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54:26

    

     国庆节刚过,来自河北、江苏、山西等地的客商便云集洛宁县陈吴乡谷圭村,争相预订和购买成品黄姜及种苗。
     谷圭是洛宁县南部山区的一个贫困村,人畜吃水十分困难,农业生产更是常年靠天。1998年,陈吴乡党委、乡政府因地制宜从外地引进黄姜试种,没想到一举成功。谷圭村独特的沙土地虽不适宜粮食作物的生长,却非常适宜黄姜的种植,所产的黄姜个儿大、味儿正。经专家鉴定,谷圭黄姜的药用成分高出其他地区的1-2倍。谷圭村很快便成了各大药厂的黄姜采购点。 
    今年,谷圭黄姜已从起初的600亩发展到4000多亩。



夫妻共唱生姜歌


        (口播)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可见,姜在人们的烹饪饮食方面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不过因为姜的种植对气候、土壤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咱们当地很少有人种植。但是在商丘市开发区平台镇却有一对夫妻不信这个邪,偏偏种起了姜,他们这么做能成功吗? 
  
        (解说)在商丘市开发区平台镇唐楼村唐勤奉家的地里,围着不少人。他们在看什么呢?原来,村民唐勤奉今年种了几亩地的生姜,再过几天就是生姜收获的时候了,唐勤奉和妻子来看看自己家的姜长得到底怎么样。一些村民们听说后都围了上来。 
  
        (快镜头+轻快音乐) 
  
        (解说)随着铁锹的不断挖掘,一墩长势良好的生姜露了出来。 
  
        (现场) 
  
        (解说)这一墩嫩姜个头粗大,色泽光鲜,白里透红,看起来煞是喜人。 
  
         (现场) 
  
        (解说)看到这些姜长势不错,唐勤奉夫妇的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同期)唐勤奉:我心里很高兴,感觉也得到丰收了。 
  
         (同期)唐勤奉的妻子 董玉勤:那心情好得好,啥会来看看这块姜都是很高兴,经常来地里扒扒看看,我今天清早还扒着呢。哈哈。 
  (解说)唐勤奉夫妇都是精明人,整天想着如何才能发家致富。说起唐勤奉种姜,这和我们《黄土地》栏目还有一定的关系呢。 
  
         (同期)唐勤奉:我好看黄土地,《黄土地》栏目只要是播出的,我都喜欢看。看有啥先进的种地的技术吗?去年宁陵有个种姜的,我也去啦,我到那儿一看,确实长得就是不错。 
  
          (资料画面) 
  
          (解说)唐勤奉所说的是我们《黄土地》栏目以前播出的节目。当时他们正愁着没有致富项目呢,一看到别人种姜发了家,也想着种几亩试试。但是他们的想法却遭到了亲戚朋友的一致反对。 
  
           (同期)唐勤奉的妻子 董玉勤:俺这邻居都说咱这儿都没有种姜,能种成不?//俺爹中间又来一趟,你别种啦,他说,都不想叫您种,您万一白搭了怎么办?还白搭恁些地是不? 
  
          (解说)亲戚邻居的反对并没有打消唐勤奉夫妇种姜的决心。 
  
          (同期)唐勤奉:下决心非把它种成不中。你看,我也干着饭店也停了,我也养过鹌鹑,一切我啥都扔完,一切我都投资到种姜上。 
    (解说)就这样,唐勤奉夫妻两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把姜种成,让大家看看,可当时自己的地都种上了麦子,怎么办呢? 

          (同期)唐勤奉:我把我的麦子都犁了,我又租人家的地,把人家的地也犁了,我这一块地是租人家的,这一块地二亩多,那一块地有一亩多,总共有四亩多地。 

           解说:第一次种姜,冒的风险可想而知,但唐勤奉不想那么多。 

          (同期)唐勤奉:你只要想干就不怕担风险,就不怕下本。 
  
           (解说)虽然口头说不怕担风险,但是他们毕竟是第一年种姜,没有任何经验技术,唐勤奉他们心里还是没有底,所以从选种到栽种,管理都是格外小心,生怕出啥差错。 
  
           (同期)唐勤奉的妻子 董玉勤:俺选的品种,不是说哪些姜在咱地里都管种,有的姜不适合咱这个土地,有的姜种呢就适合咱这个气候,就适合咱这个土地,咱河南一般的就沙地多,这个姜种就适合沙地里种。 
  
           (同期)唐勤奉:我这个行距是六十公分以上,株距是18-20公分,一亩地下到六千五百棵,按规定也是这个样。因为啥,我头一年种,我光怕长不成,我担惊害怕,下到6500棵,这样姜种少一点。 
  
           (解说)由于选对了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唐夫妇在管理上就轻松些了。 
  
           (同期)唐勤奉的妻子 董玉勤:上肥料啦,浇水啦,打药啦,也不难,也好治。这个姜也可好管理,说得难,咱种这个姜也不难,也好种,可好管理得很。 
  
           (解说)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理,现在地里的姜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七成熟,眼看着丰收在望了,唐勤奉夫妻两个的心里那个高兴啊! 
     (同期)唐勤奉的妻子 董玉勤:我也没有想到俺这个姜能长恁好,长恁大,这还没有长成呢,反正哪一个一棵都得三斤,一个芽都得发二十五六,一个股就是一块姜,说实话也没有想到能长恁好。 
  
            (解说)唐勤奉的生姜种成了,一些当初不愿意冒风险的村民也开始盘算着种姜了。 
  
             (同期)村民:他头一种时没有种,以为不好呢,一看可好,眼热啦。这就是实话实说,一 看可好,到明年多种两亩。 
  
              (同期)村民:我到明年准备种二亩,这个姜长得确实好。 
  
              (解说)眼看着满地的生姜撑破了地皮,唐勤奉夫妻两人的愿望算是实现了,这让他们又有了更加大胆的想法。 

               (同期)唐勤奉:我到明年准备种十亩左右,//下一年我也敢种啦,我这个技术也有啦。这周边的群众想种,我把技术全部传给人家。我准备把俺这一片都发展成姜,叫群众都致富起来。 

               口播:唐勤奉的生姜丰收在望,慧丽在这里也替他们高兴。现在市场上生姜的价格大概在每公斤两块八到三块五左右,唐勤奉家的生姜一亩地能产多少斤现在还不好说,但是取得大丰收是没有问题的,他们就等着数大把大把的钞票了。我们祝愿夫妻俩早日实现致富的梦想。

2008-09-24 阅读:169 出处: 作者:瑞莲 武斌

姜种植百科知识 - 花卉种植,蔬菜种植,种植技术,水果种植,种植网...
若栽培在腐殖质少的沙壤土,产量则较低,但辛辣味较浓,适于作种姜或制姜粉用...姜宜原湿沙地,四月取母姜种子,五月生苗,如初生嫩芦,而叶稍阔似竹叶,对生,...
www.nyfw.cn/zhongzhi/html/4638.html 2010-8-18 - 百度快照 


[原创]沙堆里的姜苗   12/1071





沙堆里的姜苗
——《木板上的蘑菇》、《砧板上的青草》续篇

    住处附近有个工地,用围墙围着,不知是建什么的,但在这个城市里,大概也就是高楼吧。常常从那里经过,可以知道它已经停工好久了,荒废在那里,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有一天,看到它的围墙一边长年紧闭的木门,不知是给车子亦或是人撞破开了个大口子,容得人出入,于是进去溜了一圈。
    工地里面堆积的砂石,以及坑洼的泥地面上,都东一丛西一丛地长满了杂草,围墙角的一堆木材上,还长出了不知名的菌类蘑菇。木材旁边还有一个沙堆,沙堆上也长了杂草,但又还有明显的与杂草不一样的植物,我知道,那是姜苗。
    沙堆旁边还有个小花池,长着满满一池的杂草,但间或又还有几棵葱苗,以及几棵青菜苗,但明显的,都已很老了,那是长久都没有人照顾和摘取的缘故吧。花池边甚至还有两口大锅倒扣在那里。花池的沿围,上面还积着灰白色,淡绿色的泡沫,还看得出,那是有人在这里刷牙时掉下的牙膏泡沫,或者洗头时的洗发水泡沫。
    这本是工地,有很多工人喜欢蹲在这个小花池边刷牙,或者洗头,甚至冲凉,这都不稀奇,但沙堆里怎么会长出姜苗呢,花池中怎么会长出菜苗呢?如果说是这些建筑工人们种的,以他们的工种和劳动强度来说,该不会有这些闲心闲情,这通常都应该是女人种的,但工地里的人通常都应该是男工啊,怎么会有女人在这里种姜种菜呢?



    于是我想象,来自各个不同地方的这些工人们,带着各自不同的希望来到这个工地上忙活,做着辛苦而又钱不多的活,每天到了打烊收工的时候,他们就在这花池边搭炉用那两口锅做饭吃。吃饭的时候,大家免不了的聊天,聊赚钱,赚很多的钱,供弟妹读书上学,供家人日学生活费用,当然还有聊赚很多钱回老家盖房子、讨老婆,尤其是关于老婆、关于女人的话题,更不会少。
    而其中肯定又有年纪较长的工人,他们是结了婚的,他们有老婆有孩子,或许老婆也出门在外打工,或许就离这里不远,也许是没有出门打工,但是偶尔的会抽空来这里看看丈夫。于是,每每有某位工人的妻子来访的时候,工地里肯定如同过节的一般的热闹,腾出自己的宿舍房给他们相聚,进而大家做饭时的肉菜也会丰盛一些。当然了,给他们做饭、甚至包括洗衣服的人,就不必他们自己动手了,当然是由这某位工人的妻子进行啊!有女人“服侍”的时间,那真是快乐无比的,何况这本就是工作强度厉害而且长期见不到女人身影的工地呢,于是乎,同时说老婆、谈女人的话题也会聊得更加的兴高采烈。
    有时候,买的菜多了一些,比如老姜、葱头,这位妻子便把它们埋进了沙堆里,种进了花池里,既可以使之保存得长久一些,要吃时挖起来也方便。工地的建筑工期通常都比较长,而久不久的都会有其中某位的老婆来看望老公,于是,这个“习惯”给一位位妻子承接了下来,甚至有某位还特意的去买来了姜和葱,把它们种在沙堆里,种在花池里,甚至还买来了一些菜籽,散播在花池里,让它们长成菜苗,可以给大家吃,反正,工期的时间长着呢,当作是个实在的闲事儿也好啊!
    但是,后来工地停工了,大家都走了,这些种在沙堆里的姜,花池里的葱和菜,便没有人管理了,工地也关闭起来了,也就没有人会采摘去吃了,它们就这样地默默地在这里生长,直到老,再到死去,再到重新发出新芽。工地都倒了,做饭的锅也自然用不上了,也没有人会带着一口大锅出门去重新找工作,就把锅扔在了这里,任它长满了锈。
    现在,当初的那些工人们,已婚的继续的在进行着他们辛苦也简单也快乐两口子的平淡生活吧,或许还回家里盖上宽阔的新房子了吧,孩子也应该上很年级了吧;未婚的,应该已赚到好多钱了,讨上老婆了,有个美满幸福的家了,不再一个劲地聊着女人话题了吧?
    两日后,再看这里,两口铁锅已不见了踪影,或许给哪位拾荒者看到“捡”了去,当废铁卖钱了,或许也是自己拿来煮饭菜之用了。而沙堆里的姜苗依然在,花池里的葱和菜苗也依然在,花池边的牙膏和洗发水的痕迹依然在,让人还能感知到,这里曾经有一群群以工地为家的人在这里生活着。或许,哪天我做饭需要葱姜的时候,可以来这里顺手拔一把。
      (春风浅草/文图)
由“姜够本”想到“黄金保值” - 操作建议 - 亚汇中国_外汇行情...
姜够本”一词,源于种姜够保本这一.....姜够本”一词,源于种姜够保本...据姜农介绍一亩沙地可收获几千斤新姜...
www.yahui.cc/bencandy.php?fid-9-id- ... 2009-10-12 - 百度快照 

        大姜丰收         
大姜收获机 节约收获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2008-11-24 17:04:34 来源:胶东在线 [大 中 小]  大姜收获机(样机2) 专利授权机型(样机1) 专利名称大姜收获机专 利 号ZL 2006 2 0086235.8授权日期2007年7月4日专利权人龙口市农业机械推广站发明/设计人魏积利、王绍江、邢兆斌、张建通讯地址龙口市文化广场五区三层E-maillksnjtgz@163.com联 系 人王绍江电 话8592080实施状况实施单位许可种类许可金额合同履行情况        技术情况简介主体结构为手扶操纵式,通过变速箱输出轴两端增设侧传动箱,以降低运行速度,提高牵引力,同时提高整机最小离地间隙;采用自主开发的L型弯刀挖掘技术,通过相对方向的两把具有一定角度的L型弯刀纵向切过姜垄使土壤疏松,从而达到挖掘收获的目的。社会效益情况该大姜收获机作业效率高,损伤率低。按调查测算,使用大姜收获机完成大姜的挖掘作业,每亩大姜可节约收获成本200余元,增收200余元,合计为大姜种植业户每亩增收节资400余元。全省60余万亩大姜,全部采用大姜收获机完成挖掘作业的话,可增收节资2.4亿!另外,一机多用,便于改装,避免了机械的重复投资,同时,为大姜生产的机械化作业开辟了道路,可见,社会效益巨大。经济效益情况该机销售成本不超过8000元,机械作业效率不低于3亩/小时,每天按作业8小时计,作业10天,每年大姜收获季节可完成作业200余亩,如果每亩收费80元,年可收入1.6万余元,当年可收回成本,并有相当可观的利润。该机生产成本6500元左右,如果年产1000台,可创利150余万元,效益可观。备注样机1为专利授权机型,样机2已通过发明专利初审,并于2008年10月25日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责任编辑:杨胜武 
 主题: 乳山:协会搭建致富桥 农户抱团闯市场 http://jzyt.net/b?42397  [点击复制该贴地址] 下到楼底 

栖息

****小区
本站公益捐助者


职位:网站管理员
积分:166548
发帖:11352
注册:2006-8-2
楼主 查看资料 | 发送短信 | 查看发帖1


如今,牡蛎产量已占乳山海水养殖总量的59%,图为工人正在加工牡蛎。

游客在乳山茶园体验采茶乐趣。

  9月9日,乳山市牡蛎协会正式成立。协会将通过提高牡蛎质量,逐步实现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等一系列措施,把产量占乳山海水养殖总量70%的“乳山牡蛎”产业,打造成乳山海洋渔业经济的一张靓丽“绿色名片”。

  至此,该市已培育发展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21个。这些协会一头连接着瞬息万变的大市场,一头连接着千万个农户,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拢指成拳”,共同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这将不仅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而且可大幅度提高农户的收益,促进乳山当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6万农户受益各类农经协会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10月10日上午,记者在乳山市崖子镇、午极镇等苹果专业镇采访,随处可见繁忙的丰收景象。

  果园中,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枝头;连村路上,一辆辆满载苹果的手扶拖拉机欢快地奔跑着;收购点里,幸福喜悦的笑容荡漾在果农脸上……

  在崖子镇马石店村,乳山市苹果协会会员、果农宫俊琪正和家人忙着采摘熟透的红富士苹果。提起苹果协会给他带来的好处,宫俊琪深有感触。

  宫俊琪高兴地说,2007年,他加入苹果协会,由于协会带领会员进行无公害果品标准化生产,以及利用部分会员与外商联系广的优势,广泛与外商建立果品销售协作关系,每当苹果收获季节,全国各地的苹果收购商蜂拥而至,当地的苹果收购价比周边的栖霞苹果每公斤高出0.4元,比文登苹果每公斤高出0.6元。

  在崖子镇,像宫俊琪一样受益苹果协会的农户达8000户。目前,乳山市苹果协会会员拥有无公害生产基地果园面积1.2万亩,基地生产的“垛山”牌苹果畅销国内外,实现了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的成功对接。

  当天,记者又来到白沙滩镇曹家庄村,看着再过几天就要收获的大姜,种了30多年大姜的姜农姜腾增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了信心:“今年大姜长势良好,亩产至少在5000公斤以上。”

  姜腾增说,在大姜协会成立前,当地大姜最高亩产3500公斤至4000公斤,协会成立后,通过普及推广新品种,如今平均亩产达5000多公斤,高产地块亩产能达到7000公斤,个别地块亩产甚至达到1万公斤。

  “按照目前每公斤3.6元的市场行情来估算,我种植的1.1亩大姜纯利2万元没有问题。”姜腾增喜不自禁地说,与种粮相比,效益要高出好几倍。据他介绍,曹家庄村有467户人家,有400户农户种姜,种植面积1000多亩,全村还涌现出40多名大姜经纪人。种植大姜已成为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

  连日来,不断有顾客来到下初镇河南村的乳山市葡萄协会购买无公害葡萄,但遗憾的是,这里生产的葡萄因纯天然,不施化肥和农药,早在黄金周期间就销售一空。

  据乳山市民政局负责协会注册登记的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乳山市已建立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21个,拥有会员3.96万人,受益农户6万多户。

  一个协会带旺一方产业

大姜丰收了,姜农高兴地说:“这多亏乳山市大姜协会为我们提供了好品种。”

  2001年,乳山市大姜种植面积仅有几千亩。短短8年时间,大姜种植面积猛增到4万亩,一举成为乳山市重点扶持和加快发展的“十大富民产业之一”。2008年12月,“乳山大姜”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姜农姜腾增表示,乳山大姜产业能发展到今天,乳山市大姜协会功不可没。

  10日上午,乳山市大姜协会秘书长高学旭说,协会成立后,首先通过参加全国农产品展销会议、烟台国际蔬菜博览会和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等会议,以地理标志品牌,向国内外客商推介乳山大姜。

  其次,他们在广东、福建等省市的大中城市设立了30个经销点,在曹家庄和西北庄投资280万元,建立两处大姜购销集散中心,并引进120多名省外大姜经销客户常驻曹家庄,一系列“组合拳”,彻底解除了姜农卖姜难的后顾之忧。

  大姜协会每年两次邀请中科院专家对姜农进行技术培训,现场解答姜农的疑惑,推广双垄中棚种植,使大姜产量提高了10%。大姜协会还利用两年时间,引进优良品种,对乳山传统的大姜品种进行更新换代,使大姜单产提高了一倍。

  高学旭说,随着出口竞争的日益激烈,这几年,他们按照农产品区域化施肥、施药的新规定,对大姜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实行统一选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储存和统一销售,确保基地生产的大姜个头大、外观美、无残留。去年,经国家有关部门化验,乳山大姜的7项重要指标全部达标,取得了“绿色产品认证”。

  不仅如此,乳山市大姜协会还以协会为龙头,充分发挥深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和“环宇”、“日晟”、“银金”等5个大姜专业合作社合作,将大姜销售到美国、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际市场。

  来自乳山市大姜协会的统计,目前,乳山大姜专业户近2万户,种植面积达4万亩,年产大姜2亿公斤,产值达到8亿元,乳山市的大姜种植走上了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之路。

  成立于1999年的乳山市葡萄协会立足于推广葡萄种植新技术,先后引进开发了珍珠王、乒乓球、神山一号等30多个葡萄新品种,推广了套袋、保鲜、叶面喷洒等20多项新技术,扶持农民发展葡萄种植业。

  目前,葡萄协会已发展本市会员4000多人,葡萄种植面积1.3万亩。同时,在全国引导扶持农民发展葡萄种植20万亩,实现经济效益8亿多元。会长曹玉波介绍,在协会的带动下,会员每户年可增加收入5000多元。

  “办一个农民专业协会,就为一个村、一个镇乃至全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投下了基石,带动了一方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兴旺了一方特色产业。”乳山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壮大农业协会组织,就是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

  据介绍,这些年,乳山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已覆盖葡萄、苹果、黄金梨、花生、养鸡、茶叶、牡蛎等涉农产业,全市还形成了种植规模在万亩以上的下初镇葡萄、崖子镇苹果、育黎镇萝卜、乳山寨芋头等8大农业特色镇。

  支持协会发展不搞“一刀切”

  在发展过程中,乳山市政府认识到,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形式,是连接农户、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它的蓬勃兴起,对地方农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越来越强。

  为此,乳山市根据产业发展基础、群众愿望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坚持自愿、自主、自助原则,通过典型引路、现场观摩、舆论宣传等方式,鼓励农民发展成立专业协会,并引导其建章立制,规范发展。

  “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就发展什么样的协会组织,哪种形式适应农民的需要,我们就发展哪种形式的协会组织。”乳山市民政局局长张平说,他们不搞一个模式、一刀切,不盲目追求数量,确保建一个成一个、成一个“活”一个。

  乳山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在协会的组建发展上,乳山市适当降低资金准入门槛,放宽登记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同时,在每年的财政支农预算资金中,还安排一定比例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协会发展。

  “协会成立后,我们建立了协会成立论证会制度、业务主管部门与协会联系点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帮助协会解决在日常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这名工作人员说,他们通过帮助协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牵线搭桥,全市75%以上的农经协会与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为解决部分农村党员因长期以从事行业为轴心,跨地域流动而处于脱管状态的问题,乳山市创新工作模式,采取打破地域界限、按行业设置跨村、跨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办法,共建立各类行业党支部8个,拥有党员86名,充分发挥了党员在协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大增强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活力,探索出了一条“支部+协会”的新路子。

  经过近10年的创新和探索,乳山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创建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5种模式,分别为:股份合作型、能人领办型、民办官助型、企业联合型和嫁接互补型。目前,全市有3个协会被威海市命名为“十佳农技协会”,有2个协会获得“全省最佳协会”称号,有2个协会分别荣获“全国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称号和“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据了解,在未来的协会发展中,乳山市将以“壮大体量,提高质量,增加能量”作为工作重点,力争到“十一五”末,年销售超亿元的涉农协会达到6家以上。在质量方面,全部按照农产品区域化管理规定进行生产,不断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提升经济辐射能力。(首席记者 潘翔 通讯员 李鹏 文/图)



    
来源: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

揭生姜价格持续攀升之谜

(2009-11-11 10:11:54)  【大 中 小】订阅烟台手机报:移动:发送DZYTSJB到10658666 电信:发送YT到106597001 联通:发送YT到106558000535 
        小灵通:发送zz到1065625588,欢迎浏览手机版水母网:3g.shm.com.cn

    大蒜涨声方起,生姜奋起直追,是市场盲目跟风,还是另有隐情?

 

海阳市的姜农在田里收获大姜

 

    水母网11月11日讯(YMG记者 立通 通讯员 欣枫 连兴 摄影报道) 10号一大早,市民刘女士去芝罘区塔山农贸市场买菜时惊奇地发现,大姜的价格又涨了:“你能想像吗,现在姜都卖到4.5元(一斤)了!怎么涨这么快?”对此,市场里的吴姓菜贩说,大姜价格的涨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他拿起一块湿漉漉的大姜告诉记者:“现在,批发市场里这种啦啦湿的姜,批发价也要3.5元到3.8元,品质好的姜基本看不到。”随后,记者走访了市区的部分农贸市场,发现自入夏以来,一向“不起眼”的调味品生姜的价格一个劲儿地往上蹿,目前生姜的零售价已经上涨到4.5元/斤,菜贩们则称,价格猛涨源于批发价格走高。

    作为生姜的主要产区,为啥烟台区域生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昨日,记者深入市区蔬菜批发零售市场和海阳、莱州等大姜主产区进行采访,发现除了由于今年过于干旱的气候条件对大姜的生长不太有利外,大姜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受连年价格不稳的影响,姜农种姜的积极性下降,大姜种植面积萎缩所致。

    为了解大姜价格骤升的原委,昨日早上7点,记者走进芝罘区黄务现代果蔬批发市场。只见偌大的批发市场内,只有两处摊贩在批发生姜,价格一处是3.3元,一处是3.6元。从外观看,这些姜的品质都比较差。菜贩告诉记者,姜价持续攀升主要是货源减少,但也不排除受大蒜涨价盲目跟风的影响。

    随后,记者驱车赶到大姜主产区莱州市朱桥镇张官周家村,村支部书记周松昌介绍,全村100多户农民种植了100余亩大姜。“今年大姜的价格走势很怪。”周松昌说,今年开春一开窖时,一斤姜的价格才八、九角钱。后来,姜价不断上涨,七、八月份时达到两块八九,10月份时达到了3元/斤,最高时甚至到了三块四五。随着新姜上市,现在的价格虽然有所回落,但产地销价依旧维持在每斤2.8元到3元上下。

    “大姜价格波动,主要原因是上年种植面积下滑所致。”海阳市磐石镇磐石店村种植大户王元华一语道出了大姜价格看涨的原因。他告诉记者,目前海阳大姜产区外销的大姜,主要还是地窖储藏的去年产陈姜,前几年,大姜市场行情看好,大家纷纷盲目扩种;而近几年受出口下降影响,大姜价格又持续不稳,姜农又纷纷减少种植规模。王元华说,自家的大姜种植基地近年来一直维持在20亩的规模,而周边零星种植的姜农,有些去年就不再种姜了。


      -供应生产优质生姜-姜尽在...         

南京农大博导李如华教授到坊子为姜农授课

2007-8-1 9:25:00 来源: 潍坊报业网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潍坊报业网8月1日讯 7月27日,潍坊市坊子区供销社邀请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如华教授到眉村镇传授大姜高产栽培技术,近百名大姜种植户现场聆听了教授的讲座。李教授还现场回答了大姜种植户的询问,并冒着酷暑到大姜种植地块实地查看了大姜的生产情况,分别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大姜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受到大姜种植户们的高度赞扬。图为李如华教授在大姜种植地块实地查看大姜生产情况。(相益利)


青州三万亩优质大姜获丰收

  

 

[农业信息网]    10月13日,东夏镇耿家村群众在收获大姜。近年来,青州市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转方式、调结构,在信息、技术等方面强化服务,大力发展大姜种植,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今年全市3.2万亩优质大姜喜获丰收,平均亩产4000公斤左右,着实让姜农的腰包鼓了起来。(新华网山东频道)