呼伦贝尔沙地进行治理,在呼伦贝尔沙地共固定流沙20多万亩,保护沙地樟子松面积200多万亩。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口处理流沙5万多亩,流沙全部固定,陈巴尔虎旗的两个治沙点共治理流沙1万多亩。
呼伦贝尔市林业局根据呼伦贝尔草原沙地实际,实施了“樟子松行动”,2年间已栽植樟子松大苗25万多株,面积近万亩
呼伦贝尔沙地

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东部为大兴安岭西麓丘陵漫岗, 西对达赉湖和克鲁伦河, 南与蒙古相连, 北达海拉尔河北岸, 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 且南部高于北部。该区东西长 270km , 南北宽约 170km 。呼伦贝尔沙地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由于人们过度放牧,外来人口激增,开垦土地,使得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草原开始退化,从而形成中国的第四个沙地。
气候
呼伦贝尔沙地的气候具有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特点,沙地境内的河流、湖泊、沼泽较多,水分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较低,年降水量多集中于夏秋季。沙地土壤中含沙量较大,一般多为中、细沙。风沙土主要分布在沙带及其外围的沙质平原上,在固定的风沙土中,发育着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黑沙土。
呼伦贝尔沙化土地状况
由于近年来持续的干旱, 加之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且保护和建设意识淡漠, 出现了固定沙丘活化、风蚀坑, 造成呼伦贝尔的草原退化、沙地活化。使呼伦贝尔沙地沙化形势严峻。2004 年国家公布的呼伦贝尔沙化土地总面积130.52万hm 2, 其中流动和半流动沙地面积超过11.92 万hm 2。与1999 年全国沙漠化普查资料比较, 沙漠化土地面积扩大了42.88 万hm2。1999~2004年5年间,呼伦贝尔沙地的沙化土地组成结构在向坏的方向变化, 流动、半固定沙地增加了19250 hm 2,表明沙地内部植被盖度在迅速降低,沙地潜在形势非常严峻, 沙地腹地沙层深达 900m 。 沙地的活化会造成巨大的区域生态灾难,目前,呼伦贝尔沙地已上升为我国第四大沙地, 而且是目前四大沙地中唯一仍在扩展的沙地。
保护措施
1、封沙育草、天然恢复植被,重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沙漠化土地整治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天然恢复的方法主要通过对沙漠化的草场进行围栏,禁绝人为干扰与破坏,使植被逐渐恢复。目的在于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固定沙地地表;
2、植物固沙在沙漠化整治中是一种最基本的整治方法。根据沙地的具体情况,选择与其生理生态相适应的植物种类,实行退耕种树种草,扩大林草比例,控制沙漠化蔓延;
3、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入手,采取封沙育草、人工植物固沙以及必要的沙障固沙,形成多种措施综合治理,能封则封,能固则固,能调整的调整。既要考虑治沙的科学性又要考虑生产的实际性和可行性,既要重视生态效益,又要重视经济效益;
4、利用有利的时机,在沙地周围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为草原植被的恢复创造条件。

科学发展看治沙:
为了草原更美丽——科尔沁与呼伦贝尔沙地采访记
刷拉,一株小草,从黄灿灿的流沙下探出了绿色的小脑袋。刷拉,刷拉,刷拉,无数小草,从沙地里钻出来。它们手牵着手,高昂着头,迎着远方吹来的狂风。这是一种奇妙的碰撞,最柔弱的小草和最狂躁的沙暴在那一刻形成一种较量。
人们发现了这个规律。于是,在久已荒凉、了无生机的沙地里种下了一格格小草。当小草固守住流沙后,灌木、乔木也纷纷站稳了脚跟。渐渐地,绿色的生命覆盖了大地,久违的歌声再一次回荡在辽阔的草原上。4月里,记者来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采访,一次次被脚下柔软而坚强的小草所感动,一次次被治沙人无悔与执著的精神所吸引。
难能可贵的逆转
记者此行的第一站,是位于科尔沁沙地腹部的通辽市。通辽市土地总面积为8989万亩,其中沙化土地达4086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7%,有些地方已经到了沙进人退,难以生存的境地。 通辽市林业局林业工作站站长柴永江介绍,从20世纪60年代起,通辽市痛下决心,开始了大规模防沙治沙行动。2003年,据中科院沙化土地分布遥感监测,科尔沁沙漠地在通辽境内治理速度快于沙化速度,从1989年到2003年的15年内,科尔沁沙地在通辽境内的沙化面积减少了1155万亩,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出现了总体逆转的趋势。
在通辽市西南部的奈曼旗,当地的同志介绍说,全旗70%的土地都遭受了风沙的侵蚀,治沙采用的是分而治之的策略。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他们探索创造了适应当地需要的5种生态建设模式,包括网格状防护林体系、沙地小生态圈和家庭生态牧场等,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有效地阻止了沙化的蔓延。
用修造生态公路的办法治理沙地,是奈曼旗治沙的具体措施之一。从奈曼旗府所在地大沁塔拉镇出发,我们踏上了一条颠簸的乡村公路。短短的31公里走了近2个小时,穿沙公路切割了集中奈曼旗70%流沙的老哈河南岸高大流动沙丘群,为周边几个苏木的居民出行带来了便利。
记者穿行在老哈河沙区,只见喜鹊在沙地边的灌木中飞翔,丛丛簇簇的草儿在沙地里下起了“围棋”。生命在这个庞大的沙海中显得如此耀眼。
营造小生态经济圈
穿沙公路的彼端,是一个叫苇莲苏的村庄,在那里,我们拜访了一位53岁的村民李凤树。他家的小生态经济圈在当地很有名。
小生态经济圈是通辽人首创的生态建设模式,这种集林农牧于一体,水、草、林、经、粮五配套的治理模式起源于庭院经济,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乱拱沙坨子开荒、破坏植被的生产方式。
“您平时最得意什么?”记者问。
“每天起来,看到我家四周不再是滚动的流沙,而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就感到这么多年没白干,心里美美的。”老李笑眯眯地说。
20多年前,李凤树大胆承包了村里无人问津的1200亩荒沙地,在专家的指导下,他埋设网围栏、栽种乔灌草,挡住了风沙的侵袭,形成了小生态经济圈。如今,他在家周围,不仅养鸡养牛,修建小水利设施,还种上了经济作物,已经成材的树木更成了他家的“绿色银行”。尝到了甜头的老李治沙的积极性更高了,亲手种下五六十万株树,成为当地农牧民的榜样。
在邻近的开鲁县,农牧民小生态经济圈建设也搞得有声有色。县林业局总工程师王臣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们不仅运用小生态经济圈的模式改善了农牧民的生活,还利用市场手段和科技创新推动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每年以3%的速度上升,达到了24.6%,封沙育草工程使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70%,全县境内沙地每年以近5万亩的速度递减。
王臣说:“你来的不是时候,到了夏秋之际,一些重点治沙地区就能看到林茂、草多、粮丰、畜旺的喜人景象。”
大草原上看治沙
告别了科尔沁沙地,记者乘火车前往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4月的呼伦贝尔,依然银装素裹,火车呼啸着穿行在巍巍的大兴安岭上。记者与车厢里几位草原牧民交谈。牧民萨仁托娅说:“我家住在南屯,过去几十年都是赶着牛羊游牧为生,现在定居了,草却不好了,羊全卖了,就留了两头牛。”
对面的包音图老汉接过话说:“现在的呼伦贝尔,不只是大草原、大森林、大水面,还是大沙地。”
呼伦贝尔市林业局副局长鲁书泉告诉记者,“呼伦贝尔沙地是全国第四大沙地,从2004年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看,呼伦贝尔草原沙化土地面积达到130多万公顷,占牧区6旗市区土地总面积的15.6%。
“但是,与我国其他沙地相比,我们这里降水量稍多,植被情况较好,只要稍加保护和治理,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鲁局长给了记者一颗“定心丸”,“我们已经行动起来,20多年来已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因地制宜开展治沙行动,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科学治沙模式,相信在呼伦贝尔,终有一天,沙地会消失。”
从海拉尔向北,记者来到了陈巴尔虎旗。在很多人的心中,这里有呼伦贝尔最美丽的草原,但现实是风沙已经走进了牧民的家园。
走过几处牧民家,旗林业局副局长刘利民带着记者来到了一处治沙示范区。刘利民说:“这里首先用燕麦、碱草按照沙地水平等高线设置机械沙障,再在其间种下适合当地生长的小叶锦鸡儿草,等草长出来,就能形成生物沙障,实现自我更新繁衍,然后在沙带外围种下灌木,从而牢牢地把流沙固定住。”
住在这个沙坨旁边的牧民包海军对沙地治理效果最有感触,他说,“你看,我家墙外的沙子都快上房顶了,幸亏治沙及时,沙尘比过去少多了。”
绿色在延伸
来到鄂温克族自治旗,令人不禁想起民歌《敖包相会》的美丽旋律。记者赶到这里,为的是与那些辛勤工作在第一线的治沙人“相会”。
寒风瑟瑟,3月的一场大雪如今还没有完全消融,记者沿着牧民的收奶路来到了锡尼河西岸,举目四望,辽阔草原上铺满草方格,点缀着樟子松,植被有所恢复,令人欣喜。
呼伦贝尔市林业局防沙治沙科科长金维林说:“与内蒙古西部相比,我们这儿处于亚寒带,植物生长周期长,十年树苗百年树木,发展沙产业不理想,但是我们的优势是空气湿度相对较大,依靠草种自我更新的能力,恢复草原植被。”
设置沙障是呼伦贝尔沙地治理的有效办法,不过与陈巴尔虎旗设置人工机械沙障不同的是,鄂温克族自治旗主要采用的是生物沙障的措施。
旗林业局局长尤木金指着地上的草方格说,“在鄂温克草原,生物沙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由于资金短缺,本来按规划每亩地用2斤杨柴设置沙障,我们用1斤,再加上1.4元1斤的燕麦20斤,做成1米见方的草方格。两三年杨柴就能长起来,形成自我更新的能力,固定住流沙,再在山凹处按照自然分布规律种上乡土树种樟子松,为沙地盖上了'绿伞’,100公里的沙带基本恢复了植被。”
记者蹲下身,发现尽管草方格中间的浮沙被大风吹走,但是在四周被杨柴和燕麦的根系“抓”牢的地方,却比中间部位足足高了20厘米。草方格真的固定住了沙土。我相信,生命力旺盛的草儿终将会把整个草方格填满,直到填满草原。(敖蓉)
呼伦贝尔:沙地蔓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5日 23:04  经济观察报
罗健
牧民的黄昏
6月4日,乌日格把拆卸后的蒙古包装上拖拉机,和表弟一起赶赴名叫金帐汗的夏营地。那里有乌日格自己家的4000亩草场。在他们前面,一个老汉赶着乌日格家的600多只羊。这是他们以每天20元钱的价格雇用的羊倌。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后,他们到达目的地。一家人要一起在金帐汗住上3个月,利用整个夏天把羊喂肥,然后回到呼和诺尔镇的家,准备过冬。
如今,大部分牧民的生活已经改变。从上世纪末到现在的十年间,越来越多的牧民选择以嘎查(村级行政单位)或者镇上的定居点取代以往传统的冬季营地。只有夏天,才让牲畜回到转绿的草场里。
草原的承包到户,大范围围栏、棚圈等设施的使用,为这一切提供了物质基础。这种被汉族牧民改良的半游牧畜牧方式,已经被呼伦贝尔草原上行走了千年的游牧民族所接纳。
一些活动范围大的传统牲畜失去了优势。骆驼和马在牧区里越来越少。拖拉机、摩托车甚至四轮驱动的越野车早已取代它们,越来越多地成为牧民的交通工具。
洗衣机、电视机早已出现在牧民的砖瓦房或者蒙古包里,一些富裕的牧民甚至举家搬到了城里,而在牧区雇用别人为自己放牧。
在城市化、工业化面前,传统意义上的游牧文化已经逐渐土崩瓦解。在草原上游走了千年的牧民被融入既定的社会结构中,重新开始艰难的定位过程。
生态难民
沿着301国道,从海拉尔开始,公路两旁的草原逐渐泛黄,过了完工镇不远,清晰可见一条横亘其中的沙带在公路两边蔓延开来,这以后,沙地渐渐增多。
这条路的终点是满洲里。从海拉尔到满洲里,不足300公里的路程,共有三条沙带穿过。
与世界三大草原之一呼伦贝尔草原相伴的沙地,也是与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齐名的中国四大沙地之一,而且是四大沙地中唯一一个仍然在扩张的沙地。
干旱少雨近几年成为呼伦贝尔草原的噩梦。大部分时间里整个草原的颜色是枯黄的。偶尔有大雨下过,才能让草原泛绿几天,但这样的雨有时一整年都没有一场。
2007年主汛期,向来水量充沛的莫日格勒河、克鲁伦河断流。有“呼伦贝尔草原母亲湖”之称的呼伦湖水位也严重下降,昔日的湖边向里缩回了近千米,部分湖面已经变成沙滩。
沙尘暴却越来越肆虐。较之城市,草原里沙尘暴更加凶猛,它可以从几百米外没有任何阻拦地摔打在人脸上。以前,牧区牧民早上起床,如果推不开蒙古包的门,那一定是夜里的一场大雪把蒙古包给埋了;现在已经很少有这样的大雪,能埋没蒙古包的,只有春天的沙尘暴。
越来越恶劣的气候条件把草原推到了生死关头。2007年,30户来自呼和础鲁嘎查的蒙古族居民被政府安置在完工镇生态移民安置点,开始做定居牧民。
当地政府为牧民修建砖瓦房,旨在对生态条件恶劣的牧区实行禁牧,让草原休养生息,对牧区牧民集中安置,圈养牲畜。这个安置点从落成以来不断扩大,越来越多新的安置房建起,越来越多的蒙古族牧民离开奄奄一息的牧区,来到这里过定居生活。
这些牧民被称为“生态移民”,更残酷的说法是“生态难民”。
而他们曾经游牧其中的呼和础鲁嘎查,现在已经被沙地所包围。如果不是提前移民,承载过量的草场可能现在已经完全变成沙地。
残局
60个当地人在黄沙囤积的山坡上忙活,他们的工作是把远道运来的草梗埋在沙地里,形成横竖交叉的均匀草格,以防止风吹沙走,固定沙地。从5月份到8月份,他们每天进行这样的工作。
今年5月起,整个呼伦贝尔要用5年的时间把辖区内面积近万平方千米的所有沙地用这样的方式固定住。
这是呼伦贝尔目前大规模使用的治沙方式,但有的固沙者也在担心,如果大风来临,所有的努力是否会倾刻间化为乌有。
与这种亡羊补牢式的治理相对应的,是政策支持的休养草原的“治本”方式。
每年3月20日至6月20日,是为期3个月的季节休牧期。休牧期内采取圈舍饲养方法,通过牧草“忌牧期”休牧,促进草原植被发挥生长潜力。另外,限定的禁牧区域采用网围栏的方式,全年严禁放牧。
保护草原的同时,政府也对牲畜数量加以控制。通过疏导牧民尽量养殖高效益的牲畜,以限制牲畜数量无限制的膨胀。2006年,呼伦贝尔牧区的牲畜头数从1984年的200万头只增加到600万头只,2007年开始进行控制后,总数稍有下降。预计到2010年,下降到400万头只。
2008年,呼伦贝尔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牧区工作的几乎全部和沙地治理、生态移民密切相关。
牧民彻底更改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的同时,也有牧民质疑,政府领导的平均任期只有三年,而治沙、恢复草原远远不是短短几年能够解决的事,谁会真的用自己任期内有限的资金、人力、物力去“种树”,让下任领导“乘凉”呢?
博弈
矿产资源丰富的呼伦贝尔向来工矿企业林立。以煤炭、石油、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开发、水泥生产构成了矿产开发格局,去年全市产值已经超过80亿元,矿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
这样的数字无疑会令政府大快,而草原上的牧民所担心的是,这些工矿企业对草原生态的污染程度到底有多少,这些尚无详实的数据可查。
大部分牧民坚信这些矿产企业也是让草原沙化的元凶之一,地下矿藏特别是石油的开采,破坏了原有的气候环境,影响了降雨,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大兴安岭的森林过量采伐、大树减少,致使水源涵养能力减弱也同样难逃其咎,它们为草原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可预见的后果。
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则看上去是政府和牧民双赢的结果。除了海拉尔、满洲里这样的城市观光外,旗县周边的蒙古包度假村则满足了已经不愿意放牧的牧民新的谋生需要。沿着301国道,公路两旁随处可见成群的白色蒙古包前放声歌舞的牧民和游客。
一个拥有千头牲畜的牧户在牧区里已经是大户,人均年收入可以达到两三万元,而在蒙古包里大做游客生意的经营者,这样的收入根本不值一提。许多家庭短短几个月的旅游旺季收入,就超过以往作为牧民时的全年收入。
而草原的最终利用模式,究竟是应该用于恢复草原牧民的传统生活,还是发展工业化畜牧业,或者主要用于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也在不断的争论中,没有答案。
这些问题是呼伦贝尔的问题,也是内蒙古所有草原面临的问题。在这样不停的博弈中,草场继续退化,沙地依然蔓延。
-----------------------------------------------------------------------------------------------------------------------------------------------------
浑善达克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千米,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
区域概况
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千米,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浑善达克沙地东西长约450千米,面积大约5.2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100多米,是内蒙古中部和东部的四大沙地之一。浑善达克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是中国著名的有水沙漠,在沙地中分布着众多的小湖、水泡子和沙泉,泉水从沙地中冒出,汇集入小河。这些小河大部分流进了高格斯太河,也有的只流进水泡子里,还有的只是时令性河流。
浑善达克沙地水草丰美,景观奇特,风光秀丽,有人称它为“塞外江南”,也有人称它为“花园沙漠”。那里野生动植物资源比较多,是候鸟的产卵繁育地,还有很多珍稀的植物和药材。
近代由于气候的持续干旱和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河流湖泊萎缩,沙化日益严重,据研究表明,浑善达克沙地已成为近年来困扰北京的沙尘的主要源头之一。沙地成因
根据较广泛的含风成砂地层的野外调查与有关室内样品分析结果,浑善达克沙地至少形成于晚第三纪。当时受暖干亚热带动力高压控制和较弱东亚季风影响,出现温暖干旱荒漠,半干旱草原及木森林草原之间的环境变化,形成亚热带红色季风性沙漠沉积。第四纪,受东亚季风及其变迁影响,环境在温带荒漠草原至森林草原之间波动变化,出现一系列活化,沙漠扩展与沙丘固定,沙漠收缩的波动过程,形成温带黄色季风型沙漠沉积。地理气候
浑善达克沙地自然条件独特。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1,300米。旗境北部为著名的浑善达克沙地的中东段,为典型的坨甸相间地貌类型。在沙丘间形成的平坦草地上发育着疏林、灌丛和草甸,与其他草原构成独特的牧区风光。南部为低山丘陵地貌,是燕山北缘的低山丘陵与大兴安岭西南缘的低山丘陵交会地带,山间分布有面积较大的草原。北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和南部的金莲川典型草原是生态环境的维持系统,更是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屏障。浑善达克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气候温和。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一月份平均气温-18.3℃,七月份平均气温18.7℃,极端最高温度35.9℃,极端最低气温-36.6℃,夏季凉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地方。全年降雨量为365.1毫米,而且主要集中在7、8、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90%。全年的无霜期104天,冬天有180天的冰雪期。
候鸟迁徙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特别是其境内的查干诺尔湖、浑善达克沙地一带,更是候鸟的栖息、繁育地。
每年三、四月份,湖水刚一化开,大批候鸟从南方飞回,来到查干诺尔湖栖息,在浑善达克沙地的小湖、泡子的芦苇、蒲草中产卵、育仔。但是,近年来,在那里栖息的候鸟已大大减少。据在那里生活多年、后来又在那里进行了详细考察的原轻工业部退休干部郑柏峪先生说,这主要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再加上人为的搅扰捕杀加剧,候鸟再也不敢在那里产卵繁育。它们走投无路,甚至不得不到北京的公园、湖泊、河流繁育后代。浑善达克沙地在锡林郭勒草原的中南部,呈东西走向,绵延三百多公里,总面积二点一四万平方公里。沙地中沙丘起伏,间有丘间低地和滩地。
这个沙地是中国著名的有水沙漠,在沙地中分布着众多的小湖、水泡子和沙泉,泉水从沙地中冒出,汇集入小河。这些小河大部分流进了高格斯太河,也有的只流进水泡子里,还有的只是时令性河流。浑善达克沙地水草丰美,景观奇特,风光秀丽,有人称它为“塞外江南”,也有人称它为“花园沙漠”。那里野生动植物资源比较多,是候鸟的产卵繁育地,还有很多珍稀的植物和药材。在沙窝子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水呢?刚接触浑善达克沙地的时候,人们都会提出这个问题,后来当人们更详细了解了之后,也不禁为浑善达克沙地的未来担心,因为近些年气候变化,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消失,河水断流。一些地方沙化加重,树木枯死,草场退化,正严重地威胁着这片美丽的花园。对生态的这一变化,人们不但束手无策,而且不了解其原因,例如有人提出是降水减少的缘故,但是生长在水里的红柳为什么也会死亡呢?浑善达克沙地有许多神奇的地方。德格力图在沙窝子的边上,是一个长满芦苇和蒲草的小湖,在它的周围还有几个类似的小湖。它们是由地下水直接形成的,湖水清澈见底,冰凉刺骨,人们都不敢下去。茂密的苇草长在离湖岸几米远的水里,由于有水的保护,德格力图成了候鸟产卵育仔的好地方。每年四、五月份,大批的候鸟来到那里产卵育仔,此时鹤鸣鸭叫,好不热闹。在浑善达克沙地的水泡子里,扎汉宫是最神奇的了。它位于德格力图南方二公里的一个大沙丘脚下,是一个直径不到五十米的圆圆的小湖。扎汉宫的神奇表现在它的深上(在蒙古语里,宫就是深的意思),倘若问当地老乡它有多深,他们会点着头说:“深,深!没底。”曾有人用十五米长的绳子系了块大石头,没有能探到底。更奇怪的是,扎汉宫周围全是沙窝子,流沙会流进湖里,草原的大风也会把沙土 吹进湖里,可是多少年来,扎汉宫还是那么深,从来没有被淤塞过。它的水老是那么多,无论天旱天涝总是如此。在这么小的湖里,有很多的鱼,而且全是清一色的鲫鱼。这些鲫鱼比一般的鲫鱼颜色要黑,个体不算大,但肉味鲜美。在浑善达克沙地里,有很多这样的小湖,它们都有这种鲫鱼,在过去是给皇上的贡品。在浑善达克沙地的腹地,沙丘连绵不断,在这些沙丘的上面长着沙蒿、茅草和黄柳,而沙丘的下面则是美丽的红柳林。在红柳林中间,有许多奇花异草,有的地方甚至有上千亩的野生黄花菜,花开时节,金光耀眼,十分壮观。郑柏峪先生说,京城虽言美,终究不是鸟类的天堂。美丽的查干诺尔湖,神奇的浑善达克沙漠,才是它们栖息、繁育后代的最佳地。必须保护好那里的生态环境,减少人为的搅扰,还鸟儿们一片清静、一块乐土。历史变迁
浑善达克沙地是在晚生新代全球进入第四纪冰期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大背景下形成和演变的,冰期气候波动和新构造运动共同影响,使沙地在不同地质时期具有不同成因机制。晚第三纪沙地主要持续受控于亚热带高压,兼受较弱季风及变迁的影响,形成红色风成沙及红色古土壤沉积。地貌特征
浑善达克沙地多为固定或半固定沙丘,沙丘大部分为垄状、链状,少部分为新月状,呈北西向南东向展布,丘高10至30米,丘间多甸子地,多由浅黄色的粉沙组成。景观介绍
景观分为固化沙地阔叶林景观、固化沙地疏林景观、沙地夏绿灌木丛景观、沙地禾草木景观、沙地半灌木半蒿类景观及流动沙丘或裸沙景观。浑善达克沙地
晴空万里的朗朗秋日,金色的沙地被五彩的灌木丛点缀得绚丽多姿。沙地上灌木种类繁多,沙榆、红柳、小灌木林、优良牧草和药用植物相依相伴。尤其浑善达克沙地东北缘生长的沙地云杉,是世界同类地区尚未发现的稀有树种,被称为“生物基因库”和“活化石”,野生动物更是门类繁多,常见的有狼、沙狐、獾子、山兔等达50多种。浑善达克沙地克旗段南部有短小的内流河、小湖泊和沼泽地,是达里诺尔湖主要的水源涵养地。浑善达克沙地的沙丘间多生以沙榆为主的乔灌木和多种草本植物,是维护沙地生态的主要植被,所以,这一地区又被称为“疏林沙地”或“疏林草原”景观。
在浑善达克沙地东部边缘的克旗达尔罕乌拉苏木,生长着大面积的以沙榆为主的沙地疏林,万物复苏的春天,沙丘间的株株沙榆吐露出嫩绿的榆钱,让死寂的沙地充满生机;烈日炎炎的夏日形态各异的沙榆枝叶相连,为茫茫沙漠撑开绿荫;霜冻后深秋,橘红色的树叶又让沙地层林尽染,景色宜人;白雪飘飞的寒冬这些沙榆又成为防风固沙的勇士,迎风傲雪昂然挺立。自达尔罕往东相隔二十几公里的白音敖包国家自然保护区,生长着3.6万亩世界珍奇树种——沙地云杉,此树属常绿乔木,极耐寒冷和干旱,既能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又能防风固沙、保护草原。沙地云杉不仅创造了沙漠生命的奇迹,还以其不畏严寒、傲然挺拔的雄姿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此树由于生存年代久远且具有极强的固沙能力,因此被称为沙漠上的“绿宝石”、“生物活化石”。
近年来,在浑善达克沙地克旗响水电站周围的沙丘上,专家又发现了大面积杜松和油松混交林,面积达3万多亩。杜松和油松属亚乔木,是抗旱固沙的优良品种,在固定沙丘上和半固定沙丘上都可以生存,但在我国北方很难见到成片的杜松和油松原始林。经确认,这片混交林是我国最靠北、面积较大的杜松和油松混交林。自然资源
在沙地和草原上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是一大自然景观。全旗境内有大小河流共21条,由两大水系组成。北部属呼日查干诺尔水系,主要由流经浑善达克沙地的高格斯台河,芒克敖里木河等内流河组成;南部属滦河水系,主要由发源于旗南部低山丘陵区的上都河、慧温河等外流河组成。境内河流总长度283.9公里。除此之外,还有水泉16个,湖泊(诺尔)142个,最大的淡水湖是扎格斯台诺尔,最大的咸水湖是浩勒吐音诺尔。在春季和夏季,主要河流和湖泊中栖息着许多珍贵的鸟类。
植被类型丰富。拥有种子植物共计708种。北部浑善达克沙地东端发育有杨、桦次生林,西部低山丘陵的山体阴坡有岛状灌木林,北部是沙地榆树疏林,中部有大面积的草原。夏季的正蓝旗草原,蓝天、白云、百灵鸟与星罗棋布的湖泊,蜿蜒曲折的河流和一望无际的山峦、树丛、草甸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优美的草原图景。沙地治理
锡林郭勒盟林业局全体务林人恪守职责,组织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开展防沙治沙生态建设,着力实现生态改善和农牧民增收双赢目标,取得明显成效。仅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全盟就完成林业建设任务803万亩,营造林面积超过了前50年的总和,森林覆被率翻了一番。通过集中连片、点面结合、综合治理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生态移民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落实,全盟生态环境整体上有所改善,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状况明显好转,重点区域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尤其是沙源工程区植被盖度较治理前普遍增加30%以上,有些已进行打草、采种、采条利用,形成了新的种源基地和后续产业基地。浑善达克沙地流动、半流动面积减少了460万亩,长420公里平均宽3公里总面积183万亩横跨5个旗县的沙地南缘防护体系基本形成,有效地控制了沙地扩展。与此同时,林业建设促进了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浑善达克沙地
退耕还林工程覆盖了整个农区,到2007年使27万农民年人均政策性增收747元。营造生态经济兼用林220万亩,封育灌草248万亩,退耕地林间种草35万亩,沙地营造黄柳30万亩,以造代育的800万株樟子松苗木平均高度达1米以上,蓄积产值2亿多元。都为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多项后续产业起了关键作用。2007年全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051元,比2001年增加2183元,年均递增16.8 %。通过政策引导、活化机制和利益驱动,农牧民自主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形成了全社会造林治沙和建设主体多元化的良好氛围。国内外30多个社会团体在锡盟搞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全盟非公有制治沙造林和经营业主达到7万多个,造林占到总任务80%以上,百亩以上造林大户达到2000个。全民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蓬勃发展,绿化基地形式多样,“十五”期间仅93万人口的地区参加义务植树人数530万人次,植树2260万株。
旅行活动
浑善达克沙地内部地形多变,路况复杂,沙丘,泥地,河流湖泊众多,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民风淳朴,风景壮美,是越野旅行与竞技的理想场所,最近几年成功举办过多次国家级别的穿越挑战赛,民间的越野爱好者自组团队穿越旅行,锻炼越野驾驶技艺的活动就更加多见了。
三访浑善达克 [图文]
中广网    04月10日 00:25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中广网多伦4月10日消息(记者焦健)这是我第三次进入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地带采访风沙源头了,第一次是2002年4月7日,第二次是2003年4月10日,第三次就是这次穿越三北风沙源,是4月7日到达多伦的。三次深入浑善达克沙地,几乎都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采访同一主题。每次来,浑善达克沙地给我留下的印象都是很深的。前后三次生态环境的对比也是非常明显的。
2002年第一次来到的时候,我是顶着六到七级的大风启程的,一路上风力逐渐加大,变成八到十级,翻开我当时的采访笔记是这样记录的:“越往东行,风力越大,沙石打在车窗玻璃上,发出一阵阵沙沙声,一股股的狂风把汽车吹得横向飘移,非常可怕。我们的车速不断降下来,从120公里降到20公里,能见度从500米降到10米。有时一股黄沙吹在前风挡上,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迎面过来的汽车都开着大灯,缓慢行驶。不时看到一些大货车被风沙吹坏了发动机,停在路边。”我们的车牌子也被风沙打成了白色。后来我们到达镶黄旗的时候得知,这是今年这里的第四次沙尘暴,连续刮了48小时,瞬间风力达到11级。

在沙尘暴中丹毕尼玛老人失去了儿子

黄牛流着带泥的眼泪
这场风使全旗停电12小时,整个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地区被沙尘暴刮死四个牧羊人、一万多只羊和无数马匹。上千口水井被风沙掩埋,上千家牧户被风沙吹毁。当我们到达正镶白旗的宝力根陶海苏木贡淖儿嘎查时,得知牧民那仁在离家一二百米时,突然遇到了沙尘暴,他找不到家了。第三天在离他家十公里的地方发现他已经被冻死,他的羊群也被冻死在泥淖里。他75岁的老父亲丹毕民玛说,他活了这么大岁数也没见过这样的天气,说着就流下了无声的眼泪。记者在现场看到,流沙已经淹没了这个嘎查许多牲畜棚圈的围墙,饲草上埋着二尺多厚的沙土。风中,黄牛流着带泥的眼泪。

在沙尘暴中死去的羊
2003年第二次采访浑善达克沙地时,一路上却是白茫茫的冰雪世界,除了头一天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刮了入春以来的第一场沙尘暴,浑善达克沙地还没有刮过大风。我当时的采访笔记是这样记录的:“镶黄旗的植被明显好于去年,没有沙尘暴。白雪化作春水,湿润的土地上荡漾着清爽的风。”在前往沙地腹地的途中,还看到一片湖水,水中悠然地游着几十只白天鹅。当地的人们都十分爱护它们。有一个地质队员打死了一只獾子,当地人对这个人十分不满,知道的人几乎都在数说他。我还专程到正镶白旗宝力格陶海苏木看望丹毕尼玛老人。丹毕尼玛老人的儿子去年在沙尘暴中冻死了。他现在领着两个孙女住在苏木所在地,专门照顾两个孙女上学,还买了两间半土房子,住在那里。丹毕尼玛1947年参加解放军内蒙古骑兵第一师,1956年转业,现在76岁了。老人说,儿子死后,他最关心的就是这两个孩子,儿媳妇还在原来的老家里。他还说,今年的天气很好,再也没有去年那样的天气了,没有刮过一次沙尘暴。

沙地湖泊
第三次到浑善达克沙地采访,就是这次由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的大型现场报道活动“穿越三北风沙源”。与前两次不同是,这次不是从西向东采访,而是从东向西。一进入浑善达克地区,眼前一片开阔,大道通向天际,风光尽收眼底。阳光明亮刺目,白云飘飘垂地。远远望去,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明显得到改善。草厚、树多,人少。

浑善达克风光尽收眼底

转战千里,进入浑善达克
穿过克什克腾旗、越过正蓝旗,终于到达了距北京正北方向180公里的多伦县。行车千里,没有遇到风吹沙打,这和我五、六年前见到的浑善达克沙地大不一样了。我还专程去多伦县大河口村黄旗菅房去寻找村民李忠全老人。
2002年的时候,87岁的李忠全老人告诉我说,他家北面的山上过去有树有草,有野鸡、野兔和狍子。下雪天追野鸡,跑几步它就把头扎在雪里,用手一拉就出来了。北山梁上长着又大又长的野菜,能腌酸菜吃。现在都没有了。说这话的时候,老人的眼睛里充满了茫然之色。

李忠全老人家门锁着
几经周折,我终于找到了这个老人的家,但是门却锁着。院子里放着我上次未见过的电视卫星天线,和较新的小四轮拖拉机。正看着,老人的儿子回来了。他说老人90岁时去世了。现在家里也比你前几年来时好多了。你看,南山梁上已经看不见沙子了,全长了草,北山梁上的沙坨子也不多了。两个孩子在城里上中学,我的日子有盼了!

多伦县大河口村黄旗菅房李忠全家

采访移民村老人
我第三次达到浑善达克采访,切实感到了锡林郭勒人民为送给北京一片蓝天付出的巨大劳动。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国家治理京津风沙源的战略部署,三北防护林、沙源治理工程、围封转移战略共同构筑了中国北方的绿色长城。

密密的防沙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